第222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前扶蘇故意避重就輕,隻和父親說他巡遊帶幼子卻不見長子,其實是為了撒嬌。
父親如今的模樣,就和那個時候很像。不過那時他是真的身體弱,和如今不同。
扶蘇百無聊賴地丟開一本隻寫了廢話的摺子,有些閑不住,扭頭見父親正停下來喝茶,便幹脆與他聊起天來。
他問秦王:
「我分明身體強健,父親為何總憂心我生病?」
秦王政看了看兒子纖瘦的身材,對「身體強健」四個字持懷疑態度。
秦王政也說不清楚自己腦海裏為什麽有個愛子體弱多病的印象,好像曾經經歷過多次一般,可分明扶蘇隻生過一迴病。
但他很快給自己找到了藉口:
「什麽時候你能像蒙毅那般健碩,寡人就放心了。」
把扶蘇放在老秦人裏麵,一眼看過去就是格外的瘦弱。秦人不流行纖細美男子的審美,更偏好體態勻稱、擁有力量感。
秦王政和蒙毅便是這般,雖然是文職工作者,不至於肌肉虯結虎背熊腰,卻挺拔健壯,一看就比扶蘇能打。
扶蘇迴憶了一下。
原主之前其實有點往這方麵發展的趨勢,因為原主的日常鍛鍊強度有點大。但扶蘇不行,他是個懶骨頭,隻能達到最低標準的訓練量。
再加上之前生病消耗了身體的底子,所以時間一長,他就恢復了前世的文弱公子身材。
盛世時期大秦人其實挺喜歡這種的,畢竟受到了大量六國舊人的審美影響,中原地區就很愛美男子。
扶蘇嘆氣:
「算了,我練不成蒙毅這般的。」
懶鬼能堅持鍛鍊已經很不容易了,還是不要對肌肉之類的有不切實際的期盼為好。
秦王政恨鐵不成鋼。
他都沒提蒙恬之類的武將,隻讓兒子像蒙毅這等文臣學一學,扶蘇就退縮了。
扶蘇熟練地撒嬌道:
「太難了,我練不了,父親——」
秦王政:「罷了。」
李斯也很瘦弱,但李斯從不生病。愛子隻是看著柔弱,他也不必太過擔憂。
在旁邊當了半天對照組的蒙毅:……
王上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在麵對太子殿下時,有一點點的原則堅持?
搞清楚了一直很困惑的問題之後,扶蘇心滿意足地翻開下一封奏摺,繼續幹活。
這封摺子是之前在長安學宮裏當祭酒的許禰呈上來的。
許禰這段時間在長安學宮混得如魚得水,他確實很適合這種帶著學術氛圍的官場職位。秦王政看他做得好,有意將他任命為國子祭酒。
這是新設的官職,專門用來總領大秦全境的官學教育。調整之後,學宮祭酒和諸地官學的祭酒都歸他管轄。
隻是組建一個諸如教育局的新部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做很多準備。還得從各地調來不少人手,否則國子監隻有一個成員,那也太寒酸了。
許禰這次上摺子就是升職之後按照官場禮儀向王上表達感激,謝過王上的看重,並且發誓一定好好幹,不讓王上失望。
全篇沒什麽重要的內容,屬於其實完全沒必要寫,但不寫又顯得很不把秦王放在眼裏的那種形式主義。
諸如此類的奏摺數量不少,全賴西周天子奉行禮教。雖說東周時期禮崩樂壞,但各諸侯國還是保留了部分禮儀形製,勉強維持住了文化人的體麵。
扶蘇對禮教是沒有偏見的,不講禮儀隻會造成更大的社會混亂。官員的這類表忠心的摺子也沒什麽問題,也算不上特別多餘。
但前提是,這堆奏摺不會擠占太多父親原該有的休息時間。
好在這種奏摺完全可以丟給像自己這樣熱衷於替父分憂的好兒子幫忙批閱,隻要不會叨擾父親,那扶蘇就無所謂。
扶蘇自己當秦二世的時候,都是丟給兒子橋鬆幫他看的,他反正是懶得看。
提筆在後麵寫了幾句勉勵的話,叫許彌好好幹,他的付出王上都看在眼裏。比起之前為了節省時間就迴個「善」,如此便顯得禮賢下士多了。
這樣的安撫可以極大地拉攏臣子的心,可惜秦王政自己沒空寫那麽多字。所以才需要太子替父親出麵,畢竟太子有足夠的空閑多寫點廢話。
扶蘇拿給父親看:
「等橋鬆長大,叫他學著我這樣迴復臣子。」
秦王政失笑:
「橋鬆才幾歲,你就開始惦記著壓榨他了。」
扶蘇振振有詞:
「寫這個又不要什麽大才,現在將他拎來寫也是可以的。隻是他年紀還小,在朝中沒什麽分量。」
等橋鬆開始入朝辦事就好了。
太孫入朝標誌著他已經不再是個小孩子,而是擁有一定政治聲望的重要人物。
不是所有人都能替秦王拉攏人心的。
太子出麵批閱奏摺,寫下的是太子手書。若換成個宦官代筆,你再看臣子吃不吃這套?
哪怕宦官再得寵,再是天子身邊數一數二的心腹。對那些清高傲氣的臣子來說,依然會覺得自己被侮辱了。
扶蘇巴不得橋鬆快點長成。
不僅可以替父親和祖父分憂,把瑣事都攬過去。還能以他自己的優秀和受寵,反襯出他爹太子扶蘇有多完美和多受秦王疼愛與信賴。
兒子生來就是拿來用的,多好的工具人啊。
父親如今的模樣,就和那個時候很像。不過那時他是真的身體弱,和如今不同。
扶蘇百無聊賴地丟開一本隻寫了廢話的摺子,有些閑不住,扭頭見父親正停下來喝茶,便幹脆與他聊起天來。
他問秦王:
「我分明身體強健,父親為何總憂心我生病?」
秦王政看了看兒子纖瘦的身材,對「身體強健」四個字持懷疑態度。
秦王政也說不清楚自己腦海裏為什麽有個愛子體弱多病的印象,好像曾經經歷過多次一般,可分明扶蘇隻生過一迴病。
但他很快給自己找到了藉口:
「什麽時候你能像蒙毅那般健碩,寡人就放心了。」
把扶蘇放在老秦人裏麵,一眼看過去就是格外的瘦弱。秦人不流行纖細美男子的審美,更偏好體態勻稱、擁有力量感。
秦王政和蒙毅便是這般,雖然是文職工作者,不至於肌肉虯結虎背熊腰,卻挺拔健壯,一看就比扶蘇能打。
扶蘇迴憶了一下。
原主之前其實有點往這方麵發展的趨勢,因為原主的日常鍛鍊強度有點大。但扶蘇不行,他是個懶骨頭,隻能達到最低標準的訓練量。
再加上之前生病消耗了身體的底子,所以時間一長,他就恢復了前世的文弱公子身材。
盛世時期大秦人其實挺喜歡這種的,畢竟受到了大量六國舊人的審美影響,中原地區就很愛美男子。
扶蘇嘆氣:
「算了,我練不成蒙毅這般的。」
懶鬼能堅持鍛鍊已經很不容易了,還是不要對肌肉之類的有不切實際的期盼為好。
秦王政恨鐵不成鋼。
他都沒提蒙恬之類的武將,隻讓兒子像蒙毅這等文臣學一學,扶蘇就退縮了。
扶蘇熟練地撒嬌道:
「太難了,我練不了,父親——」
秦王政:「罷了。」
李斯也很瘦弱,但李斯從不生病。愛子隻是看著柔弱,他也不必太過擔憂。
在旁邊當了半天對照組的蒙毅:……
王上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在麵對太子殿下時,有一點點的原則堅持?
搞清楚了一直很困惑的問題之後,扶蘇心滿意足地翻開下一封奏摺,繼續幹活。
這封摺子是之前在長安學宮裏當祭酒的許禰呈上來的。
許禰這段時間在長安學宮混得如魚得水,他確實很適合這種帶著學術氛圍的官場職位。秦王政看他做得好,有意將他任命為國子祭酒。
這是新設的官職,專門用來總領大秦全境的官學教育。調整之後,學宮祭酒和諸地官學的祭酒都歸他管轄。
隻是組建一個諸如教育局的新部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做很多準備。還得從各地調來不少人手,否則國子監隻有一個成員,那也太寒酸了。
許禰這次上摺子就是升職之後按照官場禮儀向王上表達感激,謝過王上的看重,並且發誓一定好好幹,不讓王上失望。
全篇沒什麽重要的內容,屬於其實完全沒必要寫,但不寫又顯得很不把秦王放在眼裏的那種形式主義。
諸如此類的奏摺數量不少,全賴西周天子奉行禮教。雖說東周時期禮崩樂壞,但各諸侯國還是保留了部分禮儀形製,勉強維持住了文化人的體麵。
扶蘇對禮教是沒有偏見的,不講禮儀隻會造成更大的社會混亂。官員的這類表忠心的摺子也沒什麽問題,也算不上特別多餘。
但前提是,這堆奏摺不會擠占太多父親原該有的休息時間。
好在這種奏摺完全可以丟給像自己這樣熱衷於替父分憂的好兒子幫忙批閱,隻要不會叨擾父親,那扶蘇就無所謂。
扶蘇自己當秦二世的時候,都是丟給兒子橋鬆幫他看的,他反正是懶得看。
提筆在後麵寫了幾句勉勵的話,叫許彌好好幹,他的付出王上都看在眼裏。比起之前為了節省時間就迴個「善」,如此便顯得禮賢下士多了。
這樣的安撫可以極大地拉攏臣子的心,可惜秦王政自己沒空寫那麽多字。所以才需要太子替父親出麵,畢竟太子有足夠的空閑多寫點廢話。
扶蘇拿給父親看:
「等橋鬆長大,叫他學著我這樣迴復臣子。」
秦王政失笑:
「橋鬆才幾歲,你就開始惦記著壓榨他了。」
扶蘇振振有詞:
「寫這個又不要什麽大才,現在將他拎來寫也是可以的。隻是他年紀還小,在朝中沒什麽分量。」
等橋鬆開始入朝辦事就好了。
太孫入朝標誌著他已經不再是個小孩子,而是擁有一定政治聲望的重要人物。
不是所有人都能替秦王拉攏人心的。
太子出麵批閱奏摺,寫下的是太子手書。若換成個宦官代筆,你再看臣子吃不吃這套?
哪怕宦官再得寵,再是天子身邊數一數二的心腹。對那些清高傲氣的臣子來說,依然會覺得自己被侮辱了。
扶蘇巴不得橋鬆快點長成。
不僅可以替父親和祖父分憂,把瑣事都攬過去。還能以他自己的優秀和受寵,反襯出他爹太子扶蘇有多完美和多受秦王疼愛與信賴。
兒子生來就是拿來用的,多好的工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