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巧了,武二代也覺得自己是學霸,和學渣文二代玩不到一塊兒。
雖然大家都是文武雙全的未來棟樑,但在各自深耕的領域依然擁有濃厚的優越感。文二代嫌棄武二代學東西不求甚解,武二代嫌棄文二代連軍陣都看不懂。
蒙安離開之後,小夥伴們又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如果是自己去捉拿逃走的昌平君,應該從哪條路帶兵追過去。
「從鹹陽去楚國有好幾條路,我是昌平君的話,我肯定走這一條。因為……」
「你這條路不夠安全,這裏還有一條。要是他走這裏,我們可以用這個法子截住他……」
看似是在討論抓人,其實是在討論行軍,這就是武將子弟枯燥的學術偏好。
楊明舒樂嗬嗬地聽著他們爭論了半天,看他們快吵起來了,這才出來降火。
她降火的方式十分簡單粗暴:
「你們有沒有想過,昌平君為什麽能逃跑成功呢?」
大家靜了一靜。
片刻後,所有小崽子開始抓耳撓腮,思考這個他們之前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桓越:「是不是因為他格外奸詐?」
羌烈:「一定是楚國在背後幫忙了!」
章邯:「我覺得和那天的刺客可能有關係,說不定他們都是一夥的。」
韓信好奇地問道:
「刺客不是燕國來的嗎?」
舜華在旁邊跟著點頭,好奇地用大眼睛望向章邯哥哥,等一個解答。
章邯耐心答道:
「隻剩下燕國齊國和楚國了,齊國和我們大秦交好,所以燕國和楚國很有可能私下結盟了。這樣一來,燕國刺客自然會幫助楚國奸細。」
蒙英皺眉沉思起來:
「可是燕國行刺是王上和殿下早就知道的,故意放他入宮。既然這樣的話……我知道了!昌平君逃走也是王上默許的!」
那麽問題來了。
王上故意放任昌平君逃走了,他還會派人認真抓捕昌平君嗎?
楊明舒挑眉:
「現在知道了吧?你們爭論半天都是浪費時間,王上根本不想把昌平君抓迴來!」
小崽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蔫了下來。
「唉,我們到底什麽時候才能上戰場?再不上,六國都要被我爹他們打完了,以後連抓昌平君這樣的活都撈不到,我還想建功立業呢。」
王離勸道:
「打完六國還能打匈奴。」
蒙英更難過了:
「那匈奴還不夠我爹一個人打的。」
王離:……這倒也是。
不等王離再想說點什麽,忽然聽見門口傳來了一個陌生少年人的聲音。
少年反駁道:
「你爹也沒有機會打匈奴了!我祖父才是打匈奴最厲害的!」
突如其來的挑釁讓一群已經結下革命友誼的小孩頓時不高興起來,這人都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憑什麽一上來就反駁蒙英啊?
大家齊齊看向門口,眼神不善。
但是門外並不止有一個少年,還有他們熟悉的太子殿下。太子正領著少年緩步走進來,眾人隻好先起身向太子行禮。
「見過殿下。」
扶蘇微笑著示意大家不必多禮,又替眾人介紹道:
「這位是李牧將軍的孫兒,他叫李左車,以後就同你們一起進學了。」
居然是李牧的孫子!
剛剛還不滿的大家立刻把那點小情緒拋之腦後,興奮地圍了過來。
「你真的是李牧將軍的孫兒?」
「李牧將軍還好嗎?我聽說他現在在隴西打匈奴,是真的嗎?」
「你爹不是在代地幫那個什麽趙王,你怎麽突然來鹹陽了?」
李左車在軍營裏長大,並不怯場。他雖然因為祖父的關係有些傲氣,卻也不是瞧不起人的那種,畢竟他和普通將士都能打成一團。
見到這麽多崇拜他祖父的人,李左車頓時生出了一種親近感。大有一種「隻要你佩服我祖父我們就是好兄弟」的架勢,迅速與武將子弟們熟悉了起來。
李左車落落大方地解釋道:
「我一直陪祖父在隴西,沒有跟我爹去代地。祖父聽說很多武將子弟都在鹹陽給太孫當伴讀,就把我送來了。」
李左車之父雖然身在代地,但他絕不可能傻到把兒子一起帶去。要在秦國留下足夠的人質,秦王才會放心讓他駐守代郡。
所以兒子幹脆留在了老父身邊,還能同叔祖那一支的晚輩們一起玩耍成長。
李父認為,既然已經決定要投效秦國,那就得從下一輩開始扭轉他們的觀念。兒子若是繼續生長在代地,難免會受到這裏的趙國舊人影響,萬一生出反秦之心就麻煩了。
這兩年李左車都是和李信家族的二代們同吃同住的,已經徹底不排斥秦國了。老將軍李牧感覺時機成熟,是時候讓孫兒打入大秦的核心武將集團。
再不送來鹹陽,等那些武將子弟長成,李左車這個在外頭長大的,就很難在融入進去了。
秦王政和扶蘇自然樂見李左車融入圈子,這是代郡李氏的投誠。所以扶蘇親自送了李左車前來,路上順便詢問了一下隴西的情況。
李左車表示,祖父在隴西待得還算開心,隔三差五可以騎馬上陣去打匈奴人。就是可惜那邊的匈奴來犯次數不多,匈奴更愛往燕國的方向跑。
雖然大家都是文武雙全的未來棟樑,但在各自深耕的領域依然擁有濃厚的優越感。文二代嫌棄武二代學東西不求甚解,武二代嫌棄文二代連軍陣都看不懂。
蒙安離開之後,小夥伴們又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如果是自己去捉拿逃走的昌平君,應該從哪條路帶兵追過去。
「從鹹陽去楚國有好幾條路,我是昌平君的話,我肯定走這一條。因為……」
「你這條路不夠安全,這裏還有一條。要是他走這裏,我們可以用這個法子截住他……」
看似是在討論抓人,其實是在討論行軍,這就是武將子弟枯燥的學術偏好。
楊明舒樂嗬嗬地聽著他們爭論了半天,看他們快吵起來了,這才出來降火。
她降火的方式十分簡單粗暴:
「你們有沒有想過,昌平君為什麽能逃跑成功呢?」
大家靜了一靜。
片刻後,所有小崽子開始抓耳撓腮,思考這個他們之前沒有考慮過的問題。
桓越:「是不是因為他格外奸詐?」
羌烈:「一定是楚國在背後幫忙了!」
章邯:「我覺得和那天的刺客可能有關係,說不定他們都是一夥的。」
韓信好奇地問道:
「刺客不是燕國來的嗎?」
舜華在旁邊跟著點頭,好奇地用大眼睛望向章邯哥哥,等一個解答。
章邯耐心答道:
「隻剩下燕國齊國和楚國了,齊國和我們大秦交好,所以燕國和楚國很有可能私下結盟了。這樣一來,燕國刺客自然會幫助楚國奸細。」
蒙英皺眉沉思起來:
「可是燕國行刺是王上和殿下早就知道的,故意放他入宮。既然這樣的話……我知道了!昌平君逃走也是王上默許的!」
那麽問題來了。
王上故意放任昌平君逃走了,他還會派人認真抓捕昌平君嗎?
楊明舒挑眉:
「現在知道了吧?你們爭論半天都是浪費時間,王上根本不想把昌平君抓迴來!」
小崽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蔫了下來。
「唉,我們到底什麽時候才能上戰場?再不上,六國都要被我爹他們打完了,以後連抓昌平君這樣的活都撈不到,我還想建功立業呢。」
王離勸道:
「打完六國還能打匈奴。」
蒙英更難過了:
「那匈奴還不夠我爹一個人打的。」
王離:……這倒也是。
不等王離再想說點什麽,忽然聽見門口傳來了一個陌生少年人的聲音。
少年反駁道:
「你爹也沒有機會打匈奴了!我祖父才是打匈奴最厲害的!」
突如其來的挑釁讓一群已經結下革命友誼的小孩頓時不高興起來,這人都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憑什麽一上來就反駁蒙英啊?
大家齊齊看向門口,眼神不善。
但是門外並不止有一個少年,還有他們熟悉的太子殿下。太子正領著少年緩步走進來,眾人隻好先起身向太子行禮。
「見過殿下。」
扶蘇微笑著示意大家不必多禮,又替眾人介紹道:
「這位是李牧將軍的孫兒,他叫李左車,以後就同你們一起進學了。」
居然是李牧的孫子!
剛剛還不滿的大家立刻把那點小情緒拋之腦後,興奮地圍了過來。
「你真的是李牧將軍的孫兒?」
「李牧將軍還好嗎?我聽說他現在在隴西打匈奴,是真的嗎?」
「你爹不是在代地幫那個什麽趙王,你怎麽突然來鹹陽了?」
李左車在軍營裏長大,並不怯場。他雖然因為祖父的關係有些傲氣,卻也不是瞧不起人的那種,畢竟他和普通將士都能打成一團。
見到這麽多崇拜他祖父的人,李左車頓時生出了一種親近感。大有一種「隻要你佩服我祖父我們就是好兄弟」的架勢,迅速與武將子弟們熟悉了起來。
李左車落落大方地解釋道:
「我一直陪祖父在隴西,沒有跟我爹去代地。祖父聽說很多武將子弟都在鹹陽給太孫當伴讀,就把我送來了。」
李左車之父雖然身在代地,但他絕不可能傻到把兒子一起帶去。要在秦國留下足夠的人質,秦王才會放心讓他駐守代郡。
所以兒子幹脆留在了老父身邊,還能同叔祖那一支的晚輩們一起玩耍成長。
李父認為,既然已經決定要投效秦國,那就得從下一輩開始扭轉他們的觀念。兒子若是繼續生長在代地,難免會受到這裏的趙國舊人影響,萬一生出反秦之心就麻煩了。
這兩年李左車都是和李信家族的二代們同吃同住的,已經徹底不排斥秦國了。老將軍李牧感覺時機成熟,是時候讓孫兒打入大秦的核心武將集團。
再不送來鹹陽,等那些武將子弟長成,李左車這個在外頭長大的,就很難在融入進去了。
秦王政和扶蘇自然樂見李左車融入圈子,這是代郡李氏的投誠。所以扶蘇親自送了李左車前來,路上順便詢問了一下隴西的情況。
李左車表示,祖父在隴西待得還算開心,隔三差五可以騎馬上陣去打匈奴人。就是可惜那邊的匈奴來犯次數不多,匈奴更愛往燕國的方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