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腦內有疾否?


    郭開這人就隻顧自己高興,根本不管趙人死活。他們雙方都不是一條賽道上的,真搞不懂郭開閑的沒事為什麽要來騷擾他,簡直損人不利己。


    不過既然對方自己主動送上門來了,張良自然不會放過。


    他可不信秦王和太子會放任郭開在鹹陽胡亂折騰,隻不過是礙於滅趙之功不好對他做什麽罷了。


    郭開那點小動作騙得過別人,騙不過他張子房。張良早猜出雙方之間的貓膩了,李牧絕對是被郭開處理掉的。


    正好張良不是秦人,不用顧慮郭開的這番「功績」。


    若他能協助秦國名正言順地把郭開打壓下去,讓那傢夥以後隻能做個安分守己的富貴閑人,必然是大功一件。


    張良:正愁沒有辦法立功,郭相公真是雪中送炭!


    很快,張良和郭開鬥了起來。


    郭開哪裏能是謀聖的對手?


    他以為張良不過是個沒什麽政治經驗的毛頭小子,空有一身才華,或許還和他爹張平一樣耿直。


    不成想張良已經在父親的指導下飛速成長了起來。


    張良缺的是歷練,而活了幾十年的張平可不缺見識,他能教的東西太多了。且張良學習速度極快,通過和同僚的接觸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郭開既然輕視他,那也就不奇怪後頭會陰溝翻船了。張良都不用親自出麵,私下裏略施小計,就能讓郭開栽個大跟頭,甚至還找不出是誰在針對他。


    這一日,郭開下職迴到家中之後,遭遇了家中僕從的行刺。


    那僕從是他從趙國帶迴來的趙人,本以為忠心耿耿,不成想居然包藏禍心。刺客沒能成功殺死郭開,被捉住後含恨吐露了不少內情。


    原來他曾受過某個趙國貴族的恩惠,趙國被滅之後貴族日子過得艱難,前些日子已經病逝在軟禁之地了。


    他為了替恩人報仇,決定殺了害趙國至此的郭開——旁人不清楚郭開早就投敵,他身為郭家的家僕卻是知道的。


    太醫趕過去救治時,郭開已經失血太多。雖然救了迴來,身體卻孱弱起來,以後怕是不能再在朝中擔任要職了。


    太子扶蘇對此表達了真切的惋惜:


    「郭卿日後便好好修養身體吧,你年紀也大了,須得保重自身。」


    郭開恨得咬牙:


    「多謝太子關心。」


    他原以為這件事是秦王的授意,秦國想要卸磨殺驢。可不管怎麽調查,背後都隻有趙人的身影。


    而且秦國朝堂甚至連無功的韓臣都開始重用了,沒道理對付他。


    藏在背後出謀劃策的張良沒有露出任何端倪,也很小心地掃除了幾乎所有與韓國相關的部分,避免郭開針對其他韓臣。


    最終,一切線索都指向了秦國朝堂中的趙係勢力。


    郭開見狀隻能自己認栽。


    誰讓他覆滅了趙國呢?趙人得知真相之後恨死了他,也情有可原。


    郭開萬分後悔曾經的自己沒有將消息瞞得更死一些,讓趙人知道了這麽要命的事情。他懼怕再次發生類似的危險,央求了扶蘇撤換掉他府內的趙人。


    他是不敢再用趙國的僕從了,用秦人還更穩妥一些。至少秦國不會放任他死,否則以後再沒人願意替秦國效力。


    扶蘇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郭開主動願意讓他換上自己人,豈不是更好?以後他的一舉一動都逃不脫秦國的掌控。


    若他還想折騰,隻要讓僕人動點手腳,那麽「身體孱弱」的郭相公就會大病一場,被迫在家養病,不能繼續搞事了。


    扶蘇當然不會讓郭開死,他還沒那麽短視。


    不過從這件事裏也能看出來,張子房確實好用,腦子也足夠靈活。


    手中權力不夠,那就不強求從官場上擊敗敵人。而是釜底抽薪,一招將人打廢。


    顯然,比起內政,張良或許更擅長「謀事」。


    這種人該放到戰場上去當軍師啊……


    扶蘇不由得想到了西域。


    上一世他滅了匈奴之後,剩下的西域實在有心無力。隻能以通商的手段交好,讓西域諸國安分起來。


    若有足夠的謀臣相助,是否能解決西域這一西出要道呢?


    在那種小國林立的地方,謀算顯然比用兵更管用。分化拉攏,不費一兵一卒,就能令其臣服。


    不過這種手段不能長久,想要久久地掌控西域,還得依靠武力、經濟等多方麵的協作。


    可哪怕是經濟手段,也需要有人統籌把控。經濟戰和軍事戰一樣都得靠謀算,未來或許可以讓張良去試試。


    思索間,已經升任太醫令的夏無且提著藥箱進來了。


    「參見太子殿下。」


    扶蘇並不是很想見他。


    夏無且習慣了太子的不待見,反正當著王上的麵,太子也不能反抗被他看診。


    其實太子的身體確實沒什麽問題,也不用吃藥。但為了保持健康,總要忌口一些東西,可太子顯然並不想忌口。


    這次看診完畢之後,夏無且果然說道:


    「殿下平日裏少喝些蜜水。」


    扶蘇:我拒絕。


    夏無且看向秦王政:


    「一日十數盞著實有些太多了,還是控製在三盞之內吧。」


    秦王政當即點頭:


    「以後每日隻給太子三盞蜜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字驚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字驚鴻並收藏[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