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人裏頭,難免有點西周時期的老先祖。而西周那會兒秦國才剛剛獲封秦地,家底還很薄,搞不了太宏大的厚葬。
因此少府令很快拿到了最低檔的太後陪葬品規模,看了看,感覺有點心虛。
「按照這個來弄,會不會太寒酸了一點?」
六國會嘲諷他們秦國窮酸的吧?嘲諷倒無所謂,就是擔心他們會質疑王上的孝心。
不妥不妥。
少府令拉了一堆下屬開會,最後大家決定陪葬品種類按西周時期來,數量可以多翻幾倍。反正絕大多數都是陶器,這個又不值什麽錢,多做幾窯就是了。
少府令最後拍板:
「先做幾百個陶罐,再做幾百個陶盤。用顏料給它塗成彩色的,這樣看著比較值錢。」
同樣都是彩色顏料,有的顏料產量大成本低,有的產量小價格高。這裏頭的造假是可以瘋狂壓縮的,畢竟太子都說了現在大秦打仗缺錢。
最後東西往陵墓裏運送的時候,金銀寶物放在木箱上層,陶罐之類的藏在下頭,路過的人隻能看見箱籠打開後表層的好東西。
少府令,一個無師自通學會了後世嫁妝作假糊弄手段的奇人,得到了太子殿下「卿果然很適合當少府令」的極高評價。
扶蘇:大秦就需要這樣會替秦王省錢的少府令。
少府令:穩了穩了,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幹到退休了!
少府令高高興興地領賞離開了。
秦王政想了想墓葬裏塞滿陶器的樣子,默默地把那個畫麵從腦海裏清除。
沒關係,商周時期也是這樣的。
隻要趙姬下去了之後不和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對比,應該還是會為自己的富有感到高興的。畢竟大秦的製陶工藝肯定比千年前的商朝強得多,而且少府那邊準備的數量也十分龐大,頗有排麵。
想到這都是兒子為他出氣特意安排的,秦王政麵色稍霽:
「這些都是小事,為父早就懶得同她計較了。」
扶蘇則道:
「所以我為她安排了盛大的葬禮,還給她準備了數量如此龐大的陪葬品,我可不愛與死人計較。」
秦王政看著又開始詭辯的兒子,無奈地勾了勾唇角。
真是小孩子氣。
大秦太後的葬禮,韓趙兩國的貴族自然要親臨現場參加。不是為了給趙姬麵子,而是為了向兩國展示秦王的氣量。
六國誰不知道趙姬那點破事?以前還老愛拿秦王政把生母趕去雍地的事情指責他不孝。現在麵對這麽隆重的葬禮,總不能再嘰嘰歪歪了吧。
不過即便沒有這層緣故,作為秦國俘虜的階下囚,他們本也該逢年過節都跑來見禮的。隻是秦王嫌棄他們亂跑容易生亂,一般不叫過來而已。
韓趙貴族自從滅國那次來朝見過秦王政之後,後頭也就立太子那次來過。
趙姬這迴是第三次。
哪怕來了三趟,他們對鹹陽依然不太熟悉。全程都有人盯著,眾人大都老老實實地待著不亂跑。
前兩次亂跑的,現在已經是枯骨一堆了,也不知道秦國有沒有給他們弄點像樣的墓葬。
想到自己死後可能也撈不到個厚葬的待遇,去了黃泉地府恐怕得窮困潦倒。一時間原本在葬禮上哭不出來的眾人,都真情實感地悲泣了起來。
年紀小同樣不太能哭出來的公子公主們愣愣地看著這群人,不明白他們祖母死了,這些人為什麽哭得這麽傷心。
「他們認識祖母嗎?」
「不清楚,應該不認識吧?」
「趙國貴族可能認識,聽說祖母以前是趙國貴族出身。」
「啊?不是舞姬嗎?」
「啊?不是商戶女嗎?」
「啊?不是……好吧,我也不知道。」
一群小崽子竊竊私語,得益於韓趙貴族們的哭嚎,被掩蓋了個徹底,眾人都沒發現他們在開小差。
扶蘇路過的時候輕咳了一聲,示意越討論越興奮的弟弟妹妹們收斂點。
不哭不要緊,別談笑風生的,讓人看到了不好。實在不行以袖掩麵遮一遮,擋住臉上的表情也行。
小崽子們趕緊抬起袖子擋住臉,發出虛假的「嗚嗚嗚」聲。等大兄一走,繼續興奮地討論起來。
畫風大概就是這種——
「嗚嗚嗚,祖母跳舞真的很好看嗎?嗚嗚嗚,好可惜我沒看過,嗚嗚嗚。」
隔壁的韓趙貴族們聽著聽著,險些就哭不下去了。
你們秦國的公子公主怎麽迴事?有這樣在祖母葬禮上討論祖母跳舞好不好看的嗎?
暴秦果然不講孝道!
雖然小崽子們的行為把氣氛毀了個一幹二淨,不過也無所謂了。麵子上過得去就行,反正秦國也沒指望韓趙貴族真情實感地相信秦王政孝順。
秦國要的是大輿論上六國之人不能拿這個說事,至於人家心裏怎麽想的,這誰管得著呢?
聽到了公子公主們討論的貴族畢竟是少數,更多人離得遠什麽都沒聽見。
他們沉浸在自己的悲傷裏哭得不能自拔,一開始隻是哭自己命苦連死後的哀榮都保不住,慢慢地又開始哭故國被滅的痛苦。
一場喪禮辦下來,秦國人活蹦亂跳,韓趙貴族哀悔傷身病倒了一片。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都是趙姬的孝子賢孫。
秦王政收到消息之後,麵不改色:
因此少府令很快拿到了最低檔的太後陪葬品規模,看了看,感覺有點心虛。
「按照這個來弄,會不會太寒酸了一點?」
六國會嘲諷他們秦國窮酸的吧?嘲諷倒無所謂,就是擔心他們會質疑王上的孝心。
不妥不妥。
少府令拉了一堆下屬開會,最後大家決定陪葬品種類按西周時期來,數量可以多翻幾倍。反正絕大多數都是陶器,這個又不值什麽錢,多做幾窯就是了。
少府令最後拍板:
「先做幾百個陶罐,再做幾百個陶盤。用顏料給它塗成彩色的,這樣看著比較值錢。」
同樣都是彩色顏料,有的顏料產量大成本低,有的產量小價格高。這裏頭的造假是可以瘋狂壓縮的,畢竟太子都說了現在大秦打仗缺錢。
最後東西往陵墓裏運送的時候,金銀寶物放在木箱上層,陶罐之類的藏在下頭,路過的人隻能看見箱籠打開後表層的好東西。
少府令,一個無師自通學會了後世嫁妝作假糊弄手段的奇人,得到了太子殿下「卿果然很適合當少府令」的極高評價。
扶蘇:大秦就需要這樣會替秦王省錢的少府令。
少府令:穩了穩了,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幹到退休了!
少府令高高興興地領賞離開了。
秦王政想了想墓葬裏塞滿陶器的樣子,默默地把那個畫麵從腦海裏清除。
沒關係,商周時期也是這樣的。
隻要趙姬下去了之後不和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對比,應該還是會為自己的富有感到高興的。畢竟大秦的製陶工藝肯定比千年前的商朝強得多,而且少府那邊準備的數量也十分龐大,頗有排麵。
想到這都是兒子為他出氣特意安排的,秦王政麵色稍霽:
「這些都是小事,為父早就懶得同她計較了。」
扶蘇則道:
「所以我為她安排了盛大的葬禮,還給她準備了數量如此龐大的陪葬品,我可不愛與死人計較。」
秦王政看著又開始詭辯的兒子,無奈地勾了勾唇角。
真是小孩子氣。
大秦太後的葬禮,韓趙兩國的貴族自然要親臨現場參加。不是為了給趙姬麵子,而是為了向兩國展示秦王的氣量。
六國誰不知道趙姬那點破事?以前還老愛拿秦王政把生母趕去雍地的事情指責他不孝。現在麵對這麽隆重的葬禮,總不能再嘰嘰歪歪了吧。
不過即便沒有這層緣故,作為秦國俘虜的階下囚,他們本也該逢年過節都跑來見禮的。隻是秦王嫌棄他們亂跑容易生亂,一般不叫過來而已。
韓趙貴族自從滅國那次來朝見過秦王政之後,後頭也就立太子那次來過。
趙姬這迴是第三次。
哪怕來了三趟,他們對鹹陽依然不太熟悉。全程都有人盯著,眾人大都老老實實地待著不亂跑。
前兩次亂跑的,現在已經是枯骨一堆了,也不知道秦國有沒有給他們弄點像樣的墓葬。
想到自己死後可能也撈不到個厚葬的待遇,去了黃泉地府恐怕得窮困潦倒。一時間原本在葬禮上哭不出來的眾人,都真情實感地悲泣了起來。
年紀小同樣不太能哭出來的公子公主們愣愣地看著這群人,不明白他們祖母死了,這些人為什麽哭得這麽傷心。
「他們認識祖母嗎?」
「不清楚,應該不認識吧?」
「趙國貴族可能認識,聽說祖母以前是趙國貴族出身。」
「啊?不是舞姬嗎?」
「啊?不是商戶女嗎?」
「啊?不是……好吧,我也不知道。」
一群小崽子竊竊私語,得益於韓趙貴族們的哭嚎,被掩蓋了個徹底,眾人都沒發現他們在開小差。
扶蘇路過的時候輕咳了一聲,示意越討論越興奮的弟弟妹妹們收斂點。
不哭不要緊,別談笑風生的,讓人看到了不好。實在不行以袖掩麵遮一遮,擋住臉上的表情也行。
小崽子們趕緊抬起袖子擋住臉,發出虛假的「嗚嗚嗚」聲。等大兄一走,繼續興奮地討論起來。
畫風大概就是這種——
「嗚嗚嗚,祖母跳舞真的很好看嗎?嗚嗚嗚,好可惜我沒看過,嗚嗚嗚。」
隔壁的韓趙貴族們聽著聽著,險些就哭不下去了。
你們秦國的公子公主怎麽迴事?有這樣在祖母葬禮上討論祖母跳舞好不好看的嗎?
暴秦果然不講孝道!
雖然小崽子們的行為把氣氛毀了個一幹二淨,不過也無所謂了。麵子上過得去就行,反正秦國也沒指望韓趙貴族真情實感地相信秦王政孝順。
秦國要的是大輿論上六國之人不能拿這個說事,至於人家心裏怎麽想的,這誰管得著呢?
聽到了公子公主們討論的貴族畢竟是少數,更多人離得遠什麽都沒聽見。
他們沉浸在自己的悲傷裏哭得不能自拔,一開始隻是哭自己命苦連死後的哀榮都保不住,慢慢地又開始哭故國被滅的痛苦。
一場喪禮辦下來,秦國人活蹦亂跳,韓趙貴族哀悔傷身病倒了一片。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都是趙姬的孝子賢孫。
秦王政收到消息之後,麵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