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是大兄抓住他開小差也就罷了,你韓信一個自己就是逃課的,居然好意思揍上課不聽講的。
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
韓信拽了拽因為自己過於調皮搗蛋而鬆散垂落下來的髮絲,隻當沒聽見這番控訴。
一刻鍾前侍者才給他束好的髮髻,居然就已經成這樣了。
扶蘇示意三個小孩先走,轉頭問胡亥:
「他五歲你也五歲嗎?你都七歲了,被五歲的小孩抓住不聽課,很榮耀?你還和他比爛起來了?」
胡亥:……
扶蘇淡淡地提醒道:
「韓信不是秦國公子,他雖然和你們在上一樣的課,但那些課本來就不是他必須要學的。」
扶蘇為弟弟們安排的是文臣的路子,所以要學很多東西。可韓信以後是走武將路子的,兩邊不一樣。
不過是韓信年紀小,暫時還不用著急學而已。因此扶蘇沒有立刻給他組建針對性的先生團隊,而是讓他蹭其他公子的課。
別看韓信天天逃課,實際上學習簡化隸書和強身健體的武課時,人家都是老老實實一節不落。
這群人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以前覺得陰嫚能逃課他們不能,這不公平,卻不見陰嫚早就學會了。學霸的逃課能叫逃課嗎?
現在也是一樣的道理。
韓信一個五歲的孩子都比他們聰明,知道什麽是自己一定要學的、什麽是可以不學的。
真以為人家調皮搗蛋是無底線亂折騰呢,知道什麽叫「試探」嗎?能主動試探別人的,也得有本事摸清楚被試探者的底線。否則那不是試探,那叫送人頭。
韓信能當兵仙,腦子當然是夠用的。
他隻是單純地對人心險惡、陰謀猜忌方麵不太玩得轉,隻要不碰見個疑心病君主就沒有半點問題。
教訓完心中不服氣的弟弟,扶蘇迴了章台宮。
自從韓信去六英宮上課之後,他就不必再去親自盯著弟弟妹妹了。
小巡邏兵特別敬業,時不時去逛一圈。仗著自己人小個子矮,能從各種神出鬼沒的地方悄悄觀察。
能打得過的就自己揍一頓,打不過的就去報告給先生們。都不用拿去煩擾扶蘇,他自己全部處理掉了,很是叫人省心。
扶蘇便和父親說:
「阿信這樣也挺好的,可以提前鍛鍊武力了。我記得蒙將軍家裏也有年紀相仿的孩子,倒是可以一起接進來,讓大秦的武將苗子們多相處相處。」
武將要是不和,在戰場上會互相拖後腿,提前培養感情未嚐不可。就像蒙恬李信王賁他們那樣,好兄弟一起為大秦征戰,戰場上配合起來也輕鬆。
秦王政覺得有道理:
「那便以替橋鬆挑選伴讀的名義,多招點孩子入宮。」
六英宮越發有向大秦幼兒園發展的趨勢了。
挑選伴讀的活落到了最近慢慢清閑起來的橋鬆親爹頭上,不過也不用怎麽挑。扶蘇直接圈了幾個必入選的人,剩下的人安排他們和橋鬆相處一陣子,讓他自己留下合得來的。
這一波入宮的不僅有武將子弟,文臣也有。
不過從後續來看,文臣子弟不是很喜歡跟著韓信他們這波小崽子亂跑,更喜歡跟在橋鬆身邊安靜聽課。
王賁家的大崽王離也進宮了,十一歲左右的小少年在人群裏大得很突出。
提起這個扶蘇就想笑。
他告訴秦王政:
「不知為何我與弟妹們這一世提前了五年出生,原本我該和王離差不多年紀的。」
結果現在可好,同齡的王離成了下一輩橋鬆的伴讀,生生降了一個輩分,有點慘。
選完伴讀之後他再碰見王賁,總能看到王將軍欲言又止的表情。
秦王政想了想自己和王賁平輩相交,也意識到兒子夾在上下兩輩人中間十分奇怪,好像哪一輩都沾不上邊。
他費解地皺了皺眉,也搞不明白為什麽會出現提前出生的事情,最後隻能把這事拋之腦後。
畢竟任父子倆再聰明也想不到,年齡偏差是世界性質導致的。不是他們有問題,而是世界有問題。
——洗腦包就是這麽不講道理,編個古代人全都是十三四歲就結婚生小孩的說法,就有一堆人真情實感地相信了。
在小孩子們熱熱鬧鬧禍害鹹陽宮的時候,春耕悄無聲息地結束了。
經過了大半年的休養,大秦將士們早已等不及想賺下一波軍功了。
六國土地真是肥沃,上一場戰役裏分到田的人都高興壞了。
不過分田分的是六國田地,這裏頭必然牽扯到一個人口遷移的問題。否則拿著遠在天邊的田無法種植,也不是個事。
秦國派遣了專門的人手去協調這個。
經過秦王政和扶蘇的商討改進,最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田地置換。
不想背井離鄉遷往六國的老秦人,可以就近置換田地。上田換上田,下田換下田。
願意遷去中原的,就安排遷移落戶。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不太樂意的,既然在家鄉也能換到良田,何必去別處呢?誰知道六國土地以後會不會被復國成功的王孫貴族收迴去。
而且背井離鄉語言不通、風俗迥異,日子並不好過。
大部分肯遷走的,都是家裏有人被派去六國當秦吏的。過去了既能給自家孩子撐腰,也能借點官吏的勢。
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
韓信拽了拽因為自己過於調皮搗蛋而鬆散垂落下來的髮絲,隻當沒聽見這番控訴。
一刻鍾前侍者才給他束好的髮髻,居然就已經成這樣了。
扶蘇示意三個小孩先走,轉頭問胡亥:
「他五歲你也五歲嗎?你都七歲了,被五歲的小孩抓住不聽課,很榮耀?你還和他比爛起來了?」
胡亥:……
扶蘇淡淡地提醒道:
「韓信不是秦國公子,他雖然和你們在上一樣的課,但那些課本來就不是他必須要學的。」
扶蘇為弟弟們安排的是文臣的路子,所以要學很多東西。可韓信以後是走武將路子的,兩邊不一樣。
不過是韓信年紀小,暫時還不用著急學而已。因此扶蘇沒有立刻給他組建針對性的先生團隊,而是讓他蹭其他公子的課。
別看韓信天天逃課,實際上學習簡化隸書和強身健體的武課時,人家都是老老實實一節不落。
這群人到底什麽時候才能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以前覺得陰嫚能逃課他們不能,這不公平,卻不見陰嫚早就學會了。學霸的逃課能叫逃課嗎?
現在也是一樣的道理。
韓信一個五歲的孩子都比他們聰明,知道什麽是自己一定要學的、什麽是可以不學的。
真以為人家調皮搗蛋是無底線亂折騰呢,知道什麽叫「試探」嗎?能主動試探別人的,也得有本事摸清楚被試探者的底線。否則那不是試探,那叫送人頭。
韓信能當兵仙,腦子當然是夠用的。
他隻是單純地對人心險惡、陰謀猜忌方麵不太玩得轉,隻要不碰見個疑心病君主就沒有半點問題。
教訓完心中不服氣的弟弟,扶蘇迴了章台宮。
自從韓信去六英宮上課之後,他就不必再去親自盯著弟弟妹妹了。
小巡邏兵特別敬業,時不時去逛一圈。仗著自己人小個子矮,能從各種神出鬼沒的地方悄悄觀察。
能打得過的就自己揍一頓,打不過的就去報告給先生們。都不用拿去煩擾扶蘇,他自己全部處理掉了,很是叫人省心。
扶蘇便和父親說:
「阿信這樣也挺好的,可以提前鍛鍊武力了。我記得蒙將軍家裏也有年紀相仿的孩子,倒是可以一起接進來,讓大秦的武將苗子們多相處相處。」
武將要是不和,在戰場上會互相拖後腿,提前培養感情未嚐不可。就像蒙恬李信王賁他們那樣,好兄弟一起為大秦征戰,戰場上配合起來也輕鬆。
秦王政覺得有道理:
「那便以替橋鬆挑選伴讀的名義,多招點孩子入宮。」
六英宮越發有向大秦幼兒園發展的趨勢了。
挑選伴讀的活落到了最近慢慢清閑起來的橋鬆親爹頭上,不過也不用怎麽挑。扶蘇直接圈了幾個必入選的人,剩下的人安排他們和橋鬆相處一陣子,讓他自己留下合得來的。
這一波入宮的不僅有武將子弟,文臣也有。
不過從後續來看,文臣子弟不是很喜歡跟著韓信他們這波小崽子亂跑,更喜歡跟在橋鬆身邊安靜聽課。
王賁家的大崽王離也進宮了,十一歲左右的小少年在人群裏大得很突出。
提起這個扶蘇就想笑。
他告訴秦王政:
「不知為何我與弟妹們這一世提前了五年出生,原本我該和王離差不多年紀的。」
結果現在可好,同齡的王離成了下一輩橋鬆的伴讀,生生降了一個輩分,有點慘。
選完伴讀之後他再碰見王賁,總能看到王將軍欲言又止的表情。
秦王政想了想自己和王賁平輩相交,也意識到兒子夾在上下兩輩人中間十分奇怪,好像哪一輩都沾不上邊。
他費解地皺了皺眉,也搞不明白為什麽會出現提前出生的事情,最後隻能把這事拋之腦後。
畢竟任父子倆再聰明也想不到,年齡偏差是世界性質導致的。不是他們有問題,而是世界有問題。
——洗腦包就是這麽不講道理,編個古代人全都是十三四歲就結婚生小孩的說法,就有一堆人真情實感地相信了。
在小孩子們熱熱鬧鬧禍害鹹陽宮的時候,春耕悄無聲息地結束了。
經過了大半年的休養,大秦將士們早已等不及想賺下一波軍功了。
六國土地真是肥沃,上一場戰役裏分到田的人都高興壞了。
不過分田分的是六國田地,這裏頭必然牽扯到一個人口遷移的問題。否則拿著遠在天邊的田無法種植,也不是個事。
秦國派遣了專門的人手去協調這個。
經過秦王政和扶蘇的商討改進,最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田地置換。
不想背井離鄉遷往六國的老秦人,可以就近置換田地。上田換上田,下田換下田。
願意遷去中原的,就安排遷移落戶。
不過大部分人還是不太樂意的,既然在家鄉也能換到良田,何必去別處呢?誰知道六國土地以後會不會被復國成功的王孫貴族收迴去。
而且背井離鄉語言不通、風俗迥異,日子並不好過。
大部分肯遷走的,都是家裏有人被派去六國當秦吏的。過去了既能給自家孩子撐腰,也能借點官吏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