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爵位比較虛,畢竟大秦爵位都這樣,沒有封地,隻有食邑。唯獨少數幾個人有封地,但也是特例,到此為止了,以後想都別想。
可,有食邑總比沒有要好,這樣至少不會餓死。
現在畢竟是滅國之戰剛開始的時候,秦王政還是比較仁慈的。
等到最後一個齊國被滅的時候,齊王建可沒這麽好的待遇。直接被丟進深山老林自生自滅了,食物還得自己找。
總之,韓王安就是個擺在明麵上的幌子,忽悠其他五國的君主——看,被滅國的國君待遇還是不錯的,所以你們別老負隅頑抗了,不行就投降了吧。
韓王安原以為自己會被直接弄死,沒成想峰迴路轉,還能當個吃喝不愁的侯。
所以韓王安雖然仍舊沉浸在亡國的悲痛中,到底沒有之前那麽寢食難安了。就是被軟禁著沒有自由,讓人心生抑鬱。
倒是跟隨他一同被抓的韓國舊貴族,對自己的遭遇頗有怨言。
上一世秦國滅韓之後沒有把舊貴族抓光,隻抓了一些比較出名的。
結果這群人一點都不懂安分守己為何物,趁著秦滅趙的關鍵時期在韓國舊都新鄭發動叛亂,企圖復國。
好嘛,原本韓王安能平平安安活到天下一統才會和齊王建等亡國之君一起被幹掉。有舊貴族這麽一折騰,那也別等統一了,直接動手吧。
為了掐滅舊貴族復國的希望,秦王政冷酷地處決了韓王安這個倒黴鬼。
這一次扶蘇建議騰將軍把能抓的都抓了,剩下的寧願讓他們跑了也別留在韓地搗亂。
這群人在韓地復國容易拉起許多人的響應,對地方的治理影響很不好。倒不如放他們去別的國家折騰,少來幹擾韓地百姓。
不過那些逃走的舊貴族也沒出乎扶蘇的預料,果然都跑去了齊國這個遠離暴秦的富庶之地。
扶蘇對此樂見其成,還表示:
「待其餘五國全滅,便可藉由齊國收留五國貴族,定是意欲對我大秦不利,發兵攻齊。」
蒙毅:長公子你是會找藉口的。
為了自保,齊國肯定會派兵捉拿那些舊貴族,直接扭送給大秦。不過大秦才沒工夫養這些隻會藉機生事的閑人呢,倒不如暗示齊王直接將人處決了。
這樣一來,動手的是齊國,他們大秦隻是問了問。是那齊王自己膽子小,一不做二不休殺死了那麽多無辜的貴族,和他們大秦有什麽關係呢?
這都是以後的安排了,現在的重點是被抓住關押在陳縣的韓國舊貴族抱怨連天。
秦王政淡淡地說道:
「他們恐怕還沒認清自己階下囚的本質。」
眼看父親下一秒就要說出「先挑幾個殺雞儆猴,這樣以後就沒人膽敢抱怨了」,扶蘇及時截住話頭。
現在擊殺韓國貴族容易引起韓地民心動盪,倒不如先留著這群人的命。
什麽?嫌棄他們花銷且整日裏抱怨連天煩得很?這還不簡單,他們就是吃太飽了。
扶蘇提議道:
「父親隻封了韓侯一個爵位,剩下那些貴族都被褫奪了封爵。既然如此,何必再給他們優渥的生活待遇呢?」
韓侯是侯,他們可不是。隻不過是秦國抄了他們的金庫,稍微有點良心發現,於是就沒太剋扣那群人的物質條件罷了。
現在這些人自己不想過好日子,那可怪不得別人,沒食邑的就得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
「非貴族不可一日三食,日後通通按照黔首的級別給他們準備食物和用具,不可逾製了。」
貴族和庶民的待遇差別是周天子當初定下的規矩,為了表示對天子的崇敬,自然不能亂改了。
那麽抱怨的諸位,你們自詡是韓國的貴族,而韓國是周天子名下的諸侯國,是否應該遵守天子頒布的法令呢?
舊貴族們:啊呸!周天子最後的那點地盤不就是被你們暴秦打掉的嗎!
可暴秦就是有臉扯出周天子的虎皮來壓製他們,逼迫他們不得不從。畢竟周天子定下的規矩聽不聽無所謂,但貴族的特殊待遇他們還是要維護的。
不維護這一點,就是在自掘貴族階級的墳墓。讓所謂的貴族特權成為一個笑話,一個其實誰都可以隨便逾製的笑話。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韓國舊貴族又能怎麽辦呢?隻好乖乖換上粗麻衣裳,過起吃糠咽菜的淒涼生活。
早知道就不圖一時的口舌之快,胡亂嗶嗶了。
他們原以為大不了就是激怒秦王被處死,成就身後的好名聲。哪裏想到秦王竟如此歹毒,故意留他們一條性命,讓他們活著受罪。
黔首吃的穿的為什麽這麽糟糕?這是人過的日子嗎?!
一時間,韓國舊貴們苦不堪言。
那些沒有亂說話得罪秦王的韓人恨死這群多話的傢夥了,壞事是他們幹的,結果所有人都要一起受罰,豈有此理!
韓國朝堂中本來就有投降派和主戰派兩種觀點,隻不過沒等他們討論出個所以然來,國都就淪陷了。
現在大家整日閑著沒事,倒是可以將新仇舊怨拉出來重新辯一辯,也好打發時間。
等陳縣裏的韓人自己狗咬狗的消息傳到鹹陽,扶蘇這才滿意。
看,這不就給他們找到事情做了?
每天光顧著吵架,就沒工夫生事了。還能從內部分化瓦解敵人,防止他們聯合起來反叛。
可,有食邑總比沒有要好,這樣至少不會餓死。
現在畢竟是滅國之戰剛開始的時候,秦王政還是比較仁慈的。
等到最後一個齊國被滅的時候,齊王建可沒這麽好的待遇。直接被丟進深山老林自生自滅了,食物還得自己找。
總之,韓王安就是個擺在明麵上的幌子,忽悠其他五國的君主——看,被滅國的國君待遇還是不錯的,所以你們別老負隅頑抗了,不行就投降了吧。
韓王安原以為自己會被直接弄死,沒成想峰迴路轉,還能當個吃喝不愁的侯。
所以韓王安雖然仍舊沉浸在亡國的悲痛中,到底沒有之前那麽寢食難安了。就是被軟禁著沒有自由,讓人心生抑鬱。
倒是跟隨他一同被抓的韓國舊貴族,對自己的遭遇頗有怨言。
上一世秦國滅韓之後沒有把舊貴族抓光,隻抓了一些比較出名的。
結果這群人一點都不懂安分守己為何物,趁著秦滅趙的關鍵時期在韓國舊都新鄭發動叛亂,企圖復國。
好嘛,原本韓王安能平平安安活到天下一統才會和齊王建等亡國之君一起被幹掉。有舊貴族這麽一折騰,那也別等統一了,直接動手吧。
為了掐滅舊貴族復國的希望,秦王政冷酷地處決了韓王安這個倒黴鬼。
這一次扶蘇建議騰將軍把能抓的都抓了,剩下的寧願讓他們跑了也別留在韓地搗亂。
這群人在韓地復國容易拉起許多人的響應,對地方的治理影響很不好。倒不如放他們去別的國家折騰,少來幹擾韓地百姓。
不過那些逃走的舊貴族也沒出乎扶蘇的預料,果然都跑去了齊國這個遠離暴秦的富庶之地。
扶蘇對此樂見其成,還表示:
「待其餘五國全滅,便可藉由齊國收留五國貴族,定是意欲對我大秦不利,發兵攻齊。」
蒙毅:長公子你是會找藉口的。
為了自保,齊國肯定會派兵捉拿那些舊貴族,直接扭送給大秦。不過大秦才沒工夫養這些隻會藉機生事的閑人呢,倒不如暗示齊王直接將人處決了。
這樣一來,動手的是齊國,他們大秦隻是問了問。是那齊王自己膽子小,一不做二不休殺死了那麽多無辜的貴族,和他們大秦有什麽關係呢?
這都是以後的安排了,現在的重點是被抓住關押在陳縣的韓國舊貴族抱怨連天。
秦王政淡淡地說道:
「他們恐怕還沒認清自己階下囚的本質。」
眼看父親下一秒就要說出「先挑幾個殺雞儆猴,這樣以後就沒人膽敢抱怨了」,扶蘇及時截住話頭。
現在擊殺韓國貴族容易引起韓地民心動盪,倒不如先留著這群人的命。
什麽?嫌棄他們花銷且整日裏抱怨連天煩得很?這還不簡單,他們就是吃太飽了。
扶蘇提議道:
「父親隻封了韓侯一個爵位,剩下那些貴族都被褫奪了封爵。既然如此,何必再給他們優渥的生活待遇呢?」
韓侯是侯,他們可不是。隻不過是秦國抄了他們的金庫,稍微有點良心發現,於是就沒太剋扣那群人的物質條件罷了。
現在這些人自己不想過好日子,那可怪不得別人,沒食邑的就得老老實實夾著尾巴做人。
「非貴族不可一日三食,日後通通按照黔首的級別給他們準備食物和用具,不可逾製了。」
貴族和庶民的待遇差別是周天子當初定下的規矩,為了表示對天子的崇敬,自然不能亂改了。
那麽抱怨的諸位,你們自詡是韓國的貴族,而韓國是周天子名下的諸侯國,是否應該遵守天子頒布的法令呢?
舊貴族們:啊呸!周天子最後的那點地盤不就是被你們暴秦打掉的嗎!
可暴秦就是有臉扯出周天子的虎皮來壓製他們,逼迫他們不得不從。畢竟周天子定下的規矩聽不聽無所謂,但貴族的特殊待遇他們還是要維護的。
不維護這一點,就是在自掘貴族階級的墳墓。讓所謂的貴族特權成為一個笑話,一個其實誰都可以隨便逾製的笑話。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韓國舊貴族又能怎麽辦呢?隻好乖乖換上粗麻衣裳,過起吃糠咽菜的淒涼生活。
早知道就不圖一時的口舌之快,胡亂嗶嗶了。
他們原以為大不了就是激怒秦王被處死,成就身後的好名聲。哪裏想到秦王竟如此歹毒,故意留他們一條性命,讓他們活著受罪。
黔首吃的穿的為什麽這麽糟糕?這是人過的日子嗎?!
一時間,韓國舊貴們苦不堪言。
那些沒有亂說話得罪秦王的韓人恨死這群多話的傢夥了,壞事是他們幹的,結果所有人都要一起受罰,豈有此理!
韓國朝堂中本來就有投降派和主戰派兩種觀點,隻不過沒等他們討論出個所以然來,國都就淪陷了。
現在大家整日閑著沒事,倒是可以將新仇舊怨拉出來重新辯一辯,也好打發時間。
等陳縣裏的韓人自己狗咬狗的消息傳到鹹陽,扶蘇這才滿意。
看,這不就給他們找到事情做了?
每天光顧著吵架,就沒工夫生事了。還能從內部分化瓦解敵人,防止他們聯合起來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