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說這裏在練兵,好奇所以過來瞧瞧。」
頓了頓,陰嫚又迫不及待地問道:
「大兄,新的文字要多久才能改出來?」
扶蘇有點意外她的著急:
「怎麽?」
陰嫚:「後頭不是要把典籍翻譯成簡化版嗎?我想參與這個。」
這個年紀的少年人總想為長輩做點什麽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示自己不再是個小孩子,而是能給大家幫忙的大人。
陰嫚也不例外。
她覺得整日裏學那些簡單的東西太無聊了,逃課出來玩也沒什麽意思。鹹陽宮和鹹陽城她都逛了個遍,最近實在是沒什麽有意思的新事物。
既然如此,不如去做點有意思的事情,也好過虛度光陰。
扶蘇沒聽上一世的陰嫚說起過類似的請求,大約是小篆和隸書推行的時候,她早已嫁人成家。沒了少年時期的清閑,也沒了當初的滿腔熱忱。
「既然你想做,那就去做吧。」
扶蘇微笑著鼓勵道。
陪著妹妹和兒女玩了一會兒,沒多久陰嫚就帶著兩個小崽子又換地方玩去了。扶蘇留下來練了練箭術和馬術,感覺有些疲累,這才迴到章台宮。
章台宮中,秦王政還未醒來。
扶蘇有些擔憂父親是累過頭了,特意叫來醫官診脈。
果不其然查出了秦王政身體略有虧空,需要好好進補養迴來。扶蘇便製止了侍者到點想叫醒王上的動作,讓父親再多睡一會兒。
侍者猶豫片刻還是聽從了長公子的吩咐,退迴原地繼續守著等待王上自己醒來。
扶蘇則迴了殿內,拿出平日裏他並不會碰的重要奏摺,開始替父親批閱。
剩下的奏摺不算很多,是以扶蘇還能隔三差五停下來休息片刻。休息時間裏,他便想起了陰嫚剛才提到的事情。
翻譯書籍是必然要做的一件事,但新的翻譯版需要消耗大量竹簡。
偏偏竹簡無論從哪個方麵看都不是很好用,笨重、費木頭、不易保存、寫不了多少字,這些都會給古籍的翻譯造成阻力。
所以扶蘇早有造紙的打算。
上一世在他繼位之後沒兩年,齊國舊地便出了一個發明造紙之術的奇才。
一開始是很粗糙的紙張,不僅造價昂貴,還不適合書寫。經過許多工匠十來年的齊心研究,終於在扶蘇駕崩前造出了便於書寫的紙張。
因為這件事距離扶蘇重生很近,他對最後那種相對成熟的造紙工藝有一定的印象。哪怕無法百分百還原,也能還原個一半出來。
在這個基礎上研究造紙,想必能在幾年內弄出讓他滿意的結果。
但還是那個問題,扶蘇沒辦法直接把造紙術拿出來。
他想先派人去探訪齊地,找到當初那位奇才。以對方的名義獻上造紙術,這樣便能順理成章。
秦國一向求賢若渴,每年都有六國人士前來應徵,多這麽一個會造紙的齊人根本不會引人懷疑。
可是扶蘇手底下沒人。
且不說留給他的楚係勢力能不能遠去齊國幫他辦妥這件事,就說造紙一事事關重大,讓這些人接手,扶蘇也不放心。
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轉頭把方子送迴楚國去,扶蘇可不想為他人做嫁衣。
找李斯同樣不行,李斯的勢力隻在鹹陽城內。他還隻是個廷尉,要等到日後成為丞相,才能把門生故吏擴散到更遠的地方。
這件事似乎隻能去找父親,其他人都沒那個本事從齊國撈人。
但扶蘇對此十分猶豫。
去找父親就得麵臨是否坦誠相告自己的經歷,又或者選擇假託神仙點化來圓謊。
按照前者來坦白,父親就會知道自己兒子是個比自己年紀還大的老妖怪。那他們父子之間還怎麽相處?扶蘇並不願意破壞如今的父子溫情。
可是選擇後者,就會加深父親對神仙存在的篤信,這無疑也是扶蘇不想看到的。鬼神之說對帝王的影響太大了,掌權者最好不要太信這些。
還有什麽人手是可以借來一用的呢……
扶蘇的目光落到殿外,忽然看見一株移植自中原的樹木。那是當年呂不韋的商隊帶迴來的,類似的奇花異草在鹹陽宮中數不勝數。
是了,還有呂相留下的商隊。
呂相已經自盡,但他的商隊沒有盡數解散。
一部分被官署接手,替秦國繼續來往各地做生意,順便傳遞消息。另一部分倒是無人收攏,各自散去。
他們當中有些人悄悄依附了其他家族,替他們經商賺錢,混口飯吃。有些人則自己出去單幹,但沒有後台,在這種亂世中經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如果能收攏這些急需靠山的商隊,別說是去齊國找人,西域他都能伸手過去。
要調查這些人的下落倒也不難。
因為去別國很容易被某些貴族盯上,最後落個人財兩空。所以他們大多隻能留在秦地輾轉,做一些巴蜀和關中之間的物品倒賣。
隻要還在秦國,那就不怕找不到人。
造紙術的事情不能利用楚係勢力解決,找這些商人就沒那個顧忌了。他們隻會以為扶蘇是缺錢了,想賺點外快。
這很合理,長公子入朝之後要發展自己的黨羽,最簡單的方法無外乎用錢收買。偏偏公子平日裏的花銷都來自國庫,總不能堂而皇之地使用這些錢財吧?
頓了頓,陰嫚又迫不及待地問道:
「大兄,新的文字要多久才能改出來?」
扶蘇有點意外她的著急:
「怎麽?」
陰嫚:「後頭不是要把典籍翻譯成簡化版嗎?我想參與這個。」
這個年紀的少年人總想為長輩做點什麽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示自己不再是個小孩子,而是能給大家幫忙的大人。
陰嫚也不例外。
她覺得整日裏學那些簡單的東西太無聊了,逃課出來玩也沒什麽意思。鹹陽宮和鹹陽城她都逛了個遍,最近實在是沒什麽有意思的新事物。
既然如此,不如去做點有意思的事情,也好過虛度光陰。
扶蘇沒聽上一世的陰嫚說起過類似的請求,大約是小篆和隸書推行的時候,她早已嫁人成家。沒了少年時期的清閑,也沒了當初的滿腔熱忱。
「既然你想做,那就去做吧。」
扶蘇微笑著鼓勵道。
陪著妹妹和兒女玩了一會兒,沒多久陰嫚就帶著兩個小崽子又換地方玩去了。扶蘇留下來練了練箭術和馬術,感覺有些疲累,這才迴到章台宮。
章台宮中,秦王政還未醒來。
扶蘇有些擔憂父親是累過頭了,特意叫來醫官診脈。
果不其然查出了秦王政身體略有虧空,需要好好進補養迴來。扶蘇便製止了侍者到點想叫醒王上的動作,讓父親再多睡一會兒。
侍者猶豫片刻還是聽從了長公子的吩咐,退迴原地繼續守著等待王上自己醒來。
扶蘇則迴了殿內,拿出平日裏他並不會碰的重要奏摺,開始替父親批閱。
剩下的奏摺不算很多,是以扶蘇還能隔三差五停下來休息片刻。休息時間裏,他便想起了陰嫚剛才提到的事情。
翻譯書籍是必然要做的一件事,但新的翻譯版需要消耗大量竹簡。
偏偏竹簡無論從哪個方麵看都不是很好用,笨重、費木頭、不易保存、寫不了多少字,這些都會給古籍的翻譯造成阻力。
所以扶蘇早有造紙的打算。
上一世在他繼位之後沒兩年,齊國舊地便出了一個發明造紙之術的奇才。
一開始是很粗糙的紙張,不僅造價昂貴,還不適合書寫。經過許多工匠十來年的齊心研究,終於在扶蘇駕崩前造出了便於書寫的紙張。
因為這件事距離扶蘇重生很近,他對最後那種相對成熟的造紙工藝有一定的印象。哪怕無法百分百還原,也能還原個一半出來。
在這個基礎上研究造紙,想必能在幾年內弄出讓他滿意的結果。
但還是那個問題,扶蘇沒辦法直接把造紙術拿出來。
他想先派人去探訪齊地,找到當初那位奇才。以對方的名義獻上造紙術,這樣便能順理成章。
秦國一向求賢若渴,每年都有六國人士前來應徵,多這麽一個會造紙的齊人根本不會引人懷疑。
可是扶蘇手底下沒人。
且不說留給他的楚係勢力能不能遠去齊國幫他辦妥這件事,就說造紙一事事關重大,讓這些人接手,扶蘇也不放心。
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轉頭把方子送迴楚國去,扶蘇可不想為他人做嫁衣。
找李斯同樣不行,李斯的勢力隻在鹹陽城內。他還隻是個廷尉,要等到日後成為丞相,才能把門生故吏擴散到更遠的地方。
這件事似乎隻能去找父親,其他人都沒那個本事從齊國撈人。
但扶蘇對此十分猶豫。
去找父親就得麵臨是否坦誠相告自己的經歷,又或者選擇假託神仙點化來圓謊。
按照前者來坦白,父親就會知道自己兒子是個比自己年紀還大的老妖怪。那他們父子之間還怎麽相處?扶蘇並不願意破壞如今的父子溫情。
可是選擇後者,就會加深父親對神仙存在的篤信,這無疑也是扶蘇不想看到的。鬼神之說對帝王的影響太大了,掌權者最好不要太信這些。
還有什麽人手是可以借來一用的呢……
扶蘇的目光落到殿外,忽然看見一株移植自中原的樹木。那是當年呂不韋的商隊帶迴來的,類似的奇花異草在鹹陽宮中數不勝數。
是了,還有呂相留下的商隊。
呂相已經自盡,但他的商隊沒有盡數解散。
一部分被官署接手,替秦國繼續來往各地做生意,順便傳遞消息。另一部分倒是無人收攏,各自散去。
他們當中有些人悄悄依附了其他家族,替他們經商賺錢,混口飯吃。有些人則自己出去單幹,但沒有後台,在這種亂世中經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如果能收攏這些急需靠山的商隊,別說是去齊國找人,西域他都能伸手過去。
要調查這些人的下落倒也不難。
因為去別國很容易被某些貴族盯上,最後落個人財兩空。所以他們大多隻能留在秦地輾轉,做一些巴蜀和關中之間的物品倒賣。
隻要還在秦國,那就不怕找不到人。
造紙術的事情不能利用楚係勢力解決,找這些商人就沒那個顧忌了。他們隻會以為扶蘇是缺錢了,想賺點外快。
這很合理,長公子入朝之後要發展自己的黨羽,最簡單的方法無外乎用錢收買。偏偏公子平日裏的花銷都來自國庫,總不能堂而皇之地使用這些錢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