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歷史同人] 在大秦當完美太子 作者:無字驚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一世他的身邊也有淳於越這麽一個老師。
但是他的老師絕對沒有嚐試過給他洗腦,不知是對方沒本事洗腦他,還是別的緣故。
不過淳於越是支持分封的3,始皇三十四年時提議過分封宗室公子,被駁迴了。後來扶蘇登基之後,這傢夥又想舊事重提,可惜他的帝師身份並不值錢。
秦皇扶蘇的老師團人數眾多,他又算老幾呢?
扶蘇心裏思忖,提前解決了這位支持分封製的大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正好藉機將自己身邊幾個沒有自知之明的儒家子弟一併拔除,不安分的老師不必留在他身側。
想到這裏,扶蘇披衣下床:
「去準備車馬,我要去向父親請罪。」
年輕的兒子能有什麽錯呢?他隻是涉世未深被老謀深算的成年人騙了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注1起名廢,所以名字我是直接照搬詩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橋鬆,隰有遊。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注2正史上沒記載扶蘇生在哪年、始皇幾歲納妃,同人文裏取的是比較大眾的說法。至於十三歲生孩子那個,是洗腦包裏的炸裂設定。
注3淳於越在秦始皇三十四年支持分封可見《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但他是不是扶蘇的老師這一點史料好像沒提過,大概率是訛傳。
第2章 入住章台宮
鹹陽宮中,秦王政方才迴來,坐下還未處理多少政務,忽又聽見殿外隱約傳來喧譁聲。
他眉頭一皺,正要詢問,就見侍者匆匆入內稟報:
「王上,長公子來了,正跪在殿外請罪。」
秦王政一怒之下摔了手裏的竹簡:
「他不要命了?寡人才叫他老老實實在家養病,他就是這麽折騰自己身子的?!」
侍者死死埋著腦袋,一聲不敢吭。
秦王政越想越氣,霍地站起身來,口不擇言地丟下了一句:
「讓他跪著!寡人倒要看看他能跪多久!」
殿內越發寂靜,所有侍者全都無聲地跪了下來,生怕遭到牽連。
然而,嘴上說得這麽斬釘截鐵,也掩蓋不了秦王說完之後就沒忍住朝外走的步伐。
畢竟還是親父子,嘴上再怎麽不饒人,其實還是心疼兒子的。
秦王政冷著臉走出內殿,看著隻身著單衣的兒子,心裏更氣了。
但還不等他發作,扶蘇先一步伸手,輕輕拽住了父親的衣袖,是和之前如出一轍的撒嬌。
「父親——」
秦王政非常不悅,又來這招,以為他會再次心軟嗎?
於是秦王政故作冷冰冰地問道:
「何事?」
給出了迴應,而非視若無睹、轉身離開,這說明父親沒有真的生氣。
「扶蘇之前做錯了,所以來向父親請罪。」
秦王政心裏有點高興兒子難得的服軟,不過嘴上還是生硬地挑刺:
「拖著病體來請罪,你是當真知道錯了,還是想逼迫寡人不得不原諒你?」
此話一出,就見兒子臉上露出了委屈的神情,隻差把「父親怎能如此想我」幾個大字寫在臉上。
秦王政自知說錯了話,心下懊惱不已。他的長子從不是會玩這些手段的性子,是他口不擇言了。
但是讓當爹的拉下臉來道歉,以他別扭的性子實在開不了口。好在扶蘇並不在意這個,沒人比他更了解父親的口不對心。
所以他隻是故作落寞地問道:
「父親當真如此生氣,再也不肯原諒扶蘇了嗎?」
秦王政:……那倒也不至於。
扶蘇每年都要氣他幾迴,他這個當爹的總不好和兒子計較。多來,他早就習慣了。
隻是秦王政不太理解,兒子怎麽突然就開始認錯了?以往無論自己如何罰他,他可都是死也不肯改口的。
心裏的疑惑剛剛生起,就見兒子虛弱到有些跪不住了。身子晃了晃,直直地朝自己這邊倒了過來。
秦王政一驚,連忙單膝跪地扶住兒子,沒叫人落到冷冰冰的石磚上。
扶蘇靠在父親懷裏,聲音弱不可聞:
「兒子一直以為自己做得是對的事情,無愧於心。可是這些日子以來,所有人都說我做錯了,就連老師也不願再與我來往。」
原主在閉門思過期間曾經給淳於越傳信,探討當時在朝會上的事情。但是秦王政正在氣頭上,讓人把信都攔截了下來,根本沒送到淳於越手裏。
傻唿唿的原主當然不會猜到背後有親爹的手筆,所以扶蘇順理成章地編造出了一番心理活動,說自己是被老師不肯搭理自己的事情給刺激到了。
秦王政聽著心情微妙。
一邊覺得有點心虛,一邊又覺得能借著這個誤會讓兒子醒悟也挺不錯的。
當爹可真是太難了。
「從前老師一直教導我要仁愛,要愛惜人才。兒子想那韓非有大才,隨意處置了實在可惜,才有了那日的事。」
「可是當我開口之後,卻看見老師也和旁人一般滿臉不贊同。明明我做的事情都是老師教導的,為何老師卻認為我錯了?」
扶蘇似是難過地揪緊了父親的衣領,無意識地將這昂貴的秦王常服給弄皺了。
他像個頭一次發現自己真的犯了彌天大錯的孩子,但又不知道具體錯在哪裏。所以他的表情無措極了,不知該如何是好。
但是他的老師絕對沒有嚐試過給他洗腦,不知是對方沒本事洗腦他,還是別的緣故。
不過淳於越是支持分封的3,始皇三十四年時提議過分封宗室公子,被駁迴了。後來扶蘇登基之後,這傢夥又想舊事重提,可惜他的帝師身份並不值錢。
秦皇扶蘇的老師團人數眾多,他又算老幾呢?
扶蘇心裏思忖,提前解決了這位支持分封製的大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正好藉機將自己身邊幾個沒有自知之明的儒家子弟一併拔除,不安分的老師不必留在他身側。
想到這裏,扶蘇披衣下床:
「去準備車馬,我要去向父親請罪。」
年輕的兒子能有什麽錯呢?他隻是涉世未深被老謀深算的成年人騙了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注1起名廢,所以名字我是直接照搬詩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橋鬆,隰有遊。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注2正史上沒記載扶蘇生在哪年、始皇幾歲納妃,同人文裏取的是比較大眾的說法。至於十三歲生孩子那個,是洗腦包裏的炸裂設定。
注3淳於越在秦始皇三十四年支持分封可見《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但他是不是扶蘇的老師這一點史料好像沒提過,大概率是訛傳。
第2章 入住章台宮
鹹陽宮中,秦王政方才迴來,坐下還未處理多少政務,忽又聽見殿外隱約傳來喧譁聲。
他眉頭一皺,正要詢問,就見侍者匆匆入內稟報:
「王上,長公子來了,正跪在殿外請罪。」
秦王政一怒之下摔了手裏的竹簡:
「他不要命了?寡人才叫他老老實實在家養病,他就是這麽折騰自己身子的?!」
侍者死死埋著腦袋,一聲不敢吭。
秦王政越想越氣,霍地站起身來,口不擇言地丟下了一句:
「讓他跪著!寡人倒要看看他能跪多久!」
殿內越發寂靜,所有侍者全都無聲地跪了下來,生怕遭到牽連。
然而,嘴上說得這麽斬釘截鐵,也掩蓋不了秦王說完之後就沒忍住朝外走的步伐。
畢竟還是親父子,嘴上再怎麽不饒人,其實還是心疼兒子的。
秦王政冷著臉走出內殿,看著隻身著單衣的兒子,心裏更氣了。
但還不等他發作,扶蘇先一步伸手,輕輕拽住了父親的衣袖,是和之前如出一轍的撒嬌。
「父親——」
秦王政非常不悅,又來這招,以為他會再次心軟嗎?
於是秦王政故作冷冰冰地問道:
「何事?」
給出了迴應,而非視若無睹、轉身離開,這說明父親沒有真的生氣。
「扶蘇之前做錯了,所以來向父親請罪。」
秦王政心裏有點高興兒子難得的服軟,不過嘴上還是生硬地挑刺:
「拖著病體來請罪,你是當真知道錯了,還是想逼迫寡人不得不原諒你?」
此話一出,就見兒子臉上露出了委屈的神情,隻差把「父親怎能如此想我」幾個大字寫在臉上。
秦王政自知說錯了話,心下懊惱不已。他的長子從不是會玩這些手段的性子,是他口不擇言了。
但是讓當爹的拉下臉來道歉,以他別扭的性子實在開不了口。好在扶蘇並不在意這個,沒人比他更了解父親的口不對心。
所以他隻是故作落寞地問道:
「父親當真如此生氣,再也不肯原諒扶蘇了嗎?」
秦王政:……那倒也不至於。
扶蘇每年都要氣他幾迴,他這個當爹的總不好和兒子計較。多來,他早就習慣了。
隻是秦王政不太理解,兒子怎麽突然就開始認錯了?以往無論自己如何罰他,他可都是死也不肯改口的。
心裏的疑惑剛剛生起,就見兒子虛弱到有些跪不住了。身子晃了晃,直直地朝自己這邊倒了過來。
秦王政一驚,連忙單膝跪地扶住兒子,沒叫人落到冷冰冰的石磚上。
扶蘇靠在父親懷裏,聲音弱不可聞:
「兒子一直以為自己做得是對的事情,無愧於心。可是這些日子以來,所有人都說我做錯了,就連老師也不願再與我來往。」
原主在閉門思過期間曾經給淳於越傳信,探討當時在朝會上的事情。但是秦王政正在氣頭上,讓人把信都攔截了下來,根本沒送到淳於越手裏。
傻唿唿的原主當然不會猜到背後有親爹的手筆,所以扶蘇順理成章地編造出了一番心理活動,說自己是被老師不肯搭理自己的事情給刺激到了。
秦王政聽著心情微妙。
一邊覺得有點心虛,一邊又覺得能借著這個誤會讓兒子醒悟也挺不錯的。
當爹可真是太難了。
「從前老師一直教導我要仁愛,要愛惜人才。兒子想那韓非有大才,隨意處置了實在可惜,才有了那日的事。」
「可是當我開口之後,卻看見老師也和旁人一般滿臉不贊同。明明我做的事情都是老師教導的,為何老師卻認為我錯了?」
扶蘇似是難過地揪緊了父親的衣領,無意識地將這昂貴的秦王常服給弄皺了。
他像個頭一次發現自己真的犯了彌天大錯的孩子,但又不知道具體錯在哪裏。所以他的表情無措極了,不知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