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拯救女主,女醫生的科舉之路 作者:文子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師傅方才說與虎謀皮是何意?」元靜雲追問道。
「這董家二郎,即日便會去宜州縣學,準備八月府試,屆時你定會遇見。」王在澤皺眉道。
「這董家為何要跑來宜州念書?況且,宜州縣也並未有......」說到此,突然想起之前九王爺也曾前往宜州縣學,疑惑道:「可是這宜州縣學藏了什麽了不起的人物,這才引得眾人紛紛去宜州縣學?」
「倒也不是藏了什麽世外高人,隻是這宜州乃高祖發跡之地,子孫後代前來瞻仰自是尋常。」王在澤解釋道。
「燕高祖乃是宜州人?」元靜雲詫異道。
「非也,高祖乃亳州人氏,前朝苛捐雜稅繁多,高祖為人傭耕放牧,卻食不果腹,便逃難來了宜州,誰知天災頻繁,走投無路的農戶紛紛鋌而走險,組建義軍,一舉攻破京都,俘獲前朝罪君。」王在澤解釋道。
「那和這宜州縣學有何相關。」元靜雲皺眉道。
「文以載道,這些世家子弟總不可能去宜州鄉下的田地與農戶打交道吧?」王在澤笑道。
「難怪這『新政』選在了宜州,我當初還覺得他們選址過於偏僻,沒成想還有這般淵源。」元靜雲靜靜道。
「嗯,你也莫慌,這董二郎主要還是為了迎娶方家女之事而來,想必他也要參加八月府試,怕路上來迴奔波辛苦,這才暫留你們學院溫習功課。」王在澤沉思片刻,寬慰道。
「嗯,荊州離益州郡有大半月的路程,若是往返一趟,確實浪費不少時間,這董二郎在這般關鍵時刻,願意跋山涉水前來定親,倒是對方家很是看重。」元靜雲輕聲道。
王在澤點頭表示認同,並補充道:「的確如此,這也顯示了董家對這次定親的重視。不過,你要小心應對,這個『董』字令牌的事情不要輕易暴露,畢竟現在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與你娘親之死有關。你也可適當和這董二郎接觸,但切記,不可輕易暴露自己的意圖,繼續和平日一樣過下去。」
元靜雲心中明了,事情牽扯廣泛,自是不能草率行事,「學生定會小心應對。」
王在澤安慰了元靜雲一番後,又說道:「今日天色不早,你先行離去,為師在醫館還有不少病人,若日後有新的線索,會及時與你聯繫。」
她輕聲道:「勞師傅憂心,學生在此謝過。」
當她離開醫館,已經是日落西山。她迴到書院,心思仍然紛亂。
「靜雲兄,」元安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元靜雲獨自思忖著,抬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在朦朧的夕陽餘暉中,她看到了元安。他站在那裏,一襲青衫,神情沉著。
元靜雲走近他,微笑著說:「元安兄,你也迴來了,不知裏長身子可還康健。」
「爹娘都好,還曾問到你,說你有出息。」元安眉眼帶笑,忽而,輕輕嘆了口氣,說道:「方才,我在書院外遇到了一個人,擔心你......這才特地趕來尋你。」
元靜雲的眉頭微微一皺,「何人令元安兄如此緊張?」
「靜雲兄可知荊州董二郎?」元安問道。
元靜雲隻想說,今天聽這個名字聽得耳朵都快起繭了,「我知道,他是荊州董家嫡子,也是方府與董家的定親對象。」
「那你可知他大哥是何人?」元安看著元靜雲的神情,輕聲問道。
元靜雲看向元安,一臉茫然,她似乎並不識得什麽姓董之人。
當初將你關進監獄,鞭打之人,便是他的大哥——董承澤。
元靜雲心中一震,她沒有想到董二郎竟然會是這個身份。她深深地記得,當初在監獄裏,董承澤是如何冷酷無情地對待她的,她身上的傷疤至今還清晰可見。
「你確定是他?」她的聲音帶著一絲緊張。
元安點頭,說道:「我親眼見到了他的麵容,他與他大哥有七分相似,王爺也曾和我提起他大哥乃荊州董氏族人。」
元靜雲默然片刻,那塊『董』字的令牌來歷忽的清晰起來,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怒火道:「你是擔心我衝動?」
元安沒有出聲,默然點了點頭。
「你放心,」元靜雲拍了拍元安的肩膀,我一定會好好活著,好好活,看著他們一個個如何隕落!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但行好事
別說董氏嫡長子, 就連一個方家偏支的縣令之子——方青哲,她現下也隻能躲著走,元靜雲內心怎能不憋屈。
直到兇手近在眼前,自己卻無法查證, 這憋著一肚子的氣, 隻好都放在讀書上,隻想著順利通過院試, 再參加春闈, 為自己多掙些籌碼。
雖說不能直接直接指認兇手, 但是她還是想給董二郎添添堵, 隻是還未等她執行計劃, 便被牧遙傳信請了例假, 去開元寺祈福。
在宜州縣貴人家的女眷拜佛燒香首選就是開元寺,六月十九日是菩薩的生日, 上香還願的格外多, 牧家也在今日要去大慈悲寺,元靜雲雖然不信菩薩正能讓自己再拿個院案首,但牧文光卻對她格外有信心,特意囑咐牧遙同她一塊去祈福。
元靜雲拿了縣案首, 日日苦讀,但身份總歸是個隱患,牧遙也想從神佛身上尋求點心理慰藉,替元靜雲求一道保平安的護身符, 便將鋪子裏的事情都交給了溫言打理,興沖沖的拉著元靜雲去給菩薩祝壽。
因為菩薩壽辰, 祈福之人格外多, 牧文光特意安排了一群護衛跟隨, 於是,兩人坐著馬車,再加上一群護衛,一早便浩浩蕩蕩朝開元寺而去。
「這董家二郎,即日便會去宜州縣學,準備八月府試,屆時你定會遇見。」王在澤皺眉道。
「這董家為何要跑來宜州念書?況且,宜州縣也並未有......」說到此,突然想起之前九王爺也曾前往宜州縣學,疑惑道:「可是這宜州縣學藏了什麽了不起的人物,這才引得眾人紛紛去宜州縣學?」
「倒也不是藏了什麽世外高人,隻是這宜州乃高祖發跡之地,子孫後代前來瞻仰自是尋常。」王在澤解釋道。
「燕高祖乃是宜州人?」元靜雲詫異道。
「非也,高祖乃亳州人氏,前朝苛捐雜稅繁多,高祖為人傭耕放牧,卻食不果腹,便逃難來了宜州,誰知天災頻繁,走投無路的農戶紛紛鋌而走險,組建義軍,一舉攻破京都,俘獲前朝罪君。」王在澤解釋道。
「那和這宜州縣學有何相關。」元靜雲皺眉道。
「文以載道,這些世家子弟總不可能去宜州鄉下的田地與農戶打交道吧?」王在澤笑道。
「難怪這『新政』選在了宜州,我當初還覺得他們選址過於偏僻,沒成想還有這般淵源。」元靜雲靜靜道。
「嗯,你也莫慌,這董二郎主要還是為了迎娶方家女之事而來,想必他也要參加八月府試,怕路上來迴奔波辛苦,這才暫留你們學院溫習功課。」王在澤沉思片刻,寬慰道。
「嗯,荊州離益州郡有大半月的路程,若是往返一趟,確實浪費不少時間,這董二郎在這般關鍵時刻,願意跋山涉水前來定親,倒是對方家很是看重。」元靜雲輕聲道。
王在澤點頭表示認同,並補充道:「的確如此,這也顯示了董家對這次定親的重視。不過,你要小心應對,這個『董』字令牌的事情不要輕易暴露,畢竟現在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與你娘親之死有關。你也可適當和這董二郎接觸,但切記,不可輕易暴露自己的意圖,繼續和平日一樣過下去。」
元靜雲心中明了,事情牽扯廣泛,自是不能草率行事,「學生定會小心應對。」
王在澤安慰了元靜雲一番後,又說道:「今日天色不早,你先行離去,為師在醫館還有不少病人,若日後有新的線索,會及時與你聯繫。」
她輕聲道:「勞師傅憂心,學生在此謝過。」
當她離開醫館,已經是日落西山。她迴到書院,心思仍然紛亂。
「靜雲兄,」元安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元靜雲獨自思忖著,抬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在朦朧的夕陽餘暉中,她看到了元安。他站在那裏,一襲青衫,神情沉著。
元靜雲走近他,微笑著說:「元安兄,你也迴來了,不知裏長身子可還康健。」
「爹娘都好,還曾問到你,說你有出息。」元安眉眼帶笑,忽而,輕輕嘆了口氣,說道:「方才,我在書院外遇到了一個人,擔心你......這才特地趕來尋你。」
元靜雲的眉頭微微一皺,「何人令元安兄如此緊張?」
「靜雲兄可知荊州董二郎?」元安問道。
元靜雲隻想說,今天聽這個名字聽得耳朵都快起繭了,「我知道,他是荊州董家嫡子,也是方府與董家的定親對象。」
「那你可知他大哥是何人?」元安看著元靜雲的神情,輕聲問道。
元靜雲看向元安,一臉茫然,她似乎並不識得什麽姓董之人。
當初將你關進監獄,鞭打之人,便是他的大哥——董承澤。
元靜雲心中一震,她沒有想到董二郎竟然會是這個身份。她深深地記得,當初在監獄裏,董承澤是如何冷酷無情地對待她的,她身上的傷疤至今還清晰可見。
「你確定是他?」她的聲音帶著一絲緊張。
元安點頭,說道:「我親眼見到了他的麵容,他與他大哥有七分相似,王爺也曾和我提起他大哥乃荊州董氏族人。」
元靜雲默然片刻,那塊『董』字的令牌來歷忽的清晰起來,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怒火道:「你是擔心我衝動?」
元安沒有出聲,默然點了點頭。
「你放心,」元靜雲拍了拍元安的肩膀,我一定會好好活著,好好活,看著他們一個個如何隕落!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但行好事
別說董氏嫡長子, 就連一個方家偏支的縣令之子——方青哲,她現下也隻能躲著走,元靜雲內心怎能不憋屈。
直到兇手近在眼前,自己卻無法查證, 這憋著一肚子的氣, 隻好都放在讀書上,隻想著順利通過院試, 再參加春闈, 為自己多掙些籌碼。
雖說不能直接直接指認兇手, 但是她還是想給董二郎添添堵, 隻是還未等她執行計劃, 便被牧遙傳信請了例假, 去開元寺祈福。
在宜州縣貴人家的女眷拜佛燒香首選就是開元寺,六月十九日是菩薩的生日, 上香還願的格外多, 牧家也在今日要去大慈悲寺,元靜雲雖然不信菩薩正能讓自己再拿個院案首,但牧文光卻對她格外有信心,特意囑咐牧遙同她一塊去祈福。
元靜雲拿了縣案首, 日日苦讀,但身份總歸是個隱患,牧遙也想從神佛身上尋求點心理慰藉,替元靜雲求一道保平安的護身符, 便將鋪子裏的事情都交給了溫言打理,興沖沖的拉著元靜雲去給菩薩祝壽。
因為菩薩壽辰, 祈福之人格外多, 牧文光特意安排了一群護衛跟隨, 於是,兩人坐著馬車,再加上一群護衛,一早便浩浩蕩蕩朝開元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