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拯救女主,女醫生的科舉之路 作者:文子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梅花傲岸
尚榮匆匆來到九王爺府邸, 急步走進書房,見到九王爺正在處理文書。他恭敬地行禮道:「九王爺,屬下尚榮奉命前來復命。」
九王爺依舊低頭執筆,看著手中案卷, 語氣平和地問道:「你查出密信來歷了嗎?」
尚榮恭聲答道:「迴稟九王爺, 屬下已經調查清楚,那封密信是由縣學中一名叫季元的學子找人放在府門前的。」
九王爺眉頭微微皺起, 他問道:「季元?本王怎得從未聽過。」
尚榮解釋道:「屬下調查得知, 這季元乃是宜州縣試解元, 與方縣兩子關係密切, 不知是否有方家授意。」
九王爺沉思片刻, 放下了手中毛筆, 隨即問道:「隴西方家?」
尚榮恭敬地迴答:「是的,九王爺。據屬下所探查的情報, 季元與隴西方家的聯繫十分密切。」
九王爺微微一笑, 眼中閃過一絲深沉的光芒。他注視著遠處,窗外的景色在他眼中仿佛失去焦點。
「隴西方家,亦非易與之輩。但這方德元乃方家旁支,不成氣候。」他輕輕搖了搖頭, 淡淡吩咐道:「繼續查,務必查清方家與季元之間的關聯,勿使有一絲破綻可尋。」
尚榮連忙答應:「是,九王爺, 屬下會立即著手調查。」
九王爺又問道:「這季元的動向如何?你是否已經控製住了他?」
尚榮肅然道:「九王爺放心,屬下已經派人監視季元, 確保他不會再對九王爺和府上造成任何麻煩。」
「嗯, 元安呢?」九王爺淡淡道。
「此人近日來往之人眾多, 暫時為發覺異常。許是那幕後之人藏得隱秘,小人尚未發覺。」尚榮迴道。
「當日你可曾在火場中發現絲毫證據?」九王爺邪笑道。
「小人無能,當日火勢迅猛,未能尋到任何蹤跡。」尚榮彎腰道。
「連你都未發覺任何不妥之處,此人又從何得知?」九王爺眯了眯眼,看著遠處敞開的窗戶,眼神中透著一絲冷漠和警惕。
尚榮恍然道:「九王爺英明,是小人愚鈍。」
「我讓你準備的詩會如何?」九王爺道。
「已準備妥當。」尚榮肅然道。
九王爺微微點頭,示意尚榮離開。
他在世人眼中是風度翩翩、仁厚高貴的九王爺,然而,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背後隱藏著另一個極其詭譎的一麵。他自小在宮中長大,見慣了宮人手段,心機亦深沉如海,對於外界的一切動向,他總能從細微之處洞察其中的玄機。
隴西方家嗎?看向一旁存放摺扇的錦盒,他的眼神越發狡黠,唇角微微上揚,仿佛在思索著什麽不為人知的計策。對外展現的笑容越是溫和,內心心機則越發深沉,心思早已是一張撲朔迷離的蛛網,準備將所有的獵物一一困在其中,絕不留一絲機會讓他們逃脫。
清晨的陽光灑落在元安的學舍外,映照著翠綠色的樹葉,一片寧靜溫暖的氛圍瀰漫其中。元安看到拿著書冊出現在自己學舍外的元靜雲,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之色:「靜雲兄,你迴來了,家中事務可處理妥當?」
「嗯,」元靜雲為了避嫌,並未和元安說自己是為了協助王在澤給牧文光治病,謊稱是家中有要事處理。
「可是又有困惑之處需要尋我解答?」元安笑嘻嘻地走到元靜雲身邊,他身上早已換成了錦緞,一塊白玉掛在腰間,顯得整個人瀟灑倜儻。
就在此時,元安身後走出一個學子,臉色白淨,身著富貴,斜眼看向元靜雲,頗為不屑:「元安兄,何必與此人多費口舌,如今還在讀四書?難不成他還想參加明年縣試?這粗手粗腳的模樣,怕是連筆都不會拿。」
元安略顯歉疚地看了一眼元靜雲,他知道這次救下九王爺,多虧了元靜雲提點,自不願當忘恩負義之人。這安如玉自聽聞九王爺賞賜後,便時常尋他,說是探討學問,實際卻是風花雪月。
「元安兄,你莫忘了昨日便應下要同我一道去詩會,這次詩會乃九王爺親筆題字,聽聞也會出席,若是能在九王爺麵前施展才華,得九王爺舉薦,我們兄弟何須再這般辛苦科考!」那男子心急催促。
元安有些為難地看向元靜雲,輕聲道:「靜雲,不如你明日再來?」葒婁姝原
雖是詢問,但明顯是婉拒之意。元靜雲並非不識趣之人,隻是這些日子她僅僅是將書冊內容死記硬背下來,終是無用,想到若能多聽聽別人的文章,對自己也大有脾益,便虛心請求道:「不知道靜雲是否有幸隨元安兄見見世麵?」
「你?」安如玉嗤笑一聲:「你以為詩社是誰都能進的?」
元安連忙解釋道:「九王爺這次辦的詩社,有個規矩,那便是過了入試關方可進門,你學識尚淺,怕是......」
「元安兄,何必與他多費口舌,門外車夫還等著我們呢。」安如玉催促道。
「那……」元靜雲本想告辭。
就在此時,季元緩緩從學舍另一側走出。他突然出現在門後,帶著一絲不羈的神態,他嘴角微揚,帶著一抹戲謔的笑容說道:」他說道:「既然靜雲想去,我們何不帶他試試?若是能察覺出差距,他將來定然更刻苦用功。」
元靜雲原本已決定不去,見季元話裏的嘲諷之意,不自覺挑了挑眉,打定了要去的心思。
尚榮匆匆來到九王爺府邸, 急步走進書房,見到九王爺正在處理文書。他恭敬地行禮道:「九王爺,屬下尚榮奉命前來復命。」
九王爺依舊低頭執筆,看著手中案卷, 語氣平和地問道:「你查出密信來歷了嗎?」
尚榮恭聲答道:「迴稟九王爺, 屬下已經調查清楚,那封密信是由縣學中一名叫季元的學子找人放在府門前的。」
九王爺眉頭微微皺起, 他問道:「季元?本王怎得從未聽過。」
尚榮解釋道:「屬下調查得知, 這季元乃是宜州縣試解元, 與方縣兩子關係密切, 不知是否有方家授意。」
九王爺沉思片刻, 放下了手中毛筆, 隨即問道:「隴西方家?」
尚榮恭敬地迴答:「是的,九王爺。據屬下所探查的情報, 季元與隴西方家的聯繫十分密切。」
九王爺微微一笑, 眼中閃過一絲深沉的光芒。他注視著遠處,窗外的景色在他眼中仿佛失去焦點。
「隴西方家,亦非易與之輩。但這方德元乃方家旁支,不成氣候。」他輕輕搖了搖頭, 淡淡吩咐道:「繼續查,務必查清方家與季元之間的關聯,勿使有一絲破綻可尋。」
尚榮連忙答應:「是,九王爺, 屬下會立即著手調查。」
九王爺又問道:「這季元的動向如何?你是否已經控製住了他?」
尚榮肅然道:「九王爺放心,屬下已經派人監視季元, 確保他不會再對九王爺和府上造成任何麻煩。」
「嗯, 元安呢?」九王爺淡淡道。
「此人近日來往之人眾多, 暫時為發覺異常。許是那幕後之人藏得隱秘,小人尚未發覺。」尚榮迴道。
「當日你可曾在火場中發現絲毫證據?」九王爺邪笑道。
「小人無能,當日火勢迅猛,未能尋到任何蹤跡。」尚榮彎腰道。
「連你都未發覺任何不妥之處,此人又從何得知?」九王爺眯了眯眼,看著遠處敞開的窗戶,眼神中透著一絲冷漠和警惕。
尚榮恍然道:「九王爺英明,是小人愚鈍。」
「我讓你準備的詩會如何?」九王爺道。
「已準備妥當。」尚榮肅然道。
九王爺微微點頭,示意尚榮離開。
他在世人眼中是風度翩翩、仁厚高貴的九王爺,然而,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背後隱藏著另一個極其詭譎的一麵。他自小在宮中長大,見慣了宮人手段,心機亦深沉如海,對於外界的一切動向,他總能從細微之處洞察其中的玄機。
隴西方家嗎?看向一旁存放摺扇的錦盒,他的眼神越發狡黠,唇角微微上揚,仿佛在思索著什麽不為人知的計策。對外展現的笑容越是溫和,內心心機則越發深沉,心思早已是一張撲朔迷離的蛛網,準備將所有的獵物一一困在其中,絕不留一絲機會讓他們逃脫。
清晨的陽光灑落在元安的學舍外,映照著翠綠色的樹葉,一片寧靜溫暖的氛圍瀰漫其中。元安看到拿著書冊出現在自己學舍外的元靜雲,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之色:「靜雲兄,你迴來了,家中事務可處理妥當?」
「嗯,」元靜雲為了避嫌,並未和元安說自己是為了協助王在澤給牧文光治病,謊稱是家中有要事處理。
「可是又有困惑之處需要尋我解答?」元安笑嘻嘻地走到元靜雲身邊,他身上早已換成了錦緞,一塊白玉掛在腰間,顯得整個人瀟灑倜儻。
就在此時,元安身後走出一個學子,臉色白淨,身著富貴,斜眼看向元靜雲,頗為不屑:「元安兄,何必與此人多費口舌,如今還在讀四書?難不成他還想參加明年縣試?這粗手粗腳的模樣,怕是連筆都不會拿。」
元安略顯歉疚地看了一眼元靜雲,他知道這次救下九王爺,多虧了元靜雲提點,自不願當忘恩負義之人。這安如玉自聽聞九王爺賞賜後,便時常尋他,說是探討學問,實際卻是風花雪月。
「元安兄,你莫忘了昨日便應下要同我一道去詩會,這次詩會乃九王爺親筆題字,聽聞也會出席,若是能在九王爺麵前施展才華,得九王爺舉薦,我們兄弟何須再這般辛苦科考!」那男子心急催促。
元安有些為難地看向元靜雲,輕聲道:「靜雲,不如你明日再來?」葒婁姝原
雖是詢問,但明顯是婉拒之意。元靜雲並非不識趣之人,隻是這些日子她僅僅是將書冊內容死記硬背下來,終是無用,想到若能多聽聽別人的文章,對自己也大有脾益,便虛心請求道:「不知道靜雲是否有幸隨元安兄見見世麵?」
「你?」安如玉嗤笑一聲:「你以為詩社是誰都能進的?」
元安連忙解釋道:「九王爺這次辦的詩社,有個規矩,那便是過了入試關方可進門,你學識尚淺,怕是......」
「元安兄,何必與他多費口舌,門外車夫還等著我們呢。」安如玉催促道。
「那……」元靜雲本想告辭。
就在此時,季元緩緩從學舍另一側走出。他突然出現在門後,帶著一絲不羈的神態,他嘴角微揚,帶著一抹戲謔的笑容說道:」他說道:「既然靜雲想去,我們何不帶他試試?若是能察覺出差距,他將來定然更刻苦用功。」
元靜雲原本已決定不去,見季元話裏的嘲諷之意,不自覺挑了挑眉,打定了要去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