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調用之前研發測溫器的資料?小羅啊,你準備重啟測溫器的研發?”


    總工辦公室,蘇新城掃了一眼申請表,平淡問道。


    “不是我要研發,是車間的一個鉗工小夥子。”


    “之前李廠長讓我們技辦出人,輔導一個鉗工進步嘛,那人叫做陳建業,我帶了他將近兩周。”


    “這人也是夾具的設計者,雖然崗位等級......”


    羅仁平把陳建業的事跡講述一遍。


    總工蘇新城逐漸來了興趣。


    半年出頭的時間,一個小家夥從實習鉗工練到七級工,天賦和付出缺一不可。


    光憑這一點,蘇新城就對陳建業有幾分好感。


    而且陳建業看過熔爐間的工人之後,想要研發測溫器,更是讓蘇新城有些動容。


    如今心思這麽純粹的小家夥不多了。


    蘇新城在申請表上簽字,遞給羅仁平:“你跟陳建業小同誌說,資料可以讓他看,如果他需要幫助,你可以適當幫一幫他。”


    “但記得監督他,不要讓他在測溫器這項研發上花費太多時間。”


    “謝謝蘇工,我明白,年輕人受挫是好處,不能消磨了心氣。”


    羅仁平接過申請表,說道。


    “是這個道理。”


    蘇新城點頭。


    羅仁平走出辦公室,前往資料室,借調出之前蘇新城研發測溫器的資料。


    資料用黃色的包裝袋裝著,很厚實,像是一本大部頭。


    陳建業在羅仁平的辦公區域等了一會,看到羅仁平拿著一份資料過來。


    “羅工。”


    陳建業起身。


    “你要的資料我給你借出來了。”


    “蘇總工跟我說,你想要什麽幫助,可以讓我適當的幫一幫你。”


    “盡量不要在測溫器這個項目上花費太多時間。”


    羅仁平笑著道。


    “我知道的。”


    陳建業接過資料袋。


    厚實的資料袋,入手沉重,光是重量足足有四五斤。


    “你就坐在這裏看吧,有什麽問題可以問我。”


    羅仁平笑著道。


    陳建業也不客氣,找了一張空桌,打開資料袋,抽出裏麵的資料。


    資料封麵是一張項目說明書,寫著測溫器研發記錄幾個大字。


    下麵還有蘇新城的簽名以及日期。


    陳建業直接翻開一頁,接下來是一些目錄排版說明。


    例如從第二頁開始到第五頁,是研發的原理和方向。


    也就是俗稱的技術方案。


    第六頁到第一百二十二頁,是技術辦公室做的各項試驗。


    資料一直持續到兩百六十多頁方才截止。


    陳建業從第二頁開始看。


    他並沒有看完這些資料的想法,主要是想查看,之前蘇新城是準備從哪方麵入手,研發測溫器。


    看到一半,陳建業便皺起眉頭。


    蘇新城采用的方法,是放射性物質測溫,這種方案在後世被科學界摒棄。


    並非不能用,而是危險性比較大。


    一旦泄露,對人的傷害很大,而且不如熱電偶測溫穩定。


    以現在的技術,想要穩定放射性物質並且用於溫度測量,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難怪實驗記錄做了一百多頁。


    再做一百多頁,想要用放射性物質測溫,也難以達到穩定的效果。


    而且實用效果不容樂觀。


    可能蘇新城也是考慮到實用效果,最終忍痛放棄了這個項目。


    畢竟一個項目做出來,最終的產品肯定要投入生產使用。


    如果不穩定,那便毫無意義。


    陳建業隨意翻了翻其他的內容,又翻到最後一頁,查看項目負責人蘇新城本人的總結。


    上麵清晰的記錄了蘇新城當時的心情。


    和陳建業預估的差不多,蘇新城意識到項目的難度以及實際投產的不穩定性,最後終結了這個項目。


    他本人能夠確認,研發方案和實驗方案都是沒問題的。


    但不穩定因素,抹殺了他和團隊一切的努力。


    最後的結尾,他寫到‘希望未來能研發出更為便捷,穩定的測溫器,投入工業使用’,提高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


    陳建業合上資料,拿出自己準備的技術方案,重新看了一遍。


    確認沒有問題,他拿著技術方案草稿,來到羅仁平邊上。


    “看的咋樣?遇到不理解的問題了?”


    羅仁平問道。


    “羅工,我看一下蘇工之前的研發記錄......”


    說到這裏,陳建業停頓了下,輕輕吐出一口氣繼續道:“他的研發思路一開始就錯了,即便投入再大,得到的也隻是一個不穩定狀態的測溫器,無法投入實際生產使用。”


    羅仁平臉上的笑容凝固。


    技術辦公室內,另外幾個工程師也一臉木訥。


    這玩意是能說的嗎?


    就算能說,也輪不到你一個小年輕來說啊,你算哪顆蔥。


    “小同誌,你哪來的?蘇總工做的事,你有什麽資格評價?”


    “就是,蘇總工是咱們軋鋼廠搞技術的總頭子,和楊廠長平起平坐,輪到你來評價?”


    “小同誌,這話你私底下說說,咱們也不說啥,你在技術辦公室說,那絕對不行。”


    幾個工程師紛紛開口抨擊。


    “我是一位純粹技術員的角度說的話,而且我剛才說的話,是從資料上麵,蘇總工對項目的總結上摘錄下來的。”


    陳建業正色說道。


    幾個工程師頓時沒了脾氣,隻是看向陳建業的眼神少了幾分友善。


    蘇總工評價自己的項目有問題,他自己肯定有資格說這話。


    你拿他的話直接用,擱這釣我們玩呢?


    “建業同誌,科研之路從來沒有一帆順風的事,其實絕大部分我們立項的項目,都無法產出優秀的產品。”


    羅仁平比較委婉的批評。


    也是告訴陳建業,立項並不等於成功。


    要是立項就能幹出一款好產品,那軋鋼廠早就起飛了,哪還會有技術限製這迴事。


    “羅工,我有一項新的測溫器研發方案,麻煩你看一下。”


    “如果你覺得可以,我希望能夠見到蘇總工。”


    陳建業掏出自己的研發方案。


    “年輕人,你不會覺得蘇總工都沒能拿下來的項目,你可以拿下來吧?”


    “蘇總工當時帶領我們技術團隊二十餘人,幹了將近兩個月,你想啥呢?”


    幾個工程師實在是忍不住了。


    “我自然有我的思路,成或不成,交給蘇總工判斷。”


    “我相信蘇總工的目光。”


    陳建業平淡道。


    幾個工程師都啞火了。


    心中暗罵這廝動不動就把蘇總工搬出來,搞的我們還真不好噴你。


    “行,我看看。”


    羅仁平張了張嘴想要拒絕,最後還是勉強答應下來。


    他接過稿子,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繼續忙自己的事。


    陳建業拉了把椅子過來,坐在羅仁平邊上。


    那意思是等著羅仁平看完,第一時間拿到反饋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裏誰不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崇山峻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崇山峻嶺並收藏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裏誰不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