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鄂容安婚事
甄嬛還在談戀愛,姐的目標當太後 作者:月安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鄂容安已經十七歲,這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鄂爾泰身為皇上心腹,位高權重,家裏的姑奶奶又是膝下有兩個皇子的貴妃,隻看這些,如今想和西林覺羅家結親的人家就多如牛毛。
更別提鄂容安身為鄂爾泰長子,也頗受皇上重視,今年中了舉人,也是年少有為。
好多滿洲大族的姑娘都盯著鄂容安呢。
喜塔臘氏挑來挑去,也是十分重視。
品行為先,家世次之。
還要看家裏父兄的立場,是不是誰的黨羽,有沒有站隊奪嫡。
家裏女子的名聲如何,後宅複不複雜,在什麽樣的環境裏長大……
在層層篩選下,選擇了通政使司通政使博爾多的女兒。
這官位是正三品,這官職是“大九卿”之一(包括六部尚書、左都禦史、大理寺卿和通政使)。
這位置政治地位很高,但論起實權還是差了點。
但這長媳是重之又重,鄂爾泰和喜塔臘氏能選擇這家,肯定有他們的道理。
前朝的事,慧敏把握肯定不如鄂爾泰,對此也無異議。
這婚事已經定下半年,就等著來年開春選一個黃道吉日辦婚禮。
弘曜和鄂容安這個舅舅感情尤為的好,這次是他磨了皇上許久,皇上才準了他去參加鄂容安的婚禮。
這婚事會在京城辦,慧敏不能去親自見證弟弟的人生大事,實為遺憾。
但弘曜說一定去了仔細看,迴來和額娘複述。
其實這事,如果和皇上請求,未必不能去,可慧敏走的是處處小心,就怕皇上哪天因為某事看不慣自己,這件他答應的事就成了錯。
隻說等婚禮後,讓喜塔臘氏帶新婦遞牌子進宮來見見這弟妹。
慧敏人雖未到,可也給新媳婦備了厚禮。
那賞賜如流水,以表對弟妹的重視。
皇上知道此事,也是賞賜了些東西下去。
“鄂容安是個好的,你的弟弟娶親,朕自然會上心些。”
皇上的原話。
本就是朝廷重臣之子,兩家聯姻,皇子親至,貴妃賜物,帝王過問。
可是給足了鄂容安麵子。
為了參加婚禮,弘曜一大早就出了宮,但他是以鄂容安侄子的身份去的,淡化皇子的身份,這也是皇上的意思。
身著常服,以示不擺皇子架子。
慧敏等在承乾宮,也起了個大早。
今日,皇上還特意來承乾宮用午膳。
“愛妃今日可是不同往日,朕早知道敏兒如此翹首以盼,不如讓貴妃一並去了。”
慧敏隻笑,“皇上盡會取笑臣妾,說的臣妾像弘曜那孩子一樣。”
慧敏這麽說,皇上也笑了。
“敏兒今日,格外活潑,不過也是,鄂容安和你一起長大,之前你又說那孩子是你帶大的,自然感情深厚。”
慧敏掛上皇上熟悉的假麵,溫柔款款。
“隻是感慨這時間過得真快,”說著慧敏看向皇上,輕輕靠到皇上身邊,“入宮也要十年了,鄂容安那小子,臣妾還記得剛離家時,還是個半大小子,今日竟然也要成親了。”
慧敏含著柔情,露出一抹笑,“而臣妾,也侍奉皇上十年了,臣妾唯願常伴君側。”
慧敏將頭輕輕的靠到皇上的肩上,皇上看慧敏如此,心也一顫。
皇上也柔和了眉眼,眼底帶上些笑意。
“是啊,咱們也是有十年的情分了,能得敏兒,朕心甚慰。”
皇上將慧敏摟在懷裏,兩人溫存片刻,皇上才說道。
“今日政務處理的差不多了,朕去看看弘曦,有幾日沒見這小子了,不知道這小子還在和朕鬧脾氣嗎?”
“他那性子,真是倔,脾氣大。”
皇上雖嘴上這麽說著弘曦,可眼裏卻滿是笑意,顯然不把這當迴事,對兒子很是寵溺。
慧敏看皇上臉色,心裏也有了譜。
“皇上,這可不巧,弘曦啊,您不讓他和弘曜一起去鄂容安婚禮,他一大早就跑出去找弘晗了。”
“嘿,這小子。”
皇上無奈笑笑。
“可別又是去爬樹了,那太危險。”
說著,皇上看看慧敏,隨後說道:
“弘曦也不知道隨了誰,朕也沒有他那麽大膽,小時候先帝也是對我們兄弟嚴格些,瞧敏兒也不是那樣的性子。”
皇上沉吟片刻,“不過弘曦和弘晗這麽要好,怕是被弘晗影響的,說起來,他額娘朝嬪的確是個膽大的,脾氣也厲害。”
說起朝嬪,皇上不知想到什麽,語氣裏帶上笑意。
“朝嬪雖然脾氣急了些,可性子直率,本性不壞,朝氣蓬勃。”
想了想,皇上又說,“朝嬪愛動,騎馬射箭也是一把好手,弘曦和弘晗兩個阿哥,愛騎射是好事,朝嬪影響些就影響些吧。”
說著,皇上也想起來弘晗這個虎頭虎腦的兒子,像她額娘。
“他倆也四歲了,過兩年也要去上書房,也該多讀點書,可別和弘曜,弘晙差的太大。”
“別像恆親王當年就好。”
恆親王當年養在仁憲皇太後身邊,太後極為疼愛,太後是蒙古科爾沁出身,平日裏說蒙語,他也說蒙語,滿語。漢語最難學,可別的皇子起早貪黑學漢語,因為祖母他就可以不學,所以直到歲,老五都不會說一句漢語。
皇上也太看得起兩個小的了,以恆親王相比。
弘晗和弘曦再怎麽著,也到不了這個地步啊。
慧敏不願皇上這麽說兒子,但也隻不能明麵上表達不滿,隻能說:
“他倆是皇上的兒子,皇上自幼愛學,有皇父教導,虎父無犬子,讀書自然不會差。”
皇上聽慧敏這麽說,倒是高興。
慧敏腹誹道,世宗弓四力半,不擅打獵,放心吧,弘晗和弘曦別的不說,看著騎射是能超過皇阿瑪的。
鄂爾泰身為皇上心腹,位高權重,家裏的姑奶奶又是膝下有兩個皇子的貴妃,隻看這些,如今想和西林覺羅家結親的人家就多如牛毛。
更別提鄂容安身為鄂爾泰長子,也頗受皇上重視,今年中了舉人,也是年少有為。
好多滿洲大族的姑娘都盯著鄂容安呢。
喜塔臘氏挑來挑去,也是十分重視。
品行為先,家世次之。
還要看家裏父兄的立場,是不是誰的黨羽,有沒有站隊奪嫡。
家裏女子的名聲如何,後宅複不複雜,在什麽樣的環境裏長大……
在層層篩選下,選擇了通政使司通政使博爾多的女兒。
這官位是正三品,這官職是“大九卿”之一(包括六部尚書、左都禦史、大理寺卿和通政使)。
這位置政治地位很高,但論起實權還是差了點。
但這長媳是重之又重,鄂爾泰和喜塔臘氏能選擇這家,肯定有他們的道理。
前朝的事,慧敏把握肯定不如鄂爾泰,對此也無異議。
這婚事已經定下半年,就等著來年開春選一個黃道吉日辦婚禮。
弘曜和鄂容安這個舅舅感情尤為的好,這次是他磨了皇上許久,皇上才準了他去參加鄂容安的婚禮。
這婚事會在京城辦,慧敏不能去親自見證弟弟的人生大事,實為遺憾。
但弘曜說一定去了仔細看,迴來和額娘複述。
其實這事,如果和皇上請求,未必不能去,可慧敏走的是處處小心,就怕皇上哪天因為某事看不慣自己,這件他答應的事就成了錯。
隻說等婚禮後,讓喜塔臘氏帶新婦遞牌子進宮來見見這弟妹。
慧敏人雖未到,可也給新媳婦備了厚禮。
那賞賜如流水,以表對弟妹的重視。
皇上知道此事,也是賞賜了些東西下去。
“鄂容安是個好的,你的弟弟娶親,朕自然會上心些。”
皇上的原話。
本就是朝廷重臣之子,兩家聯姻,皇子親至,貴妃賜物,帝王過問。
可是給足了鄂容安麵子。
為了參加婚禮,弘曜一大早就出了宮,但他是以鄂容安侄子的身份去的,淡化皇子的身份,這也是皇上的意思。
身著常服,以示不擺皇子架子。
慧敏等在承乾宮,也起了個大早。
今日,皇上還特意來承乾宮用午膳。
“愛妃今日可是不同往日,朕早知道敏兒如此翹首以盼,不如讓貴妃一並去了。”
慧敏隻笑,“皇上盡會取笑臣妾,說的臣妾像弘曜那孩子一樣。”
慧敏這麽說,皇上也笑了。
“敏兒今日,格外活潑,不過也是,鄂容安和你一起長大,之前你又說那孩子是你帶大的,自然感情深厚。”
慧敏掛上皇上熟悉的假麵,溫柔款款。
“隻是感慨這時間過得真快,”說著慧敏看向皇上,輕輕靠到皇上身邊,“入宮也要十年了,鄂容安那小子,臣妾還記得剛離家時,還是個半大小子,今日竟然也要成親了。”
慧敏含著柔情,露出一抹笑,“而臣妾,也侍奉皇上十年了,臣妾唯願常伴君側。”
慧敏將頭輕輕的靠到皇上的肩上,皇上看慧敏如此,心也一顫。
皇上也柔和了眉眼,眼底帶上些笑意。
“是啊,咱們也是有十年的情分了,能得敏兒,朕心甚慰。”
皇上將慧敏摟在懷裏,兩人溫存片刻,皇上才說道。
“今日政務處理的差不多了,朕去看看弘曦,有幾日沒見這小子了,不知道這小子還在和朕鬧脾氣嗎?”
“他那性子,真是倔,脾氣大。”
皇上雖嘴上這麽說著弘曦,可眼裏卻滿是笑意,顯然不把這當迴事,對兒子很是寵溺。
慧敏看皇上臉色,心裏也有了譜。
“皇上,這可不巧,弘曦啊,您不讓他和弘曜一起去鄂容安婚禮,他一大早就跑出去找弘晗了。”
“嘿,這小子。”
皇上無奈笑笑。
“可別又是去爬樹了,那太危險。”
說著,皇上看看慧敏,隨後說道:
“弘曦也不知道隨了誰,朕也沒有他那麽大膽,小時候先帝也是對我們兄弟嚴格些,瞧敏兒也不是那樣的性子。”
皇上沉吟片刻,“不過弘曦和弘晗這麽要好,怕是被弘晗影響的,說起來,他額娘朝嬪的確是個膽大的,脾氣也厲害。”
說起朝嬪,皇上不知想到什麽,語氣裏帶上笑意。
“朝嬪雖然脾氣急了些,可性子直率,本性不壞,朝氣蓬勃。”
想了想,皇上又說,“朝嬪愛動,騎馬射箭也是一把好手,弘曦和弘晗兩個阿哥,愛騎射是好事,朝嬪影響些就影響些吧。”
說著,皇上也想起來弘晗這個虎頭虎腦的兒子,像她額娘。
“他倆也四歲了,過兩年也要去上書房,也該多讀點書,可別和弘曜,弘晙差的太大。”
“別像恆親王當年就好。”
恆親王當年養在仁憲皇太後身邊,太後極為疼愛,太後是蒙古科爾沁出身,平日裏說蒙語,他也說蒙語,滿語。漢語最難學,可別的皇子起早貪黑學漢語,因為祖母他就可以不學,所以直到歲,老五都不會說一句漢語。
皇上也太看得起兩個小的了,以恆親王相比。
弘晗和弘曦再怎麽著,也到不了這個地步啊。
慧敏不願皇上這麽說兒子,但也隻不能明麵上表達不滿,隻能說:
“他倆是皇上的兒子,皇上自幼愛學,有皇父教導,虎父無犬子,讀書自然不會差。”
皇上聽慧敏這麽說,倒是高興。
慧敏腹誹道,世宗弓四力半,不擅打獵,放心吧,弘晗和弘曦別的不說,看著騎射是能超過皇阿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