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四阿哥投誠
甄嬛還在談戀愛,姐的目標當太後 作者:月安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嬪妃來圓明園避暑,慧敏倒是想起個特殊的人——四阿哥。
四阿哥生母身份低微,是一個貌醜無鹽的宮女。
皇上對其極為不喜,一直養在這園子裏。
可慧敏也不會小覷任何人,這四阿哥小心思可多著呢,一個沒有生母庇佑,想盡心思登上帝位的人。
可比三阿哥難對付多了。
慧敏與夏冬春自從那日和皇上共同射箭,這幾日正得寵愛。
那日在池邊賞荷花,遠遠的看見四阿哥在背書。
慧敏也心中暗笑,前幾日求了皇後,皇後不見,皇上也不待見他。
如今知道自己會來賞花,連背書的地方都改了。
他既然搭不上皇後的線,想當嫡子的心死了。
便來接觸各位寵妃了啊。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如今荷花連片,更是美麗,清麗動人,看著啊,這暑氣都散了。”
慧敏也不管四阿哥,隻和如意說笑。
“小主今日好興致呢。”
如意也笑著,將油紙傘往慧敏頭上遮了遮,生怕曬到自家小主。
一旁的順心扇著扇子,也笑看著自家小主。
三人自在的逛著,等了好一會兒,四阿哥見慧敏不搭理他也著急起來。
到底年輕沉不住氣。
慧敏不動聲色,不給他一絲關注,隻賞花不看人。
四阿哥沒辦法,隻好帶著人往慧敏這跑。
到了跟前,倒是一副機靈的樣子
“見過賢娘娘,娘娘萬安。”
四阿哥看來是早有預謀啊。
慧敏心裏感慨宮裏的孩子真是八百個心眼子,四阿哥尤甚。
但就算是個不受寵的皇子,也不能落人口實。
慧敏連忙上前攙扶四阿哥。
“快快請起。”
還特意裝作不認識的樣子問他,“不知……”
四阿哥上道,立刻自報家門。
“我是四阿哥弘曆。”
“原來是四阿哥。”
慧敏是不想接下四阿哥示好的,他倒是會挑,從寵妃裏麵挑了自己,這次富察貴人沒來,滿軍旗出身的除了皇後就是自己。
自己阿瑪得用,西林覺羅和那些漢軍旗比也還算顯赫,畢竟是八大姓之一。
他想提升自己的身份,找個身份高的養母是最好的路徑。
要不按他的出身,是萬萬沒有可能登上帝位的。
後期甄嬛賜姓鈕祜祿,他也跟著水漲船高。
不過……想攀上自己,他太著急了吧。
但慧敏也溫聲細語的詢問四阿哥。
“四阿哥有何事?”
看慧敏態度不錯,四阿哥立馬順杆子往上爬。
“賢娘娘,我想見皇阿瑪,但是……皇阿瑪不想見我,他也不喜歡我。”
嘖嘖嘖,好一個小綠茶,你一個皇子,和自己這個一麵之緣的庶母說些這個,什麽用心?
想見你皇阿瑪,自己想辦法,我看起來是那種聖母心泛濫的人嗎?
“聽聞賢娘娘最是心善,一向對宮人友善,對低位嬪妃們也和善,是再好相處不過的人。”
剛這麽想呢,四阿哥便來了這麽一句。
好了,慧敏不知道自己這人設太成功了,還是封建社會把身份低的太不當人,自己隻是最起碼的尊重而已,可自己絕對不是個愛心泛濫的人。
四阿哥的算盤可打錯了。
慧敏換上疼惜的神色,“四阿哥何必如此妄自菲薄,阿哥是皇上的孩子,是龍子鳳孫,皇上哪有不疼愛的。”
四阿哥見慧敏神色間沒有對他不耐,臉色微動。
“可我沒有額娘,其他幾個兄弟都有額娘疼愛,隻有我……”
四阿哥低著頭,可憐兮兮的。
要是個單純的怕就被他這副樣子給迷惑了。
這暗示,慧敏不是不懂,這是想讓自己當他養母呢。
但……自己隻是貴人,可沒有養育皇子的資格。
這不正是個好借口。
慧敏嘴角勾起一抹笑,為四阿哥整理一下帽子。
“四阿哥也有皇後娘娘疼愛,娘娘是嫡母,自然也是阿哥的額娘。”
這是絲毫不接四阿哥的橄欖枝。
向自己投誠?
慧敏還年輕,還會有自己的孩子,而且這四阿哥誰知不是養虎為患,收養他反而引狼入室呢?
他一旦登位怕是第一個看不慣的便是自己的親子。
四阿哥一愣,但這話他沒法反駁,他可沒那力量反抗皇後。
況且這話不假,理論上後宮所有孩子都要叫皇後一聲皇額娘。
但穩住四阿哥,慧敏也不欲和他撕破臉。
“四阿哥背書辛苦,如意給四阿哥送些補湯過去。”
一下子,四阿哥的心情又峰迴路轉。
“小主,沈貴人在宮裏等您呢。”
正逢此時,小聰子來報。
這消息正順了慧敏的心,慧敏便順坡下驢,向四阿哥道別。
“四阿哥也快迴去吧,這天氣熱了,迴去喝碗酸梅湯解解暑。”
慧敏臨走還不忘關心一句,果然四阿哥臉上笑著,眼睛裏卻閃著精光。
迴去的路上如意不解的問:
“這四阿哥怎麽來接觸小主了?一個個都當我們小主好欺負。幾位娘娘都不要才來我們小主這。”
如意氣鼓鼓的,為慧敏打抱不平。
“好了,妄議皇子,我可保不住你。”
“這四阿哥,我們遠著點便好,平時見了尊敬點。”
頓了頓,慧敏環視一圈,“都記住了嗎?”
幾個宮女都道謹遵小主吩咐。
慧敏看大家都聽進去了,也強調。
“不要私下去接觸四阿哥。他再去接觸其他嬪妃也不要說什麽。”
四阿哥也不傻,看自己一直不主動表示,免不得會接觸其他人。
看順心擔憂的眼神,慧敏知道她的意思。
這到底是個站住的皇子,以後長成也是份助力。
但是……
登上那個位子是需要經曆廝殺的。
今日自己是養母,以後就可能是他登上權利之巔的墊腳石。
自己可不願意做這虧本的買賣。
何況,皇上對其不喜,不到萬不得已,不到收養四阿哥的利益蓋過自己的顧慮,自己是不會考慮的。
農夫與蛇,前車之鑒。
四阿哥生母身份低微,是一個貌醜無鹽的宮女。
皇上對其極為不喜,一直養在這園子裏。
可慧敏也不會小覷任何人,這四阿哥小心思可多著呢,一個沒有生母庇佑,想盡心思登上帝位的人。
可比三阿哥難對付多了。
慧敏與夏冬春自從那日和皇上共同射箭,這幾日正得寵愛。
那日在池邊賞荷花,遠遠的看見四阿哥在背書。
慧敏也心中暗笑,前幾日求了皇後,皇後不見,皇上也不待見他。
如今知道自己會來賞花,連背書的地方都改了。
他既然搭不上皇後的線,想當嫡子的心死了。
便來接觸各位寵妃了啊。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如今荷花連片,更是美麗,清麗動人,看著啊,這暑氣都散了。”
慧敏也不管四阿哥,隻和如意說笑。
“小主今日好興致呢。”
如意也笑著,將油紙傘往慧敏頭上遮了遮,生怕曬到自家小主。
一旁的順心扇著扇子,也笑看著自家小主。
三人自在的逛著,等了好一會兒,四阿哥見慧敏不搭理他也著急起來。
到底年輕沉不住氣。
慧敏不動聲色,不給他一絲關注,隻賞花不看人。
四阿哥沒辦法,隻好帶著人往慧敏這跑。
到了跟前,倒是一副機靈的樣子
“見過賢娘娘,娘娘萬安。”
四阿哥看來是早有預謀啊。
慧敏心裏感慨宮裏的孩子真是八百個心眼子,四阿哥尤甚。
但就算是個不受寵的皇子,也不能落人口實。
慧敏連忙上前攙扶四阿哥。
“快快請起。”
還特意裝作不認識的樣子問他,“不知……”
四阿哥上道,立刻自報家門。
“我是四阿哥弘曆。”
“原來是四阿哥。”
慧敏是不想接下四阿哥示好的,他倒是會挑,從寵妃裏麵挑了自己,這次富察貴人沒來,滿軍旗出身的除了皇後就是自己。
自己阿瑪得用,西林覺羅和那些漢軍旗比也還算顯赫,畢竟是八大姓之一。
他想提升自己的身份,找個身份高的養母是最好的路徑。
要不按他的出身,是萬萬沒有可能登上帝位的。
後期甄嬛賜姓鈕祜祿,他也跟著水漲船高。
不過……想攀上自己,他太著急了吧。
但慧敏也溫聲細語的詢問四阿哥。
“四阿哥有何事?”
看慧敏態度不錯,四阿哥立馬順杆子往上爬。
“賢娘娘,我想見皇阿瑪,但是……皇阿瑪不想見我,他也不喜歡我。”
嘖嘖嘖,好一個小綠茶,你一個皇子,和自己這個一麵之緣的庶母說些這個,什麽用心?
想見你皇阿瑪,自己想辦法,我看起來是那種聖母心泛濫的人嗎?
“聽聞賢娘娘最是心善,一向對宮人友善,對低位嬪妃們也和善,是再好相處不過的人。”
剛這麽想呢,四阿哥便來了這麽一句。
好了,慧敏不知道自己這人設太成功了,還是封建社會把身份低的太不當人,自己隻是最起碼的尊重而已,可自己絕對不是個愛心泛濫的人。
四阿哥的算盤可打錯了。
慧敏換上疼惜的神色,“四阿哥何必如此妄自菲薄,阿哥是皇上的孩子,是龍子鳳孫,皇上哪有不疼愛的。”
四阿哥見慧敏神色間沒有對他不耐,臉色微動。
“可我沒有額娘,其他幾個兄弟都有額娘疼愛,隻有我……”
四阿哥低著頭,可憐兮兮的。
要是個單純的怕就被他這副樣子給迷惑了。
這暗示,慧敏不是不懂,這是想讓自己當他養母呢。
但……自己隻是貴人,可沒有養育皇子的資格。
這不正是個好借口。
慧敏嘴角勾起一抹笑,為四阿哥整理一下帽子。
“四阿哥也有皇後娘娘疼愛,娘娘是嫡母,自然也是阿哥的額娘。”
這是絲毫不接四阿哥的橄欖枝。
向自己投誠?
慧敏還年輕,還會有自己的孩子,而且這四阿哥誰知不是養虎為患,收養他反而引狼入室呢?
他一旦登位怕是第一個看不慣的便是自己的親子。
四阿哥一愣,但這話他沒法反駁,他可沒那力量反抗皇後。
況且這話不假,理論上後宮所有孩子都要叫皇後一聲皇額娘。
但穩住四阿哥,慧敏也不欲和他撕破臉。
“四阿哥背書辛苦,如意給四阿哥送些補湯過去。”
一下子,四阿哥的心情又峰迴路轉。
“小主,沈貴人在宮裏等您呢。”
正逢此時,小聰子來報。
這消息正順了慧敏的心,慧敏便順坡下驢,向四阿哥道別。
“四阿哥也快迴去吧,這天氣熱了,迴去喝碗酸梅湯解解暑。”
慧敏臨走還不忘關心一句,果然四阿哥臉上笑著,眼睛裏卻閃著精光。
迴去的路上如意不解的問:
“這四阿哥怎麽來接觸小主了?一個個都當我們小主好欺負。幾位娘娘都不要才來我們小主這。”
如意氣鼓鼓的,為慧敏打抱不平。
“好了,妄議皇子,我可保不住你。”
“這四阿哥,我們遠著點便好,平時見了尊敬點。”
頓了頓,慧敏環視一圈,“都記住了嗎?”
幾個宮女都道謹遵小主吩咐。
慧敏看大家都聽進去了,也強調。
“不要私下去接觸四阿哥。他再去接觸其他嬪妃也不要說什麽。”
四阿哥也不傻,看自己一直不主動表示,免不得會接觸其他人。
看順心擔憂的眼神,慧敏知道她的意思。
這到底是個站住的皇子,以後長成也是份助力。
但是……
登上那個位子是需要經曆廝殺的。
今日自己是養母,以後就可能是他登上權利之巔的墊腳石。
自己可不願意做這虧本的買賣。
何況,皇上對其不喜,不到萬不得已,不到收養四阿哥的利益蓋過自己的顧慮,自己是不會考慮的。
農夫與蛇,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