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自從迴到長安城裏,變成了傀儡天子,這梁王朱全忠所請,自是無所不從,這崔胤當初請朱全忠帶兵入關,對朱全忠來說,那是大大的功臣,封賞可不能少,於是昭宗下令,以崔胤為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領戶部、度支、鹽鐵三司,不久又升為司徒兼侍中。
崔胤有了朱全忠的全力支持,自然是雷厲風行,要把這朝廷大權抓在手裏,但凡是皇上被裹挾到鳳翔後任命的官員,當然是要拿下的。到天複三年二月初一,詔令下來,所有在鳳翔期間任命的官員,一概不算數,統統開除。
這下波及麵實在太大了,朝廷的宰相重臣,如今要說和梁王朱全忠較勁,那是沒啥人敢出頭了,畢竟梁王大軍手裏的刀子,可是用來殺人的。可看崔胤搞得這麽狠,要把大家的路子都給堵了,總還是有人不服的。皇上這個詔令發下,政事堂中的幾位宰相,肯定也要說上幾句的。這幾位,原本也不過是想保住幾個親信心腹罷了,可萬萬沒想到,如今崔胤可是想明白了,打蛇不死,必被蛇咬,不徹底掌握朝堂,那是後患無窮,既然開了頭,那就不留情,幹掉就是了。不到半月的功夫,跟著皇上到鳳翔的朝臣,賜死和貶斥到外地的,多達三十多位。
朝廷百官,那都是久經磨練才站住腳的人精,看這形勢,誰還不明白,如今的朝廷裏,那崔胤可是一手遮天了,凡事要是崔相不點頭,皇上說了也沒用。
崔胤獨攬朝政,恣意妄為,但對梁王,那自然是要感恩戴德的,總要迴報點啥,梁王朱全忠已經賜了“迴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這梁王的手下也不能白幹,梁王屬官敬翔等人賜號“迎鑾協讚功臣”,諸將等人賜號“迎鑾果毅功臣”,都頭以下的小軍官,賜號“四鎮靜難功臣”
梁王至此,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氣焰大張。
昭宗迴到都城,雖然不過是從李茂貞的傀儡變成了朱全忠的傀儡,但無論怎樣,畢竟是重新迴到京城,也算是天子歸位,當即派出使節,賜給各道詔書,宣慰天下。
此時大唐,雖然梁王朱全忠已經把岐王李茂貞打的沒了氣,僅剩數州之地,大部關中之地成了梁王的勢力範圍,但如今的大唐,除了京城,全國各地,已經被藩鎮分割完畢。無論是河東李克用、還是淮南的楊行密,那都是天下強藩。至於河北諸鎮、青徐、吳越、荊南、嶺南之地,也都是群雄並立,征戰不休,尤其是青、徐各州,趁著朱全忠主力在關中抽不開身,這陣子可是沒少抄朱全忠的後路。
天子詔書到了蜀地,蜀王王建接了旨意,看梁王朱全忠又是天下兵馬副元帥,四鎮節度使,又是賜號。自己仍然是蜀王、東川西川節度使,當即破口大罵:“奶奶的,老子東征西討十幾年,不過兩鎮節度而已。你朱三一個反賊,倒成了四鎮節度使,還他媽的什麽忠臣,你要是忠臣,天下還有奸臣嗎?”
當即寫了一封奏章,說自己當初聞知天子蒙難,當即派大軍北上迎駕,苦戰一年,奪了岐軍漢中之地,斷了岐王後路,沒有蜀軍的配合,岐王也不會認輸,梁軍也無法救出皇上。要求朝廷一視同仁,封賞蜀軍將士,同時,為替朝廷擔重擔,這山南西道節度使,自己勉為其難,也就兼任算了。
這朝廷派往西蜀的使臣,是一位侍讀學士,也姓崔,清河崔氏遠房旁枝,按族譜算,乃是崔胤族侄一輩。一向得崔胤的信重,是崔胤心腹之一。這次崔胤重掌朝中大權,此人也是一連升了三級,正是得意的時候。這次來蜀地,原本想著蜀地富饒,王建要是知趣的人,奉旨宣慰,肯定是大發一筆的肥差。萬萬沒想到王建居然因為沒啥封賞,居然大發雷霆。對這朝廷使臣根本就沒正眼瞧,別說沒啥大禮相送,就是招待也粗疏的很。這次出使,還真鬧了個兩袖清風。使臣憋了一肚子的氣沒處撒,要不是怕迴去沒法交代,一路上恨不得就把王建的奏章撕碎給扔了,所以這使臣一路之上也沒消停,就想著如何在梁王麵前給王建上點眼藥,好好修理王建一下,也報了這怠慢之仇。
朱全忠和崔胤聽了使臣添油加醋的匯報,說句實在的,這王建罵的這幾句,朱全忠還真不放在心上。有啥呀,不就痛快痛快嘴嗎?反賊咋啦,老子反正現在是大唐梁王,四鎮節度。我說自己是忠臣,皇上也不敢說老子是奸臣,你王建能把我咋地?
再說了,要不是老子領著十幾萬大軍,在鳳翔城外圍了快一年,把李茂貞困得不能動彈,你王建能奪了漢中?這還不知足,還要封賞,過分,實在是過分!純粹是找不自在。
不過,雖然王建小子這是事辦的欠揍,在漢中也是立足未穩,但考慮這四周局勢,還真拿不出力量對付他。畢竟自己的根本之地還是在河洛一帶,關中新附,需要好好消化。自己的中原地盤,北有河東李克用,那是不死不休的大仇,從那次開封一場火,沒燒死他,這多年了,大仗小仗就沒斷過。東有青徐方麵的時薄、王師範,如今正在自己屁股後麵亂搗呢。淮南楊行密,雖說衝突少點,可那家夥也不是善茬。河北諸鎮,本就是桀驁不馴,雖說不過也都是自守而已,可天知道撿到便宜,會不會也咬上一口。所以,如今的事,還是河洛根本最重要,王建嘛,以後再說好了。
不過,雖說朱全忠想得開,可一世梟雄,眼光還是在的,西蜀本是富饒之地,四外險關重重,易守難攻,真要是讓王建安安生生的經營幾年,成了氣候,以後還真不好對付。即使抽不出大力對付,也要想法給他添點亂才行。
還真是敬翔,那腦子轉的就是個快,當即就給梁王出了個主意,王建不是想要山南西道節度使的頭銜嗎?不是想要賞嗎?咱給,反正又不花咱的錢。不過不能按王建要求的給他自個。咱都給了他底下的人,讓他們自個搶去。
朱全忠聽著主意,當時哈哈大笑,馬上讓崔胤辦理,如今那是一言堂,效率可是搞得很,沒三天,聖旨頒下:西川接駕使王宗滌等以下諸將,賜號“靖難忠勇功臣”都頭以下,賜號“兩川靖難功臣”,同時,王宗滌賜迴原名華洪,進爵“漢中郡王”,司空,同平章事,山南西道節度使。王宗播、王宗詰均賜侯爵,分任利州防禦使、峽州防禦使。其餘官兵頭目,均晉官兩級。至於蜀王王建,則是表揚幾句,無非是忠勇可嘉之類的話,至於封賞,一個字都沒有。
而且,敬翔做的最絕的,就是這旨意根本就不往成都送,而是派使臣直接給送到了興元府。王宗滌雖說是王建的義子,心裏隻認王建才是自己主子,可明麵上,畢竟自己還是大唐的臣子,聖旨下了,當然是要好好接的。沒幾天的功夫,漢中之地七品以上的一幹文武,都來到興元原來的節度使府的大堂,按照規矩,擺了香案,天子使臣麵南背北的站著,高聲宣旨,漢中文武,聽的天子封賞賜號,這中低級的頭目官員,聽了賜號封賞,個個是興高采烈,這前麵的三個人,則是心情各異,王宗詰滿心的嫉恨:都是一樣的蜀王義子,他是接駕使,我是副使,怎麽他是郡王,我才是個候?況且,這一道的節度使可比我這一州防禦使搞得太多了吧?還司空,同平章事,這和義父,除了爵位上低了一級,那其他可都是分庭抗禮,一點不差呀!
王宗播則是滿心的狐疑:朝廷這旨意下的,我們倒是都升官了,雖說王宗滌封賞那是厚重的多,可這個人家也配,畢竟是一軍之帥,功勞是明擺著,誰也比不過去,這朝廷還挺大方。就是不知道義父啥也沒撈著,會咋想。
王宗滌聽了旨意,可是心裏大驚,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來:誰這麽毒?這離間計用的,光明正大的來,這分明是要挑撥我和義父的關係,義父派我來打仗,出兵、出馬、出錢糧,仗也大了,地盤也占了,可這官、這地盤咋都成了我自己的了。別說義父本就不是啥很大度的人,就是咱自己,換到哪位置上,這也不幹呀,何況那些義兄弟們,那個也不是省油的燈,本來自己就因為功高,遭兄弟們嫉恨,這下,又是封官,又是進爵的,再讓我改迴原名,這幫家夥還不急紅了眼?有這幫家夥在後麵躥火,蜀王能放得過我才怪。這是誰的餿主意呀?這明麵上好像是在捧我、抬我,實際上,這可是在往死裏整我呀!
各懷著鬼胎,聽完了聖旨,下麵的文武,也管不了那麽多,直接山唿萬歲,領旨謝恩。這一大幫人,也就前麵三個沒有吭聲。不過這種情況,就算三個人不吭聲,那也算領了旨意。使臣將旨意交給王宗滌,滿臉的笑容,一拱雙手,道:“恭喜華王爺,此次王爺領兵北上接駕,勞苦功高,不愧是國之棟梁呀。”
華洪看著使臣笑成一朵花一樣的臉,真恨不得一拳把使臣給咋翻在地,不過,華洪知道,這必是朱全忠在和蜀王搗亂,把自己當成了棋子。這使臣不過一個低品官員,想必也不知內情,人家好心好意的道喜,也不能當成驢肝肺。隻好強擠出幾分笑意,道:“多謝大人盛情。大人客氣,這旨意雖是傳了,宗滌本蜀王義子,若無蜀王令旨,豈敢擅自改性歸宗,此意還請大人上奏朝廷!”
使臣嗬嗬笑著,道:“王爺此言差矣,蜀王也是朝廷臣子,既然皇上有旨,蜀王比當遵從,王爺如今乃是使相,可直奏皇上,下官可不敢越庖代俎。”
漢中的文武,已經紛紛圍上來,圍著華洪道喜,華洪也沒心情和使臣糾纏,趕忙送了謝儀,讓人領著下去歇息。四外看時,這漢中文武,除了王宗詰等少數幾位不知何時離去外,剩下的都聚在大堂四下,興高采烈的議論著封賞,王宗滌滿腹的心事無處可說,強打著精神,和王宗播簡單說了幾句,道聲失陪,悄悄迴轉後堂,盤算如何應對。其餘一眾文武,各自邀三喚四,紛紛去吃酒慶祝。
--------------------------------------------------------------------------------------------------------------------
各位老大,不管是送鮮花還是收藏,都是對老醋的鼓勵呀,看在老醋一把年紀,打字奇慢還努力碼字的份上,拜托!!拜托!!
崔胤有了朱全忠的全力支持,自然是雷厲風行,要把這朝廷大權抓在手裏,但凡是皇上被裹挾到鳳翔後任命的官員,當然是要拿下的。到天複三年二月初一,詔令下來,所有在鳳翔期間任命的官員,一概不算數,統統開除。
這下波及麵實在太大了,朝廷的宰相重臣,如今要說和梁王朱全忠較勁,那是沒啥人敢出頭了,畢竟梁王大軍手裏的刀子,可是用來殺人的。可看崔胤搞得這麽狠,要把大家的路子都給堵了,總還是有人不服的。皇上這個詔令發下,政事堂中的幾位宰相,肯定也要說上幾句的。這幾位,原本也不過是想保住幾個親信心腹罷了,可萬萬沒想到,如今崔胤可是想明白了,打蛇不死,必被蛇咬,不徹底掌握朝堂,那是後患無窮,既然開了頭,那就不留情,幹掉就是了。不到半月的功夫,跟著皇上到鳳翔的朝臣,賜死和貶斥到外地的,多達三十多位。
朝廷百官,那都是久經磨練才站住腳的人精,看這形勢,誰還不明白,如今的朝廷裏,那崔胤可是一手遮天了,凡事要是崔相不點頭,皇上說了也沒用。
崔胤獨攬朝政,恣意妄為,但對梁王,那自然是要感恩戴德的,總要迴報點啥,梁王朱全忠已經賜了“迴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這梁王的手下也不能白幹,梁王屬官敬翔等人賜號“迎鑾協讚功臣”,諸將等人賜號“迎鑾果毅功臣”,都頭以下的小軍官,賜號“四鎮靜難功臣”
梁王至此,挾天子以令諸侯,當然氣焰大張。
昭宗迴到都城,雖然不過是從李茂貞的傀儡變成了朱全忠的傀儡,但無論怎樣,畢竟是重新迴到京城,也算是天子歸位,當即派出使節,賜給各道詔書,宣慰天下。
此時大唐,雖然梁王朱全忠已經把岐王李茂貞打的沒了氣,僅剩數州之地,大部關中之地成了梁王的勢力範圍,但如今的大唐,除了京城,全國各地,已經被藩鎮分割完畢。無論是河東李克用、還是淮南的楊行密,那都是天下強藩。至於河北諸鎮、青徐、吳越、荊南、嶺南之地,也都是群雄並立,征戰不休,尤其是青、徐各州,趁著朱全忠主力在關中抽不開身,這陣子可是沒少抄朱全忠的後路。
天子詔書到了蜀地,蜀王王建接了旨意,看梁王朱全忠又是天下兵馬副元帥,四鎮節度使,又是賜號。自己仍然是蜀王、東川西川節度使,當即破口大罵:“奶奶的,老子東征西討十幾年,不過兩鎮節度而已。你朱三一個反賊,倒成了四鎮節度使,還他媽的什麽忠臣,你要是忠臣,天下還有奸臣嗎?”
當即寫了一封奏章,說自己當初聞知天子蒙難,當即派大軍北上迎駕,苦戰一年,奪了岐軍漢中之地,斷了岐王後路,沒有蜀軍的配合,岐王也不會認輸,梁軍也無法救出皇上。要求朝廷一視同仁,封賞蜀軍將士,同時,為替朝廷擔重擔,這山南西道節度使,自己勉為其難,也就兼任算了。
這朝廷派往西蜀的使臣,是一位侍讀學士,也姓崔,清河崔氏遠房旁枝,按族譜算,乃是崔胤族侄一輩。一向得崔胤的信重,是崔胤心腹之一。這次崔胤重掌朝中大權,此人也是一連升了三級,正是得意的時候。這次來蜀地,原本想著蜀地富饒,王建要是知趣的人,奉旨宣慰,肯定是大發一筆的肥差。萬萬沒想到王建居然因為沒啥封賞,居然大發雷霆。對這朝廷使臣根本就沒正眼瞧,別說沒啥大禮相送,就是招待也粗疏的很。這次出使,還真鬧了個兩袖清風。使臣憋了一肚子的氣沒處撒,要不是怕迴去沒法交代,一路上恨不得就把王建的奏章撕碎給扔了,所以這使臣一路之上也沒消停,就想著如何在梁王麵前給王建上點眼藥,好好修理王建一下,也報了這怠慢之仇。
朱全忠和崔胤聽了使臣添油加醋的匯報,說句實在的,這王建罵的這幾句,朱全忠還真不放在心上。有啥呀,不就痛快痛快嘴嗎?反賊咋啦,老子反正現在是大唐梁王,四鎮節度。我說自己是忠臣,皇上也不敢說老子是奸臣,你王建能把我咋地?
再說了,要不是老子領著十幾萬大軍,在鳳翔城外圍了快一年,把李茂貞困得不能動彈,你王建能奪了漢中?這還不知足,還要封賞,過分,實在是過分!純粹是找不自在。
不過,雖然王建小子這是事辦的欠揍,在漢中也是立足未穩,但考慮這四周局勢,還真拿不出力量對付他。畢竟自己的根本之地還是在河洛一帶,關中新附,需要好好消化。自己的中原地盤,北有河東李克用,那是不死不休的大仇,從那次開封一場火,沒燒死他,這多年了,大仗小仗就沒斷過。東有青徐方麵的時薄、王師範,如今正在自己屁股後麵亂搗呢。淮南楊行密,雖說衝突少點,可那家夥也不是善茬。河北諸鎮,本就是桀驁不馴,雖說不過也都是自守而已,可天知道撿到便宜,會不會也咬上一口。所以,如今的事,還是河洛根本最重要,王建嘛,以後再說好了。
不過,雖說朱全忠想得開,可一世梟雄,眼光還是在的,西蜀本是富饒之地,四外險關重重,易守難攻,真要是讓王建安安生生的經營幾年,成了氣候,以後還真不好對付。即使抽不出大力對付,也要想法給他添點亂才行。
還真是敬翔,那腦子轉的就是個快,當即就給梁王出了個主意,王建不是想要山南西道節度使的頭銜嗎?不是想要賞嗎?咱給,反正又不花咱的錢。不過不能按王建要求的給他自個。咱都給了他底下的人,讓他們自個搶去。
朱全忠聽著主意,當時哈哈大笑,馬上讓崔胤辦理,如今那是一言堂,效率可是搞得很,沒三天,聖旨頒下:西川接駕使王宗滌等以下諸將,賜號“靖難忠勇功臣”都頭以下,賜號“兩川靖難功臣”,同時,王宗滌賜迴原名華洪,進爵“漢中郡王”,司空,同平章事,山南西道節度使。王宗播、王宗詰均賜侯爵,分任利州防禦使、峽州防禦使。其餘官兵頭目,均晉官兩級。至於蜀王王建,則是表揚幾句,無非是忠勇可嘉之類的話,至於封賞,一個字都沒有。
而且,敬翔做的最絕的,就是這旨意根本就不往成都送,而是派使臣直接給送到了興元府。王宗滌雖說是王建的義子,心裏隻認王建才是自己主子,可明麵上,畢竟自己還是大唐的臣子,聖旨下了,當然是要好好接的。沒幾天的功夫,漢中之地七品以上的一幹文武,都來到興元原來的節度使府的大堂,按照規矩,擺了香案,天子使臣麵南背北的站著,高聲宣旨,漢中文武,聽的天子封賞賜號,這中低級的頭目官員,聽了賜號封賞,個個是興高采烈,這前麵的三個人,則是心情各異,王宗詰滿心的嫉恨:都是一樣的蜀王義子,他是接駕使,我是副使,怎麽他是郡王,我才是個候?況且,這一道的節度使可比我這一州防禦使搞得太多了吧?還司空,同平章事,這和義父,除了爵位上低了一級,那其他可都是分庭抗禮,一點不差呀!
王宗播則是滿心的狐疑:朝廷這旨意下的,我們倒是都升官了,雖說王宗滌封賞那是厚重的多,可這個人家也配,畢竟是一軍之帥,功勞是明擺著,誰也比不過去,這朝廷還挺大方。就是不知道義父啥也沒撈著,會咋想。
王宗滌聽了旨意,可是心裏大驚,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來:誰這麽毒?這離間計用的,光明正大的來,這分明是要挑撥我和義父的關係,義父派我來打仗,出兵、出馬、出錢糧,仗也大了,地盤也占了,可這官、這地盤咋都成了我自己的了。別說義父本就不是啥很大度的人,就是咱自己,換到哪位置上,這也不幹呀,何況那些義兄弟們,那個也不是省油的燈,本來自己就因為功高,遭兄弟們嫉恨,這下,又是封官,又是進爵的,再讓我改迴原名,這幫家夥還不急紅了眼?有這幫家夥在後麵躥火,蜀王能放得過我才怪。這是誰的餿主意呀?這明麵上好像是在捧我、抬我,實際上,這可是在往死裏整我呀!
各懷著鬼胎,聽完了聖旨,下麵的文武,也管不了那麽多,直接山唿萬歲,領旨謝恩。這一大幫人,也就前麵三個沒有吭聲。不過這種情況,就算三個人不吭聲,那也算領了旨意。使臣將旨意交給王宗滌,滿臉的笑容,一拱雙手,道:“恭喜華王爺,此次王爺領兵北上接駕,勞苦功高,不愧是國之棟梁呀。”
華洪看著使臣笑成一朵花一樣的臉,真恨不得一拳把使臣給咋翻在地,不過,華洪知道,這必是朱全忠在和蜀王搗亂,把自己當成了棋子。這使臣不過一個低品官員,想必也不知內情,人家好心好意的道喜,也不能當成驢肝肺。隻好強擠出幾分笑意,道:“多謝大人盛情。大人客氣,這旨意雖是傳了,宗滌本蜀王義子,若無蜀王令旨,豈敢擅自改性歸宗,此意還請大人上奏朝廷!”
使臣嗬嗬笑著,道:“王爺此言差矣,蜀王也是朝廷臣子,既然皇上有旨,蜀王比當遵從,王爺如今乃是使相,可直奏皇上,下官可不敢越庖代俎。”
漢中的文武,已經紛紛圍上來,圍著華洪道喜,華洪也沒心情和使臣糾纏,趕忙送了謝儀,讓人領著下去歇息。四外看時,這漢中文武,除了王宗詰等少數幾位不知何時離去外,剩下的都聚在大堂四下,興高采烈的議論著封賞,王宗滌滿腹的心事無處可說,強打著精神,和王宗播簡單說了幾句,道聲失陪,悄悄迴轉後堂,盤算如何應對。其餘一眾文武,各自邀三喚四,紛紛去吃酒慶祝。
--------------------------------------------------------------------------------------------------------------------
各位老大,不管是送鮮花還是收藏,都是對老醋的鼓勵呀,看在老醋一把年紀,打字奇慢還努力碼字的份上,拜托!!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