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鬥返迴成都,劉備並未差遣百官相迎,而是親自出城二十裏迎接。


    阿鬥見到劉備,心中湧起一股酸楚,眼前的老人依舊垂手屈膝,衣袖隨風飄動,宛如老猿般。他須發皆白,唯有那對大耳仍保留當年的風采。


    滿臉的老年斑盡顯其風燭殘年之態,死氣沉沉,然而那雙眼睛卻炯炯有神,毫無渾濁之感,時而如深海般深不可測。


    阿鬥見到劉備便笑了,這是發自內心的笑,笑著笑著淚水便流了出來。不知何時起,他已完全融入這個角色,仿佛眼前的老人真是自己的父親。


    劉備伸出大手,握住阿鬥的手,阿鬥能感覺到,這雙大手異常冰涼,似乎老人年邁的身軀已無法抵禦寒冷的北風。而且,這雙手似乎想用盡全力握緊兒子,隻是此刻的力量已不如從前那般強勁。


    劉備拉住阿鬥上了龍輦,問道:“我兒這兩年辛苦了,可曾受過傷?”


    阿鬥搖搖頭,劉備又問道:“吃的可還好,穿的可還暖?”


    阿鬥又搖搖頭,劉備又道:“嗯,雖然看起來瘦了一些,黑了一些,但是壯實了不少,看來這兩年你過的還可以。”


    阿鬥說道:“那是,有丞相在,大事小情都不需要我操心,而且我培養的參謀已經陸續畢業了,而且每年都有很多的軍校畢業生,實際上我隻需要動動嘴,還算清閑。”


    劉備凝視著阿鬥,心中感慨萬千。憶往昔創業之艱難,諸事躬親,費盡心力才培養出兩位能征善戰的兄弟,而內政方麵,糜竺、孫乾、簡雍等也隻是中等偏上之才。自己終日勞碌,哪似阿鬥如此閑適。


    人與人相較,令人氣惱。阿鬥終日紈絝,卻能輕鬆成事,收複雍涼二州之舉,實乃當世罕見。


    念及此處,劉備沉聲道:“阿鬥,我觀你在雍涼二州所為,似有王莽新朝之影,你當牢記王莽下場,引為戒鑒。”


    阿鬥答道:“父親無需擔憂,而今雍涼二州改革已有成效,無論曹丕有何圖謀,皆不可能成功。再過兩年,百姓與士紳得享實惠,即便曹魏費盡唇舌,亦無人願隨其行。”


    劉備道:“阿鬥,你在雍涼的所為傳到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士紳必然會反對你的,將來會對統一大業造成多大的影響,你考慮過麽?”


    阿鬥說道:“父親,你有沒有想過我大漢國祚是怎麽被曹丕篡了的??”


    劉備道:“地方割據,民不聊生,自從黃巾之亂,皇帝的權利就再難出皇宮了,以至於後來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做大之後其子早就忘記皇帝恩義,篡權也是常理。”


    阿鬥道:“父親此言差矣,我認為天下混亂的根源在於農民,而不是地方割據勢力。士紳搶了老百姓的地,然後再通過徭役賦稅壓榨老百姓,老百姓這才揭竿而起的。所以解決此事的根源就是讓老百姓得有地,隻要老百姓不亂,那些士紳軍閥,讓他們去亂,兒子的刀早就磨好了。”


    劉備凝視著眼前的兒子,心中湧起一種難以言喻的錯覺,這還是那個怯懦的兒子嗎?其殺伐決斷之果敢,令人驚愕。


    劉備言道:“既已決定,便放手去做。若有需求,盡管告知為父,在死之前,為父定當竭力而為。”


    阿鬥答道:“爹爹隻需當好皇帝,其他諸事盡可交與丞相。兒從旁協助,敲敲邊鼓就行。”


    阿鬥迴到成都,過了一個溫馨的春節,劉備將劉理、劉永這兩個透明的兒子也都叫來吃了個年夜飯。


    在過年期間,阿鬥也沒有忘記諸葛亮的囑托,聯係士燮。


    士燮生於137年,今年已經89了,在這個年代就是妥妥的“人瑞”,在老東西兄弟四人牢牢把握著交州的四個郡。


    阿鬥一直想不懂的是,孫權這個“碧眼兒”對權力平衡玩的那麽六,怎麽會放任士燮一家在交州做大呢?


    後來一想,明白了,孫權生於182年,士燮比孫權足足大了45歲,210孫權徹底掌握交州之時,士燮這個老頭子已經73了,人到七十古來稀,孫權即便想殺他,也不會動手了,他還能活幾年?


    孫權等啊等啊,曹操死了,孫權想,士燮應該快死了吧,結果士燮沒有死。


    劉備死了,孫權想,士燮這迴該死了吧,結果士燮還沒死,一直等到曹丕都被熬死了,士燮才徹底嗝屁,士燮一死,孫權就逼反了士家,徹底掌握了交州。


    阿鬥迴到成都以後,趁士燮還有口氣,就派人和士燮聯係了,畢竟走私生意賺了那麽多錢,用金錢買來的交情那肯定不能薄似紗。


    阿鬥派人給士燮說了等他死後他的後人會遇到的情況,然後再給士燮說清楚整個華夏大地正在麵臨的變革,要求士燮及其家族向蜀漢投靠。


    士燮這個老幫菜人雖然老了,卻並不糊塗,他心裏清楚,隻要投降了阿鬥,以後士家可能做個富家翁,再想做個裂土封王的諸侯那是不用想了,於是果斷拒絕了。


    阿鬥沒有想到,士燮居然這麽智慧,既然敬酒不吃,那就等著吃罰酒吧,阿鬥當即派人給士燮發出威脅,若是此時歸順,還有些許人情可講,若是等到蜀漢將交州打下來,以後士家就乖乖做個老百姓吧,所有家產積累一律充公。


    也不知道士燮是活到頭了,還是因為被阿鬥威脅之後家族內部意見不統一氣死了,反正這老小子終於嗝屁了。


    士燮死後,阿鬥開始派人攜帶重金去執行諸葛亮的計劃,分化、拉攏一批人,同時將細作安插進交州,隻要交州一亂或者陸遜開始算計曹休,就一鼓作氣拿下交州,到時候孫權南北首尾不能相顧,隻能將交州拱手相讓了。


    這就是諸葛亮的謀劃,得了長安就得到了西部半壁江山,慢慢消化得到的城池,將土地變成國力緩緩發展,不要想一鼓作氣完成統一。


    曹魏在北方經營三十年,北方一直都沒有戰亂,老百姓算是安居樂業。這三十年下來,曹魏在北方積累了大量的人氣。


    蜀漢能輕易的拿下雍涼,最多一鼓作氣拿下長安就已經足夠了,如果把曹魏逼的太緊,曹魏一定會和東吳結盟的,到時候再想各個擊破就難了。


    為今之計,最好的選擇就是趁東吳算計曹魏之機拿下交州,如果曹魏在東吳那兒吃了大虧,兩方勢力沒有了合作的基礎,再談統一才算穩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鵝卵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鵝卵石並收藏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