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經略雍州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鵝卵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淮死亡的消息很快傳遍雍州,雍州還負隅頑抗的縣城頓時失了主心骨,紛紛投降,阿鬥於是也就得到了雍州。
張合得知上邽已經丟失的消息,知道此時再打下街亭也沒有意義了,就不願意白白在街亭消耗了。
於是就開始撤軍準備郿縣,和曹真合兵一處。魏延見張合開始撤軍了,一路尾隨擇機就上去咬一口,弄的張合不堪其擾,一連設了好幾個埋伏,但是魏延都提前偵察之後錯過了,魏延送張合送了五百多裏才返迴。
張合準備和曹真匯合之後,好好打造郿縣、陳倉一帶,以阻擊諸葛亮。
諸葛亮拿下上邽之後,也沒有立即進攻陳倉。此次的戰略重心是打下上邽之後,徹底將雍涼二州拿下,以隴右做糧倉,從漢中出岐山隨時就可以東出。
此時涼州未下,雍州也還未完全掌控,因此東出並不著急。眼下第一要務是完全掌控雍州,將奸細和曹魏的死忠斬殺,然後去派人勸降涼州。
眼看就到了八月,涼州那地方,“胡天八月即飛雪”,就是雍州十月之後也會開始下雪,此時如果不把雍州徹底消化掉,十月之後再有叛亂,士兵就要冒雪去平叛,平叛的代價會大很多。
阿鬥召來糜威、諸葛亮、薑維、楊議等人商議經略雍州事項。阿鬥說道:“地方經營方麵有丞相足以,我就不插手了。我想說的是,恢複地方經濟方麵,我準備在雍州成立一個供銷點。”
楊議問道:“敢問太子,供銷點是什麽?”
阿鬥道:“供銷點,供銷點,顧名思義,就是提供產品和銷售產品的地方,我準備把成都產的鹽、茶、糖、烈酒等在雍州銷售的權利全部收繳上來,全部由官府定量銷售。”
諸葛亮說道:“如果全部由官府負責分銷,那官府需要準備足夠多的差役才行,地方上豪門大族又能上下其手了,恐怕會加重百姓負擔。”
阿鬥道:“此事簡單,我們可以在各個郡治、縣城設立供銷社。每個士族、豪門根據貢獻,發放茶票、糖票不等,他們銷售不能超過票上所標注斤兩。這些票必須讓他們用家裏的土地來換,國家要把土地資源握在手裏。”
諸葛亮道:“若是他們不答應呢?”
阿鬥冷冷一笑道:“都到了此時,還容得他們不答應麽?我寧願在雍州殺上兩年,都要把此事做成。”
諸葛亮皺眉思索著,其實他的顧慮不難理解。這個時代,官府對地方的管理還是依托豪門大族的,豪門大族掌握一個地方的土地資源,老百姓隻能在他們手底下為佃戶、為奴,失去土地的老百姓多了,社會不安定因素就多了。
阿鬥看楊議沉默,諸葛亮皺眉便說道:“丞相學貫古今,應知國家不穩定的因素在於農民,農民不穩定的因素在於土地,隻要讓老百姓有了土地,老百姓就會幫助官服自發去抵抗豪門。”
諸葛亮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曆史上的諸葛亮雖然出身名門,但是他卻是布衣出身。而且諸葛亮為官清廉,死後僅餘下桑樹八百。
對於他來說,變相的削弱士紳豪門對老百姓的影響力,這件事很好接受。
阿鬥又說道:“我準備在雍州開展土地革命,把那些豪門的土地全部分給老百姓,他們願意奉獻土地,我就給他們鹽酒茶的經營,他們若是冥頑不靈,殺一儆百也可,血流成河我也能接受。”
楊議道:“如此,恐有損陛下仁德之名。”
阿鬥道:“所以,正需要二位置身事外,若此事成功了,以後咱們獲得的土地就按照此例,若是失敗了,二位便可上表彈劾我任意妄為了。此事是我阿鬥自己的行為,和我父親無關。”
諸葛亮正要說話,阿鬥說道:“丞相,吾想告訴你,吾要的大漢是老百姓人人都能吃飽飯的大漢,而不是豪門貴族奴役百姓的大漢。雍州這麽輕易被我們拿下,不還是因為那些所謂的豪門為了自身的利益向我們妥協了麽?所以,我一定要做成此事,不管背負多少罵名。”阿鬥早就想清楚了,罵名?老子堂堂比肩至聖先師孔子的人物,你一個區區豪門,你罵罵試試,都不用阿鬥出手,就那些儒家弟子噴不死你。
阿鬥能剽竊的多了去了,為何非要裝逼的將“橫渠四句”這麽早說出來,不就是為了執儒家之牛耳。就衝那四句話,不管阿鬥做什麽,都會有很多儒生捧場子。
諸葛亮不再說話了,阿鬥說道:“丞相,你負責選拔官員來雍州,我隻要出身寒門之人,如果沒有合適的雍涼大都督,我就給二叔寫信,把公孫介輔調來。”
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在雍州展開了,張合退去之後,阿鬥就把魏延調迴來了,目的就是殺人。隻要不聽話的豪門,那就消失吧,就算是活著的,也得被清算罪行。隻有那些門風家風還算好的家族,才能獲得阿鬥的青睞。
這三個月,阿鬥遇刺上百迴,若不是張飛一直貼身保護,阿鬥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著。三個月之後,成果凸顯出來了。
開始的時候,雍州的窮苦老百姓分了地主的財產,牛羊,吃了地主家的糧食,本來還擔心被秋後算賬,結果地主沒敢來,老百姓心裏安穩多了。
等過了一個月,老百姓發現如果自己真的有了手裏的牛,腳下的地,生活還是很有奔頭的,可是地主搶迴來怎麽辦?這土地革命就是利用老百姓的貪婪激發老百姓的鬥誌對抗大地主、大士紳。當老百姓知道保護自己土地的時候,不管多麽大的家族,都隻能坐以待斃了。否則,激怒老百姓隻會死的更快。
文工團來了,這個時代的《白毛女》被搬上了舞台,阿鬥的新式思想被傳播進了無數老百姓的心裏。老百姓對於對抗地主和豪門更加的有信心,因為他們背後站的是太子,是那個不在乎名聲隻希望老百姓過好日子的仁義君子。阿鬥遇刺雖然多了,但是整個雍、涼給阿鬥立下生祠的老百姓更多了。
對於那些豪門來說,固守土地是因為可以不勞而獲,如今阿鬥讓他們經營鹽、茶、酒,他們發現經商產生的利潤大於以前的土地租賃之時,對阿鬥的怨言早已經飛到九霄雲外了,有這閑勁還不如抱緊太子大腿,多弄些鹽、茶酒去西域抓一圈去,哪來錢可不是一般的快,絲綢之路上又飄蕩起了駝鈴聲。
如今諸葛亮等人隻是看到阿鬥成功了,並不知道這種成功的模式代表著什麽。一直到來年春天出征的時候,諸葛亮看到了曆史上不可能看到的一幕。無數老百姓從家裏趕著牛,拉著車充滿幹勁的為蜀軍運輸物資,讓蜀軍去攻打涼州,就算不能出力的老婦人,都願意在路邊架起大鍋,給路過的軍人燒上一碗開水。這時,諸葛亮才知道,原來王莽隻是用錯的方式,土地革命是能成功的。
雍州穩定了,阿鬥充滿了自豪,我阿鬥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教員是怎麽得天下的心裏實在太清楚了。
隻要能拿下一塊根據地,老百姓就能爆發出驚人的生產力,就能源源不斷的為軍隊提供糧草和人力,如今阿鬥的根據地有了,而且一下有兩塊。
漢朝屬於封建社會是不假,但是清末到民國時期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的狀態,比這個時代也沒有好到哪兒去。可以說封建社會二千年,中國的社會製度並沒有進步。後世教員能實行的政策,這個時代隻要注意方式方法,以點帶麵去做,完全有機會成功的。
又要過年了,阿鬥沒有迴成都,聽說劉備又病了好幾場,阿鬥很擔心,但是阿鬥也知道,隻有盡快統一天下,才能讓劉備死得瞑目,孝順有時候並不一定要陪在身邊。
春節之前,陳到親自率兵帶張佩來了,陳到帶來了劉備的口諭“阿鬥,你想幹啥爹不管了,爹就希望能在駕崩之前做爺爺!”公孫介輔都當爹了,就連張苞都當爹了,老劉同誌更急了。
二二四年,蜀漢和曹魏打了半年,曹魏損失的兵力不算多,但是失去了對雍、涼二州的掌控,這個對曹魏的影響是深遠且不利的。
於是曹丕決定,來年開春,親臨長安,督促曹真將雍州收迴來。
張合得知上邽已經丟失的消息,知道此時再打下街亭也沒有意義了,就不願意白白在街亭消耗了。
於是就開始撤軍準備郿縣,和曹真合兵一處。魏延見張合開始撤軍了,一路尾隨擇機就上去咬一口,弄的張合不堪其擾,一連設了好幾個埋伏,但是魏延都提前偵察之後錯過了,魏延送張合送了五百多裏才返迴。
張合準備和曹真匯合之後,好好打造郿縣、陳倉一帶,以阻擊諸葛亮。
諸葛亮拿下上邽之後,也沒有立即進攻陳倉。此次的戰略重心是打下上邽之後,徹底將雍涼二州拿下,以隴右做糧倉,從漢中出岐山隨時就可以東出。
此時涼州未下,雍州也還未完全掌控,因此東出並不著急。眼下第一要務是完全掌控雍州,將奸細和曹魏的死忠斬殺,然後去派人勸降涼州。
眼看就到了八月,涼州那地方,“胡天八月即飛雪”,就是雍州十月之後也會開始下雪,此時如果不把雍州徹底消化掉,十月之後再有叛亂,士兵就要冒雪去平叛,平叛的代價會大很多。
阿鬥召來糜威、諸葛亮、薑維、楊議等人商議經略雍州事項。阿鬥說道:“地方經營方麵有丞相足以,我就不插手了。我想說的是,恢複地方經濟方麵,我準備在雍州成立一個供銷點。”
楊議問道:“敢問太子,供銷點是什麽?”
阿鬥道:“供銷點,供銷點,顧名思義,就是提供產品和銷售產品的地方,我準備把成都產的鹽、茶、糖、烈酒等在雍州銷售的權利全部收繳上來,全部由官府定量銷售。”
諸葛亮說道:“如果全部由官府負責分銷,那官府需要準備足夠多的差役才行,地方上豪門大族又能上下其手了,恐怕會加重百姓負擔。”
阿鬥道:“此事簡單,我們可以在各個郡治、縣城設立供銷社。每個士族、豪門根據貢獻,發放茶票、糖票不等,他們銷售不能超過票上所標注斤兩。這些票必須讓他們用家裏的土地來換,國家要把土地資源握在手裏。”
諸葛亮道:“若是他們不答應呢?”
阿鬥冷冷一笑道:“都到了此時,還容得他們不答應麽?我寧願在雍州殺上兩年,都要把此事做成。”
諸葛亮皺眉思索著,其實他的顧慮不難理解。這個時代,官府對地方的管理還是依托豪門大族的,豪門大族掌握一個地方的土地資源,老百姓隻能在他們手底下為佃戶、為奴,失去土地的老百姓多了,社會不安定因素就多了。
阿鬥看楊議沉默,諸葛亮皺眉便說道:“丞相學貫古今,應知國家不穩定的因素在於農民,農民不穩定的因素在於土地,隻要讓老百姓有了土地,老百姓就會幫助官服自發去抵抗豪門。”
諸葛亮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曆史上的諸葛亮雖然出身名門,但是他卻是布衣出身。而且諸葛亮為官清廉,死後僅餘下桑樹八百。
對於他來說,變相的削弱士紳豪門對老百姓的影響力,這件事很好接受。
阿鬥又說道:“我準備在雍州開展土地革命,把那些豪門的土地全部分給老百姓,他們願意奉獻土地,我就給他們鹽酒茶的經營,他們若是冥頑不靈,殺一儆百也可,血流成河我也能接受。”
楊議道:“如此,恐有損陛下仁德之名。”
阿鬥道:“所以,正需要二位置身事外,若此事成功了,以後咱們獲得的土地就按照此例,若是失敗了,二位便可上表彈劾我任意妄為了。此事是我阿鬥自己的行為,和我父親無關。”
諸葛亮正要說話,阿鬥說道:“丞相,吾想告訴你,吾要的大漢是老百姓人人都能吃飽飯的大漢,而不是豪門貴族奴役百姓的大漢。雍州這麽輕易被我們拿下,不還是因為那些所謂的豪門為了自身的利益向我們妥協了麽?所以,我一定要做成此事,不管背負多少罵名。”阿鬥早就想清楚了,罵名?老子堂堂比肩至聖先師孔子的人物,你一個區區豪門,你罵罵試試,都不用阿鬥出手,就那些儒家弟子噴不死你。
阿鬥能剽竊的多了去了,為何非要裝逼的將“橫渠四句”這麽早說出來,不就是為了執儒家之牛耳。就衝那四句話,不管阿鬥做什麽,都會有很多儒生捧場子。
諸葛亮不再說話了,阿鬥說道:“丞相,你負責選拔官員來雍州,我隻要出身寒門之人,如果沒有合適的雍涼大都督,我就給二叔寫信,把公孫介輔調來。”
一場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在雍州展開了,張合退去之後,阿鬥就把魏延調迴來了,目的就是殺人。隻要不聽話的豪門,那就消失吧,就算是活著的,也得被清算罪行。隻有那些門風家風還算好的家族,才能獲得阿鬥的青睞。
這三個月,阿鬥遇刺上百迴,若不是張飛一直貼身保護,阿鬥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著。三個月之後,成果凸顯出來了。
開始的時候,雍州的窮苦老百姓分了地主的財產,牛羊,吃了地主家的糧食,本來還擔心被秋後算賬,結果地主沒敢來,老百姓心裏安穩多了。
等過了一個月,老百姓發現如果自己真的有了手裏的牛,腳下的地,生活還是很有奔頭的,可是地主搶迴來怎麽辦?這土地革命就是利用老百姓的貪婪激發老百姓的鬥誌對抗大地主、大士紳。當老百姓知道保護自己土地的時候,不管多麽大的家族,都隻能坐以待斃了。否則,激怒老百姓隻會死的更快。
文工團來了,這個時代的《白毛女》被搬上了舞台,阿鬥的新式思想被傳播進了無數老百姓的心裏。老百姓對於對抗地主和豪門更加的有信心,因為他們背後站的是太子,是那個不在乎名聲隻希望老百姓過好日子的仁義君子。阿鬥遇刺雖然多了,但是整個雍、涼給阿鬥立下生祠的老百姓更多了。
對於那些豪門來說,固守土地是因為可以不勞而獲,如今阿鬥讓他們經營鹽、茶、酒,他們發現經商產生的利潤大於以前的土地租賃之時,對阿鬥的怨言早已經飛到九霄雲外了,有這閑勁還不如抱緊太子大腿,多弄些鹽、茶酒去西域抓一圈去,哪來錢可不是一般的快,絲綢之路上又飄蕩起了駝鈴聲。
如今諸葛亮等人隻是看到阿鬥成功了,並不知道這種成功的模式代表著什麽。一直到來年春天出征的時候,諸葛亮看到了曆史上不可能看到的一幕。無數老百姓從家裏趕著牛,拉著車充滿幹勁的為蜀軍運輸物資,讓蜀軍去攻打涼州,就算不能出力的老婦人,都願意在路邊架起大鍋,給路過的軍人燒上一碗開水。這時,諸葛亮才知道,原來王莽隻是用錯的方式,土地革命是能成功的。
雍州穩定了,阿鬥充滿了自豪,我阿鬥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裏,教員是怎麽得天下的心裏實在太清楚了。
隻要能拿下一塊根據地,老百姓就能爆發出驚人的生產力,就能源源不斷的為軍隊提供糧草和人力,如今阿鬥的根據地有了,而且一下有兩塊。
漢朝屬於封建社會是不假,但是清末到民國時期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的狀態,比這個時代也沒有好到哪兒去。可以說封建社會二千年,中國的社會製度並沒有進步。後世教員能實行的政策,這個時代隻要注意方式方法,以點帶麵去做,完全有機會成功的。
又要過年了,阿鬥沒有迴成都,聽說劉備又病了好幾場,阿鬥很擔心,但是阿鬥也知道,隻有盡快統一天下,才能讓劉備死得瞑目,孝順有時候並不一定要陪在身邊。
春節之前,陳到親自率兵帶張佩來了,陳到帶來了劉備的口諭“阿鬥,你想幹啥爹不管了,爹就希望能在駕崩之前做爺爺!”公孫介輔都當爹了,就連張苞都當爹了,老劉同誌更急了。
二二四年,蜀漢和曹魏打了半年,曹魏損失的兵力不算多,但是失去了對雍、涼二州的掌控,這個對曹魏的影響是深遠且不利的。
於是曹丕決定,來年開春,親臨長安,督促曹真將雍州收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