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百試不爽的離間計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鵝卵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六月發兵北伐,孫權探知消息,除了對劉備的操作疑惑之外,同時對陸遜的能力也深表懷疑。
當初陸遜無比確信的說劉備必然先平南中,然後才會北伐。
誰知劉備直接出兵北伐了,而且是舉全國之力北伐,劉備作為一個領袖意氣用事顯然是不合格的,但是東吳大都督見事不明,將整個東吳的兵事交給他,是不是有些冒險了。
因此孫權對陸遜頗有微詞,本來準備交付孟獲的五千甲胄,也被叫停了。
陸遜說道:“殿下,我料定劉備必然南下平亂,如果殿下再有所猶豫,悔之晚矣。”
孫權依舊不為所動,直到細作將諸葛亮帶領趙雲、魏延突然出現在江陽郡的消息傳來,孫權懵了。諸葛亮不是在漢中麽?怎麽突然就去平亂了!且不說諸葛亮是怎麽分身的,就是這幾萬兵馬是怎麽瞞天過海的?
孫權急忙召陸遜問道:“伯言,如今孔明已經到達江陽郡,你認為孟獲等人能撐多久?”
陸遜道:“當此情形,莫說孟獲、雍闓之輩,即便是公瑾在世,恐怕也撐不過三個月。”
孫權道:“情勢如此危急?”
陸遜道:“孔明用兵實在是神鬼莫測,我等都以為他要北下長安的時候,他卻聲東擊西直達南中,我們和曹魏這麽多謀士都看不穿,孟獲他們更看不穿,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兵臨城下之時,豈有不敗之理!”
孫權道:“悔不聽伯言之計,如今再送甲胄,可還有用?”
陸遜道:“殿下,雍闓、高定、朱褒三人或死或降已是定局,我們隻有將希望放在孟獲身上。南中多山林,孟獲的蠻族還有周旋的空間。”
孫權道:“那就趕緊給孟獲資助錢糧甲胄,讓孟獲多撐一些時日吧。我料諸葛亮到達南中的消息傳到曹魏,曹丕必然有所動作。”
陸遜道:“主公英明!”
雍闓、高定、朱褒得知諸葛亮到達江陽郡的消息,受到的衝擊更大。
三人本來和孟獲約定一起攻打永昌郡,從去年劉備班師就開始攻打,陸陸續續又打又圍,卻被永昌郡太守呂凱、府丞王伉率軍民抵擋了下來,如今四人帶了十來萬軍隊還陷在永昌郡。
諸葛亮突然來了,直接抄後路。等朱褒高定得到消息的時候,牂牁郡、越嶲郡早已經望風而降了,朱褒和高定直接成了無本之木,再消耗下去就是死路一條。
四人簡單商議了一下,準備在雍闓的建寧郡以北就地對抗諸葛亮,此時四人內部也麵臨很尷尬的情況。
首先是孟獲,孟獲的軍隊最多,但是大都是蠻兵,雖然個人作戰英勇,但是團隊能力差,還有一點就是甲胄太少。但是孟獲人品還算信得過,不用擔心被孟獲“黑吃黑”。
其餘三人都是大族出身,兵多將廣裝備好。三人本來實力相當,但是此時高定和朱褒就尷尬了,因為家被諸葛亮偷了。
因此除了孟獲是真心對抗諸葛亮之外,其餘三人都是各懷鬼胎,甚至高定和朱褒有對雍闓取而代之的心思,雍闓也想消耗一下二人,等時機成熟把二人的兵馬吃下去。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敢把後背交給別人,但都願把後背交給孟獲。
高定、雍闓、朱褒分左中右三路迎上諸葛亮,三人背後相隔二十裏是孟獲。這種陣型一看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諸葛亮眼見三人各自為戰,頓時計上心來。
帥帳內,諸葛亮道:“雍闓其人,誌大才疏,反複無常又剛愎自用,子龍將軍,你帶三千人去衝擊雍闓軍陣,可放手廝殺。魏延,你去左路迎戰高定,我親自帶人去右路壓住陣腳迎戰朱褒。”
一通鼓未停,魏延早就衝了出來,單槍匹馬叫陣高定,高定派出手下大將鄂煥,魏延戰了十來迴合,打馬就走。
鄂煥不知是計,縱馬就追,追了三裏不到,左右衝出魏延副將王平、張翼,兩人各帶兵馬將鄂煥圍住,魏延轉身,三合就將鄂煥生擒,得勝迴營。
中路雍闓帶兵正遇見趙雲,看見白凱銀甲,雍闓心裏就突突,再看見真是子龍來了,他恨不得打馬就走,哪還有再戰之心。
於是趙雲如入無人之境,一通廝殺下來,雍闓敗逃,趙雲俘虜就抓了兩千多,也是得勝迴營。
當天收兵,諸葛亮派人將鄂煥帶來問到:“你是誰的部將?”
鄂煥:“吾乃高定部將,要殺便殺,不必聒噪!”
諸葛亮一聽是鄂煥部將連忙吩咐道:“高定乃忠義之士,乃是受了雍闓蠱惑這才叛亂。這位將軍刀斧加身而不改色,真勇士也,來人,賜座。”
鄂煥坐了,內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諸葛亮說道:“你迴去勸說高定,如今他根基已失,久必為雍闓所乘,此時歸降我還算他戴罪立功,過往之罪不予追究,若是再執迷不悟,悔之晚矣!”說完吩咐士兵給鄂煥安排酒宴,酒足飯飽就將鄂煥放了迴去。
兩日後,諸葛亮命人在俘虜營散布消息“高定已經歸降,要將高定所屬兵馬放迴去。但是雍闓執迷不悟,將雍闓的部卒殺了祭旗。”
又兩日,諸葛亮親派人到俘虜營房傳令讓高定部卒返迴去,但是對俘虜的身份並不進行甄別,很多雍闓的俘虜兵怕真的被殺,也都趁亂迴去了。
雍闓得知消息,以為高定真要降了諸葛亮。於是派人通知朱褒,一起去向高定問個明白。
雍闓、朱褒到了高定營房,問道:“聽聞前日鄂煥將軍被抓,因何被放了迴來?”
高定道:“諸葛亮欲使離間計離間我等,因此將他放了迴來。”
雍闓道:“素聞諸葛亮足智多謀,我等定要同心同德,切莫中了他的詭計。”
朱褒道:“正是,我們三人明日一起向他進攻,免得被諸葛亮分而破之。”其實三人之間的信任隨著時間的流逝隻能越來越少的,朱褒提議三人合力一處,本意是三人擰成一股繩,最終也必然是適得其反的。
第二日,諸葛亮魏延、趙雲依舊出戰,見三人合並一處,諸葛亮說道:“賊兵中計矣!”於是命令趙雲、魏延齊出,不管高定和朱褒,隻是衝殺雍闓,雍闓大敗而逃。高定朱褒見狀也慌忙退兵,盡管如此,也被抓了不少俘虜。
諸葛亮先是傳令,厚待高定之兵,雍闓之兵稍後處決。讓高定之兵和朱褒之兵指認雍闓之兵,得雍闓兵千餘人。
又過一夜,諸葛亮命厚待雍闓之兵,膳食中給與酒肉,而朱褒、高定的兵則忍饑挨餓,沒有飯吃。
又一日,諸葛亮吩咐士兵在俘虜營散播消息:雍闓已經決定投降,並獻上朱褒、高定首級,雍闓兵可返家。因營門大開,不少朱褒、高定之兵也混進雍闓兵中逃了迴去。
當初陸遜無比確信的說劉備必然先平南中,然後才會北伐。
誰知劉備直接出兵北伐了,而且是舉全國之力北伐,劉備作為一個領袖意氣用事顯然是不合格的,但是東吳大都督見事不明,將整個東吳的兵事交給他,是不是有些冒險了。
因此孫權對陸遜頗有微詞,本來準備交付孟獲的五千甲胄,也被叫停了。
陸遜說道:“殿下,我料定劉備必然南下平亂,如果殿下再有所猶豫,悔之晚矣。”
孫權依舊不為所動,直到細作將諸葛亮帶領趙雲、魏延突然出現在江陽郡的消息傳來,孫權懵了。諸葛亮不是在漢中麽?怎麽突然就去平亂了!且不說諸葛亮是怎麽分身的,就是這幾萬兵馬是怎麽瞞天過海的?
孫權急忙召陸遜問道:“伯言,如今孔明已經到達江陽郡,你認為孟獲等人能撐多久?”
陸遜道:“當此情形,莫說孟獲、雍闓之輩,即便是公瑾在世,恐怕也撐不過三個月。”
孫權道:“情勢如此危急?”
陸遜道:“孔明用兵實在是神鬼莫測,我等都以為他要北下長安的時候,他卻聲東擊西直達南中,我們和曹魏這麽多謀士都看不穿,孟獲他們更看不穿,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兵臨城下之時,豈有不敗之理!”
孫權道:“悔不聽伯言之計,如今再送甲胄,可還有用?”
陸遜道:“殿下,雍闓、高定、朱褒三人或死或降已是定局,我們隻有將希望放在孟獲身上。南中多山林,孟獲的蠻族還有周旋的空間。”
孫權道:“那就趕緊給孟獲資助錢糧甲胄,讓孟獲多撐一些時日吧。我料諸葛亮到達南中的消息傳到曹魏,曹丕必然有所動作。”
陸遜道:“主公英明!”
雍闓、高定、朱褒得知諸葛亮到達江陽郡的消息,受到的衝擊更大。
三人本來和孟獲約定一起攻打永昌郡,從去年劉備班師就開始攻打,陸陸續續又打又圍,卻被永昌郡太守呂凱、府丞王伉率軍民抵擋了下來,如今四人帶了十來萬軍隊還陷在永昌郡。
諸葛亮突然來了,直接抄後路。等朱褒高定得到消息的時候,牂牁郡、越嶲郡早已經望風而降了,朱褒和高定直接成了無本之木,再消耗下去就是死路一條。
四人簡單商議了一下,準備在雍闓的建寧郡以北就地對抗諸葛亮,此時四人內部也麵臨很尷尬的情況。
首先是孟獲,孟獲的軍隊最多,但是大都是蠻兵,雖然個人作戰英勇,但是團隊能力差,還有一點就是甲胄太少。但是孟獲人品還算信得過,不用擔心被孟獲“黑吃黑”。
其餘三人都是大族出身,兵多將廣裝備好。三人本來實力相當,但是此時高定和朱褒就尷尬了,因為家被諸葛亮偷了。
因此除了孟獲是真心對抗諸葛亮之外,其餘三人都是各懷鬼胎,甚至高定和朱褒有對雍闓取而代之的心思,雍闓也想消耗一下二人,等時機成熟把二人的兵馬吃下去。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敢把後背交給別人,但都願把後背交給孟獲。
高定、雍闓、朱褒分左中右三路迎上諸葛亮,三人背後相隔二十裏是孟獲。這種陣型一看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諸葛亮眼見三人各自為戰,頓時計上心來。
帥帳內,諸葛亮道:“雍闓其人,誌大才疏,反複無常又剛愎自用,子龍將軍,你帶三千人去衝擊雍闓軍陣,可放手廝殺。魏延,你去左路迎戰高定,我親自帶人去右路壓住陣腳迎戰朱褒。”
一通鼓未停,魏延早就衝了出來,單槍匹馬叫陣高定,高定派出手下大將鄂煥,魏延戰了十來迴合,打馬就走。
鄂煥不知是計,縱馬就追,追了三裏不到,左右衝出魏延副將王平、張翼,兩人各帶兵馬將鄂煥圍住,魏延轉身,三合就將鄂煥生擒,得勝迴營。
中路雍闓帶兵正遇見趙雲,看見白凱銀甲,雍闓心裏就突突,再看見真是子龍來了,他恨不得打馬就走,哪還有再戰之心。
於是趙雲如入無人之境,一通廝殺下來,雍闓敗逃,趙雲俘虜就抓了兩千多,也是得勝迴營。
當天收兵,諸葛亮派人將鄂煥帶來問到:“你是誰的部將?”
鄂煥:“吾乃高定部將,要殺便殺,不必聒噪!”
諸葛亮一聽是鄂煥部將連忙吩咐道:“高定乃忠義之士,乃是受了雍闓蠱惑這才叛亂。這位將軍刀斧加身而不改色,真勇士也,來人,賜座。”
鄂煥坐了,內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諸葛亮說道:“你迴去勸說高定,如今他根基已失,久必為雍闓所乘,此時歸降我還算他戴罪立功,過往之罪不予追究,若是再執迷不悟,悔之晚矣!”說完吩咐士兵給鄂煥安排酒宴,酒足飯飽就將鄂煥放了迴去。
兩日後,諸葛亮命人在俘虜營散布消息“高定已經歸降,要將高定所屬兵馬放迴去。但是雍闓執迷不悟,將雍闓的部卒殺了祭旗。”
又兩日,諸葛亮親派人到俘虜營房傳令讓高定部卒返迴去,但是對俘虜的身份並不進行甄別,很多雍闓的俘虜兵怕真的被殺,也都趁亂迴去了。
雍闓得知消息,以為高定真要降了諸葛亮。於是派人通知朱褒,一起去向高定問個明白。
雍闓、朱褒到了高定營房,問道:“聽聞前日鄂煥將軍被抓,因何被放了迴來?”
高定道:“諸葛亮欲使離間計離間我等,因此將他放了迴來。”
雍闓道:“素聞諸葛亮足智多謀,我等定要同心同德,切莫中了他的詭計。”
朱褒道:“正是,我們三人明日一起向他進攻,免得被諸葛亮分而破之。”其實三人之間的信任隨著時間的流逝隻能越來越少的,朱褒提議三人合力一處,本意是三人擰成一股繩,最終也必然是適得其反的。
第二日,諸葛亮魏延、趙雲依舊出戰,見三人合並一處,諸葛亮說道:“賊兵中計矣!”於是命令趙雲、魏延齊出,不管高定和朱褒,隻是衝殺雍闓,雍闓大敗而逃。高定朱褒見狀也慌忙退兵,盡管如此,也被抓了不少俘虜。
諸葛亮先是傳令,厚待高定之兵,雍闓之兵稍後處決。讓高定之兵和朱褒之兵指認雍闓之兵,得雍闓兵千餘人。
又過一夜,諸葛亮命厚待雍闓之兵,膳食中給與酒肉,而朱褒、高定的兵則忍饑挨餓,沒有飯吃。
又一日,諸葛亮吩咐士兵在俘虜營散播消息:雍闓已經決定投降,並獻上朱褒、高定首級,雍闓兵可返家。因營門大開,不少朱褒、高定之兵也混進雍闓兵中逃了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