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風漸起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鵝卵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稱帝的消息傳到洛陽,已經是五月了。
雖然曹丕早已有準備,還是覺得莫名的憤怒和怨恨,有一種尊嚴被挑戰和踐踏的感覺。
曹丕也知天無二日之理,再加上刺殺阿鬥不成,還被孫權擺了一道,將自己賣了。劉備本來就打著為獻帝報仇的旗幟,現在多了一條刺殺阿鬥,劉備自然更有理由北伐,於是曹丕忙召來群臣商議對策。
大殿上,還是王朗率先發言道:“當日劉玄德欲登基之事傳來已有定論,若其登基,我大魏可派兵討伐,如今還有何議!”
曹丕看著司馬懿問道:“仲達有何高見?”曹丕對王朗在軍事上的指手畫腳根本不慣著,若不是王家是當世豪門,說不定就出言嗬斥了。
司馬懿猜到了曹丕的意思,清了清嗓子說道:“景興此言差矣,劉備從蜀中居高臨下,攻伐伶利。我等向蜀中進攻則是千難萬難。且此時劉備士氣正盛,我等可以積極防禦消耗其銳氣,待其銳氣耗盡,才好反守為攻。”
賈詡道:“仲達老成持重,此乃謀國之言!”
曹丕說道:“既如此,朕命曹真統禦長安之兵,嚴防劉備;命夏侯尚統襄樊之兵防關羽。”
賈詡道:“東吳孫權恐久為人下之人,且為人反複,毫無信義,陛下對東線也不得不妨。”
曹丕道:“吾曹家千裏駒在東線,還有滿寵張遼,我料孫權定不敢覬覦合肥。”曹家“千裏駒”是曹操對曹休的愛稱。
賈詡又道:“房陵上庸一線地勢險要,若是劉備命劉封、孟達從此出兵,關羽再從江陵北上,襄樊恐獨木難支,陛下不可不察。”
曹丕道:“文和所言深得我心,仲達,申耽、申儀兩兄弟是你所建議,如今這兩兄弟如何了?”
司馬懿道:“迴陛下,申儀已經受了官職,隻是一個申儀難成大事,我欲用這兩兄弟下一盤大棋,隻是此事需要臣親去襄樊督導,彼時可能需要伯仁(夏侯尚)將軍支持,還望陛下恩準。”
曹丕道:“我這就給夏侯尚下一道詔書,你明日便去襄樊吧!”
且不提曹魏對劉備稱帝的反應,隻說建業的孫權,得知程固和秦明居然放走了阿鬥,氣的將手中酒爵擲出,怒道:“這程固如此貪生怕死,怎可為將,若是這二人拚著性命不要,怎麽也把阿鬥和趙雲留在長沙了。”此時憤怒的孫權隻顧罵別人,早已忘記逍遙津的孫十萬了。
孫邵道:“主公,此事勿惱,伯言當初使計也是讓死士感染天花接觸那劉禪,讓其得天花而死。若真是刺死,劉玄德舉全國之力報複,與吳而言也是得不償失。”
孫權道:“長緒之言倒也有理,如此,那國書?”
孫邵道:“國書,小事爾,明公正欲讓曹劉相爭,這恰是機會。”
孫權道:“如此,此事就有勞長緒了。”
孫權又召呂蒙問道:“劉玄德已於本月四月初六登基,如今馬上五月了,伯言以為,劉備登基會作何打算?”
陸遜道:“劉備登基定然會先平南中,然後北伐。我料孟獲必然不是對手,主公還須多加支持才行。”
孫權道:“先前已經支持了五千甲胄,若再支持,恐國力難繼。”
陸遜道:“主公,孟獲之蠻族拚死蜀漢一人,日後我們與劉備爭奪荊州之時便少一份阻力,以我之見,恨不得派兵替孟獲守南中,將蜀漢之國力俱都消耗在南中才好。”
孫權沉吟片刻說道:“也罷,再給孟獲送過去五千甲胄,並派去一些謀士,用於不用,讓孟獲自專便是。此外,張飛哪兒你也要花些心思,如今曹魏人才凋零,我東吳也是帥才難繼,大耳賊那邊經年老將都在,吾心實難安。”
六月,公孫卓大婚畢,攜母返荊州。劉備因其當初守江陵的功勞,封了最低級的關內侯,阿鬥親自到碼頭送行說道:“介輔兄,讓你返江陵是我的主意,丞相在下一盤大旗,我怕二叔一個人在荊州難以周全,此去你務必幫助二叔守好東大門,一年之後,你我兄弟定能再見。”
公孫卓道:“莫非聲東擊西否?”
阿鬥哈哈大笑道:“我就知道瞞不過介輔,我隻說一點,你已經猜到了。”
公孫卓道:“丞相多智,我料此計等魏、吳反應過來時,南中早已盡在掌握了。”
公孫卓返迴荊州不提,隻說劉備兵發三路,西路出岐山,大將馬超,軍師伊籍,伊籍被劉備從荊州征調迴來了。參謀蔣琬、馬稷;中路主帥劉玄德,軍師諸葛亮,前鋒將軍張飛、趙雲;右路關羽從江陵出兵攻打襄樊。
劉備出兵的消息傳到洛陽,曹丕大驚,本來以為了劉備就算是討伐,也應該先打南中滅了後院之火。本想當個吃瓜群眾看看熱鬧,趁劉備攻打南中之際弄些好處,沒想到劉備全然不顧叛亂,居然舉全國之力北伐,這是對曹魏多大仇,多大恨啊!
曹丕暗恨,這大耳賊如此行事,就不怕兩虎相爭,豺狼得利。
驚歸驚,但是曹丕對劉備是一點都不敢小覷,當初的十八鎮諸侯被曹操滅了十六個,剩下一個就是東吳,但是最初隻能在十八鎮諸侯中敬陪末座的劉備卻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異軍突起,成了如今現存的唯一王侯,命夠硬不說心理素質還夠強,屢戰屢敗,是屢敗屢戰,小強也沒有他頑強,絕對當時的英雄。
曹丕和群臣商議之後,對各個邊防城市該增兵增兵,該畫餅的就給邊關將士畫餅,派出天使犒勞三軍,空頭支票許了一大堆,那是毫不含糊。
風漸起,戰爭的陰霾徹底籠罩在三國的上空,一場持續十數年的戰爭拉開了帷幕。
司馬懿到了襄陽,將魏忠召來詢問。司馬懿道:“魏忠,吾命你策反申耽、申儀兩兄弟,你年前就說申儀已反,如今是何境況?”
魏忠道:“稟主人,目前申儀已經完全投靠,在他的安排下,我軍已有數百士兵加入上庸的城防軍,且城中我也早已經埋伏了三百多人。如今申耽處也有部分護衛是我們的人。若是一旦有戰,這兄弟二人必然望風而降。”魏忠是司馬懿的家臣,自幼為司馬懿收養,司馬懿賜名魏忠,寓意忠於大魏。司馬懿道:“劉封、孟達如何?”
魏忠道:“劉封此次得封鄉侯,而孟達未見加官進爵,常常口出怨言。”
司馬懿道:“依你之見,可能策反孟達?”
魏忠道:“可。”
司馬懿道:“黃金美女,由你取用,但有進展,速速報我。”
劉備到了漢中,令黃忠駐紮上庸。黃忠自從南中歸來,這半年體力漸衰,醫官認為南中所中毒箭,餘毒未盡,多次用藥仍不見好,盡管如此,也非一般猛將可比,因此劉備將黃忠派到了上庸。
雖然曹丕早已有準備,還是覺得莫名的憤怒和怨恨,有一種尊嚴被挑戰和踐踏的感覺。
曹丕也知天無二日之理,再加上刺殺阿鬥不成,還被孫權擺了一道,將自己賣了。劉備本來就打著為獻帝報仇的旗幟,現在多了一條刺殺阿鬥,劉備自然更有理由北伐,於是曹丕忙召來群臣商議對策。
大殿上,還是王朗率先發言道:“當日劉玄德欲登基之事傳來已有定論,若其登基,我大魏可派兵討伐,如今還有何議!”
曹丕看著司馬懿問道:“仲達有何高見?”曹丕對王朗在軍事上的指手畫腳根本不慣著,若不是王家是當世豪門,說不定就出言嗬斥了。
司馬懿猜到了曹丕的意思,清了清嗓子說道:“景興此言差矣,劉備從蜀中居高臨下,攻伐伶利。我等向蜀中進攻則是千難萬難。且此時劉備士氣正盛,我等可以積極防禦消耗其銳氣,待其銳氣耗盡,才好反守為攻。”
賈詡道:“仲達老成持重,此乃謀國之言!”
曹丕說道:“既如此,朕命曹真統禦長安之兵,嚴防劉備;命夏侯尚統襄樊之兵防關羽。”
賈詡道:“東吳孫權恐久為人下之人,且為人反複,毫無信義,陛下對東線也不得不妨。”
曹丕道:“吾曹家千裏駒在東線,還有滿寵張遼,我料孫權定不敢覬覦合肥。”曹家“千裏駒”是曹操對曹休的愛稱。
賈詡又道:“房陵上庸一線地勢險要,若是劉備命劉封、孟達從此出兵,關羽再從江陵北上,襄樊恐獨木難支,陛下不可不察。”
曹丕道:“文和所言深得我心,仲達,申耽、申儀兩兄弟是你所建議,如今這兩兄弟如何了?”
司馬懿道:“迴陛下,申儀已經受了官職,隻是一個申儀難成大事,我欲用這兩兄弟下一盤大棋,隻是此事需要臣親去襄樊督導,彼時可能需要伯仁(夏侯尚)將軍支持,還望陛下恩準。”
曹丕道:“我這就給夏侯尚下一道詔書,你明日便去襄樊吧!”
且不提曹魏對劉備稱帝的反應,隻說建業的孫權,得知程固和秦明居然放走了阿鬥,氣的將手中酒爵擲出,怒道:“這程固如此貪生怕死,怎可為將,若是這二人拚著性命不要,怎麽也把阿鬥和趙雲留在長沙了。”此時憤怒的孫權隻顧罵別人,早已忘記逍遙津的孫十萬了。
孫邵道:“主公,此事勿惱,伯言當初使計也是讓死士感染天花接觸那劉禪,讓其得天花而死。若真是刺死,劉玄德舉全國之力報複,與吳而言也是得不償失。”
孫權道:“長緒之言倒也有理,如此,那國書?”
孫邵道:“國書,小事爾,明公正欲讓曹劉相爭,這恰是機會。”
孫權道:“如此,此事就有勞長緒了。”
孫權又召呂蒙問道:“劉玄德已於本月四月初六登基,如今馬上五月了,伯言以為,劉備登基會作何打算?”
陸遜道:“劉備登基定然會先平南中,然後北伐。我料孟獲必然不是對手,主公還須多加支持才行。”
孫權道:“先前已經支持了五千甲胄,若再支持,恐國力難繼。”
陸遜道:“主公,孟獲之蠻族拚死蜀漢一人,日後我們與劉備爭奪荊州之時便少一份阻力,以我之見,恨不得派兵替孟獲守南中,將蜀漢之國力俱都消耗在南中才好。”
孫權沉吟片刻說道:“也罷,再給孟獲送過去五千甲胄,並派去一些謀士,用於不用,讓孟獲自專便是。此外,張飛哪兒你也要花些心思,如今曹魏人才凋零,我東吳也是帥才難繼,大耳賊那邊經年老將都在,吾心實難安。”
六月,公孫卓大婚畢,攜母返荊州。劉備因其當初守江陵的功勞,封了最低級的關內侯,阿鬥親自到碼頭送行說道:“介輔兄,讓你返江陵是我的主意,丞相在下一盤大旗,我怕二叔一個人在荊州難以周全,此去你務必幫助二叔守好東大門,一年之後,你我兄弟定能再見。”
公孫卓道:“莫非聲東擊西否?”
阿鬥哈哈大笑道:“我就知道瞞不過介輔,我隻說一點,你已經猜到了。”
公孫卓道:“丞相多智,我料此計等魏、吳反應過來時,南中早已盡在掌握了。”
公孫卓返迴荊州不提,隻說劉備兵發三路,西路出岐山,大將馬超,軍師伊籍,伊籍被劉備從荊州征調迴來了。參謀蔣琬、馬稷;中路主帥劉玄德,軍師諸葛亮,前鋒將軍張飛、趙雲;右路關羽從江陵出兵攻打襄樊。
劉備出兵的消息傳到洛陽,曹丕大驚,本來以為了劉備就算是討伐,也應該先打南中滅了後院之火。本想當個吃瓜群眾看看熱鬧,趁劉備攻打南中之際弄些好處,沒想到劉備全然不顧叛亂,居然舉全國之力北伐,這是對曹魏多大仇,多大恨啊!
曹丕暗恨,這大耳賊如此行事,就不怕兩虎相爭,豺狼得利。
驚歸驚,但是曹丕對劉備是一點都不敢小覷,當初的十八鎮諸侯被曹操滅了十六個,剩下一個就是東吳,但是最初隻能在十八鎮諸侯中敬陪末座的劉備卻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異軍突起,成了如今現存的唯一王侯,命夠硬不說心理素質還夠強,屢戰屢敗,是屢敗屢戰,小強也沒有他頑強,絕對當時的英雄。
曹丕和群臣商議之後,對各個邊防城市該增兵增兵,該畫餅的就給邊關將士畫餅,派出天使犒勞三軍,空頭支票許了一大堆,那是毫不含糊。
風漸起,戰爭的陰霾徹底籠罩在三國的上空,一場持續十數年的戰爭拉開了帷幕。
司馬懿到了襄陽,將魏忠召來詢問。司馬懿道:“魏忠,吾命你策反申耽、申儀兩兄弟,你年前就說申儀已反,如今是何境況?”
魏忠道:“稟主人,目前申儀已經完全投靠,在他的安排下,我軍已有數百士兵加入上庸的城防軍,且城中我也早已經埋伏了三百多人。如今申耽處也有部分護衛是我們的人。若是一旦有戰,這兄弟二人必然望風而降。”魏忠是司馬懿的家臣,自幼為司馬懿收養,司馬懿賜名魏忠,寓意忠於大魏。司馬懿道:“劉封、孟達如何?”
魏忠道:“劉封此次得封鄉侯,而孟達未見加官進爵,常常口出怨言。”
司馬懿道:“依你之見,可能策反孟達?”
魏忠道:“可。”
司馬懿道:“黃金美女,由你取用,但有進展,速速報我。”
劉備到了漢中,令黃忠駐紮上庸。黃忠自從南中歸來,這半年體力漸衰,醫官認為南中所中毒箭,餘毒未盡,多次用藥仍不見好,盡管如此,也非一般猛將可比,因此劉備將黃忠派到了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