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曹丕稱帝 東漢滅亡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鵝卵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說黃忠一路向南,雖然山路崎嶇難行,也擋不住高歌猛進,但是入益州郡(後改為建寧郡)已經接近七月,此時他還不知雍闓早有反心,見雍闓前來勞軍,也還十分熱情。卻不知雍闓早已經將黃忠營寨布置悄悄記下,當天就給孟獲細細畫下。孟獲得了黃忠的營寨布置,當夜就來劫營了。
三更時分,孟獲命手下一個小元帥叫金環三結的前來劫營,那蠻兵隻懂得殺人放火,哪裏知道怎麽劫營,來到黃忠營寨,縱馬進去放火殺人。一路衝殺進去之後,見營帳就燒,發現前營無人,正要殺去後營,突然兩邊舉起很多火把,黃忠大喝一聲“放箭”,一時間萬箭齊發,那金環三結眼見不對,慌忙撤退,隻留下數百具屍體跑了迴去。
原來黃忠也是經年老將,雖未料到有人劫營,卻也做了應對,又放暗哨在五裏之外,金環三結人還未到,馬蹄聲早就驚到到了暗哨,暗哨迅速報告消息,黃忠就早已知曉了。
黃忠命人掩埋屍體,副將王平說道:“黃老將軍,你看這蠻兵隻有將領方有皮甲,普通士卒卻是甲胄也無,怎地敢造反呢?”
黃忠道:“他們不知天朝威儀,夜郎自大慣了。”當夜無話。
第二日黃忠又向前行時,突然道旁山上人馬喧嘩,山間跳出來一將,大喝道:“頭領帳下二路元帥董荼那在此,那漢人將領,可敢與我一戰?”
黃忠大笑正欲向前,王平道:“此等無名之輩,何用老將軍出馬,看我取他頭來。”黃忠大笑道:“也好,你且去,我為你掠陣。”
王平提刀向前,那董荼那在蠻族也算是一條好漢,但卻不是王平對手,隻見王平和他叮叮當當戰了三十餘迴合,那董荼那說道:“漢將稍等,今日我肚子未吃飽,我們明日再戰。”
王平哈哈大笑道:“明日吃飽些,好做個飽死鬼。”
其實不是這董荼那戰不過王平,而是孟獲得了孫闊所贈的鎧甲,那鎧甲穿戴在身施展不便,他正在讓親信士卒適應,因此安排手下三路兵馬統領將時間拖上一拖。
第三日,那董荼那又來,王平道:“今日可曾吃飽飯?”
董荼那道:“廢話少說,看刀。”縱馬揚刀殺來,這一通廝殺直到五十迴合,董荼那不是對手,被王平一刀削掉一大撮頭發,嚇得縱馬就跑,王平打馬就追。蠻兵大敗,王平追了三裏,黃忠怕中了埋伏,鳴金收兵。
且說黃忠的士兵連戰連勝,慢慢有了驕矜之心,又見那蠻兵麵黃肌瘦又無甲胄,更是輕視,覺得戰勝他們實在是太容易了。
黃忠又帶兵行了兩日,即將過益州郡,路過一條大河,黃忠軍隊渡河過半時,對岸突然殺來一隻兵馬,為首大將大喝道:“首領帳下大將阿會喃在此,漢兵休要過河。”說完殺了過來。
黃忠見人長得兇惡來的兇猛,以為遇到了當世猛將,不放心王平應敵,親自縱馬向前,誰知來人叫的兇狠,卻是個銀樣鑞槍頭的,隻一合,被黃忠拿下,他的部將見狀四散而逃,黃忠所部順利的過了河。
此時黃忠所部已經驕傲起來,認為蠻兵不過如此,一戰擊潰,黃忠過了河隻見對麵寨裏飄著一杆大旗,上寫一個大大的“孟”字,知曉這是孟獲的營寨。
黃忠當即命令,進攻城寨。在他們眼裏,這些蠻兵懂的什麽守城,還不是一鼓而定,果不其然,一通鼓後,營寨便已攻破,蠻兵爭相後退,黃忠哈哈大笑進了營寨。就在此時,一通火箭射來,營寨內早已經聚集了易燃之物,頓時火起。
黃忠一看中計,慌忙讓士兵後隊變前隊,當即後退,就在此時,孟獲手提大刀,帶領五千甲胄齊全的將士殺來,黃忠所部眼看蠻兵要螳臂當車,以為還如前幾日般,能摧枯拉朽的打敗他們,誰知一接戰,發現情形不對了,這隊蠻兵不但龍精虎猛,而且甲胄齊全,不知不覺間,黃忠的前鋒軍就被慢慢圍住了。
裏麵一圈是孟獲的甲胄齊全的精兵,外麵一圈是老弱病殘,黃忠見狀,大喝一聲“眾將隨我來!”縱馬揚刀,身前所擋甲胄齊全的士兵被黃忠一刀挑起,飛入半空,黃忠一刀將人劈為兩段,蠻兵俱驚,不敢再強行阻攔,黃忠由是帶兵衝出包圍,盡管如此,前鋒軍這一仗也折損了二千餘人。
等黃忠出了包圍,帶兵返迴益州郡已經到了八月,黃忠在益州郡安營紮寨等候劉備不提,且說許都內,近日又有了祥瑞。
先是石邑縣鳳凰來儀,後又有黃龍現於鄴郡。獻帝聽到祥瑞的奏報就心驚膽顫,因為這個時候大魏境內所有的祥瑞都會被滿朝文武視為曹丕是真龍天子的佐證。
於是中郎將李伏、太史丞許芝暗中商議:種種瑞徵,乃魏當代漢之兆,可安排受禪之禮,令漢帝將天下讓於魏王。
二人自知勢單力薄,又夥同華歆、王朗、辛毗、賈詡、劉廙、劉曄、陳矯、陳群、桓階等一班文武官僚,來奏漢獻帝,請禪位於魏王曹丕。
圖窮,匕見。在曹丕得授意下,獻帝的這幫漢臣都成了漢賊,開始強迫獻帝禪位。
漢獻帝雖然軟弱,但是對於皇位還是很執著的。當初曹操做丞相的時候,漢獻帝便三番五次的想要弄死曹操,把權利收迴來,衣帶詔就是最有名的例子。此時曹丕不出麵反而令文武群臣前來,劉協麵對此情況除了躲避,竟想不出對策,於是躲在內殿不見人。
到如今,曹魏境內的豪門大族幾乎全部都是忠於魏王的人,還忠於大漢的除了遠在西蜀的劉備,哪還有幾人?以致於漢獻帝被群臣淩辱威逼之時居然隻能靠曹皇後出頭了。
曹皇後本是曹丕妹妹,曹後見眾人到後宮威逼,大罵道:“爾等亂臣賊子,為了富貴行此獸行!我父功蓋寰宇,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竊神器。今吾兄嗣位不足一年,敢思篡漢,蒼天必不會護佑爾等。”罵完哭著進了內殿。
曹後將群臣大罵一頓,隻可惜不痛不癢,眾臣此刻隻想爭個擁立之功,誰還在乎臉皮。曹後罵完,被眾人湧進內廳,將皇帝逼了出來。
符寶郎祖弼因不肯交出玉璽被曹洪命武士殺了,華歆“騰”地一聲拔出腰間寶劍道:“當初平帝劉衎、少帝劉辯均死於非命,天子因董卓扶持才登上皇位,又得大魏先王護佑才得以成人,天下之人誰不知陛下無人君之福,所以這麽多年諸侯並起,四方大亂!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報德,是要天下人共伐陛下麽?”華歆直唿皇帝之名,簡直不當人子。
但是華歆直接用皇帝的性命威脅還是起了作用,劉協看著滿殿的文武大臣和武士,無奈的說道:“朕願將天下禪於魏王,幸留殘喘,以終天年。”
賈詡曰:“魏王必不負陛下。陛下可降詔,以安眾心。”其實賈詡本人並非如此無下限,但是情勢比人強,他也是無奈。賈詡在宛城獻計害死了曹昂和典韋,而曹昂和曹丕感情很是深厚,甚至一度代替了曹操的角色去看顧幾個幼年的弟弟。如今曹丕繼位,一旦清算昔日的罪過,那賈詡及其家人恐怕都難逃一死。因此在曹操時代當個隱身人的賈詡在曹丕時代很是活躍,而且往往思慮周全,言必中!
眾人聽了賈詡的話,不由得覺得還是賈詡穩妥,讓皇帝下了詔,蓋了玉璽,君無戲言,便不能反悔了,此事也就成了。
劉協眼見一點餘地都沒有了,就令陳群起草禪國詔書,華歆捧詔書、玉璽,引百官直至魏王宮獻納。玉璽落在詔書上之時,東漢已經滅亡了,真正的三國則由此開始。
曹丕得了詔書,此時已經可以稱帝了,但是仍舊擔心天下人議論,也擔心後世史書說他是篡逆之人,事到臨頭突然有些患得患失起來,對於他的疑慮,華歆、陳群等人並無辦法。
卻不知賈詡此前就已經猜到了,曹丕滿腦子篡位沒有想到身後事,一旦皇位到手,曹丕肯定會想粉飾太平,典型的既想做婊子還想要牌坊。所以賈詡讓獻帝先寫詔書做成既定事實,以免獻帝反悔,獻帝既然寫了詔書,後麵再勸說獻帝三辭三讓就容易多了。
於是賈詡站出來說道:“陛下,古人禪讓有三讓三辭之說,讓獻帝將詔書頒下三份,由不同之人在不同時間向陛下分三次頒布,然後陛下三辭,讓世人確信是獻帝欲讓皇位禪讓與陛下。”
曹丕本來還擔心民間罵他亂臣賊子,史書記載他是“篡逆”聽了賈詡的話大喜,說道:“文和之言,深得朕心。”
賈詡又道:“陛下可築一壇,名曰受禪壇,在第三次禪讓之時,集公卿庶民,在大庭廣眾之下讓獻帝親讀禪位詔書,親手奉上玉璽,如此千秋史冊當不至於再有非議。”這老銀幣真用心出謀劃策的時候,也不是隻有毒計,滅國的勾當都能被他幹的正大光明,不愧是三國第一智者。
隻因還有這個三辭三讓,讓本來八月就能當皇帝的曹丕生生忍到十月底。
三更時分,孟獲命手下一個小元帥叫金環三結的前來劫營,那蠻兵隻懂得殺人放火,哪裏知道怎麽劫營,來到黃忠營寨,縱馬進去放火殺人。一路衝殺進去之後,見營帳就燒,發現前營無人,正要殺去後營,突然兩邊舉起很多火把,黃忠大喝一聲“放箭”,一時間萬箭齊發,那金環三結眼見不對,慌忙撤退,隻留下數百具屍體跑了迴去。
原來黃忠也是經年老將,雖未料到有人劫營,卻也做了應對,又放暗哨在五裏之外,金環三結人還未到,馬蹄聲早就驚到到了暗哨,暗哨迅速報告消息,黃忠就早已知曉了。
黃忠命人掩埋屍體,副將王平說道:“黃老將軍,你看這蠻兵隻有將領方有皮甲,普通士卒卻是甲胄也無,怎地敢造反呢?”
黃忠道:“他們不知天朝威儀,夜郎自大慣了。”當夜無話。
第二日黃忠又向前行時,突然道旁山上人馬喧嘩,山間跳出來一將,大喝道:“頭領帳下二路元帥董荼那在此,那漢人將領,可敢與我一戰?”
黃忠大笑正欲向前,王平道:“此等無名之輩,何用老將軍出馬,看我取他頭來。”黃忠大笑道:“也好,你且去,我為你掠陣。”
王平提刀向前,那董荼那在蠻族也算是一條好漢,但卻不是王平對手,隻見王平和他叮叮當當戰了三十餘迴合,那董荼那說道:“漢將稍等,今日我肚子未吃飽,我們明日再戰。”
王平哈哈大笑道:“明日吃飽些,好做個飽死鬼。”
其實不是這董荼那戰不過王平,而是孟獲得了孫闊所贈的鎧甲,那鎧甲穿戴在身施展不便,他正在讓親信士卒適應,因此安排手下三路兵馬統領將時間拖上一拖。
第三日,那董荼那又來,王平道:“今日可曾吃飽飯?”
董荼那道:“廢話少說,看刀。”縱馬揚刀殺來,這一通廝殺直到五十迴合,董荼那不是對手,被王平一刀削掉一大撮頭發,嚇得縱馬就跑,王平打馬就追。蠻兵大敗,王平追了三裏,黃忠怕中了埋伏,鳴金收兵。
且說黃忠的士兵連戰連勝,慢慢有了驕矜之心,又見那蠻兵麵黃肌瘦又無甲胄,更是輕視,覺得戰勝他們實在是太容易了。
黃忠又帶兵行了兩日,即將過益州郡,路過一條大河,黃忠軍隊渡河過半時,對岸突然殺來一隻兵馬,為首大將大喝道:“首領帳下大將阿會喃在此,漢兵休要過河。”說完殺了過來。
黃忠見人長得兇惡來的兇猛,以為遇到了當世猛將,不放心王平應敵,親自縱馬向前,誰知來人叫的兇狠,卻是個銀樣鑞槍頭的,隻一合,被黃忠拿下,他的部將見狀四散而逃,黃忠所部順利的過了河。
此時黃忠所部已經驕傲起來,認為蠻兵不過如此,一戰擊潰,黃忠過了河隻見對麵寨裏飄著一杆大旗,上寫一個大大的“孟”字,知曉這是孟獲的營寨。
黃忠當即命令,進攻城寨。在他們眼裏,這些蠻兵懂的什麽守城,還不是一鼓而定,果不其然,一通鼓後,營寨便已攻破,蠻兵爭相後退,黃忠哈哈大笑進了營寨。就在此時,一通火箭射來,營寨內早已經聚集了易燃之物,頓時火起。
黃忠一看中計,慌忙讓士兵後隊變前隊,當即後退,就在此時,孟獲手提大刀,帶領五千甲胄齊全的將士殺來,黃忠所部眼看蠻兵要螳臂當車,以為還如前幾日般,能摧枯拉朽的打敗他們,誰知一接戰,發現情形不對了,這隊蠻兵不但龍精虎猛,而且甲胄齊全,不知不覺間,黃忠的前鋒軍就被慢慢圍住了。
裏麵一圈是孟獲的甲胄齊全的精兵,外麵一圈是老弱病殘,黃忠見狀,大喝一聲“眾將隨我來!”縱馬揚刀,身前所擋甲胄齊全的士兵被黃忠一刀挑起,飛入半空,黃忠一刀將人劈為兩段,蠻兵俱驚,不敢再強行阻攔,黃忠由是帶兵衝出包圍,盡管如此,前鋒軍這一仗也折損了二千餘人。
等黃忠出了包圍,帶兵返迴益州郡已經到了八月,黃忠在益州郡安營紮寨等候劉備不提,且說許都內,近日又有了祥瑞。
先是石邑縣鳳凰來儀,後又有黃龍現於鄴郡。獻帝聽到祥瑞的奏報就心驚膽顫,因為這個時候大魏境內所有的祥瑞都會被滿朝文武視為曹丕是真龍天子的佐證。
於是中郎將李伏、太史丞許芝暗中商議:種種瑞徵,乃魏當代漢之兆,可安排受禪之禮,令漢帝將天下讓於魏王。
二人自知勢單力薄,又夥同華歆、王朗、辛毗、賈詡、劉廙、劉曄、陳矯、陳群、桓階等一班文武官僚,來奏漢獻帝,請禪位於魏王曹丕。
圖窮,匕見。在曹丕得授意下,獻帝的這幫漢臣都成了漢賊,開始強迫獻帝禪位。
漢獻帝雖然軟弱,但是對於皇位還是很執著的。當初曹操做丞相的時候,漢獻帝便三番五次的想要弄死曹操,把權利收迴來,衣帶詔就是最有名的例子。此時曹丕不出麵反而令文武群臣前來,劉協麵對此情況除了躲避,竟想不出對策,於是躲在內殿不見人。
到如今,曹魏境內的豪門大族幾乎全部都是忠於魏王的人,還忠於大漢的除了遠在西蜀的劉備,哪還有幾人?以致於漢獻帝被群臣淩辱威逼之時居然隻能靠曹皇後出頭了。
曹皇後本是曹丕妹妹,曹後見眾人到後宮威逼,大罵道:“爾等亂臣賊子,為了富貴行此獸行!我父功蓋寰宇,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竊神器。今吾兄嗣位不足一年,敢思篡漢,蒼天必不會護佑爾等。”罵完哭著進了內殿。
曹後將群臣大罵一頓,隻可惜不痛不癢,眾臣此刻隻想爭個擁立之功,誰還在乎臉皮。曹後罵完,被眾人湧進內廳,將皇帝逼了出來。
符寶郎祖弼因不肯交出玉璽被曹洪命武士殺了,華歆“騰”地一聲拔出腰間寶劍道:“當初平帝劉衎、少帝劉辯均死於非命,天子因董卓扶持才登上皇位,又得大魏先王護佑才得以成人,天下之人誰不知陛下無人君之福,所以這麽多年諸侯並起,四方大亂!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報德,是要天下人共伐陛下麽?”華歆直唿皇帝之名,簡直不當人子。
但是華歆直接用皇帝的性命威脅還是起了作用,劉協看著滿殿的文武大臣和武士,無奈的說道:“朕願將天下禪於魏王,幸留殘喘,以終天年。”
賈詡曰:“魏王必不負陛下。陛下可降詔,以安眾心。”其實賈詡本人並非如此無下限,但是情勢比人強,他也是無奈。賈詡在宛城獻計害死了曹昂和典韋,而曹昂和曹丕感情很是深厚,甚至一度代替了曹操的角色去看顧幾個幼年的弟弟。如今曹丕繼位,一旦清算昔日的罪過,那賈詡及其家人恐怕都難逃一死。因此在曹操時代當個隱身人的賈詡在曹丕時代很是活躍,而且往往思慮周全,言必中!
眾人聽了賈詡的話,不由得覺得還是賈詡穩妥,讓皇帝下了詔,蓋了玉璽,君無戲言,便不能反悔了,此事也就成了。
劉協眼見一點餘地都沒有了,就令陳群起草禪國詔書,華歆捧詔書、玉璽,引百官直至魏王宮獻納。玉璽落在詔書上之時,東漢已經滅亡了,真正的三國則由此開始。
曹丕得了詔書,此時已經可以稱帝了,但是仍舊擔心天下人議論,也擔心後世史書說他是篡逆之人,事到臨頭突然有些患得患失起來,對於他的疑慮,華歆、陳群等人並無辦法。
卻不知賈詡此前就已經猜到了,曹丕滿腦子篡位沒有想到身後事,一旦皇位到手,曹丕肯定會想粉飾太平,典型的既想做婊子還想要牌坊。所以賈詡讓獻帝先寫詔書做成既定事實,以免獻帝反悔,獻帝既然寫了詔書,後麵再勸說獻帝三辭三讓就容易多了。
於是賈詡站出來說道:“陛下,古人禪讓有三讓三辭之說,讓獻帝將詔書頒下三份,由不同之人在不同時間向陛下分三次頒布,然後陛下三辭,讓世人確信是獻帝欲讓皇位禪讓與陛下。”
曹丕本來還擔心民間罵他亂臣賊子,史書記載他是“篡逆”聽了賈詡的話大喜,說道:“文和之言,深得朕心。”
賈詡又道:“陛下可築一壇,名曰受禪壇,在第三次禪讓之時,集公卿庶民,在大庭廣眾之下讓獻帝親讀禪位詔書,親手奉上玉璽,如此千秋史冊當不至於再有非議。”這老銀幣真用心出謀劃策的時候,也不是隻有毒計,滅國的勾當都能被他幹的正大光明,不愧是三國第一智者。
隻因還有這個三辭三讓,讓本來八月就能當皇帝的曹丕生生忍到十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