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曹操之死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鵝卵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月過去後,在視察完荊州郡縣之後終於等來曹操身死的消息,法正、劉備都很震驚,阿鬥這烏鴉嘴,簡直神了。
正月二十一,曹操在洛陽已經不能視物了,慌忙召曹洪、陳群、賈詡等,同至臥榻前,囑以後事。
曹操道:“曹洪聽令,令你著人即可取了司馬師、司馬昭項上人頭,若司馬懿有怨懟之心可一並除之。”
曹洪得令而出,帶人直衝司馬懿府上。
曹操又對餘下眾人說道:“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止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與卿等共謀天下,特以家事相托。孤長子曹昂,劉氏所生,不幸早年歿於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愛第三子植,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無謀;四子曹熊,多病難保。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卿等宜輔佐之。”眾人領命而出。
不多時,曹洪帶著司馬師、司馬昭的人頭來到曹操榻前,曹操看後道:“還迴去吧,讓司馬家厚葬即可。”又對曹洪道:“此有錦囊一個,若是說的準,你告訴曹丕定要小心提防司馬懿。”
曹洪說道:“兄長,怎為準?”
曹操說道:“若有一日,丕逼植堂前七步作詩,你可先將錦囊奉於曹丕,他看後即知。”
曹操死,群臣一邊用金棺銀槨入殮,一邊派人赴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臨淄侯曹植、蕭懷侯曹熊處報喪。
曹丕聞聽父親已死,放聲痛哭,帶領百官出城十裏迎接棺槨,之後數次哭到昏厥。然後將棺槨停在偏殿,在正殿設了靈堂,聚百官共哭曹操。就在大家哭的悲痛之時,中庶子司馬孚說道:“請世子息哀,且議大事。”
聞聽此言,百官俱驚,人死為大,還有比這個更大的大事?
司馬孚說道:“我知道世子悲痛,然魏王薨,天下震;世子當早日繼承王位,以安天下之心,此乃王之子之孝道,豈可隻是痛哭!”
群臣說道:“世子繼魏王位,沒有天子詔書,豈能造次!”
兵部尚書陳矯說道:“魏王有四子,如果此時世子不登位,四子都私自稱王,袁氏熙譚之禍殷鑒不遠,則社稷危矣,請世子當即嗣位,百官敢有異議者,如同此袍。”說完拔出寶劍將自己的袍子割掉一片。
此時突然外官來報:“華歆自許都而來。”
百官問他的來意,華歆反問道:“今魏王薨逝,天下震動,何不早請世子嗣位?”
眾官道:“沒有請到天子詔書!”
華歆曰:“吾已於漢帝處索得詔命在此。”眾皆踴躍稱賀。
華歆於懷中取出詔命開讀,原來華歆以諂事魏,但是因其才能有限,不被曹操重用,仍讓其待許都。聽聞曹操已薨,覺得機會到了,就起草了讓曹丕詔嗣位的詔書,威逼獻帝蓋章確認。獻帝軟弱,被華歆連哄帶騙加嚇唬真的讓他成了事,此刻他帶著詔書來了,成為了曹丕繼位的最大功臣。
獻帝下詔即封曹丕為魏王、丞相、冀州牧。
曹丕即日登位,受大小官僚參拜,後與文武群臣賜宴同樂。
就在眾人一邊奏樂一邊舞的時候,鄢陵侯曹彰,自長安領十萬大軍來到了,曹丕大驚,以為曹彰是來爭奪魏王位的。
諫議大夫賈逵說道:“魏王勿憂,看我三寸不爛之舌勸說鄢陵侯來拜!”
賈逵見到曹彰問道:“鄢陵侯是來奔喪的還是來搶王位的?”
曹彰說道:“我是來奔喪的。”
賈逵說道:“既然是來奔喪的,為什麽要帶兵馬前來?還要帶甲士進宮!”
曹彰連忙喝退將士,隻身隨賈逵去見曹丕。曹丕年長,對這個小兄弟一直都很照顧,如今曹操去世,兄弟相見,抱頭痛哭。哭畢,曹彰將十萬人馬盡數留給了曹丕,隻帶親軍迴了鄢陵。
有了這十萬兵馬在手,曹丕算是坐穩了王位,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封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禦史大夫;大小官僚,盡皆升賞。
華歆奏曹丕曰:“鄢陵侯已交割軍馬,赴本國去了;臨淄侯植、蕭懷侯熊,二人竟不來奔喪,理當問罪。”
曹丕對曹操生前寵愛曹植,甚至欲立曹植為世子之事一直耿耿於懷,如今有了加罪的借口,自然不願放過,於是命人去二人處問罪,不一日,去蕭懷的使者迴報:“蕭懷侯曹熊懼罪,自縊身死。”曹丕內心實在是不忍心,他知道這個弟弟根本沒有什麽野心,問罪也是做給曹植看的,沒有想到把他嚇死了。於是下令追贈蕭懷侯為蕭懷王,並厚葬了他。
去臨淄的使者迴報說:“臨淄侯日與丁儀、丁廙兄弟二人酣飲,悖慢無禮,我去宣讀魏王詔書的時候,臨淄侯端坐不動。我還被臨淄侯命人亂棍打出來了。”
曹丕大怒,命許褚著人將曹植帶來鄴城發落,許褚到了臨淄,守城將領居然阻攔,許褚殺了守城將領,又將曹植及丁儀、丁廙等人盡皆抓了,帶迴了鄴城。
卞夫人聽說兒子曹熊自縊身亡,曹植又被曹丕抓來了,連忙找到曹丕說道:“丕兒,熊兒已經自縊身亡,植兒因胸中之才,所以放縱,平生嗜酒疏狂,卻並無爭位之心,你若再殺他,為娘九泉之下也難瞑目啊。”
曹丕忙說道:“娘親勿憂,我也是深愛他的才華,但是他作為魏王親弟,不能總是任意妄為,有失風範。我叫他來就是嚇嚇他,讓他戒驕戒躁,以後好好做事”
卞夫人聽曹丕這麽說,知道曹丕是不會殺了曹植的,就哭著迴了寢宮。
卞夫人走後,華歆問道:“剛才是太後勸殿下不要殺掉臨淄侯麽?”
曹丕說:“是的。”
華歆說道:“臨淄侯才智過人,且為天下文人士子所喜,終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為後患。”
曹丕道:“我也有此想,隻是母命不敢違啊。”
華歆曰:“人們都說臨淄侯出口成章,主公可召他入對,用才能試探他,若是他真的才能超凡,就將他貶到不毛之地,以絕天下文人之口。若是他才能不足,則可趁機殺了永絕後患。”
曹丕聽後覺得有道理,命人召曹植入對,須臾,曹植入見,惶恐伏拜請罪。曹丕說道:“我與你雖是一母同胞,但是在大義上屬君臣,你怎麽敢恃才慢上,毆打我的使者!”
聽曹丕這麽說,華歆、賈逵皆勸諫說道:“藐視君王,此乃死罪,請魏王誅臨淄侯!”百官紛紛跟著說道“臨淄侯死罪!”
曹丕說道:“昔父王在,你常以文章誇示於人。吾今限汝行七步吟詩一首。若能,則免一死;若不能,則從重治罪,決不姑恕!”
曹洪聽到此處,突想起當日曹操臨死之際留下的錦囊,忙從懷中拿出說道:“昔日先王留一錦囊,臨淄侯吟詩畢請魏王拆開一覽。”
曹丕疑惑的拿著手中錦囊,靜待曹植作詩,曹植果然才智過人,七步之內作的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作為後世評價的建安七子之一,才學在當世也是一流的,此刻聽了曹植的詩,感動的是潸然淚下,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當初曹操微末之時,也是兄友弟恭的,如今為了一個王位,兄弟幾乎反目,此刻聽了這詩,已是動了惻隱之心,最後將曹植貶為安鄉侯,讓他離去了。
直至曹植離去,百官退朝,曹丕迴到內殿,這才想起手中還有一個錦囊,慌忙打開來看,隻見內寫“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驚急忙召曹洪來,問道:“子廉叔叔,此是何故?”
曹洪道:“啟稟魏王,此乃西蜀太子劉禪所留,當日先王問其三馬食槽三馬為何人,劉禪曰為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父子,先王雖然不太信,仍舊命我斬殺了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仍留司馬懿為你所用。當時劉禪所言,若是不信,可等丕令植七步成詩時打開錦囊。”
曹丕道:“子廉叔叔可知內容?”
曹洪說道:“臣不曾打開,不知內容。”
曹丕打開給曹洪看來,曹洪大驚問道:“當時真有未卜先知之人哉?若如此,司馬懿不可留,還請魏王下旨,我這就取了他性命。”
曹丕道:“無妨,三馬才可食槽,如今隻剩老馬,正當為我所用。”
曹洪道:“殿下,當初劉禪答應將精鹽和烈酒在我大魏的銷售讓與我曹家,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曹丕道:“可是父親當日所賜之酒?”原來當時阿鬥迴信之時,贈予曹操一壇烈酒。曹操怕有毒,先是讓太監飲了,無事。酒香早就把許褚的饞蟲勾出來了,許褚直接幹了一大碗,說了聲“好酒”一頭栽了下去,曹操命人封存了那壇酒,眾人還以為有毒,誰知第二天許褚醒來,還要那酒喝,又是一碗,仍舊無事。曹操這才敢和眾人分享,不得不說曹魏的大將都是北人,都愛飲這烈酒。曹丕當時就想到了,這種酒用來和匈奴人換戰馬,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如今曹洪問起,曹丕自然願意要了這鹽酒的經營之權,畢竟中間的差價都是錢啊,再說甄家世代經商,如今糜家已倒,甄家再無敵手,憑此物便可日進鬥金,到時自己的王位不是更穩,所得財貨還能養軍,一舉多得。至於劉禪能從中得利幾何,並不重要,隻需要在伐蜀之前將最後一筆交易時賴掉,自然能讓劉禪連本帶利折進來。
正月二十一,曹操在洛陽已經不能視物了,慌忙召曹洪、陳群、賈詡等,同至臥榻前,囑以後事。
曹操道:“曹洪聽令,令你著人即可取了司馬師、司馬昭項上人頭,若司馬懿有怨懟之心可一並除之。”
曹洪得令而出,帶人直衝司馬懿府上。
曹操又對餘下眾人說道:“孤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止有江東孫權,西蜀劉備,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與卿等共謀天下,特以家事相托。孤長子曹昂,劉氏所生,不幸早年歿於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愛第三子植,為人虛華少誠實,嗜酒放縱,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無謀;四子曹熊,多病難保。惟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業。卿等宜輔佐之。”眾人領命而出。
不多時,曹洪帶著司馬師、司馬昭的人頭來到曹操榻前,曹操看後道:“還迴去吧,讓司馬家厚葬即可。”又對曹洪道:“此有錦囊一個,若是說的準,你告訴曹丕定要小心提防司馬懿。”
曹洪說道:“兄長,怎為準?”
曹操說道:“若有一日,丕逼植堂前七步作詩,你可先將錦囊奉於曹丕,他看後即知。”
曹操死,群臣一邊用金棺銀槨入殮,一邊派人赴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臨淄侯曹植、蕭懷侯曹熊處報喪。
曹丕聞聽父親已死,放聲痛哭,帶領百官出城十裏迎接棺槨,之後數次哭到昏厥。然後將棺槨停在偏殿,在正殿設了靈堂,聚百官共哭曹操。就在大家哭的悲痛之時,中庶子司馬孚說道:“請世子息哀,且議大事。”
聞聽此言,百官俱驚,人死為大,還有比這個更大的大事?
司馬孚說道:“我知道世子悲痛,然魏王薨,天下震;世子當早日繼承王位,以安天下之心,此乃王之子之孝道,豈可隻是痛哭!”
群臣說道:“世子繼魏王位,沒有天子詔書,豈能造次!”
兵部尚書陳矯說道:“魏王有四子,如果此時世子不登位,四子都私自稱王,袁氏熙譚之禍殷鑒不遠,則社稷危矣,請世子當即嗣位,百官敢有異議者,如同此袍。”說完拔出寶劍將自己的袍子割掉一片。
此時突然外官來報:“華歆自許都而來。”
百官問他的來意,華歆反問道:“今魏王薨逝,天下震動,何不早請世子嗣位?”
眾官道:“沒有請到天子詔書!”
華歆曰:“吾已於漢帝處索得詔命在此。”眾皆踴躍稱賀。
華歆於懷中取出詔命開讀,原來華歆以諂事魏,但是因其才能有限,不被曹操重用,仍讓其待許都。聽聞曹操已薨,覺得機會到了,就起草了讓曹丕詔嗣位的詔書,威逼獻帝蓋章確認。獻帝軟弱,被華歆連哄帶騙加嚇唬真的讓他成了事,此刻他帶著詔書來了,成為了曹丕繼位的最大功臣。
獻帝下詔即封曹丕為魏王、丞相、冀州牧。
曹丕即日登位,受大小官僚參拜,後與文武群臣賜宴同樂。
就在眾人一邊奏樂一邊舞的時候,鄢陵侯曹彰,自長安領十萬大軍來到了,曹丕大驚,以為曹彰是來爭奪魏王位的。
諫議大夫賈逵說道:“魏王勿憂,看我三寸不爛之舌勸說鄢陵侯來拜!”
賈逵見到曹彰問道:“鄢陵侯是來奔喪的還是來搶王位的?”
曹彰說道:“我是來奔喪的。”
賈逵說道:“既然是來奔喪的,為什麽要帶兵馬前來?還要帶甲士進宮!”
曹彰連忙喝退將士,隻身隨賈逵去見曹丕。曹丕年長,對這個小兄弟一直都很照顧,如今曹操去世,兄弟相見,抱頭痛哭。哭畢,曹彰將十萬人馬盡數留給了曹丕,隻帶親軍迴了鄢陵。
有了這十萬兵馬在手,曹丕算是坐穩了王位,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封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禦史大夫;大小官僚,盡皆升賞。
華歆奏曹丕曰:“鄢陵侯已交割軍馬,赴本國去了;臨淄侯植、蕭懷侯熊,二人竟不來奔喪,理當問罪。”
曹丕對曹操生前寵愛曹植,甚至欲立曹植為世子之事一直耿耿於懷,如今有了加罪的借口,自然不願放過,於是命人去二人處問罪,不一日,去蕭懷的使者迴報:“蕭懷侯曹熊懼罪,自縊身死。”曹丕內心實在是不忍心,他知道這個弟弟根本沒有什麽野心,問罪也是做給曹植看的,沒有想到把他嚇死了。於是下令追贈蕭懷侯為蕭懷王,並厚葬了他。
去臨淄的使者迴報說:“臨淄侯日與丁儀、丁廙兄弟二人酣飲,悖慢無禮,我去宣讀魏王詔書的時候,臨淄侯端坐不動。我還被臨淄侯命人亂棍打出來了。”
曹丕大怒,命許褚著人將曹植帶來鄴城發落,許褚到了臨淄,守城將領居然阻攔,許褚殺了守城將領,又將曹植及丁儀、丁廙等人盡皆抓了,帶迴了鄴城。
卞夫人聽說兒子曹熊自縊身亡,曹植又被曹丕抓來了,連忙找到曹丕說道:“丕兒,熊兒已經自縊身亡,植兒因胸中之才,所以放縱,平生嗜酒疏狂,卻並無爭位之心,你若再殺他,為娘九泉之下也難瞑目啊。”
曹丕忙說道:“娘親勿憂,我也是深愛他的才華,但是他作為魏王親弟,不能總是任意妄為,有失風範。我叫他來就是嚇嚇他,讓他戒驕戒躁,以後好好做事”
卞夫人聽曹丕這麽說,知道曹丕是不會殺了曹植的,就哭著迴了寢宮。
卞夫人走後,華歆問道:“剛才是太後勸殿下不要殺掉臨淄侯麽?”
曹丕說:“是的。”
華歆說道:“臨淄侯才智過人,且為天下文人士子所喜,終非池中物;若不早除,必為後患。”
曹丕道:“我也有此想,隻是母命不敢違啊。”
華歆曰:“人們都說臨淄侯出口成章,主公可召他入對,用才能試探他,若是他真的才能超凡,就將他貶到不毛之地,以絕天下文人之口。若是他才能不足,則可趁機殺了永絕後患。”
曹丕聽後覺得有道理,命人召曹植入對,須臾,曹植入見,惶恐伏拜請罪。曹丕說道:“我與你雖是一母同胞,但是在大義上屬君臣,你怎麽敢恃才慢上,毆打我的使者!”
聽曹丕這麽說,華歆、賈逵皆勸諫說道:“藐視君王,此乃死罪,請魏王誅臨淄侯!”百官紛紛跟著說道“臨淄侯死罪!”
曹丕說道:“昔父王在,你常以文章誇示於人。吾今限汝行七步吟詩一首。若能,則免一死;若不能,則從重治罪,決不姑恕!”
曹洪聽到此處,突想起當日曹操臨死之際留下的錦囊,忙從懷中拿出說道:“昔日先王留一錦囊,臨淄侯吟詩畢請魏王拆開一覽。”
曹丕疑惑的拿著手中錦囊,靜待曹植作詩,曹植果然才智過人,七步之內作的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作為後世評價的建安七子之一,才學在當世也是一流的,此刻聽了曹植的詩,感動的是潸然淚下,畢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當初曹操微末之時,也是兄友弟恭的,如今為了一個王位,兄弟幾乎反目,此刻聽了這詩,已是動了惻隱之心,最後將曹植貶為安鄉侯,讓他離去了。
直至曹植離去,百官退朝,曹丕迴到內殿,這才想起手中還有一個錦囊,慌忙打開來看,隻見內寫“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驚急忙召曹洪來,問道:“子廉叔叔,此是何故?”
曹洪道:“啟稟魏王,此乃西蜀太子劉禪所留,當日先王問其三馬食槽三馬為何人,劉禪曰為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父子,先王雖然不太信,仍舊命我斬殺了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仍留司馬懿為你所用。當時劉禪所言,若是不信,可等丕令植七步成詩時打開錦囊。”
曹丕道:“子廉叔叔可知內容?”
曹洪說道:“臣不曾打開,不知內容。”
曹丕打開給曹洪看來,曹洪大驚問道:“當時真有未卜先知之人哉?若如此,司馬懿不可留,還請魏王下旨,我這就取了他性命。”
曹丕道:“無妨,三馬才可食槽,如今隻剩老馬,正當為我所用。”
曹洪道:“殿下,當初劉禪答應將精鹽和烈酒在我大魏的銷售讓與我曹家,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曹丕道:“可是父親當日所賜之酒?”原來當時阿鬥迴信之時,贈予曹操一壇烈酒。曹操怕有毒,先是讓太監飲了,無事。酒香早就把許褚的饞蟲勾出來了,許褚直接幹了一大碗,說了聲“好酒”一頭栽了下去,曹操命人封存了那壇酒,眾人還以為有毒,誰知第二天許褚醒來,還要那酒喝,又是一碗,仍舊無事。曹操這才敢和眾人分享,不得不說曹魏的大將都是北人,都愛飲這烈酒。曹丕當時就想到了,這種酒用來和匈奴人換戰馬,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如今曹洪問起,曹丕自然願意要了這鹽酒的經營之權,畢竟中間的差價都是錢啊,再說甄家世代經商,如今糜家已倒,甄家再無敵手,憑此物便可日進鬥金,到時自己的王位不是更穩,所得財貨還能養軍,一舉多得。至於劉禪能從中得利幾何,並不重要,隻需要在伐蜀之前將最後一筆交易時賴掉,自然能讓劉禪連本帶利折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