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連鎖反應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鵝卵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曹操絕對不會派於禁去救樊城,要派就直接派張遼或者徐晃;孫權絕對不會去攻打江陵,要打就打合肥,打下合肥拿下徐州一路出兵青州兗州,一路白衣渡江拿下荊州然後兩路合圍曹操,則可直接占據東部半壁江山;而劉備絕對不會讓關羽出荊州,就算出兵也得等手下的人把利益分配完,一個從漢中出發,一個從荊州出發,兄弟兩個一起上。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在三國還未開始的時候,有一個絕佳的統一機會,隻是三個人的三個選擇都錯了。
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本來隻是生擒於禁,任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多米諾骨牌一旦推到了第一塊,後麵便會產生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首先是弘農郡陸渾縣的孫狼,早先因為曹操一連串的在荊州用兵,南陽郡及周邊雜役過重,百姓苦不堪言,孫狼起兵反曹,殺掉縣官之後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一直在被曹兵圍剿,直到關羽進攻襄樊,曹兵被逼支援襄樊,孫狼才喘一口氣。此時孫狼派人和關羽取得了聯係。
要知道關羽一向是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的,對於這種來自民間的反曹鬥士本就高看高看一眼,再說關羽也清楚,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的概念,於是接納了孫狼,給封了官。
這一接納、封官不要緊,在孫狼的示範作用下梁縣、郟縣的反曹力量紛紛起兵。梁縣、郟縣這一帶一直是苛捐雜稅過重的地區,赤壁之戰之時,多有勞夫死於赤壁,再加上不是曹操管理的核心區域經常被區別對待,地方百姓早就對曹操敢怒不敢言了,看見孫狼起兵得到關羽的支持,再想想劉備當初的攜民渡江一係列仁義之舉,紛紛加入反曹的陣營。
梁縣、郟縣的起兵,又引得秦嶺、太行引得各路山賊土匪的遙相唿應。秦嶺、太行兩個山脈都是連綿的大山,黃巾餘孽,躲避戰亂者,各地犯罪的罪犯上山落草的不知凡幾。秦嶺、太行亂起來,使得本來還能被剿滅的亂軍有了很大的戰略緩衝之地,可以說這幾股亂軍一旦迴師太行山或者秦嶺山脈,就是插在曹操心髒邊上的一個大號的釘子。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各地的武裝力量都願意歸附關羽,而關羽呢?遠的給封官,近一點的要裝備給裝備,要人給人。這麽一通騷操作下來,許都以南的反曹力量在關羽的大旗下形成了一個鮮明的統一戰線。
細思起來,這事不怪別人,就是曹操的錯,曹操自從攻打荊州,這十幾年實在是害苦了南陽周邊的百姓,在南陽郡的百姓心裏麵,天下苦曹久矣!
熟悉過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國能在抗日戰爭中堅持下來,敵後根據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能正麵牽製敵人,還給敵人的地方治理造成很大的負擔,現在關羽的敵後根據地不但多,還連成了片。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外部壓力之下,曹操自然把精力都放在關羽的身上,但是此時曹操的內部卻發生了內亂。
他魏國的相國,老幹部鍾繇手下的西曹掾魏諷謀反!
魏諷是沛國人,屬於曹操半個老鄉,在鄴城相當有影響,被潁川此時的帶頭大哥鍾繇征辟。
魏諷偷偷的與長樂衛尉陳禕密謀奪取鄴城,隻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快到約定之期的時候,陳禕害怕事敗就將魏諷告發了。
魏王太子曹丕殺伐果斷,殺了魏諷,連坐死者數千人,鍾繇也被牽連免了官。此次受牽連的官員中,張泉(張繡子)、劉廙兄弟(劉表故吏)、宋忠父子(劉表故吏)、王粲之子(劉表故吏),和荊州方麵全都有著曆史關係,若說這事和關羽沒有關係,我是不信!
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了關羽,曹操得到南陽郡之後,將南陽郡分為南鄉郡和南陽郡,同時增添了襄陽郡,嚴格來說此時荊州已經有九個郡了,這兩個大佬連家人都不要了,投降了關羽,可見此時關羽北伐一定勝利的觀念幾乎已經是深入人心了。
這才是真正的“羽威震華夏!”而不是因為關羽隻是水淹七軍就能威震華夏了。
這樣一來,襄樊周邊幾乎全部都是關羽的勢力了,一旦關羽拿下襄樊,從南陽出兵直達許昌,一路暢通無阻,甚至曹操慢一點,割須換袍都來不及了。
如果曹操的本家兄弟曹仁司令戰死,曹操就如同當年的袁紹一樣,一戰下來,地盤縮水一半,但是曹操相信曹仁能守住樊城麽?隻怕是不相信的,因為曹操此時想遷都了!
就在曹操與文武群臣商議遷都之時,司馬懿站了出來,說道:“關羽如此勢如破竹,我料想東吳更加害怕,丞相不如以皇帝的名義將江東封給孫權,讓他攻打荊州。之前有過盟約再加上有皇帝的聖旨,我料想孫權應該會去。”
曹操此時突然想起來阿鬥的那封信,信上所言孫權已經和劉備約定了,隻要關羽北伐,孫權就取合肥進攻徐州,若真是如此,那真的是滅頂之災了。但是無論如何,也得催孫權一下,同時也得派細作嚴密監視孫權的動向,如果他有什麽苗頭,也好及時抉擇。
孫權哪裏用人催,整個東吳都在苦苦尋找收複荊州的時機,如今關羽北伐,表麵上長驅直入,天下震動,實際上也不過就是用三萬多人馬加上俘虜北伐而已。若此時曹操再派人支援,加上曹仁的固守樊城,一定能把關羽牢牢牽製在樊城下,那機會不就來了。
於是乎,孫權和呂蒙開始有計劃的密謀,準備出兵!東吳的間諜機構開始迅速的運作起來!
所有人都知道關羽驕傲,不僅有傲氣,還有傲骨。於禁何許人也,假節鉞,益壽亭侯食邑1200戶,啥概念呢,可以理解為這就是曹操的“關羽”,他的到來意味著曹操手下最牛逼的人物來救樊城了,他的失敗意味著這天地下最牛逼的將軍就是關羽了。
所以二爺飄了,那是真飄啊,穿個護心甲就跑到樊城底下勸降來了。
此時的樊城內,眾將士得知於禁已經投降了關羽,覺得自己也投降關羽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是吧,你沒有看老大都投降了,於是就勸曹仁趕緊跑吧,趁現在關羽還沒有合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不知道真實的曹仁有沒有逃跑的念頭,反正史書記載他是想跑,最後被參謀滿寵勸住了,滿寵說:“水來的快,退的也快,現在聽說關羽已經派手下將戰線推進到了郟縣,之所以不敢長驅直入,就是因為怕咱這幾千人襲他的後!現在要是真走了,汝水以南就不再是國家所有了。”
曹仁一聽,覺得有道理啊,反正自己快病死了,跑啥!自己萬一守住了,怎麽也能給兒子多掙份家產,萬一自己戰死了,死就死吧,反正也快病死了,於是決定堅守。
既然決定堅守,城下那個勸降的紅臉糙漢就該死了,於是曹仁命令士兵射箭,這一通沒頭沒腦的箭射下來,關羽雖然很勇猛,還是中箭了。
上次被龐德射中了左臂,這次被曹仁派兵射中了右臂,左右很對稱,隻是曹仁不講武德,射的是毒箭,休養幾日不見好,關平無奈,隻得四處找名醫。
這也就是命數,如果此時劉備的內部是團結的,劉備從成都出兵拿下長安,至少能幫關羽分擔壓力,甚至能讓曹仁絕望之下退兵。如果江陵城的糜芳能給予足夠的糧草,關羽手下不至於斷糧。
可惜沒有如果,關羽堅持不了連續的進攻,所以讓曹操迎來了喘息之機。
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本來隻是生擒於禁,任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多米諾骨牌一旦推到了第一塊,後麵便會產生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首先是弘農郡陸渾縣的孫狼,早先因為曹操一連串的在荊州用兵,南陽郡及周邊雜役過重,百姓苦不堪言,孫狼起兵反曹,殺掉縣官之後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一直在被曹兵圍剿,直到關羽進攻襄樊,曹兵被逼支援襄樊,孫狼才喘一口氣。此時孫狼派人和關羽取得了聯係。
要知道關羽一向是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的,對於這種來自民間的反曹鬥士本就高看高看一眼,再說關羽也清楚,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的概念,於是接納了孫狼,給封了官。
這一接納、封官不要緊,在孫狼的示範作用下梁縣、郟縣的反曹力量紛紛起兵。梁縣、郟縣這一帶一直是苛捐雜稅過重的地區,赤壁之戰之時,多有勞夫死於赤壁,再加上不是曹操管理的核心區域經常被區別對待,地方百姓早就對曹操敢怒不敢言了,看見孫狼起兵得到關羽的支持,再想想劉備當初的攜民渡江一係列仁義之舉,紛紛加入反曹的陣營。
梁縣、郟縣的起兵,又引得秦嶺、太行引得各路山賊土匪的遙相唿應。秦嶺、太行兩個山脈都是連綿的大山,黃巾餘孽,躲避戰亂者,各地犯罪的罪犯上山落草的不知凡幾。秦嶺、太行亂起來,使得本來還能被剿滅的亂軍有了很大的戰略緩衝之地,可以說這幾股亂軍一旦迴師太行山或者秦嶺山脈,就是插在曹操心髒邊上的一個大號的釘子。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各地的武裝力量都願意歸附關羽,而關羽呢?遠的給封官,近一點的要裝備給裝備,要人給人。這麽一通騷操作下來,許都以南的反曹力量在關羽的大旗下形成了一個鮮明的統一戰線。
細思起來,這事不怪別人,就是曹操的錯,曹操自從攻打荊州,這十幾年實在是害苦了南陽周邊的百姓,在南陽郡的百姓心裏麵,天下苦曹久矣!
熟悉過近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國能在抗日戰爭中堅持下來,敵後根據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能正麵牽製敵人,還給敵人的地方治理造成很大的負擔,現在關羽的敵後根據地不但多,還連成了片。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外部壓力之下,曹操自然把精力都放在關羽的身上,但是此時曹操的內部卻發生了內亂。
他魏國的相國,老幹部鍾繇手下的西曹掾魏諷謀反!
魏諷是沛國人,屬於曹操半個老鄉,在鄴城相當有影響,被潁川此時的帶頭大哥鍾繇征辟。
魏諷偷偷的與長樂衛尉陳禕密謀奪取鄴城,隻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快到約定之期的時候,陳禕害怕事敗就將魏諷告發了。
魏王太子曹丕殺伐果斷,殺了魏諷,連坐死者數千人,鍾繇也被牽連免了官。此次受牽連的官員中,張泉(張繡子)、劉廙兄弟(劉表故吏)、宋忠父子(劉表故吏)、王粲之子(劉表故吏),和荊州方麵全都有著曆史關係,若說這事和關羽沒有關係,我是不信!
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了關羽,曹操得到南陽郡之後,將南陽郡分為南鄉郡和南陽郡,同時增添了襄陽郡,嚴格來說此時荊州已經有九個郡了,這兩個大佬連家人都不要了,投降了關羽,可見此時關羽北伐一定勝利的觀念幾乎已經是深入人心了。
這才是真正的“羽威震華夏!”而不是因為關羽隻是水淹七軍就能威震華夏了。
這樣一來,襄樊周邊幾乎全部都是關羽的勢力了,一旦關羽拿下襄樊,從南陽出兵直達許昌,一路暢通無阻,甚至曹操慢一點,割須換袍都來不及了。
如果曹操的本家兄弟曹仁司令戰死,曹操就如同當年的袁紹一樣,一戰下來,地盤縮水一半,但是曹操相信曹仁能守住樊城麽?隻怕是不相信的,因為曹操此時想遷都了!
就在曹操與文武群臣商議遷都之時,司馬懿站了出來,說道:“關羽如此勢如破竹,我料想東吳更加害怕,丞相不如以皇帝的名義將江東封給孫權,讓他攻打荊州。之前有過盟約再加上有皇帝的聖旨,我料想孫權應該會去。”
曹操此時突然想起來阿鬥的那封信,信上所言孫權已經和劉備約定了,隻要關羽北伐,孫權就取合肥進攻徐州,若真是如此,那真的是滅頂之災了。但是無論如何,也得催孫權一下,同時也得派細作嚴密監視孫權的動向,如果他有什麽苗頭,也好及時抉擇。
孫權哪裏用人催,整個東吳都在苦苦尋找收複荊州的時機,如今關羽北伐,表麵上長驅直入,天下震動,實際上也不過就是用三萬多人馬加上俘虜北伐而已。若此時曹操再派人支援,加上曹仁的固守樊城,一定能把關羽牢牢牽製在樊城下,那機會不就來了。
於是乎,孫權和呂蒙開始有計劃的密謀,準備出兵!東吳的間諜機構開始迅速的運作起來!
所有人都知道關羽驕傲,不僅有傲氣,還有傲骨。於禁何許人也,假節鉞,益壽亭侯食邑1200戶,啥概念呢,可以理解為這就是曹操的“關羽”,他的到來意味著曹操手下最牛逼的人物來救樊城了,他的失敗意味著這天地下最牛逼的將軍就是關羽了。
所以二爺飄了,那是真飄啊,穿個護心甲就跑到樊城底下勸降來了。
此時的樊城內,眾將士得知於禁已經投降了關羽,覺得自己也投降關羽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是吧,你沒有看老大都投降了,於是就勸曹仁趕緊跑吧,趁現在關羽還沒有合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不知道真實的曹仁有沒有逃跑的念頭,反正史書記載他是想跑,最後被參謀滿寵勸住了,滿寵說:“水來的快,退的也快,現在聽說關羽已經派手下將戰線推進到了郟縣,之所以不敢長驅直入,就是因為怕咱這幾千人襲他的後!現在要是真走了,汝水以南就不再是國家所有了。”
曹仁一聽,覺得有道理啊,反正自己快病死了,跑啥!自己萬一守住了,怎麽也能給兒子多掙份家產,萬一自己戰死了,死就死吧,反正也快病死了,於是決定堅守。
既然決定堅守,城下那個勸降的紅臉糙漢就該死了,於是曹仁命令士兵射箭,這一通沒頭沒腦的箭射下來,關羽雖然很勇猛,還是中箭了。
上次被龐德射中了左臂,這次被曹仁派兵射中了右臂,左右很對稱,隻是曹仁不講武德,射的是毒箭,休養幾日不見好,關平無奈,隻得四處找名醫。
這也就是命數,如果此時劉備的內部是團結的,劉備從成都出兵拿下長安,至少能幫關羽分擔壓力,甚至能讓曹仁絕望之下退兵。如果江陵城的糜芳能給予足夠的糧草,關羽手下不至於斷糧。
可惜沒有如果,關羽堅持不了連續的進攻,所以讓曹操迎來了喘息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