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羽出征
一統天下,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鵝卵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孫權君臣密謀商議奪取荊州的時候,阿鬥收到了劉備的迴信。其實劉備給阿鬥的這封迴信也是思慮良久的。
以前的阿鬥可以說是平凡至極,無論讀書還是學武都毫無天賦可言,劉備對其是失望的,但是不管是荊州群體還是益州群體都主張長子繼承製,而對於最早跟隨劉備之人,更是希望甘夫人所生劉阿鬥能繼承劉備的一切,再加上劉備就此一個嫡子,可以說是不得不讓其做了太子。
如今阿鬥的突然開竅讓劉備震驚之餘也老懷大慰,可以說是後繼有人了,因此飛鴿傳書道:“信已閱,大善,學習之餘有閑可練兵。”
劉備雖然使用的飛鴿傳書,這一番往來也已經七月底了,阿鬥算了一下日子,此時關羽應該已經發兵樊城了,手中再沒有一支可靠的軍隊,等到關羽敗走麥城。再想救那就隻能用直升機了,隻可惜他這個穿越者不帶係統,變不出直升機。
按照劉備的意思就是讓阿鬥操練個三四十個兵丁過過癮就算了,阿鬥可是要去救關羽的,別說三四十就是三四百都沒有太大用。因此阿鬥收到傳信之後才不管什麽學習之餘可練兵的鬼話,在他眼裏,劉備的飛鴿傳書隻有三個字“可練兵”,其他自動忽略。說實話,練兵他不會,但是他參加過軍訓啊,新中國的陸軍絕對的當世最強,有現成的經驗不嫖白不嫖。
荊州城外,前部司馬費詩手捧誥命而來,關羽帶人城郭外迎接,關羽將費詩迎接入城仔細問了劉備進位漢中王之事,費詩將眾人如何勸進,漢中王如何推脫之事說了一遍。然後關羽又問道:“費司馬,漢中王封我何爵?”
費詩道:“五虎大將之首!”
關羽問道:“那五虎大將?”
費詩道:“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是也。”
關羽怒道:“翼德是我三弟,我們跟隨大哥從涿州起兵;孟起世代名家,也曾迫的曹操割袍斷須;子龍久隨吾兄,可以算是我等四弟,長阪坡七進七出也算英雄一世;他三人可與我並列。黃忠何等人,敢與我同列?就因為他斬殺了一個夏侯淵?看我先取樊城再去許都斬了曹操人頭羞煞他,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費詩連忙說道:“將軍此言差矣。當初蕭何、曹參與高祖同舉大事,最為親近,而韓信不過是楚之亡將也;後來韓信被封為王,蕭何、曹參不過是一侯爵,後人從未聽說過蕭、曹二人有什麽怨言。今日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但是漢中王和將軍有兄弟之義,在我等看來漢中王和將軍是一體的。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也就是將軍,和其他人怎麽會一樣呢?將軍受漢中王厚恩,應當與漢中王休戚與共,福禍共享,怎麽能計較官號之高下呢。願將軍熟思之!”
關羽聽了之後對費詩拜謝說道:“關某見事不明,若不是費司馬指教,險些誤了大事。”說完跪拜接受了印綬。
關羽前些日子眼見諸將立功,心急難耐,上書請求攻打樊城,劉備已經允了所以派來費詩前來傳詔讓關羽進兵,此次費詩就是來傳詔的。
關羽也知諸葛孔明的隆中對,他本以為在劉備奪取涼州之前不會讓自己出兵的,沒想到此次劉備居然允許自己向樊城進軍了。不免心中躊躇滿誌,暗道:“此次合該關某大顯身手,不讓三弟、趙雲專美於前。”
關羽收到詔書當即命令糜芳和士仁為先鋒,先去江陵城外駐紮,自己在城中設宴款待費詩準備即日出兵。
宴席剛剛開始,就有人傳令說漢中王使者至,原來劉備收到阿鬥之信,和諸葛亮、法正討論之後,還是決定派人給關羽提個醒,不僅如此,為了方便關羽行事,劉備賜關羽“假節鉞”之權,臨陣具有生殺大權。
關羽聽聞來使轉述劉備的提醒,並不以為意,又聽說這提醒是阿鬥所說,更是不以為然起來。但是劉備給他的“假節鉞”的權利讓他甚為開懷,終究大哥對他與其他“五虎將”還是不同的。
關羽得此消息和費詩推杯換盞好不開心,宴席一直喝到深夜,好不歡快,誰知此時卻出事了。原來糜芳和士仁跟隨關羽在荊州駐紮之後,也很久沒有得功勞了,眼看出戰在即,二人也小酌了幾杯,喝酒倒不是什麽壞事,壞就壞在他們不隻是喝酒,居然喝醉了,酒後失火將軍器糧草都燒毀了。
關羽得知情況之後連忙帶人出城救火,直到天明才將火撲滅,關羽進了城,命人把糜芳、士仁捆綁押了上來大怒道:“你二人跟隨漢中王多年,一向謹小慎微,雖無大功卻也並無大過,因此本將軍令汝二人作先鋒,沒想到不曾出師,先將許多軍器糧草燒毀,如此誤事,要你二人何用?左右,與我推出去斬了!”
如果在昨日,關羽想斬二人須得報成都劉備批準,但是昨日劉備送來詔書,準許關羽“假節鉞”,這個權利就大了,關羽想殺任何人都可以先斬後奏了。
糜芳、士仁聽到關羽的軍令,麵如死灰,心灰意懶。內心不免對關羽更加不滿,費詩見狀忙道:“將軍且慢,將軍未曾出師,先斬大將,於軍不利。可暫免其罪,令其迴原職戴罪立功。”
糜芳、士仁從河北跟隨劉備已經二十餘年,所以關羽想讓二人做先鋒掙些軍功,誰知這二人如此不濟事,還未出征便先燒了自家軍資,真是出師不利。
關羽本不想重罰,但是出征在即,須得做到賞罰分明,若二人這等大錯仍不罰,怕是難以服眾。此刻正需要一個台階,因此聽了費詩之言後說道:“若不是看費司馬麵子,定斬不赦。隻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左右給我拖出去,各杖四十。”
於是就有武士將二人拖出去,各杖了四十棍,又摘去了先鋒印綬,關羽命糜芳仍舊守南郡,士仁守公安。二人離去之前,關羽又說道:“你二人迴去之後整頓軍資不得怠慢,若吾得勝迴來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罰!”糜芳、士仁羞愧離去,實則內心已經暗恨了。
關羽送別了費詩,便令廖化為先鋒,關平為副將,自領了中軍,馬良、伊籍為參謀,起兵直奔襄陽大路而來。
就在費詩前往荊州傳詔的時候,阿鬥在成都也沒有閑著,既然劉備允許他練兵了,那他就要執行自己心中的計劃,按照孫權和呂蒙的謀劃,關羽敗走麥城可比當初項羽在垓下的十麵埋伏,簡直是插翅難逃。
上輩子並不覺得關羽的失敗是不可挽迴的,這幾日阿鬥翻閱了荊州的地圖,再和印象中的《三國演義》一一驗證,覺得關羽此次敗的不冤,想救關羽也的確是千難萬難,為今之計,隻有先練兵,對,先練兵。
以前的阿鬥可以說是平凡至極,無論讀書還是學武都毫無天賦可言,劉備對其是失望的,但是不管是荊州群體還是益州群體都主張長子繼承製,而對於最早跟隨劉備之人,更是希望甘夫人所生劉阿鬥能繼承劉備的一切,再加上劉備就此一個嫡子,可以說是不得不讓其做了太子。
如今阿鬥的突然開竅讓劉備震驚之餘也老懷大慰,可以說是後繼有人了,因此飛鴿傳書道:“信已閱,大善,學習之餘有閑可練兵。”
劉備雖然使用的飛鴿傳書,這一番往來也已經七月底了,阿鬥算了一下日子,此時關羽應該已經發兵樊城了,手中再沒有一支可靠的軍隊,等到關羽敗走麥城。再想救那就隻能用直升機了,隻可惜他這個穿越者不帶係統,變不出直升機。
按照劉備的意思就是讓阿鬥操練個三四十個兵丁過過癮就算了,阿鬥可是要去救關羽的,別說三四十就是三四百都沒有太大用。因此阿鬥收到傳信之後才不管什麽學習之餘可練兵的鬼話,在他眼裏,劉備的飛鴿傳書隻有三個字“可練兵”,其他自動忽略。說實話,練兵他不會,但是他參加過軍訓啊,新中國的陸軍絕對的當世最強,有現成的經驗不嫖白不嫖。
荊州城外,前部司馬費詩手捧誥命而來,關羽帶人城郭外迎接,關羽將費詩迎接入城仔細問了劉備進位漢中王之事,費詩將眾人如何勸進,漢中王如何推脫之事說了一遍。然後關羽又問道:“費司馬,漢中王封我何爵?”
費詩道:“五虎大將之首!”
關羽問道:“那五虎大將?”
費詩道:“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是也。”
關羽怒道:“翼德是我三弟,我們跟隨大哥從涿州起兵;孟起世代名家,也曾迫的曹操割袍斷須;子龍久隨吾兄,可以算是我等四弟,長阪坡七進七出也算英雄一世;他三人可與我並列。黃忠何等人,敢與我同列?就因為他斬殺了一個夏侯淵?看我先取樊城再去許都斬了曹操人頭羞煞他,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
費詩連忙說道:“將軍此言差矣。當初蕭何、曹參與高祖同舉大事,最為親近,而韓信不過是楚之亡將也;後來韓信被封為王,蕭何、曹參不過是一侯爵,後人從未聽說過蕭、曹二人有什麽怨言。今日漢中王雖有五虎將之封,但是漢中王和將軍有兄弟之義,在我等看來漢中王和將軍是一體的。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也就是將軍,和其他人怎麽會一樣呢?將軍受漢中王厚恩,應當與漢中王休戚與共,福禍共享,怎麽能計較官號之高下呢。願將軍熟思之!”
關羽聽了之後對費詩拜謝說道:“關某見事不明,若不是費司馬指教,險些誤了大事。”說完跪拜接受了印綬。
關羽前些日子眼見諸將立功,心急難耐,上書請求攻打樊城,劉備已經允了所以派來費詩前來傳詔讓關羽進兵,此次費詩就是來傳詔的。
關羽也知諸葛孔明的隆中對,他本以為在劉備奪取涼州之前不會讓自己出兵的,沒想到此次劉備居然允許自己向樊城進軍了。不免心中躊躇滿誌,暗道:“此次合該關某大顯身手,不讓三弟、趙雲專美於前。”
關羽收到詔書當即命令糜芳和士仁為先鋒,先去江陵城外駐紮,自己在城中設宴款待費詩準備即日出兵。
宴席剛剛開始,就有人傳令說漢中王使者至,原來劉備收到阿鬥之信,和諸葛亮、法正討論之後,還是決定派人給關羽提個醒,不僅如此,為了方便關羽行事,劉備賜關羽“假節鉞”之權,臨陣具有生殺大權。
關羽聽聞來使轉述劉備的提醒,並不以為意,又聽說這提醒是阿鬥所說,更是不以為然起來。但是劉備給他的“假節鉞”的權利讓他甚為開懷,終究大哥對他與其他“五虎將”還是不同的。
關羽得此消息和費詩推杯換盞好不開心,宴席一直喝到深夜,好不歡快,誰知此時卻出事了。原來糜芳和士仁跟隨關羽在荊州駐紮之後,也很久沒有得功勞了,眼看出戰在即,二人也小酌了幾杯,喝酒倒不是什麽壞事,壞就壞在他們不隻是喝酒,居然喝醉了,酒後失火將軍器糧草都燒毀了。
關羽得知情況之後連忙帶人出城救火,直到天明才將火撲滅,關羽進了城,命人把糜芳、士仁捆綁押了上來大怒道:“你二人跟隨漢中王多年,一向謹小慎微,雖無大功卻也並無大過,因此本將軍令汝二人作先鋒,沒想到不曾出師,先將許多軍器糧草燒毀,如此誤事,要你二人何用?左右,與我推出去斬了!”
如果在昨日,關羽想斬二人須得報成都劉備批準,但是昨日劉備送來詔書,準許關羽“假節鉞”,這個權利就大了,關羽想殺任何人都可以先斬後奏了。
糜芳、士仁聽到關羽的軍令,麵如死灰,心灰意懶。內心不免對關羽更加不滿,費詩見狀忙道:“將軍且慢,將軍未曾出師,先斬大將,於軍不利。可暫免其罪,令其迴原職戴罪立功。”
糜芳、士仁從河北跟隨劉備已經二十餘年,所以關羽想讓二人做先鋒掙些軍功,誰知這二人如此不濟事,還未出征便先燒了自家軍資,真是出師不利。
關羽本不想重罰,但是出征在即,須得做到賞罰分明,若二人這等大錯仍不罰,怕是難以服眾。此刻正需要一個台階,因此聽了費詩之言後說道:“若不是看費司馬麵子,定斬不赦。隻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左右給我拖出去,各杖四十。”
於是就有武士將二人拖出去,各杖了四十棍,又摘去了先鋒印綬,關羽命糜芳仍舊守南郡,士仁守公安。二人離去之前,關羽又說道:“你二人迴去之後整頓軍資不得怠慢,若吾得勝迴來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罰!”糜芳、士仁羞愧離去,實則內心已經暗恨了。
關羽送別了費詩,便令廖化為先鋒,關平為副將,自領了中軍,馬良、伊籍為參謀,起兵直奔襄陽大路而來。
就在費詩前往荊州傳詔的時候,阿鬥在成都也沒有閑著,既然劉備允許他練兵了,那他就要執行自己心中的計劃,按照孫權和呂蒙的謀劃,關羽敗走麥城可比當初項羽在垓下的十麵埋伏,簡直是插翅難逃。
上輩子並不覺得關羽的失敗是不可挽迴的,這幾日阿鬥翻閱了荊州的地圖,再和印象中的《三國演義》一一驗證,覺得關羽此次敗的不冤,想救關羽也的確是千難萬難,為今之計,隻有先練兵,對,先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