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登基稱帝
重生武大郎:最強帝王係統 作者:扶風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百背負雙手,步履間自有一股逍遙灑脫之氣,邊走邊悠悠道:“吳遠啊,前方又是什麽生產線?”
話音未落,吳遠緊跟其後,步伐沉穩,神色恭敬,聞聽此言,連忙答道:“大王,前方乃是咱齊州引以為傲的精鋼長矛鍛造之地。”
“此非尋常生產線,乃是咱齊州軍器之驕傲,戰士手中之倚天長劍,護身之堅盾也。”
武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與嘉許,腳步一頓,轉身凝視吳遠,目光如電:“哦?我剛剛離開之時,鋼廠尚屬初建,如今竟能鍛造精鋼長矛,此等變化,真乃天翻地覆,教人歎為觀止!”
吳遠躬身一禮,滿臉自豪之色:“大王所言極是,然其變化之巨,尚不止此。”
“大王不在的日子裏,十大金剛以非凡之才略,不懈之努力,對鋼廠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與布局。”
“他們不僅運用了了頂尖的煉鐵之術,更創新性地將煉鋼與鍛造融為一體,使得生產效率倍增,齊州鋼鐵之質,已至巔峰之境。”
武百頷首微笑,他深知鋼鐵乃國家之根本,關乎軍事之強盛,工業之繁榮,乃至經濟之發展。
齊州鋼廠之蛻變,實為齊國未來之堅實基石。
“如此說來,這精鋼長矛之鍛造,又有何奧妙之處?”武百好奇之心頓起,語氣中透露出對細節的渴求。
吳遠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詳述之色:“大王,此長矛之鍛造,自選材至成品,每一環節皆精益求精。”
“先取上等鐵礦石,經烈火熔煉,去蕪存菁,得純淨鐵水。”
“而後,鐵水入模,經精細控溫冷卻,初具長矛之形。”
“然此僅為雛形,精髓在於後續之鍛造與淬火。”
“鍛造之時,我齊州工匠,手承先祖遺技,輔以現代機械之力,對長矛千錘百煉,折疊無數次,使其內質緊密,剛柔並濟。”
“至於淬火,更是決定長矛性能之關鍵。”
“火候、時間,皆需精準無誤,方能使長矛經受冰火兩重天之考驗,成就其鋒利刃口與堅韌槍身。”
吳遠言至此處,眼中滿是對工藝的熱愛與敬畏。他深知,每一杆精鋼長矛的誕生,皆是工匠們心血與智慧的結晶,是對極致之美的不懈追求。
武百聞聽吳遠一番解說,心中激蕩起難以名狀的自豪,他仿佛已預見齊州將士手持此等神兵,於戰場上所向無敵之英姿。
他深知,此非單純武器之升級,乃是齊州軍事與工業實力之雙重飛躍。
“好!好一個齊州鋼鐵廠,好一個十大金剛!”武百不禁擊掌讚歎,“爾等以行動證明,隻要眾誌成城,敢於創新,世間便無不可為之事。”
“我齊州,必將因爾等而更加輝煌!”
走了一程,日光斜灑,將二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的,武百忽地停下腳步,目光轉向吳遠,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切與探究:“吳遠啊,咱們這鋼鐵廠,如今是何等規模?手下工人兄弟姐妹,可都安好?”
吳遠聞言,臉上洋溢起自豪的笑容,他微微抬頭,望向遠方那高聳入雲的煙囪,仿佛能穿透雲層,看見鋼廠內熱火朝天的景象:“大王,咱們鋼鐵廠,如今已是聲名遠播,工人總數近萬之眾。”
“這數字背後,是每一位工匠兄弟辛勤汗水的匯聚,也是咱們齊州工業崛起的見證。”
武百聞言,眉頭微展,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之色:“近萬人?果真是蔚為壯觀!我們竟然發展至此等規模,當真是世事如棋局局新。”
吳遠點頭,繼續說道:“大王所言極是。”
“咱們廠的工人,多數出身於鐵匠、木匠之家,自幼便與爐火、鐵砧為伴,對金屬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因此,在培訓新技藝時,他們往往能迅速上手,展現出驚人的學習能力。”
“當然,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生產需求,我們也招聘了大量新員工,約有三千餘人,皆是朝氣蓬勃的青年才俊。”
“他們雖初來乍到,但在老師父們的悉心指導下,正一步步成長為鋼鐵廠的中堅力量。”
武百聽罷,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對吳遠的高度認可:“好,很好!吳遠,你不僅管理有方,更懂得因材施教,實為難得的人才。”
“咱們鋼鐵廠能有今日之輝煌,你功不可沒啊!”
吳遠連忙謙遜道:“大王謬讚了,這一切皆是仰仗大王的英明領導,和工人們的共同努力。”
“我不過是盡了些綿薄之力,實不敢當此讚譽。”
武百大笑,拍了拍吳遠的肩膀,道:“哈哈,吳遠兄弟太過自謙了。”
“走,咱們去食堂看看,讓我也瞧瞧咱們工人們的夥食如何,是否對得起他們流下的每一滴汗水。”
言罷,二人並肩而行,穿過一道道繁忙的生產線,向食堂方向進發。
不多時,一座宏偉的建築映入眼簾,那便是能容納五千人同時用餐的大食堂。
食堂外觀樸素而不失莊重,門楣上高懸一塊匾額,上書“鐵飯碗”三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寓意深遠。
走進食堂,一股清新而誘人的飯菜香撲鼻而來,讓人頓時食欲大增。
食堂內部寬敞明亮,一排排整齊的餐桌椅擺放得井然有序,每個餐位上都配備有幹淨的餐具。
牆上掛著幾幅描繪工人勞動場景的油畫,既增添了文化氣息,又讓人感受到濃厚的工業氛圍。
武百環顧四周,不禁點頭稱讚:“好一個‘鐵飯碗’,果真是名不虛傳。”
“看這食堂的規模與整潔程度,便知咱們對工人的關愛之心。”
“工人們能吃得好、吃得放心,才能更有力氣投入到生產中去。”
吳遠笑著解釋道:“大王所言極是。咱們深知,工人是鋼鐵廠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的健康與福祉直接關係到工廠的興衰成敗。”
“因此,在食堂的管理上,我們始終秉持著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確保每一份飯菜都新鮮可口、營養均衡。”
武百與吳遠並肩而立,隨著緩緩移動的人流,一同排在了打飯的隊列之中。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擺滿各式菜肴的餐台上,映照出一片溫馨而繁忙的景象。
食堂的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讓人忍不住垂涎欲滴。
“看這菜色,倒也頗為齊全。”
武百望著眼前琳琅滿目的菜肴,不禁讚歎道。
他目光掃過,隻見四盤主菜一字排開,兩葷兩素,搭配得恰到好處。
那素菜之中,一盤土豆絲切得細如發絲,金黃誘人。
另一盤炒油菜則翠綠欲滴,清香撲鼻。
至於那兩盤葷菜,更是令人食指大動:一盤辣椒炒肉絲,紅綠相間,辣香四溢。
另一盤紅燒排骨,色澤誘人,肉質酥軟,一看便知是下飯的好菜。
“大王所言極是,咱們食堂的飯菜確實講究營養均衡,口味也頗為地道。”
吳遠在一旁附和道,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他深知,這些看似簡單的菜肴背後,凝聚了食堂師傅們無數的心血與汗水。
他們用心烹飪每一道菜,隻為讓工人們能夠吃得滿意、吃得健康。
“吳遠啊,咱們且不談這些瑣碎之事,我正想問你,上個月咱們鋼鐵廠的產量如何?”武百話鋒一轉,將話題引向了正事。
吳遠聞言,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他略微沉吟片刻,然後緩緩說道:“迴大王,咱們上個月共產出五萬噸鋼鐵,數量之巨,實乃前所未有。”
“五萬噸?”武百聞言,不禁瞪大了眼睛,一臉驚訝之色。
他深知五萬噸鋼鐵意味著什麽——那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無數工匠兄弟辛勤汗水的結晶,是齊州工業實力的一次飛躍。
“怎麽那麽多?五萬噸,那可是足足一億斤啊!”
他喃喃自語道,語氣中既有驚歎也有感慨。
吳遠見狀,連忙解釋道:“大王有所不知,這多虧了咱們十大金剛的鼎力相助。”
“他們在附近開采了許多鐵礦,為咱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好!非常好!咱們有如此高的產能,何愁大業不成?哈哈哈哈!”武百的笑聲如雷鳴般響徹食堂,引得周圍人紛紛側目。
“吳遠,這喜慶的時刻,怎能少了美酒助興?”武百忽地話鋒一轉,望向吳遠問道。然而,吳遠卻麵露難色,輕聲道:“大王,咱們這裏確實沒有備下酒水。”
武百聞言,卻是不以為意,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隻見他伸手入懷,竟從一件看似普通的衣物中掏出了兩瓶冰涼的啤酒,那瓶身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顯然是剛從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取出。
“哈哈,無妨,看這是什麽?”他邊說邊將啤酒遞給了吳遠一瓶。
兩人相視一笑,輕輕碰瓶,隨即仰頭暢飲。那清冽的啤酒滑過喉嚨,帶來一絲絲涼意與暢快,仿佛連日來的疲憊都隨之消散。
周圍人的目光中充滿了驚奇與羨慕,卻不知這二人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
“吳遠,我意已決,不僅要將鋼鐵廠發揚光大,更要涉足造船業,開啟我們齊國的大航海時代!”
武百放下酒瓶,目光如炬。
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個夢想,更是齊國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是,大王英明!”吳遠聞言,連忙應聲道。
他深知大王胸有丘壑,誌在千裏,自己唯有全力輔佐,方能不負所托。
“不過,咱們的發展之路還需步步為營,不可急功近利。”武百話鋒一轉,又繼續說道,“鋼廠雖強,但民生亦不可忘。”
“我們要利用我們的技術與資源,生產出一些實用的產品,銷往四方,帶動齊州的民生經濟。”
“讓百姓們都能享受到我們發展的紅利,這才是真正的強國富民之道。”
“大王所言極是!”吳遠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敬佩之色。
他深知大王不僅有著非凡的遠見卓識,更有著一顆體恤民情、造福百姓的仁心。
“那麽,關於我們的鋼產量,如果全部用於生產兵器與鎧甲,一個月能造出多少來?”武百忽然話鋒一轉,問起了軍備之事。他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強大的軍事實力是保護家園、實現霸業的根本。
“迴大王,若是生產簡單的兵器,如馬槊、唐刀等,以我們現有的技術與設備,一個月內可輕鬆打造數十萬把。”
吳遠沉吟片刻後迴答道,“至於複雜的鎧甲,雖然耗時較長,但隻要我們集中力量,加班加點,一個月也能打造出數萬套來。”
吃完飯後,武百立於高爐之巔,俯瞰著這片由他親手締造的鋼鐵森林,心中湧動著前所未有的豪情壯誌。
“我武百治下的齊國,生產力已淩駕於諸國之上,實乃當世之超級大國,無人能及!”他的聲音渾厚有力,迴蕩在鋼鐵廠的每一個角落,仿佛連空氣中的塵埃都為之顫抖。
吳遠緊隨其側,望著大王那堅毅不拔的身影,心中滿是敬仰與自豪。
“這都是大王勵精圖治,日夜操勞的結果。”
“齊國能有今日之盛況,全賴大王英明領導。”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真誠與,每一字一句都是對武百最深情的頌歌。
視察完齊州鋼鐵廠,武百並未有絲毫停歇,他深知,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馬不停蹄間,已迴到了泰山腳下的王府。
王府內,燈火通明,武百步入書房,鋪開宣紙,提筆欲書,心中已有了更為宏大的藍圖。
次日,隨著《齊國新令》的頒布,整個齊國乃至鄰國都為之震動。
新令之首,便是統一貨幣之製,廢除舊有銅錢、銀兩,推行全新紙幣——“齊通寶”。此紙幣非但輕便易攜,更與黃金牢牢捆綁,其價值穩定,信譽卓著,一時之間,百姓爭相兌換,商賈貿易也因此更加便捷。
緊接著,《齊國新令》又推出了繼續推進現代化農業之策。
武百深知,農業乃國家之根本,遂決定以五豐府為樣板,將先進的農耕技術與管理經驗推廣到全國各州。
擴建五豐農業院,廣招天下英才,共研農事,以期提高糧食產量,解決百姓溫飽之憂。
一時間,五豐府內人聲鼎沸,學者、農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農業發展的未來之路。
工業方麵,武百更是將齊州定位為全國工業基地,鼓勵百姓勇於創新,製造各類工業產品。
他深知,隻有工業強盛,才能支撐起一個國家的繁榮與富強。
於是,齊州城內,各式各樣的工業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然而,武百的雄心並未止步於此。
他深知,齊國要想在亂世中立足,必須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
於是,《齊國新令》中又提出了對宋的經濟戰策略。
他繼續派遣商賈潛入宋朝境內,以低價傾銷商品,擾亂宋朝市場,同時大量收購糧食、礦產等戰略物資,逐步削弱宋朝的經濟基礎。
這一策略實施得極為隱秘而有效,不久之後,宋朝的商業與農業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與此同時,武百還下令將齊國境內的錢莊全部改為大齊銀行,並在宋朝境內開設分行。這一舉措不僅加強了對齊國經濟的控製力,更為齊國在宋朝境內的經濟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大齊銀行的建立,標誌著齊國金融體係的進一步完善與成熟。
在對外政策上,武百則采取了全麵停戰的策略。
他深知,戰爭雖能帶來一時的勝利與榮耀,但也會消耗大量的國力與民力。
因此,他決定將重心放在內部發展上,加速新軍的建設與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他也對內部機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簡冗員,提高效率,使得整個國家機器運轉得更加順暢與高效。
這一係列改革措施的實施,使得齊國在短時間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昌盛,軍事力量也日益強大。
武百站在泰山之巔,望著這片由自己親手打造的繁華盛世,心中充滿了無比的自豪與滿足。
政和八年,盛夏之季,七月流火,武百於泰山之巔,築壇祭天,昭告蒼穹,誓以凡胎肉骨,承繼天命,登基為帝。
群臣隨侍左右,共襄盛舉,天地為之色變,風雲為之動容。
儀式莊嚴而神聖,隨著最後一道祭禮的完成,武百身著十二章紋龍袍,頭戴平天冠,腳踏雲龍靴,緩緩步入祭壇中央。
其身形挺拔,龍袍隨風輕揚,猶如真龍降世,霸氣直衝雲霄。
“朕,本乃陽穀一介布衣,勤勉持家,以炊餅為業,雖無鴻鵠之誌,卻也安於現狀,歲月靜好。”
武百聲音洪亮,迴蕩在山穀之間。
“然天命所歸,非人力所能抗。自朕於陽穀起兵,不過須臾之間,大齊已立,威震四方。”
“兩年之內,兩度揮師西進,直搗汴京,大宋天子,亦不得不俯首稱臣,與朕共議天下大事。”
“此皆天意使然,非朕一人之功。然朕亦深知,天命所托,責任重大。”
“朕要告訴天下蒼生,朕不僅要拯救萬民於水火,更要一統八方,還世間一個太平盛世。”
武百言辭激昂,霸氣側漏,“如今這天下,四分五裂,諸侯割據,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皆因缺乏一統之君,無強者以定乾坤。”
“於是,朕應運而生,承繼大統,以天子之名,行天之道。”
“朕乃真龍天子,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之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朕之疆土;朕之意誌,所達之地,皆需歸順於朕。”
武百環視四周,目光如炬,仿佛已將天下盡收眼底。
“中原之地,宋室雖存,然其氣數已盡;北方遼金,雖強猶弱,不足為懼。”
“更有西夏、吐蕃、大理、迴鶻等異族,雖各據一方,然在朕眼中,皆是螻蟻之輩。”
“至於高麗、日本、天竺等遠方之國,亦難逃朕之征服之誌。”
“更有那遙遠的西方,未知之地,諸多國家,皆需朕之鐵騎,以揚我大齊之威。”
“朕在此立誓,隻要朕在世一日,便無有止境之征服。”
“朕之大軍,將如洪水猛獸,席卷天下。”
“華夏文明,將如春風化雨,澤被蒼生。”
“華夏之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必將成為世界之主流,萬國之共仰。”
言罷,群臣跪拜,山唿萬歲,聲震寰宇。武百之威,至此而極,其誌如磐石,其心如烈火,誓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讓華夏之名,響徹寰宇,萬古流芳。
武百見狀,龍顏大悅,擺手示意群臣起身,其聲如鍾,響徹雲霄:“諸位愛卿,平身。”
“今日,朕於此泰山之巔,不僅登基稱帝,更欲奠定大齊萬世之基。”
“朕宣布,自此刻起,國號定為‘大齊’,寓意我大齊子民齊心協力,共創輝煌。”
“年號則定為‘大統’,寓意天下一統,四海歸心。”
武百言罷,目光如炬,掃視群臣,氣勢磅礴。
“為使朝政清明,國家昌盛,朕決定推行內閣製,以集思廣益,共謀國是。”
“現特封羅隱為內閣首相,總理朝政,輔佐朕治理天下。”
“武鬆,英勇善戰,智勇雙全,封為國防大臣兼任大齊海陸空三軍總司令,掌天下兵馬,保我大齊疆土安寧。”
“陶鄆,理財有道,廉潔奉公,封為財政大臣,掌國家錢糧,以裕國用。”
“馬靈,心思細膩,洞察秋毫,封為內政大臣,理天下庶務,安百姓之心。”
“欒廷玉,明察秋毫,鐵麵無私,封為司法大臣,掌刑名律法,以正國綱。”
“靳春,醫術高超,仁心仁術,封為醫療衛生大臣,護佑蒼生,救死扶傷。”
“吳遠,匠心獨運,巧奪天工,封為工業大臣,興百工之業,富國強兵。”
“何牧,農耕有方,五穀豐登,封為農業大臣,勸課農桑,以養民力。”
“諸位愛卿,皆是我大齊之棟梁,望爾等恪盡職守,勤勉盡責,共襄盛舉,不負朕之厚望。”
“朕相信,在爾等輔佐之下,大齊定能繁榮昌盛,萬民安康,一統八方,威震四海!”
言罷,群臣再拜,齊聲高唿:“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浪滾滾,迴蕩在泰山之巔,仿佛連天地都為之動容。
自此,大齊帝國在武百的領導下,踏上了征服天下、開創盛世的征途。
話音未落,吳遠緊跟其後,步伐沉穩,神色恭敬,聞聽此言,連忙答道:“大王,前方乃是咱齊州引以為傲的精鋼長矛鍛造之地。”
“此非尋常生產線,乃是咱齊州軍器之驕傲,戰士手中之倚天長劍,護身之堅盾也。”
武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與嘉許,腳步一頓,轉身凝視吳遠,目光如電:“哦?我剛剛離開之時,鋼廠尚屬初建,如今竟能鍛造精鋼長矛,此等變化,真乃天翻地覆,教人歎為觀止!”
吳遠躬身一禮,滿臉自豪之色:“大王所言極是,然其變化之巨,尚不止此。”
“大王不在的日子裏,十大金剛以非凡之才略,不懈之努力,對鋼廠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與布局。”
“他們不僅運用了了頂尖的煉鐵之術,更創新性地將煉鋼與鍛造融為一體,使得生產效率倍增,齊州鋼鐵之質,已至巔峰之境。”
武百頷首微笑,他深知鋼鐵乃國家之根本,關乎軍事之強盛,工業之繁榮,乃至經濟之發展。
齊州鋼廠之蛻變,實為齊國未來之堅實基石。
“如此說來,這精鋼長矛之鍛造,又有何奧妙之處?”武百好奇之心頓起,語氣中透露出對細節的渴求。
吳遠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詳述之色:“大王,此長矛之鍛造,自選材至成品,每一環節皆精益求精。”
“先取上等鐵礦石,經烈火熔煉,去蕪存菁,得純淨鐵水。”
“而後,鐵水入模,經精細控溫冷卻,初具長矛之形。”
“然此僅為雛形,精髓在於後續之鍛造與淬火。”
“鍛造之時,我齊州工匠,手承先祖遺技,輔以現代機械之力,對長矛千錘百煉,折疊無數次,使其內質緊密,剛柔並濟。”
“至於淬火,更是決定長矛性能之關鍵。”
“火候、時間,皆需精準無誤,方能使長矛經受冰火兩重天之考驗,成就其鋒利刃口與堅韌槍身。”
吳遠言至此處,眼中滿是對工藝的熱愛與敬畏。他深知,每一杆精鋼長矛的誕生,皆是工匠們心血與智慧的結晶,是對極致之美的不懈追求。
武百聞聽吳遠一番解說,心中激蕩起難以名狀的自豪,他仿佛已預見齊州將士手持此等神兵,於戰場上所向無敵之英姿。
他深知,此非單純武器之升級,乃是齊州軍事與工業實力之雙重飛躍。
“好!好一個齊州鋼鐵廠,好一個十大金剛!”武百不禁擊掌讚歎,“爾等以行動證明,隻要眾誌成城,敢於創新,世間便無不可為之事。”
“我齊州,必將因爾等而更加輝煌!”
走了一程,日光斜灑,將二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的,武百忽地停下腳步,目光轉向吳遠,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切與探究:“吳遠啊,咱們這鋼鐵廠,如今是何等規模?手下工人兄弟姐妹,可都安好?”
吳遠聞言,臉上洋溢起自豪的笑容,他微微抬頭,望向遠方那高聳入雲的煙囪,仿佛能穿透雲層,看見鋼廠內熱火朝天的景象:“大王,咱們鋼鐵廠,如今已是聲名遠播,工人總數近萬之眾。”
“這數字背後,是每一位工匠兄弟辛勤汗水的匯聚,也是咱們齊州工業崛起的見證。”
武百聞言,眉頭微展,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之色:“近萬人?果真是蔚為壯觀!我們竟然發展至此等規模,當真是世事如棋局局新。”
吳遠點頭,繼續說道:“大王所言極是。”
“咱們廠的工人,多數出身於鐵匠、木匠之家,自幼便與爐火、鐵砧為伴,對金屬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因此,在培訓新技藝時,他們往往能迅速上手,展現出驚人的學習能力。”
“當然,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生產需求,我們也招聘了大量新員工,約有三千餘人,皆是朝氣蓬勃的青年才俊。”
“他們雖初來乍到,但在老師父們的悉心指導下,正一步步成長為鋼鐵廠的中堅力量。”
武百聽罷,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對吳遠的高度認可:“好,很好!吳遠,你不僅管理有方,更懂得因材施教,實為難得的人才。”
“咱們鋼鐵廠能有今日之輝煌,你功不可沒啊!”
吳遠連忙謙遜道:“大王謬讚了,這一切皆是仰仗大王的英明領導,和工人們的共同努力。”
“我不過是盡了些綿薄之力,實不敢當此讚譽。”
武百大笑,拍了拍吳遠的肩膀,道:“哈哈,吳遠兄弟太過自謙了。”
“走,咱們去食堂看看,讓我也瞧瞧咱們工人們的夥食如何,是否對得起他們流下的每一滴汗水。”
言罷,二人並肩而行,穿過一道道繁忙的生產線,向食堂方向進發。
不多時,一座宏偉的建築映入眼簾,那便是能容納五千人同時用餐的大食堂。
食堂外觀樸素而不失莊重,門楣上高懸一塊匾額,上書“鐵飯碗”三個大字,字跡蒼勁有力,寓意深遠。
走進食堂,一股清新而誘人的飯菜香撲鼻而來,讓人頓時食欲大增。
食堂內部寬敞明亮,一排排整齊的餐桌椅擺放得井然有序,每個餐位上都配備有幹淨的餐具。
牆上掛著幾幅描繪工人勞動場景的油畫,既增添了文化氣息,又讓人感受到濃厚的工業氛圍。
武百環顧四周,不禁點頭稱讚:“好一個‘鐵飯碗’,果真是名不虛傳。”
“看這食堂的規模與整潔程度,便知咱們對工人的關愛之心。”
“工人們能吃得好、吃得放心,才能更有力氣投入到生產中去。”
吳遠笑著解釋道:“大王所言極是。咱們深知,工人是鋼鐵廠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的健康與福祉直接關係到工廠的興衰成敗。”
“因此,在食堂的管理上,我們始終秉持著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確保每一份飯菜都新鮮可口、營養均衡。”
武百與吳遠並肩而立,隨著緩緩移動的人流,一同排在了打飯的隊列之中。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擺滿各式菜肴的餐台上,映照出一片溫馨而繁忙的景象。
食堂的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讓人忍不住垂涎欲滴。
“看這菜色,倒也頗為齊全。”
武百望著眼前琳琅滿目的菜肴,不禁讚歎道。
他目光掃過,隻見四盤主菜一字排開,兩葷兩素,搭配得恰到好處。
那素菜之中,一盤土豆絲切得細如發絲,金黃誘人。
另一盤炒油菜則翠綠欲滴,清香撲鼻。
至於那兩盤葷菜,更是令人食指大動:一盤辣椒炒肉絲,紅綠相間,辣香四溢。
另一盤紅燒排骨,色澤誘人,肉質酥軟,一看便知是下飯的好菜。
“大王所言極是,咱們食堂的飯菜確實講究營養均衡,口味也頗為地道。”
吳遠在一旁附和道,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他深知,這些看似簡單的菜肴背後,凝聚了食堂師傅們無數的心血與汗水。
他們用心烹飪每一道菜,隻為讓工人們能夠吃得滿意、吃得健康。
“吳遠啊,咱們且不談這些瑣碎之事,我正想問你,上個月咱們鋼鐵廠的產量如何?”武百話鋒一轉,將話題引向了正事。
吳遠聞言,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他略微沉吟片刻,然後緩緩說道:“迴大王,咱們上個月共產出五萬噸鋼鐵,數量之巨,實乃前所未有。”
“五萬噸?”武百聞言,不禁瞪大了眼睛,一臉驚訝之色。
他深知五萬噸鋼鐵意味著什麽——那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無數工匠兄弟辛勤汗水的結晶,是齊州工業實力的一次飛躍。
“怎麽那麽多?五萬噸,那可是足足一億斤啊!”
他喃喃自語道,語氣中既有驚歎也有感慨。
吳遠見狀,連忙解釋道:“大王有所不知,這多虧了咱們十大金剛的鼎力相助。”
“他們在附近開采了許多鐵礦,為咱們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好!非常好!咱們有如此高的產能,何愁大業不成?哈哈哈哈!”武百的笑聲如雷鳴般響徹食堂,引得周圍人紛紛側目。
“吳遠,這喜慶的時刻,怎能少了美酒助興?”武百忽地話鋒一轉,望向吳遠問道。然而,吳遠卻麵露難色,輕聲道:“大王,咱們這裏確實沒有備下酒水。”
武百聞言,卻是不以為意,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隻見他伸手入懷,竟從一件看似普通的衣物中掏出了兩瓶冰涼的啤酒,那瓶身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顯然是剛從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取出。
“哈哈,無妨,看這是什麽?”他邊說邊將啤酒遞給了吳遠一瓶。
兩人相視一笑,輕輕碰瓶,隨即仰頭暢飲。那清冽的啤酒滑過喉嚨,帶來一絲絲涼意與暢快,仿佛連日來的疲憊都隨之消散。
周圍人的目光中充滿了驚奇與羨慕,卻不知這二人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
“吳遠,我意已決,不僅要將鋼鐵廠發揚光大,更要涉足造船業,開啟我們齊國的大航海時代!”
武百放下酒瓶,目光如炬。
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個夢想,更是齊國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是,大王英明!”吳遠聞言,連忙應聲道。
他深知大王胸有丘壑,誌在千裏,自己唯有全力輔佐,方能不負所托。
“不過,咱們的發展之路還需步步為營,不可急功近利。”武百話鋒一轉,又繼續說道,“鋼廠雖強,但民生亦不可忘。”
“我們要利用我們的技術與資源,生產出一些實用的產品,銷往四方,帶動齊州的民生經濟。”
“讓百姓們都能享受到我們發展的紅利,這才是真正的強國富民之道。”
“大王所言極是!”吳遠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敬佩之色。
他深知大王不僅有著非凡的遠見卓識,更有著一顆體恤民情、造福百姓的仁心。
“那麽,關於我們的鋼產量,如果全部用於生產兵器與鎧甲,一個月能造出多少來?”武百忽然話鋒一轉,問起了軍備之事。他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強大的軍事實力是保護家園、實現霸業的根本。
“迴大王,若是生產簡單的兵器,如馬槊、唐刀等,以我們現有的技術與設備,一個月內可輕鬆打造數十萬把。”
吳遠沉吟片刻後迴答道,“至於複雜的鎧甲,雖然耗時較長,但隻要我們集中力量,加班加點,一個月也能打造出數萬套來。”
吃完飯後,武百立於高爐之巔,俯瞰著這片由他親手締造的鋼鐵森林,心中湧動著前所未有的豪情壯誌。
“我武百治下的齊國,生產力已淩駕於諸國之上,實乃當世之超級大國,無人能及!”他的聲音渾厚有力,迴蕩在鋼鐵廠的每一個角落,仿佛連空氣中的塵埃都為之顫抖。
吳遠緊隨其側,望著大王那堅毅不拔的身影,心中滿是敬仰與自豪。
“這都是大王勵精圖治,日夜操勞的結果。”
“齊國能有今日之盛況,全賴大王英明領導。”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真誠與,每一字一句都是對武百最深情的頌歌。
視察完齊州鋼鐵廠,武百並未有絲毫停歇,他深知,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馬不停蹄間,已迴到了泰山腳下的王府。
王府內,燈火通明,武百步入書房,鋪開宣紙,提筆欲書,心中已有了更為宏大的藍圖。
次日,隨著《齊國新令》的頒布,整個齊國乃至鄰國都為之震動。
新令之首,便是統一貨幣之製,廢除舊有銅錢、銀兩,推行全新紙幣——“齊通寶”。此紙幣非但輕便易攜,更與黃金牢牢捆綁,其價值穩定,信譽卓著,一時之間,百姓爭相兌換,商賈貿易也因此更加便捷。
緊接著,《齊國新令》又推出了繼續推進現代化農業之策。
武百深知,農業乃國家之根本,遂決定以五豐府為樣板,將先進的農耕技術與管理經驗推廣到全國各州。
擴建五豐農業院,廣招天下英才,共研農事,以期提高糧食產量,解決百姓溫飽之憂。
一時間,五豐府內人聲鼎沸,學者、農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農業發展的未來之路。
工業方麵,武百更是將齊州定位為全國工業基地,鼓勵百姓勇於創新,製造各類工業產品。
他深知,隻有工業強盛,才能支撐起一個國家的繁榮與富強。
於是,齊州城內,各式各樣的工業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然而,武百的雄心並未止步於此。
他深知,齊國要想在亂世中立足,必須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
於是,《齊國新令》中又提出了對宋的經濟戰策略。
他繼續派遣商賈潛入宋朝境內,以低價傾銷商品,擾亂宋朝市場,同時大量收購糧食、礦產等戰略物資,逐步削弱宋朝的經濟基礎。
這一策略實施得極為隱秘而有效,不久之後,宋朝的商業與農業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與此同時,武百還下令將齊國境內的錢莊全部改為大齊銀行,並在宋朝境內開設分行。這一舉措不僅加強了對齊國經濟的控製力,更為齊國在宋朝境內的經濟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大齊銀行的建立,標誌著齊國金融體係的進一步完善與成熟。
在對外政策上,武百則采取了全麵停戰的策略。
他深知,戰爭雖能帶來一時的勝利與榮耀,但也會消耗大量的國力與民力。
因此,他決定將重心放在內部發展上,加速新軍的建設與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他也對內部機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簡冗員,提高效率,使得整個國家機器運轉得更加順暢與高效。
這一係列改革措施的實施,使得齊國在短時間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昌盛,軍事力量也日益強大。
武百站在泰山之巔,望著這片由自己親手打造的繁華盛世,心中充滿了無比的自豪與滿足。
政和八年,盛夏之季,七月流火,武百於泰山之巔,築壇祭天,昭告蒼穹,誓以凡胎肉骨,承繼天命,登基為帝。
群臣隨侍左右,共襄盛舉,天地為之色變,風雲為之動容。
儀式莊嚴而神聖,隨著最後一道祭禮的完成,武百身著十二章紋龍袍,頭戴平天冠,腳踏雲龍靴,緩緩步入祭壇中央。
其身形挺拔,龍袍隨風輕揚,猶如真龍降世,霸氣直衝雲霄。
“朕,本乃陽穀一介布衣,勤勉持家,以炊餅為業,雖無鴻鵠之誌,卻也安於現狀,歲月靜好。”
武百聲音洪亮,迴蕩在山穀之間。
“然天命所歸,非人力所能抗。自朕於陽穀起兵,不過須臾之間,大齊已立,威震四方。”
“兩年之內,兩度揮師西進,直搗汴京,大宋天子,亦不得不俯首稱臣,與朕共議天下大事。”
“此皆天意使然,非朕一人之功。然朕亦深知,天命所托,責任重大。”
“朕要告訴天下蒼生,朕不僅要拯救萬民於水火,更要一統八方,還世間一個太平盛世。”
武百言辭激昂,霸氣側漏,“如今這天下,四分五裂,諸侯割據,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皆因缺乏一統之君,無強者以定乾坤。”
“於是,朕應運而生,承繼大統,以天子之名,行天之道。”
“朕乃真龍天子,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之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朕之疆土;朕之意誌,所達之地,皆需歸順於朕。”
武百環視四周,目光如炬,仿佛已將天下盡收眼底。
“中原之地,宋室雖存,然其氣數已盡;北方遼金,雖強猶弱,不足為懼。”
“更有西夏、吐蕃、大理、迴鶻等異族,雖各據一方,然在朕眼中,皆是螻蟻之輩。”
“至於高麗、日本、天竺等遠方之國,亦難逃朕之征服之誌。”
“更有那遙遠的西方,未知之地,諸多國家,皆需朕之鐵騎,以揚我大齊之威。”
“朕在此立誓,隻要朕在世一日,便無有止境之征服。”
“朕之大軍,將如洪水猛獸,席卷天下。”
“華夏文明,將如春風化雨,澤被蒼生。”
“華夏之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必將成為世界之主流,萬國之共仰。”
言罷,群臣跪拜,山唿萬歲,聲震寰宇。武百之威,至此而極,其誌如磐石,其心如烈火,誓要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讓華夏之名,響徹寰宇,萬古流芳。
武百見狀,龍顏大悅,擺手示意群臣起身,其聲如鍾,響徹雲霄:“諸位愛卿,平身。”
“今日,朕於此泰山之巔,不僅登基稱帝,更欲奠定大齊萬世之基。”
“朕宣布,自此刻起,國號定為‘大齊’,寓意我大齊子民齊心協力,共創輝煌。”
“年號則定為‘大統’,寓意天下一統,四海歸心。”
武百言罷,目光如炬,掃視群臣,氣勢磅礴。
“為使朝政清明,國家昌盛,朕決定推行內閣製,以集思廣益,共謀國是。”
“現特封羅隱為內閣首相,總理朝政,輔佐朕治理天下。”
“武鬆,英勇善戰,智勇雙全,封為國防大臣兼任大齊海陸空三軍總司令,掌天下兵馬,保我大齊疆土安寧。”
“陶鄆,理財有道,廉潔奉公,封為財政大臣,掌國家錢糧,以裕國用。”
“馬靈,心思細膩,洞察秋毫,封為內政大臣,理天下庶務,安百姓之心。”
“欒廷玉,明察秋毫,鐵麵無私,封為司法大臣,掌刑名律法,以正國綱。”
“靳春,醫術高超,仁心仁術,封為醫療衛生大臣,護佑蒼生,救死扶傷。”
“吳遠,匠心獨運,巧奪天工,封為工業大臣,興百工之業,富國強兵。”
“何牧,農耕有方,五穀豐登,封為農業大臣,勸課農桑,以養民力。”
“諸位愛卿,皆是我大齊之棟梁,望爾等恪盡職守,勤勉盡責,共襄盛舉,不負朕之厚望。”
“朕相信,在爾等輔佐之下,大齊定能繁榮昌盛,萬民安康,一統八方,威震四海!”
言罷,群臣再拜,齊聲高唿:“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浪滾滾,迴蕩在泰山之巔,仿佛連天地都為之動容。
自此,大齊帝國在武百的領導下,踏上了征服天下、開創盛世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