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齊王上朝
重生武大郎:最強帝王係統 作者:扶風曉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百輕抿一口茶,那茶水似乎帶著幾分寒意,卻未能冷卻他胸中沸騰的熱血與決絕。他猛地放下茶壺,發出“砰”的一聲脆響,隨即爆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笑聲中既有對對手的敬佩,也有對自己即將行動的堅定。
“好……好一個李文浙,真乃鐵骨錚錚的漢子,即便麵臨生死,亦能寧死不屈!哈哈哈,好一個‘忠’字當頭,令人敬佩!譚猛何在?”
武百的笑聲戛然而止,轉而是一聲威嚴的唿喚。
譚猛聞聲,身形如電,瞬間出現在武百麵前,單膝跪地,聲音洪亮:“末將在!請大王吩咐!”
“你速速領一隊精銳,前往李文浙府邸,將其全家老小妥善安置,務必保證他們的安全,同時也要嚴密監視,不得有誤!”
武百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既有對李文浙的惋惜,也有對大局的考量。
“遵命!”譚猛領命而去,步伐堅定,背影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忠誠。
武百轉而看向一旁的高俅,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高俅啊,你且退下,今日之事,你隻需旁觀即可。”
“記住,明日早朝,務必準時出席。”
高俅聞言,心中雖有千般疑問,卻也知此刻不是追問之時,隻得躬身行禮,緩緩退下,心中暗自揣摩著武百此舉背後的深意。
夜,悄然降臨,皇城內外,一片寂靜。而武百的府邸內,卻是燈火通明,他與幾位心腹將領密謀至深夜,隻為明日朝堂上那一場不可避免的較量。
次日清晨,天際初露曙光,紫禁城便迎來了它最為莊嚴的時刻——早朝。
趙佶端坐於龍椅之上,龍袍加身,威嚴無比,然而他的目光中卻透露出幾分疑惑。環顧四周,他發現往日裏總是早早到場的齊王武百竟不在列,心中不禁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
“齊王去哪裏了?”
趙佶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讓整個大殿瞬間靜謐下來。
李乃聞言連忙出列,躬身答道:“迴陛下,臣實不知齊王去向,但想來或有要事纏身,故而遲來。”
正當眾人議論紛紛,猜測不已之時,大殿之外,一陣沉重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
隻見武百身披金甲,手持七星龍淵劍,劍光如寒星閃爍,映照著他堅毅的臉龐。
他身後,武相、馬鄉、譚猛三大得力幹將緊隨其後,兩側則是全副武裝的衛兵,氣勢洶洶,仿佛要將整個大殿都籠罩在他們的威嚴之下。
這一幕,讓在場的皇帝與群臣無不震驚失色,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後退了幾步,生怕被這突如其來的氣勢所傷。
武百步入大殿,目光如炬,掃視全場,最終定格在趙佶身上,緩緩開口:“陛下,我來遲了,請恕罪。”
趙佶望著眼前這位氣勢逼人的武將,心中雖有疑惑,卻也隻得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齊王言重了,朕隻是擔心你的安危,既無大礙,便好。”
武百微微頷首,繼續說道:“陛下,我此行,乃是有要事相商。”
趙佶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上迴蕩,帶著幾分刻意的沉穩與威嚴,仿佛每一字都重如千鈞,砸在眾人的心頭。
“齊王請講,朕願聞其詳。”
武百聞言,上前一步,拱手作揖,聲音沉穩而有力:“啟稟陛下,昨日鄙人於宮中荷塘垂釣,本是閑情逸致,不料卻遭遇殺手突襲,幸得我身邊侍衛拚死護衛,方得保全性命。”
言罷,他目光如炬,掃視四周,似乎在尋找著什麽,又似在警告那些潛在的敵人。
趙佶聞言,麵色一沉,眉宇間閃過一絲怒意,但隨即又恢複了往日的平和:“這些殺手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在皇宮內行刺朝廷重臣,簡直是罪該萬死!齊王可有受傷?需得禦醫前來診治才是。”
武百搖了搖頭,感激道:“謝陛下掛念,鄙人並無大礙,隻是些許驚嚇罷了。”
“但此事非同小可,幕後主使若不揪出,恐怕宮中再無寧日。”
趙佶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心中卻暗自思量:這武百果然不是省油的燈,行事雷厲風行,絲毫不給敵人喘息之機。
這刺殺武百雖非我親手布局,但這些人這般忠誠於我,倒也算是一股可用之力。
正當此時,武百話鋒一轉,語氣中多了幾分冷冽:“陛下,鄙人已查明,此次行刺的幕後主使之一,正是那李文浙!”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頓時嘩然一片,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趙佶心中雖早有準備,但麵上仍裝作震驚之色,怒喝道:“大膽李文浙,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企圖謀害朕的兄弟!來人,速速將其押解上來,五馬分屍!”
然而,武百卻打斷了他的命令,聲音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決:“陛下,五馬分屍之刑,對於李文浙這等奸佞小人來說,未免太過仁慈。”
“他既敢謀害我,又怎知不會暗中對陛下不利?鄙人以為,當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說罷,他轉身對譚猛使了個眼色,譚猛心領神會,立刻領命而去,準備執行武百的命令。
大殿上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武百身上,仿佛這一刻,他就是那掌控生死的判官。
趙佶見狀,心中雖有不滿,但礙於武百的權勢與威望,隻得暫時隱忍。
他深知,此時若與武百硬碰硬,隻會讓朝堂更加動蕩不安。
於是,他強壓下怒火,故作平靜地說道:“齊王言之有理,李文浙此人罪大惡極,當嚴懲不貸。”
“但朕以為,律法之下,人人平等,即便是重犯,也應依律處置,不得擅自行刑。”
武百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趙佶會如此說。他緩緩道:“陛下所言極是,鄙人自當遵循律法。”
“不過,微臣還有一事相求。”
“哦?齊王但說無妨。”趙佶心中暗自警惕,不知武百又要耍什麽花樣。
“鄙人請陛下恩準,將李文浙及其九族一並押解至大殿之外,當眾問斬。”
“以此震懾那些心懷不軌之徒,也讓天下百姓看到陛下懲治奸佞的決心。”
武百的聲音不高,卻字字如重錘,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
趙佶聞言,心中雖有萬般不願,但麵對武百那不容拒絕的眼神,以及滿朝文武的注視,他隻能勉強點頭應允:“既如此,便依齊王所請。”
“但此事需得慎重處理,不得有誤。”
譚猛如鬼魅般穿梭於人群之中,身後跟著一列黑甲衛兵,步伐整齊而沉重,他們手中緊握的武器在陽光下泛著寒光,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譚猛大聲說道:“啟稟齊王!李文浙等人已經被押送而來!”
武百立於大殿門口,目光如炬,掃視著即將成為曆史一幕的現場,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
他轉身,麵向趙佶,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還請陛下與諸位大臣,隨鄙人一同見證這反賊的最終下場,以儆效尤。”
趙佶聞言,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猶豫與不忍。
他深知,拒絕武百的邀請,無異於直接挑戰其權威,可能引發更為激烈的衝突。
在權力的天平上,他不得不做出妥協。
“這…場麵確實過於血腥,朕本不欲觀之。”
趙佶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無奈,但更多的是對武百強權的無奈屈服。
武百似乎早已料到趙佶的反應,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勝利者的得意,也有對趙佶軟弱的輕蔑。
他輕輕拍了拍手,馬鄉便如同幽靈般出現在趙佶身旁,躬身行禮:“皇上,請!”
馬鄉的聲音雄渾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錘子,敲打著趙佶心中的防線。
他抬頭望向馬鄉,那雙眼睛裏充滿了堅定與忠誠,仿佛是在告訴他:這是無法逃避的命運。
趙佶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眾臣,最終落在了武百身上,那眼神中既有憤怒也有無奈。
在眾目睽睽之下,趙佶在馬鄉的引領下,緩緩走出大殿,步入那片即將成為血腥舞台的空地。
大臣們緊隨其後,有的麵露懼色,有的則是一臉冷漠,各自心中盤算著這場變故對自己的影響。
空地之上,李文浙及其九族已被衛兵們團團圍住,他們被五花大綁,衣衫襤褸,眼神中滿是絕望。
周圍的百姓被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吸引,紛紛圍攏過來,議論紛紛,卻無人敢上前一步。
武百站在高台上,俯瞰著這一切,他的聲音通過衛兵的傳令,清晰地傳遍了每一個角落:“李文浙,你身為朝廷重臣,不思報國,反而行刺於我,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李文浙抬頭,怒視著武百,聲音沙啞而充滿恨意:“武百,你有何資格定我生死?大宋的臣民們啊!請睜大眼睛看看這個所謂的齊王武百,看清他的真麵目!他無非就是想亡我大宋而已!”
武百冷笑一聲,不以為意:“哈哈哈哈!”
“斬立決!”
言罷,他猛地一揮手,衛兵們立刻上前,將李文浙及其九族推向了行刑台。
隨著譚猛的一聲令下:“斬!”
衛兵們手中的刀光一閃,瞬間劃破了空氣,帶起一陣陣刀聲。
李文浙及其九族的哀嚎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卻無法阻止那冰冷的刀刃無情地落下。
鮮血四濺,染紅了空地,也染紅了在場每一個人的雙眼。
趙佶站在人群中,臉色蒼白如紙,他的目光在血腥與絕望中遊離,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既為武百的殘忍手段感到憤怒,又為自己的軟弱無力感到悲哀。
這場血腥的處決持續了許久,直到最後一滴鮮血落地,一切才歸於平靜。
武百站在高台上,望著滿地的屍體與鮮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與冷酷。
他轉身麵向趙佶與眾臣,聲音低沉而有力:“今日之事,望諸位引以為戒,若有再犯者,定當嚴懲不貸!早朝繼續!”
眾人如同被無形的力量牽引,步履沉重地迴到了朝堂之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與壓抑。
陽光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地麵上,卻照不亮這陰暗的角落。
武百緩緩拔出腰間那柄傳說中的七星龍淵劍,劍光如龍,寒氣逼人,他環視四周,劍尖微顫,仿佛隨時準備劃破這沉默的空氣。
“你們這些人中,有李文浙的同謀,是誰?給我自覺地站出來!”
武百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大殿內,隻剩下他那迴響不絕的聲音,以及大臣們急促而又不安的唿吸聲。
時間仿佛凝固,大殿異常安靜,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清晰可聞。
大臣們麵麵相覷,眼中既有恐懼也有疑惑,更有對未知命運的深深憂慮。
他們知道,一旦站出來,就意味著與武百為敵,那將是萬劫不複的深淵。
但若不站出來,誰又能保證武百不會繼續追查,將無辜之人也卷入這場風暴之中?
武百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既有對人性弱點的嘲諷,也有對自己掌控全局的自信。“哈哈哈哈!好!有賊心沒賊膽是吧。”
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得意,幾分不屑,“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言罷,武百突然點名:“李乃!高俅!”
被點到名的兩人渾身一顫,連忙應聲:“在!”
“把你們自己的人撤出去。”武百的命令簡潔而直接,不容置疑。
李乃和高俅對視一眼,心中雖有千般不願,卻也隻能遵命行事。
他們迅速行動,將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同僚一一帶出大殿,一共三十多人。
隨著這些人的離去,大殿內的氣氛變得更加沉重。武百再次環視四周,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
“我再給諸位一個機會,有沒有承認的?誰是刺殺我的幕後主使!”
大臣們再次陷入沉默,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更是生與死的考驗。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而堅定的聲音打破了沉默:“是我!還你一命便是了!”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老將李忠國緩緩站出,他的身影在陽光下拉長,顯得格外悲壯。
李忠國,這位曾為宋朝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將,如今卻為了保護某個人或某種信念,甘願犧牲自己。
“李將軍!”有人驚唿出聲,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但李忠國卻仿佛沒有聽見,他的目光堅定而決絕,一步步走向大殿中央的柱子。
他的每一步都顯得那麽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眾人的心上。
“忠國啊,你這是何苦呢?”
趙佶的聲音突然響起,他望著李忠國那決絕的背影,眼中滿是痛惜與無奈。
但李忠國卻隻是微微側頭,給了趙佶一個複雜的眼神,那眼神中既有對君主的忠誠,也有對世態炎涼的感慨。
“陛下,老臣一生為國,無怨無悔。”
“今日之事,老臣願一力承擔,以保我朝安寧。”
李忠國的話語擲地有聲,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猛地一頭撞向柱子。
隻聽“砰”的一聲巨響,鮮血四濺,李忠國的身體無力地倒在地上。
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或震驚、或悲痛、或憤怒,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趙佶更是痛心疾首,他沒想到李忠國會以如此悲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武百則冷冷地看著這一切,他的心中雖然有一絲意外,但更多的是對權力的渴望與對對手的蔑視。
“好一個忠心的老將啊。”武百冷笑一聲,“可惜,你選錯了路。”
武百的聲音在空曠的朝堂上迴蕩,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散會!”二字簡短而有力,不僅結束了今日的朝議,也仿佛預示著一段新的征程即將開啟。他的身影在眾人的注視下漸行漸遠,每一步都顯得那麽堅定而決絕,仿佛已經預見了未來的風雨兼程。
迴到營帳,武百卸下了在外人麵前的威嚴,與羅隱相對而坐,兩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凝重。營帳內,燭火搖曳,將兩人的影子拉得長長的,仿佛也在訴說著這亂世中的種種不易。
“你認為主謀是李忠國嗎?”武百首先打破了沉默。
羅隱輕輕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絕對不是,大王。”
他緩緩說道,“李忠國此人,是宋朝的老將,心思單純,他隻是被利用罷了。”
武百聞言,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羅隱的判斷力,也明白自己不能輕易下結論。
“有沒有可能是趙佶?”
他提出了另一個可能,但語氣中卻帶著明顯的不確定。
羅隱再次搖頭,語氣堅定。
“他不敢,大王。”
“趙佶雖有心計,但早已失去權力,如今的他不過是個空殼皇帝罷了。”
“他沒有那個膽量,更沒有那個實力去策劃這樣一場政變。”
武百歎了口氣,心中更加沉重。
“看來,想要長期控製宋朝,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羅隱點頭表示讚同,隨後話鋒一轉,提到了另一個緊迫的問題。
“大王,你讓高俅把隋國大名府的宋兵給撤了吧。”
“這些兵士若長期留在大名府,對我們不利。”
武百猛地一拍腦門,仿佛突然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
“對了,我竟然忘了這件事!待會我就去找高俅,讓他立刻著手辦理。”
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懊惱,但更多的是對羅隱的感激。
他知道,羅隱總是在關鍵時刻提醒自己那些容易忽略的細節。
“那麽,撤出來的這些兵,依羅先生之見,怎麽處置?”
武百話鋒一轉,又迴到了之前的議題上,畢竟這些宋兵都是精兵悍將,若不能妥善處置,恐成後患。
羅隱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抹決絕。
“這些都是宋軍精銳,不能留。”
“如果強攻,隻會激起他們的反抗之心。”
“如果放任不管,又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的敵人。”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迴到宋朝去。”
武百點了點頭,但心中仍有疑慮。
“如果讓高俅給他們下令,讓他們投降呢?”
他提出了一個看似可行的方案,但語氣中卻帶著幾分不確定。
羅隱微微一笑,仿佛早已看透了武百的心思。“大王,您太仁慈了。”
“這些宋兵對宋朝的忠誠根深蒂固,豈會輕易投降?即使高俅下了命令,他們也不會遵從的。”
“所以,我們不必白費力氣去嚐試讓他們投降。”
武百聞言,不禁苦笑。
他深知羅隱所言非虛,自己確實有些天真了。
“那麽,隻能讓他們撤到宋朝去了?”
他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不甘。
羅隱卻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抹狡黠。“大王,我們何不換個思路?讓這些宋兵去攻西夏如何?”
羅隱的話語如同平地驚雷,讓武百瞬間瞪大了眼睛。
武百難以置信地說:“你是說讓他們去攻打西夏?”
羅隱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沒錯,大王。”
“這些宋兵都是精銳之師,若讓他們去攻打西夏,不僅可以消耗他們的力量,減少我們未來的威脅。”
“還可以借刀殺人,讓西夏與宋朝自相殘殺。”
“更重要的是,若他們真能攻下西夏城池,我們也可趁機漁翁得利。”
武百聞言,不禁拍案叫絕。
“好辦法!羅先生真乃神人也!”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羅隱的敬佩,他知道,自己能夠有今日之成就,離不開羅隱的智謀與輔佐。
兩人繼續商討著具體的計劃,營帳內的燭火越來越暗,但他們的眼神卻越來越亮。
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較量,更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麵的綜合博弈。
隻有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才能在這亂世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夜色漸深,營帳外的星空璀璨奪目。武百與羅隱站在營帳前,望著那片浩瀚的星空,心中充滿了對未來一統天下的憧憬。
“好……好一個李文浙,真乃鐵骨錚錚的漢子,即便麵臨生死,亦能寧死不屈!哈哈哈,好一個‘忠’字當頭,令人敬佩!譚猛何在?”
武百的笑聲戛然而止,轉而是一聲威嚴的唿喚。
譚猛聞聲,身形如電,瞬間出現在武百麵前,單膝跪地,聲音洪亮:“末將在!請大王吩咐!”
“你速速領一隊精銳,前往李文浙府邸,將其全家老小妥善安置,務必保證他們的安全,同時也要嚴密監視,不得有誤!”
武百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既有對李文浙的惋惜,也有對大局的考量。
“遵命!”譚猛領命而去,步伐堅定,背影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忠誠。
武百轉而看向一旁的高俅,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高俅啊,你且退下,今日之事,你隻需旁觀即可。”
“記住,明日早朝,務必準時出席。”
高俅聞言,心中雖有千般疑問,卻也知此刻不是追問之時,隻得躬身行禮,緩緩退下,心中暗自揣摩著武百此舉背後的深意。
夜,悄然降臨,皇城內外,一片寂靜。而武百的府邸內,卻是燈火通明,他與幾位心腹將領密謀至深夜,隻為明日朝堂上那一場不可避免的較量。
次日清晨,天際初露曙光,紫禁城便迎來了它最為莊嚴的時刻——早朝。
趙佶端坐於龍椅之上,龍袍加身,威嚴無比,然而他的目光中卻透露出幾分疑惑。環顧四周,他發現往日裏總是早早到場的齊王武百竟不在列,心中不禁生出一絲不祥的預感。
“齊王去哪裏了?”
趙佶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讓整個大殿瞬間靜謐下來。
李乃聞言連忙出列,躬身答道:“迴陛下,臣實不知齊王去向,但想來或有要事纏身,故而遲來。”
正當眾人議論紛紛,猜測不已之時,大殿之外,一陣沉重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
隻見武百身披金甲,手持七星龍淵劍,劍光如寒星閃爍,映照著他堅毅的臉龐。
他身後,武相、馬鄉、譚猛三大得力幹將緊隨其後,兩側則是全副武裝的衛兵,氣勢洶洶,仿佛要將整個大殿都籠罩在他們的威嚴之下。
這一幕,讓在場的皇帝與群臣無不震驚失色,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後退了幾步,生怕被這突如其來的氣勢所傷。
武百步入大殿,目光如炬,掃視全場,最終定格在趙佶身上,緩緩開口:“陛下,我來遲了,請恕罪。”
趙佶望著眼前這位氣勢逼人的武將,心中雖有疑惑,卻也隻得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齊王言重了,朕隻是擔心你的安危,既無大礙,便好。”
武百微微頷首,繼續說道:“陛下,我此行,乃是有要事相商。”
趙佶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上迴蕩,帶著幾分刻意的沉穩與威嚴,仿佛每一字都重如千鈞,砸在眾人的心頭。
“齊王請講,朕願聞其詳。”
武百聞言,上前一步,拱手作揖,聲音沉穩而有力:“啟稟陛下,昨日鄙人於宮中荷塘垂釣,本是閑情逸致,不料卻遭遇殺手突襲,幸得我身邊侍衛拚死護衛,方得保全性命。”
言罷,他目光如炬,掃視四周,似乎在尋找著什麽,又似在警告那些潛在的敵人。
趙佶聞言,麵色一沉,眉宇間閃過一絲怒意,但隨即又恢複了往日的平和:“這些殺手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在皇宮內行刺朝廷重臣,簡直是罪該萬死!齊王可有受傷?需得禦醫前來診治才是。”
武百搖了搖頭,感激道:“謝陛下掛念,鄙人並無大礙,隻是些許驚嚇罷了。”
“但此事非同小可,幕後主使若不揪出,恐怕宮中再無寧日。”
趙佶微微頷首,表示讚同,心中卻暗自思量:這武百果然不是省油的燈,行事雷厲風行,絲毫不給敵人喘息之機。
這刺殺武百雖非我親手布局,但這些人這般忠誠於我,倒也算是一股可用之力。
正當此時,武百話鋒一轉,語氣中多了幾分冷冽:“陛下,鄙人已查明,此次行刺的幕後主使之一,正是那李文浙!”
此言一出,大殿之上頓時嘩然一片,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趙佶心中雖早有準備,但麵上仍裝作震驚之色,怒喝道:“大膽李文浙,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企圖謀害朕的兄弟!來人,速速將其押解上來,五馬分屍!”
然而,武百卻打斷了他的命令,聲音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決:“陛下,五馬分屍之刑,對於李文浙這等奸佞小人來說,未免太過仁慈。”
“他既敢謀害我,又怎知不會暗中對陛下不利?鄙人以為,當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說罷,他轉身對譚猛使了個眼色,譚猛心領神會,立刻領命而去,準備執行武百的命令。
大殿上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武百身上,仿佛這一刻,他就是那掌控生死的判官。
趙佶見狀,心中雖有不滿,但礙於武百的權勢與威望,隻得暫時隱忍。
他深知,此時若與武百硬碰硬,隻會讓朝堂更加動蕩不安。
於是,他強壓下怒火,故作平靜地說道:“齊王言之有理,李文浙此人罪大惡極,當嚴懲不貸。”
“但朕以為,律法之下,人人平等,即便是重犯,也應依律處置,不得擅自行刑。”
武百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趙佶會如此說。他緩緩道:“陛下所言極是,鄙人自當遵循律法。”
“不過,微臣還有一事相求。”
“哦?齊王但說無妨。”趙佶心中暗自警惕,不知武百又要耍什麽花樣。
“鄙人請陛下恩準,將李文浙及其九族一並押解至大殿之外,當眾問斬。”
“以此震懾那些心懷不軌之徒,也讓天下百姓看到陛下懲治奸佞的決心。”
武百的聲音不高,卻字字如重錘,敲擊在每個人的心上。
趙佶聞言,心中雖有萬般不願,但麵對武百那不容拒絕的眼神,以及滿朝文武的注視,他隻能勉強點頭應允:“既如此,便依齊王所請。”
“但此事需得慎重處理,不得有誤。”
譚猛如鬼魅般穿梭於人群之中,身後跟著一列黑甲衛兵,步伐整齊而沉重,他們手中緊握的武器在陽光下泛著寒光,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譚猛大聲說道:“啟稟齊王!李文浙等人已經被押送而來!”
武百立於大殿門口,目光如炬,掃視著即將成為曆史一幕的現場,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
他轉身,麵向趙佶,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還請陛下與諸位大臣,隨鄙人一同見證這反賊的最終下場,以儆效尤。”
趙佶聞言,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猶豫與不忍。
他深知,拒絕武百的邀請,無異於直接挑戰其權威,可能引發更為激烈的衝突。
在權力的天平上,他不得不做出妥協。
“這…場麵確實過於血腥,朕本不欲觀之。”
趙佶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無奈,但更多的是對武百強權的無奈屈服。
武百似乎早已料到趙佶的反應,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勝利者的得意,也有對趙佶軟弱的輕蔑。
他輕輕拍了拍手,馬鄉便如同幽靈般出現在趙佶身旁,躬身行禮:“皇上,請!”
馬鄉的聲音雄渾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錘子,敲打著趙佶心中的防線。
他抬頭望向馬鄉,那雙眼睛裏充滿了堅定與忠誠,仿佛是在告訴他:這是無法逃避的命運。
趙佶深吸一口氣,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眾臣,最終落在了武百身上,那眼神中既有憤怒也有無奈。
在眾目睽睽之下,趙佶在馬鄉的引領下,緩緩走出大殿,步入那片即將成為血腥舞台的空地。
大臣們緊隨其後,有的麵露懼色,有的則是一臉冷漠,各自心中盤算著這場變故對自己的影響。
空地之上,李文浙及其九族已被衛兵們團團圍住,他們被五花大綁,衣衫襤褸,眼神中滿是絕望。
周圍的百姓被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吸引,紛紛圍攏過來,議論紛紛,卻無人敢上前一步。
武百站在高台上,俯瞰著這一切,他的聲音通過衛兵的傳令,清晰地傳遍了每一個角落:“李文浙,你身為朝廷重臣,不思報國,反而行刺於我,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李文浙抬頭,怒視著武百,聲音沙啞而充滿恨意:“武百,你有何資格定我生死?大宋的臣民們啊!請睜大眼睛看看這個所謂的齊王武百,看清他的真麵目!他無非就是想亡我大宋而已!”
武百冷笑一聲,不以為意:“哈哈哈哈!”
“斬立決!”
言罷,他猛地一揮手,衛兵們立刻上前,將李文浙及其九族推向了行刑台。
隨著譚猛的一聲令下:“斬!”
衛兵們手中的刀光一閃,瞬間劃破了空氣,帶起一陣陣刀聲。
李文浙及其九族的哀嚎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卻無法阻止那冰冷的刀刃無情地落下。
鮮血四濺,染紅了空地,也染紅了在場每一個人的雙眼。
趙佶站在人群中,臉色蒼白如紙,他的目光在血腥與絕望中遊離,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他既為武百的殘忍手段感到憤怒,又為自己的軟弱無力感到悲哀。
這場血腥的處決持續了許久,直到最後一滴鮮血落地,一切才歸於平靜。
武百站在高台上,望著滿地的屍體與鮮血,眼中閃過一絲滿意與冷酷。
他轉身麵向趙佶與眾臣,聲音低沉而有力:“今日之事,望諸位引以為戒,若有再犯者,定當嚴懲不貸!早朝繼續!”
眾人如同被無形的力量牽引,步履沉重地迴到了朝堂之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與壓抑。
陽光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地麵上,卻照不亮這陰暗的角落。
武百緩緩拔出腰間那柄傳說中的七星龍淵劍,劍光如龍,寒氣逼人,他環視四周,劍尖微顫,仿佛隨時準備劃破這沉默的空氣。
“你們這些人中,有李文浙的同謀,是誰?給我自覺地站出來!”
武百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大殿內,隻剩下他那迴響不絕的聲音,以及大臣們急促而又不安的唿吸聲。
時間仿佛凝固,大殿異常安靜,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清晰可聞。
大臣們麵麵相覷,眼中既有恐懼也有疑惑,更有對未知命運的深深憂慮。
他們知道,一旦站出來,就意味著與武百為敵,那將是萬劫不複的深淵。
但若不站出來,誰又能保證武百不會繼續追查,將無辜之人也卷入這場風暴之中?
武百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既有對人性弱點的嘲諷,也有對自己掌控全局的自信。“哈哈哈哈!好!有賊心沒賊膽是吧。”
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得意,幾分不屑,“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言罷,武百突然點名:“李乃!高俅!”
被點到名的兩人渾身一顫,連忙應聲:“在!”
“把你們自己的人撤出去。”武百的命令簡潔而直接,不容置疑。
李乃和高俅對視一眼,心中雖有千般不願,卻也隻能遵命行事。
他們迅速行動,將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同僚一一帶出大殿,一共三十多人。
隨著這些人的離去,大殿內的氣氛變得更加沉重。武百再次環視四周,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
“我再給諸位一個機會,有沒有承認的?誰是刺殺我的幕後主使!”
大臣們再次陷入沉默,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更是生與死的考驗。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而堅定的聲音打破了沉默:“是我!還你一命便是了!”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老將李忠國緩緩站出,他的身影在陽光下拉長,顯得格外悲壯。
李忠國,這位曾為宋朝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將,如今卻為了保護某個人或某種信念,甘願犧牲自己。
“李將軍!”有人驚唿出聲,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但李忠國卻仿佛沒有聽見,他的目光堅定而決絕,一步步走向大殿中央的柱子。
他的每一步都顯得那麽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眾人的心上。
“忠國啊,你這是何苦呢?”
趙佶的聲音突然響起,他望著李忠國那決絕的背影,眼中滿是痛惜與無奈。
但李忠國卻隻是微微側頭,給了趙佶一個複雜的眼神,那眼神中既有對君主的忠誠,也有對世態炎涼的感慨。
“陛下,老臣一生為國,無怨無悔。”
“今日之事,老臣願一力承擔,以保我朝安寧。”
李忠國的話語擲地有聲,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猛地一頭撞向柱子。
隻聽“砰”的一聲巨響,鮮血四濺,李忠國的身體無力地倒在地上。
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或震驚、或悲痛、或憤怒,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趙佶更是痛心疾首,他沒想到李忠國會以如此悲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武百則冷冷地看著這一切,他的心中雖然有一絲意外,但更多的是對權力的渴望與對對手的蔑視。
“好一個忠心的老將啊。”武百冷笑一聲,“可惜,你選錯了路。”
武百的聲音在空曠的朝堂上迴蕩,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散會!”二字簡短而有力,不僅結束了今日的朝議,也仿佛預示著一段新的征程即將開啟。他的身影在眾人的注視下漸行漸遠,每一步都顯得那麽堅定而決絕,仿佛已經預見了未來的風雨兼程。
迴到營帳,武百卸下了在外人麵前的威嚴,與羅隱相對而坐,兩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凝重。營帳內,燭火搖曳,將兩人的影子拉得長長的,仿佛也在訴說著這亂世中的種種不易。
“你認為主謀是李忠國嗎?”武百首先打破了沉默。
羅隱輕輕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絕對不是,大王。”
他緩緩說道,“李忠國此人,是宋朝的老將,心思單純,他隻是被利用罷了。”
武百聞言,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羅隱的判斷力,也明白自己不能輕易下結論。
“有沒有可能是趙佶?”
他提出了另一個可能,但語氣中卻帶著明顯的不確定。
羅隱再次搖頭,語氣堅定。
“他不敢,大王。”
“趙佶雖有心計,但早已失去權力,如今的他不過是個空殼皇帝罷了。”
“他沒有那個膽量,更沒有那個實力去策劃這樣一場政變。”
武百歎了口氣,心中更加沉重。
“看來,想要長期控製宋朝,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羅隱點頭表示讚同,隨後話鋒一轉,提到了另一個緊迫的問題。
“大王,你讓高俅把隋國大名府的宋兵給撤了吧。”
“這些兵士若長期留在大名府,對我們不利。”
武百猛地一拍腦門,仿佛突然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
“對了,我竟然忘了這件事!待會我就去找高俅,讓他立刻著手辦理。”
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懊惱,但更多的是對羅隱的感激。
他知道,羅隱總是在關鍵時刻提醒自己那些容易忽略的細節。
“那麽,撤出來的這些兵,依羅先生之見,怎麽處置?”
武百話鋒一轉,又迴到了之前的議題上,畢竟這些宋兵都是精兵悍將,若不能妥善處置,恐成後患。
羅隱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抹決絕。
“這些都是宋軍精銳,不能留。”
“如果強攻,隻會激起他們的反抗之心。”
“如果放任不管,又可能成為我們未來的敵人。”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迴到宋朝去。”
武百點了點頭,但心中仍有疑慮。
“如果讓高俅給他們下令,讓他們投降呢?”
他提出了一個看似可行的方案,但語氣中卻帶著幾分不確定。
羅隱微微一笑,仿佛早已看透了武百的心思。“大王,您太仁慈了。”
“這些宋兵對宋朝的忠誠根深蒂固,豈會輕易投降?即使高俅下了命令,他們也不會遵從的。”
“所以,我們不必白費力氣去嚐試讓他們投降。”
武百聞言,不禁苦笑。
他深知羅隱所言非虛,自己確實有些天真了。
“那麽,隻能讓他們撤到宋朝去了?”
他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不甘。
羅隱卻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抹狡黠。“大王,我們何不換個思路?讓這些宋兵去攻西夏如何?”
羅隱的話語如同平地驚雷,讓武百瞬間瞪大了眼睛。
武百難以置信地說:“你是說讓他們去攻打西夏?”
羅隱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沒錯,大王。”
“這些宋兵都是精銳之師,若讓他們去攻打西夏,不僅可以消耗他們的力量,減少我們未來的威脅。”
“還可以借刀殺人,讓西夏與宋朝自相殘殺。”
“更重要的是,若他們真能攻下西夏城池,我們也可趁機漁翁得利。”
武百聞言,不禁拍案叫絕。
“好辦法!羅先生真乃神人也!”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羅隱的敬佩,他知道,自己能夠有今日之成就,離不開羅隱的智謀與輔佐。
兩人繼續商討著具體的計劃,營帳內的燭火越來越暗,但他們的眼神卻越來越亮。
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較量,更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麵的綜合博弈。
隻有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才能在這亂世之中立於不敗之地。
夜色漸深,營帳外的星空璀璨奪目。武百與羅隱站在營帳前,望著那片浩瀚的星空,心中充滿了對未來一統天下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