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如水,灑在紫禁城的金磚之上,映照著朱元璋堅毅的麵龐。


    他坐在龍椅上之上,眼神銳利如鷹,掃視著下方跪拜的群臣。


    “好了,咱已決定,從錦衣衛中挑選精銳,成立一支新的監管部門,專門監管百官。”朱元璋的聲音冷冽而堅定,迴蕩在空曠的大殿之中。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一名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統領從殿外上前,他身後跟著一隊身著黑衣、麵戴鐵麵具的錦衣衛。


    他們身姿挺拔,步伐整齊,仿佛一股肅殺之氣撲麵而來。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滿意。


    隨著朱元璋的命令,那隊錦衣衛猶如一把無形的利劍,懸在了每一位官員的心頭。


    他們的眼神冷冽,仿佛能洞察一切虛偽與罪惡。官員們紛紛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


    他們深知,這支新的監管部門將成為他們日後行為的嚴厲監督者,任何一絲不軌之舉,都可能成為錦衣衛的靶子。


    大殿內的氣氛驟然變得壓抑而沉重,空氣中仿佛彌漫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恐懼。


    官員們的額頭上開始滲出冷汗,他們的心跳加速,仿佛能聽見自己心髒砰砰砰的跳動聲。


    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從此以後,官場上的遊戲規則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必須更加小心翼翼,才能在這股強大的監管力量下保全自己。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殿下的群臣。


    錦衣衛們悄無聲息地退出大殿,腳步聲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厚重的宮門之後。


    大殿內一片肅靜,隻有朱元璋的聲音在空曠的空間裏迴蕩:“還有事要說嗎?”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群臣們互相交換著眼神,卻無人敢輕易開口。


    此時,宗彌步履堅定地走向大殿中央,目光堅定地望著龍椅上的朱元璋。


    “陛下,”宗彌聲音洪亮,打破了之前的沉寂,“臣有事稟報。


    之前,臣在後院種植了一些土豆、紅薯和玉米,眼下應已成熟。


    這些作物皆為異域引進,產量頗豐,耐旱耐澇,實乃百姓之福。


    臣鬥膽請陛下恩準,將這些作物推廣至各地,以解百姓饑饉之苦。”


    說完,宗彌低頭靜待朱元璋的迴應。


    一聽此言,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興味,他想起了那些日子自己親自去宗彌院子裏看到的景象,那些陌生的作物在精心照料下,長得格外茂盛,產量也確實驚人。


    他微微側頭,望向站在一側的太子朱標,眼神中流露出幾分考量的意味。


    “太子,你如何看待此事?”朱元璋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仿佛殿內的空氣都因他的言語而微微顫動。


    朱標上前一步,拱手行禮,他深知父皇對農業的重視,也明白這些異域作物對於國家的重要性。


    他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平穩而有力:“父皇,兒臣以為宗彌大師所言極是。


    這些作物若能廣泛種植,必定能大大緩解百姓的糧食問題,實為利國利民之舉。


    兒臣建議,可先在部分地區試行,等有規模之後再行推廣。”


    朱元璋聽罷,目光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他緩緩站起,龍袍隨風輕揚,威嚴不可侵犯。“好,太子之見,甚合咱意。”


    他聲音鏗鏘,如金石擲地。“宗彌,你所言之事,咱準了。即刻傳旨,命應天各縣官員配合,先在適宜之地試行種植這些異域作物,若成效顯著,再全麵推廣。


    咱要讓百姓們都能吃上飽飯,過上安穩日子!”


    群臣聞言,紛紛下跪,齊聲高唿:“陛下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宗彌在得到明確的迴複之後,也退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臉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隨著朱元璋的一聲令下,殿內的氣氛瞬間活躍起來。禁衛們腳步快速的往宮外散去,開始傳達皇帝的旨意。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臉上露出了難得的輕鬆神情。


    他微微擺手,聲音裏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斷:“好了,早朝就到這吧,還有什麽事直接寫好奏折遞交上來吧!”


    話音剛落,大殿內群臣齊聲應是,隨即有序地退出了大殿。


    朱元璋的目光在空曠的大殿內巡視了一圈,最後落在了宗彌的身上。


    他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算是對宗彌的讚許。


    宗彌也迴以一笑,心中滿是欣慰。隨著最後一名官員走出大殿,沉重的宮門緩緩關閉,發出沉悶的迴響。


    大殿內再次恢複了寧靜,隻剩下朱元璋一人坐在龍椅上上,還有朱標和宗彌站於下方。


    朱元璋緩緩站起,龍袍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透出幾分帝王的威嚴。


    他瞥了一眼站在下方的朱標和宗彌,臉上露出了一絲溫和的笑容。“好了,早朝終於結束了。”他輕聲說道,聲音中透露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


    朱標和宗彌立刻上前,恭敬地跟在朱元璋身後。


    一行人穿過寬敞的大殿,步入太和殿的深邃之中。


    太和殿內的光線柔和而明亮,幾案上堆滿了奏折,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朱元璋走到案前,坐下後示意兩人也坐下。


    他拿起一份奏折,認真地看了起來,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


    朱標和宗彌則靜靜地坐在一旁,等待著朱元璋的指示。


    朱元璋的目光從奏折上抬起,落在朱標和宗彌身上。


    他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慈祥和親切,放下手中的奏折,擺了擺手。


    “你們也放鬆些,都到咱這裏了,還站在那幹什麽啊!”他的話語中充滿了長輩的關懷,仿佛是在對自家晚輩說話。


    朱標和宗彌聞言,都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他們緩步走上前,在朱元璋旁邊的座位上坐下。


    朱標輕輕地鬆了口氣,感覺肩上的重擔似乎都輕了幾分。


    殿內氣氛變得輕鬆起來,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三人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朱元璋放下奏折,目光深邃地望著朱標和宗彌。


    “標兒,宗彌,推行新作物之事,乃國家大事,關乎百姓生計,你二人功不可沒。”


    他頓了一頓,聲音中透出一股堅毅與決心,“咱決定,成立一個專門機構,負責引進和種植這些異域作物。


    標兒,就由你來牽頭,宗彌就擔任顧問,共同推動此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是個花和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飛於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飛於天並收藏大明國師是個花和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