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吃就好,反正我每天都要做的,以後還會有別的好吃的!“宗彌不經意的說道。


    朱元璋聽完之後,臉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他環顧四周,看到孩子們都用興奮的眼光看著宗彌,仿佛他是他們心中的英雄。


    他站起身來,走到孩子們中間,伸出手,輕輕撫摸著他們的頭。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慈愛,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


    “孩子們,你們知道嗎?”他輕聲說道,“吃,不僅僅是滿足肚子的事情,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咱們要懂得珍惜每一口食物,感恩大自然的饋贈。”


    宗彌的的臉上也洋溢著欣喜的笑容,他看到孩子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對自己的崇拜,也看到了他們對生活的新奇認識。


    他蹲下身子,與孩子們平視,雙手搭在膝蓋上,仿佛要與他們分享更多的智慧。


    “孩子們,老朱的話你們聽明白了嗎?”他溫和地問道。


    孩子們紛紛點頭,稚嫩的臉上寫滿了認真。


    宗彌滿意地點點頭,繼續道:“記住,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都是農人們辛勤勞動的結果。


    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口食物,不浪費一粒米,感恩大自然的饋贈,也要感恩那些為我們播種、收割的人們。”


    朱元璋看著孩子們認真的表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轉身對宗彌說:“小師傅,這些孩子都是國家的未來,有你這樣的老師,真是咱的幸事。”


    宗彌謙遜地笑了笑,說:“老朱過獎了,我隻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我相信,這些孩子定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朱元璋點頭讚同,兩人相視而笑,一頓晚飯就在這種歡樂的氣氛中過去了。


    夜幕降臨,繁星點點。朱元璋與宗彌並肩背在草地上,孩子們在他們身後歡快地玩耍。


    突然,一陣馬蹄聲打破了寧靜,一隊騎兵飛馳而來,停在了他們麵前一百多米外,騎兵們身穿戰甲,手持長矛,氣勢洶洶。


    領頭之人直接下馬,快步走向朱元璋,待走近才看清原來是朱標。


    朱元璋轉身對宗彌說:“小師傅,孩子們先交給你了。”


    宗彌微微一笑,說道:“老朱,國事為重。我會照顧好這些孩子的。”


    朱元璋點頭,轉身走向朱標,拉著他走到一邊說道:“標兒,發生什麽事了,這麽晚出宮可不安全啊?”


    “父皇,是有一件事,兒臣下不了決定,所以讓親自過來了!”朱標直接迴道。


    “什麽事啊,你還下不了決定?”朱元璋坐在一邊的石頭上。


    “父皇是這樣的,兒臣今天收到錦衣衛消息,在清理胡惟庸黨的過程中,發現宋慎也參與其中,現在他跟他的叔叔宋璲都已抓入獄中。


    之前父皇有令,這些所有的官員都需要殺頭滅族,那兒臣的恩師宋濂也算在其中,這個事兒臣實在下不了決定。


    所以隻有讓父皇來決策了!”朱標站在一邊將所有的事簡單說了一下。


    “恩?宋濂家的人也參與了胡惟庸的謀反?”朱元璋皺起眉頭,這件事確實出乎他的意料。


    他深知宋濂的為人,一直以來都對他頗為敬重,也曾是自己最為寵幸的天下文臣之首,但如果宋濂的家人真的牽涉其中,那又該如何是好?


    朱元璋沉思片刻,沉聲問道:“標兒,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理這件事?”


    朱標微微一愣,顯然沒想到父皇會這麽問。


    他思索片刻,迴答道:“父皇,兒臣覺得此事重大,不能輕易下結論。


    但如果恩師真的牽涉其中,那我們也不能包庇他。畢竟,國法難容啊!


    可是恩師已經早就在浦江老家頤養天年了,而且以恩師的為人也不會參與其中啊,所以兒臣是真的不知道怎麽來處理。”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拍了拍朱標的肩膀,說道:“標兒,你長大了,懂得權衡國法與私情。


    但你要記住,法律是公正的,但人心是有情的。”


    說完之後,臉色變得嚴厲,眼神中一絲殺氣閃過,“宋濂一生為國為民,也為幫咱教育太子、諸王,他的功績不可磨滅。


    但是咱既然已經下了聖旨,就是金口玉言,那就不能輕易改變。


    這件事,你就按照聖旨去辦吧,但記住,但這件事證據必須要充分,不能冤枉好人。”


    朱標心中卻滿是無奈。他知道,就算自己求情也是這個結果,可是他真的不想自己的恩師晚年不保。


    朱標沉默著,心中的無奈和掙紮如潮水般翻湧。


    他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竟無言以對,所有的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


    他看到了一邊的宗彌,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世上也隻有他才能勸解朱元璋了。


    朱標轉過身,走向宗彌,眼中帶著一絲急切和期待。


    他深深鞠躬,誠懇地請求道:“大師,請您幫幫我,幫我勸勸父皇。


    恩師他一生為國為民,他的家人罪不至死。我知道父皇的聖旨不能更改,但我真的不希望恩師晚景淒涼。”


    宗彌看著朱標焦急的麵龐,微微歎了口氣。


    宋濂他是知道的,洪武九年六月十九日發生的一件事。


    那一天,六十七歲高齡的宋濂被朱元璋任命為學士承旨,這是文官中最高的職銜。


    幾天後,又任命其子宋璲為中書舍人,宋慎為儀禮序班。


    祖孫三人,均成為禦前近臣,真可謂有明一代最為顯赫的“文官第一家庭”。


    任命官職的那一天,朱元璋笑著對宋濂說:“愛卿為咱教育太子、諸王,咱也教育愛卿的子孫。”


    這話說了不過四年,朱元璋就親手將宋濂的愛子愛孫送上了斷頭台,現在也要給宋濂執行死刑了。


    對於朱標的請求,他也不知道是否要勸朱元璋,胡惟庸可是朱元璋的最恨啊,自己幫朱標,肯定會引起朱元璋的反感。


    自己雖然沒有進入朝廷,但是來到大明也想著自己能活的快活。


    可是宋濂的確是一代忠臣,受兒孫的牽扯而死是真的可惜了,他也隻能迴答道:“小朱,我隻能試一試去跟老朱聊聊,具體結果我可不能保證。”


    朱標聽到宗彌這話,就很激動的點了點頭,“大師,你願意幫我說兩句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不管什麽樣的結果,我都能接受。”


    宗彌看著朱標這樣,心中暗想道:“這朱標還真對得起曆史上所有的評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國師是個花和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飛於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飛於天並收藏大明國師是個花和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