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年度最大噩耗
穿成早死炮灰,手撕男女主 作者:天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哥,嫂子你們來啦。”
這聲音聽著跟以往格外不同,好像愉悅度都上升了好幾倍。
薑青黎點頭,“累不累,不是說好明天去接你麽。”
這大包小包的她看著就覺得累,也不知道青青是怎麽弄上公交車的。
陸青青激動的小臉通紅,“嘿嘿,不累,一點都不累,同學們幫的忙,我有些等不及了。”
本來哥哥和嫂子說好了明天去接她,讓她先將東西打包好,不過她有些等不及了,於是請幾個男同學幫忙把東西送到公交車站台。
迴到家,薑青黎二人才知道為什麽陸青青這般激動,原來學校給她分配好單位了,正是離家裏不是很遠的高中,騎自行車十分鍾就到。
陸白楊聽了嗷的一聲跳起來,“不是吧,姐你你你,你竟然分配到我們學校!”
陸白楊和陸衫鬆以及薑和旭開學正好上高中,好巧不巧他們就讀的高中就是陸青青分配的那所。
陸白楊在心裏哀嚎,以後兩年要生活在姐姐的眼皮子底下了,他哪裏還有自由可言,這對於喜歡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他而言簡直就是年度最大噩耗。
陸青青兩手叉腰下巴微微抬起,“對,說不定以後我就是你的老師了,你的皮給我繃緊一點,不好好學習我教鞭伺候。”
再不聽話她就告訴哥哥,陸青青小時候沒少被陸白楊這個臭弟弟氣得哭鼻子,所以從小就練就了一身“告家長”的好本領。
陸白楊縮了縮脖子,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成功逗笑了所有人。
薑青黎也很高興,“青青恭喜你。”
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分配到離家不遠的學校,以後每天都能迴家吃飯,有什麽事兒家裏也能及時兼顧到。
陸青青突然就紅了眼睛,一把抱住薑青黎,“嫂子,謝謝你。”
謝謝你沒有嫌棄我們姐弟仨個拖油瓶嫁給了哥哥,謝謝你真正做到了長嫂如母,謝謝你一直以來的照顧讓我們姐弟仨都能繼續讀書,謝謝你把我們一家子從農村帶出來,更謝謝你百忙之中還不厭其煩地輔導我學習讓我考上了大學。
現在她畢業了,分配到了端上了鐵飯碗,以後發了工資她一定工資全部上交,這樣才不枉嫂子對她的愛護和栽培。
短短幾個字令所有人動容,陸白楊和陸衫鬆也跟著紅了眼,帶著哭腔,“嫂子,謝謝你。”
千言萬語匯成了這質樸的五個字,七年過去兩人已經不再是薑青黎初見時的瘦小孩子,現在兩人已經是十四歲的大男孩兒了。
七年以來嫂子一直沒有變,還是當初那個半蹲下來揉著他們腦袋,直視他們眼睛鄭重告訴他們一定會好好對他們的嫂子。
嫂子言出必行,做的甚至比說的還要好不知道多少倍,學校裏的同學一直以為他們父母至少也是雙職工,甚至還以為他們父母是廠裏的幹部,當知道他們沒有父母跟著哥嫂一起生活時紛紛露出不可思議和羨慕的神色。
這年頭,家家戶戶缺衣少食,真沒有誰家哥嫂能待弟弟\小叔子這麽好,放在別人家別說上學了,能讓他們平安長大就是頂頂好的了。
放別人家饑一頓飽一頓,一套衣服穿個三五年長袖變中袖那也是常有的事兒,哪裏能像他們這樣吃穿用度樣樣不差,而且還每天都有零花錢。
薑青黎摸了摸眼睛,真是年紀越大越感性。
“說什麽傻話,你們好了咱們一家子才能更好,行了,都去洗手準備吃飯了。”
雖說這是安慰三人的話,不過薑青黎說的也是事實,一個家庭隻有大家都好了才能更上一層樓,他們好了以後才會對女兒更好。
即使一不小心養了個白眼狼對家裏沒什麽貢獻,至少也不會成為其他人的拖累。
如果家裏出現幾個累贅,不說把其他人都拖累死起碼也會讓大家的生活水平降一個檔次。
陸川柏捏了捏薑青黎的手,也鄭重道,“小黎,謝謝你。”
最該對妻子說謝謝的應該是他才對,當初他一無所有,家被泥石流給摧毀了,還欠著外債,可是妻子不僅沒有嫌棄他反而更是不離不棄。
嶽父跟丈母娘等人更是看在妻子的份上對他親如兒子,對青青三姐弟也從來沒有嫌棄過。
陸川柏經常想他人生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機遇就是遇上了妻子,沒遇見妻子之前他的人生裏隻有掙錢、活著,直到遇上了妻子他的人生才變成了生活,有滋有味的生活。
薑青黎嗔了他一眼,“都老夫老妻了,說這些幹什麽。”然後她眼珠子一轉,轉而道,“既然知道我好,以後加倍對我好就行。”
陸川柏眼裏閃過一絲笑意,“好。”
不僅加倍對你好,還會掏心掏肺對你好。
陸心雨小朋友轉動小腦袋看看媽媽又看看爸爸,不是要吃飯了麽,怎麽爸爸媽媽之間變得好奇怪,處於怪異狀態的中心,陸心雨小朋友晃了晃小腦袋果斷換了位置,到太姥姥和太姥爺那兒。
盧淑芬一臉慈祥,“大家都是好孩子,好了,咱們開飯吧。”
今晚的晚飯是陸白楊兄弟負責的,雖然家裏有劉嬸和她,不過兩個孩子非常懂事,每天放學之後都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今天劉嬸家裏有事兒請假一天,兩個孩子體貼她帶增外孫女辛苦所以放學後放下書包就開始忙碌起來。
晚飯消食結束,陸川柏拿起特意留給陸老爺子的飯菜,開著車子送盧淑芬迴家了。
現在正處於畢業季,陸老爺子忙得連打盹的時間都沒有,已經連續一個多星期沒迴來吃晚飯了。
晚上放學就在食堂吃,這一份是留著他迴來之後當宵夜的。
年紀一大把了還要加班加點,陸川柏勸他悠著點,早點迴來,他搖搖頭,“不止我這樣,所有人都這樣,他們當中有年紀比我大的,有身體狀況比我差的,我怎麽能搞特殊。”
這些可敬的老人們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下一代的發展說一句嘔心瀝血都不為過。
這聲音聽著跟以往格外不同,好像愉悅度都上升了好幾倍。
薑青黎點頭,“累不累,不是說好明天去接你麽。”
這大包小包的她看著就覺得累,也不知道青青是怎麽弄上公交車的。
陸青青激動的小臉通紅,“嘿嘿,不累,一點都不累,同學們幫的忙,我有些等不及了。”
本來哥哥和嫂子說好了明天去接她,讓她先將東西打包好,不過她有些等不及了,於是請幾個男同學幫忙把東西送到公交車站台。
迴到家,薑青黎二人才知道為什麽陸青青這般激動,原來學校給她分配好單位了,正是離家裏不是很遠的高中,騎自行車十分鍾就到。
陸白楊聽了嗷的一聲跳起來,“不是吧,姐你你你,你竟然分配到我們學校!”
陸白楊和陸衫鬆以及薑和旭開學正好上高中,好巧不巧他們就讀的高中就是陸青青分配的那所。
陸白楊在心裏哀嚎,以後兩年要生活在姐姐的眼皮子底下了,他哪裏還有自由可言,這對於喜歡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他而言簡直就是年度最大噩耗。
陸青青兩手叉腰下巴微微抬起,“對,說不定以後我就是你的老師了,你的皮給我繃緊一點,不好好學習我教鞭伺候。”
再不聽話她就告訴哥哥,陸青青小時候沒少被陸白楊這個臭弟弟氣得哭鼻子,所以從小就練就了一身“告家長”的好本領。
陸白楊縮了縮脖子,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成功逗笑了所有人。
薑青黎也很高興,“青青恭喜你。”
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分配到離家不遠的學校,以後每天都能迴家吃飯,有什麽事兒家裏也能及時兼顧到。
陸青青突然就紅了眼睛,一把抱住薑青黎,“嫂子,謝謝你。”
謝謝你沒有嫌棄我們姐弟仨個拖油瓶嫁給了哥哥,謝謝你真正做到了長嫂如母,謝謝你一直以來的照顧讓我們姐弟仨都能繼續讀書,謝謝你把我們一家子從農村帶出來,更謝謝你百忙之中還不厭其煩地輔導我學習讓我考上了大學。
現在她畢業了,分配到了端上了鐵飯碗,以後發了工資她一定工資全部上交,這樣才不枉嫂子對她的愛護和栽培。
短短幾個字令所有人動容,陸白楊和陸衫鬆也跟著紅了眼,帶著哭腔,“嫂子,謝謝你。”
千言萬語匯成了這質樸的五個字,七年過去兩人已經不再是薑青黎初見時的瘦小孩子,現在兩人已經是十四歲的大男孩兒了。
七年以來嫂子一直沒有變,還是當初那個半蹲下來揉著他們腦袋,直視他們眼睛鄭重告訴他們一定會好好對他們的嫂子。
嫂子言出必行,做的甚至比說的還要好不知道多少倍,學校裏的同學一直以為他們父母至少也是雙職工,甚至還以為他們父母是廠裏的幹部,當知道他們沒有父母跟著哥嫂一起生活時紛紛露出不可思議和羨慕的神色。
這年頭,家家戶戶缺衣少食,真沒有誰家哥嫂能待弟弟\小叔子這麽好,放在別人家別說上學了,能讓他們平安長大就是頂頂好的了。
放別人家饑一頓飽一頓,一套衣服穿個三五年長袖變中袖那也是常有的事兒,哪裏能像他們這樣吃穿用度樣樣不差,而且還每天都有零花錢。
薑青黎摸了摸眼睛,真是年紀越大越感性。
“說什麽傻話,你們好了咱們一家子才能更好,行了,都去洗手準備吃飯了。”
雖說這是安慰三人的話,不過薑青黎說的也是事實,一個家庭隻有大家都好了才能更上一層樓,他們好了以後才會對女兒更好。
即使一不小心養了個白眼狼對家裏沒什麽貢獻,至少也不會成為其他人的拖累。
如果家裏出現幾個累贅,不說把其他人都拖累死起碼也會讓大家的生活水平降一個檔次。
陸川柏捏了捏薑青黎的手,也鄭重道,“小黎,謝謝你。”
最該對妻子說謝謝的應該是他才對,當初他一無所有,家被泥石流給摧毀了,還欠著外債,可是妻子不僅沒有嫌棄他反而更是不離不棄。
嶽父跟丈母娘等人更是看在妻子的份上對他親如兒子,對青青三姐弟也從來沒有嫌棄過。
陸川柏經常想他人生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機遇就是遇上了妻子,沒遇見妻子之前他的人生裏隻有掙錢、活著,直到遇上了妻子他的人生才變成了生活,有滋有味的生活。
薑青黎嗔了他一眼,“都老夫老妻了,說這些幹什麽。”然後她眼珠子一轉,轉而道,“既然知道我好,以後加倍對我好就行。”
陸川柏眼裏閃過一絲笑意,“好。”
不僅加倍對你好,還會掏心掏肺對你好。
陸心雨小朋友轉動小腦袋看看媽媽又看看爸爸,不是要吃飯了麽,怎麽爸爸媽媽之間變得好奇怪,處於怪異狀態的中心,陸心雨小朋友晃了晃小腦袋果斷換了位置,到太姥姥和太姥爺那兒。
盧淑芬一臉慈祥,“大家都是好孩子,好了,咱們開飯吧。”
今晚的晚飯是陸白楊兄弟負責的,雖然家裏有劉嬸和她,不過兩個孩子非常懂事,每天放學之後都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今天劉嬸家裏有事兒請假一天,兩個孩子體貼她帶增外孫女辛苦所以放學後放下書包就開始忙碌起來。
晚飯消食結束,陸川柏拿起特意留給陸老爺子的飯菜,開著車子送盧淑芬迴家了。
現在正處於畢業季,陸老爺子忙得連打盹的時間都沒有,已經連續一個多星期沒迴來吃晚飯了。
晚上放學就在食堂吃,這一份是留著他迴來之後當宵夜的。
年紀一大把了還要加班加點,陸川柏勸他悠著點,早點迴來,他搖搖頭,“不止我這樣,所有人都這樣,他們當中有年紀比我大的,有身體狀況比我差的,我怎麽能搞特殊。”
這些可敬的老人們為了國家的未來,為了下一代的發展說一句嘔心瀝血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