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河灣大隊來信
穿成早死炮灰,手撕男女主 作者:天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格桑曲珍悔得拍大腿,“這麽精彩,虧了虧了。”
就算被輔導員靈魂發問也要去啊,格桑曲珍美沒上大學之前以為上大學就得頭懸梁錐刺股地學習,浪費一秒鍾都是對國家的不尊重。
上了大學之後才知道原來大學的生活還可以這麽豐富多彩,雖然平時被各種作業填充滿,但是有意義的活動也不少,而且參加這些活動不僅不是浪費時間和資源反而可以從中學習到有很多有用的東西。
其他人也一副後悔大了的表情,薑青黎把人的好奇心勾引起來了就不管了,偷著樂去了。
這天,日報社的人通知她們,她們的翻譯稿被采用了,給了她們一個時間讓她們準時去日報社結領稿費。
當著工作人員的麵兩人顯得還算淡定,等人走了兩人立馬擊掌慶賀,稿費還沒領到之前兩人打算先低調,等領了稿費再請舍友們吃個飯。
她們不知道的是,她們前腳剛離開日報社,何主編就迫不及待地翻看她們的翻譯稿。
他想看看賀教授最後一個弟子的水平如何,雖然賀教授前幾個弟子都非常厲害,在各個領域都有不菲的成就,但是收薑青黎這個小弟子的時間跟前麵幾個弟子的時間相隔太遠。
而且賀教授年紀也上來了,難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雖然他敬佩和尊重賀教授,但是一碼歸一碼,如果翻譯稿不好,他們之間的合作隻能止於這一次。
一看之下,何主編大為驚訝,沒想到兩個大一新生的功底竟然非常不錯,就算是他也不敢保證自己能比她們翻譯得好,最後情不自禁地一頁接一頁地看下去。
能坐到主編這個位置,何主編的能力自然也不弱,而且英文造詣也非常不錯,還是到了午飯時間,助手提醒他該去吃飯了,他才迴過神。
下午一上班就把翻譯稿給核驗組檢查,核驗組花了幾天時間檢查之後給他的答複是稿子很完美,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兩人領了稿費,還特地到何主編辦公室跟何主編道謝。
如果是別人何主編肯定一句沒時間打發了,不過聽說是她們,何主編便停下手頭的工作讓她們進辦公室。
對於兩人感謝的話,何主編接受了,也誇兩人工作態度嚴謹,並且說以後還有類似的活兒會優先考慮她們。
不管人家嘴上說的跟心裏想的是否一致,薑青黎和李秋梅還是非常高興地跟何主編道謝。
之後便離開了日報社,拍了拍口袋,感受著信封的厚度,李秋梅快樂得要起飛,啊啊啊!她知道翻譯賺錢,但是沒想到竟然這麽賺錢,雖然她不缺錢,但還是那句話,沒有誰會嫌錢多。
劉秋梅坐在車後座搖頭晃腦,“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自行車隨著李秋梅的動作左右晃動,薑青黎差點把持不住,“你再搖晃一會兒我倆跟自行車共命運。”
李秋梅縮了縮脖子,嘿嘿直笑,“妹妹我賺錢了,明晚我請客!”
沒辦法,她承認她就是小市民心態,肚子裏存不住二兩油,自己賺錢自己花,這種感覺太美妙了。
薑青黎點頭,“行,你請,我不跟你搶。”
迴到學校,李秋梅跟大家說了翻譯稿明晚請大家去國營飯店的消息。
大家聽到這個消息都為她們感到高興,兩人接了日報社的活兒不是秘密,這段時間兩人忙得腳不沾地大家都看在眼裏,隔壁的沈秀雲不就是因為嫉妒所以做出在圖書館偷拿翻譯稿麽。
她們也羨慕,不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心中有數的,所以他們雖然羨慕但是卻不嫉妒。
聽李秋梅說要請客,幾人都搖搖頭,“不用,不用。”
這年頭賺錢多難啊,特別是她們還是學生,能賺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賺到錢當然還是攢起來的好。
李秋梅不聽,“這是我長這麽大第一次掙到錢,這麽具有時代意義的事兒我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不過也就僅此一次,以後可就沒這個機會了。”
眾人見狀也不好拂了她的好意,“行,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第二天,薑青黎提著水果和零食到宿舍的時候,蔡建華等人又是高興又是不好意思。
昨天李秋梅說要請客吃飯薑青黎沒有出聲,她就該想到會有這一出。
下午放學,幾人結伴去國營飯店,國營飯店裏學校不遠,步行過去用不了多長時間。
大家夥兒都不著急,她們已經很久沒這麽悠閑過了,所以大家都放鬆身心慢悠悠地出去,比老太太飯後散步還要悠閑幾分。
國營飯店的夥食量大實惠,十塊錢能讓一桌人吃得肚兒圓,大家吃得心滿意足。
吃了飯,蔡建華就先迴去了,琪琪和靈靈還在家裏等著她呢,雖然已經讓鄰居嬸子幫忙看著,兩個女兒也乖巧懂事兒,不過她還是有些不放心。
大家也知道她家裏的情況,李秋梅早有準備,將飯盒遞給蔡建華,裏麵是她悄悄讓服務員幫忙打包好的一葷一素。
蔡建華離開後,薑青黎跟眾人聊了好一會兒才離開了,她昨天特地跟父母說好了,讓陸白楊兄弟放學後跟薑和旭一起迴家吃飯,所以她並不著急,迴去後順便拐到帽兒胡同接人就行。
到了帽兒胡同,路上碰到賣京白梨的,薑青黎大手一揮包圓了,半籮筐京白梨五家分一分也沒多少。
於是,她先轉道去了賀教授家,然後是陸老爺子家,給兩家送了京白梨才到薑家接孩子,給薑爺爺薑奶奶家送了一些,又給爸媽家留了一些,最後還剩七八斤左右。
不過這麽一折騰天也晚了,所以放下東西後薑青黎就帶著陸白楊和陸衫鬆迴去了。
陸川柏又忙起來了,所以家裏又是隻有她和陸白楊兄弟倆兒,有陸白楊這個話癆在,院子裏就沒有安靜過,所以也不顯得孤單。
陸白楊美滋滋地吃著京白梨,吃完了才一拍額頭,“嫂子,堂伯來信了。”
說著就埋頭在書包裏翻騰,翻騰了好一會兒才拿出一封信。
就算被輔導員靈魂發問也要去啊,格桑曲珍美沒上大學之前以為上大學就得頭懸梁錐刺股地學習,浪費一秒鍾都是對國家的不尊重。
上了大學之後才知道原來大學的生活還可以這麽豐富多彩,雖然平時被各種作業填充滿,但是有意義的活動也不少,而且參加這些活動不僅不是浪費時間和資源反而可以從中學習到有很多有用的東西。
其他人也一副後悔大了的表情,薑青黎把人的好奇心勾引起來了就不管了,偷著樂去了。
這天,日報社的人通知她們,她們的翻譯稿被采用了,給了她們一個時間讓她們準時去日報社結領稿費。
當著工作人員的麵兩人顯得還算淡定,等人走了兩人立馬擊掌慶賀,稿費還沒領到之前兩人打算先低調,等領了稿費再請舍友們吃個飯。
她們不知道的是,她們前腳剛離開日報社,何主編就迫不及待地翻看她們的翻譯稿。
他想看看賀教授最後一個弟子的水平如何,雖然賀教授前幾個弟子都非常厲害,在各個領域都有不菲的成就,但是收薑青黎這個小弟子的時間跟前麵幾個弟子的時間相隔太遠。
而且賀教授年紀也上來了,難免會有看走眼的時候,雖然他敬佩和尊重賀教授,但是一碼歸一碼,如果翻譯稿不好,他們之間的合作隻能止於這一次。
一看之下,何主編大為驚訝,沒想到兩個大一新生的功底竟然非常不錯,就算是他也不敢保證自己能比她們翻譯得好,最後情不自禁地一頁接一頁地看下去。
能坐到主編這個位置,何主編的能力自然也不弱,而且英文造詣也非常不錯,還是到了午飯時間,助手提醒他該去吃飯了,他才迴過神。
下午一上班就把翻譯稿給核驗組檢查,核驗組花了幾天時間檢查之後給他的答複是稿子很完美,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兩人領了稿費,還特地到何主編辦公室跟何主編道謝。
如果是別人何主編肯定一句沒時間打發了,不過聽說是她們,何主編便停下手頭的工作讓她們進辦公室。
對於兩人感謝的話,何主編接受了,也誇兩人工作態度嚴謹,並且說以後還有類似的活兒會優先考慮她們。
不管人家嘴上說的跟心裏想的是否一致,薑青黎和李秋梅還是非常高興地跟何主編道謝。
之後便離開了日報社,拍了拍口袋,感受著信封的厚度,李秋梅快樂得要起飛,啊啊啊!她知道翻譯賺錢,但是沒想到竟然這麽賺錢,雖然她不缺錢,但還是那句話,沒有誰會嫌錢多。
劉秋梅坐在車後座搖頭晃腦,“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自行車隨著李秋梅的動作左右晃動,薑青黎差點把持不住,“你再搖晃一會兒我倆跟自行車共命運。”
李秋梅縮了縮脖子,嘿嘿直笑,“妹妹我賺錢了,明晚我請客!”
沒辦法,她承認她就是小市民心態,肚子裏存不住二兩油,自己賺錢自己花,這種感覺太美妙了。
薑青黎點頭,“行,你請,我不跟你搶。”
迴到學校,李秋梅跟大家說了翻譯稿明晚請大家去國營飯店的消息。
大家聽到這個消息都為她們感到高興,兩人接了日報社的活兒不是秘密,這段時間兩人忙得腳不沾地大家都看在眼裏,隔壁的沈秀雲不就是因為嫉妒所以做出在圖書館偷拿翻譯稿麽。
她們也羨慕,不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兒,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心中有數的,所以他們雖然羨慕但是卻不嫉妒。
聽李秋梅說要請客,幾人都搖搖頭,“不用,不用。”
這年頭賺錢多難啊,特別是她們還是學生,能賺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賺到錢當然還是攢起來的好。
李秋梅不聽,“這是我長這麽大第一次掙到錢,這麽具有時代意義的事兒我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不過也就僅此一次,以後可就沒這個機會了。”
眾人見狀也不好拂了她的好意,“行,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第二天,薑青黎提著水果和零食到宿舍的時候,蔡建華等人又是高興又是不好意思。
昨天李秋梅說要請客吃飯薑青黎沒有出聲,她就該想到會有這一出。
下午放學,幾人結伴去國營飯店,國營飯店裏學校不遠,步行過去用不了多長時間。
大家夥兒都不著急,她們已經很久沒這麽悠閑過了,所以大家都放鬆身心慢悠悠地出去,比老太太飯後散步還要悠閑幾分。
國營飯店的夥食量大實惠,十塊錢能讓一桌人吃得肚兒圓,大家吃得心滿意足。
吃了飯,蔡建華就先迴去了,琪琪和靈靈還在家裏等著她呢,雖然已經讓鄰居嬸子幫忙看著,兩個女兒也乖巧懂事兒,不過她還是有些不放心。
大家也知道她家裏的情況,李秋梅早有準備,將飯盒遞給蔡建華,裏麵是她悄悄讓服務員幫忙打包好的一葷一素。
蔡建華離開後,薑青黎跟眾人聊了好一會兒才離開了,她昨天特地跟父母說好了,讓陸白楊兄弟放學後跟薑和旭一起迴家吃飯,所以她並不著急,迴去後順便拐到帽兒胡同接人就行。
到了帽兒胡同,路上碰到賣京白梨的,薑青黎大手一揮包圓了,半籮筐京白梨五家分一分也沒多少。
於是,她先轉道去了賀教授家,然後是陸老爺子家,給兩家送了京白梨才到薑家接孩子,給薑爺爺薑奶奶家送了一些,又給爸媽家留了一些,最後還剩七八斤左右。
不過這麽一折騰天也晚了,所以放下東西後薑青黎就帶著陸白楊和陸衫鬆迴去了。
陸川柏又忙起來了,所以家裏又是隻有她和陸白楊兄弟倆兒,有陸白楊這個話癆在,院子裏就沒有安靜過,所以也不顯得孤單。
陸白楊美滋滋地吃著京白梨,吃完了才一拍額頭,“嫂子,堂伯來信了。”
說著就埋頭在書包裏翻騰,翻騰了好一會兒才拿出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