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臘梅和陸滿堂等人也知道兩人有意培養他們,心裏十分感激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往前衝。


    有了去年的經驗,再加上這幾個月薑青黎給他們時不時地加餐,大家的帶英語都有了質的飛躍,從以前的隻會你好以及各種物品的價格到現在能跟人聊上那麽幾句,大家今年都收獲匪淺。


    盡管薑青黎和陸川柏以教新人為主,不過由於去年跟他們合作過的人基本上都賺得缽滿盆滿,所以今年都主動找上薑青黎和陸川柏。


    以至於兩人盡管比較佛係,但是訂單依舊源源不斷,把其他人給羨慕壞了。


    大半個月後,薑青黎等人帶著厚厚一遝合同迴到河灣大隊,河灣大隊的生產已經跟不上了,於是他們開始擴大招工並且在其他大隊發展起了“代工廠”,把不少訂單都外包了。


    現在就連公社裏不少人都到鄉下找工作,公社裏的人再也沒有了城裏人的驕傲,在利益麵前驕傲不值一提。


    河灣大隊真正做到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們吃肉其他大隊跟著喝湯。


    這波福利甚至惠及到其他公社,以楊愛華和陸杜娟為首的采購隊開始到其他公社采購原材料,所到之處大家無不是笑臉相迎,河灣大隊成了遠近聞名的明星大隊。


    為此,縣裏還特地給河灣大隊頒發了“明星大隊”的錦旗,先進大隊的紅旗在河灣大隊生根發芽,再也沒有挪窩過。


    這些榮譽錦旗被陸家和珍而重之地掛在大隊部展覽室,每天上班先去展覽室看看錦旗,一整天都有用不完的勁兒。


    隊裏的大姑娘小夥子也都成了香餑餑,隻要還沒定親的都被人盯上了,有的是家裏大人給自家孩子相看,有些大膽姑娘和小夥子則自己尋找機會。


    現在合山縣裏流傳著隻要跟河灣大隊攀上關係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有吃不完的肉、花不完的錢,還有工作等著他們。


    甘愛娟等人也是累並快樂著,每天都有人來問小學還收不收人,能不能現在就過來當插班生,還有的事打算九月份把家裏的適齡孩童送來讀書,甚至有一些還打算把孩子從其他學校轉過來。


    甘愛娟等知青每天放學之後還要應付家長,然後迴知青點做飯吃就開始爭分奪秒地看書。


    他們早就讓家裏把他們以前的書本都寄過來了,周末放假的時候還去收購站找資料,也夠他們用好長一段時間。


    美中不足的是他們離開學校和脫離書本太久了,很多知識都忘記了,所以現在不得不從頭學起。


    好在大家專長的各不相同,眾人一起學習還能取長補短,就這麽磕磕絆絆過了一段時間,知青點決定每天晚上吃了飯後就上課。


    讓每一門功課突出的人給其他人上課,負責上課的人不用挑水、砍柴和做飯,這些活由聽課的人包圓了。


    這一決定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讚成,上課的人能有更多時間複習和準備功課,其他人也能通過每天的學習更快更好地學到知識,這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雙贏的場麵。


    作為河灣大隊的大隊長,陸家和現在走出去誰都要給他幾分麵子,就是在縣委書記麵前他也能說得上話。


    照理說,這樣的日子他應該感到非常滿足,不過陸家和最近卻有些愁眉苦臉。


    因為公社書記前幾天叫他到公社,跟他說上麵有意往河灣大隊安排一批知青,還暗示他這批知青不能拒絕。


    張書記的原話是,“我們也知道你的難處,不是我不想幫忙,實在是人微言輕啊。”


    對了,公社書記不再是張書記了,張書記已經調到縣裏農業局,現在的書記是以前的副書記。


    副書記也知道自己這個書記還多虧了河灣大隊,更知道隻要有河灣大隊在,他的成績就少不了,往上升隻是時間問題,所以對陸家和比親兄弟還要親。


    陸家和一聽也知道這件事沒有轉圜的餘地,更知道這些知青肯定是一些領導家的公子和小姐們。


    現在河灣大隊成了遠近聞名的大隊,省城、市裏和縣裏的領導或者大廠子的領導無一不想把家裏適齡的需要下鄉的子女安排到河灣大隊。


    不止河灣大隊,以河灣大隊為中心輻射出去的幾個大隊都收到了一樣的任務,不過因為河灣大隊陸家村的知青全軍覆沒,所以河灣大隊要接收的知青格外多一些。


    陸家和一臉為難,“書記,你也知道上一批知青的情況。”


    書記點頭,“我們都知道,你像以前一樣安排即可,不用特殊對待。”


    有了書記這句話,陸家和也知道該怎麽辦了。


    “行,我知道該怎麽做了,感謝領導對我們大隊的關照。”


    兩人又寒暄了一陣,陸家和才離開。


    又過了一個星期,李四爺趕著牛車到公社接人了,為什麽不開拖拉機和貨車?


    當然是要給這些一個下馬威,當初他們就是因為憐惜這些知青,對他們太過友好以至於他們蹬鼻子上臉。


    這次陸家和特地吩咐李四爺不用對他們太好,牛車是用來拉東西的。


    李四爺深度領會了陸家和的話,到了公社讓十二個知青把行李放牛車上,鞭子一揮大黃就拉著行李噠噠噠地朝前走,那些個知青不情不願地跟在牛車後麵走。


    一路上,對於那些知青們的抱怨,李四爺全當聽不見,走了一半耍脾氣不想走的也不慣著他們,自顧自地走了,讓他們在後麵鬼哭狼嚎地跑著追。


    這些人自持身份不屑於跟李四爺講話,李四爺活了這麽多年吃過的鹽比他們吃過的米還多,哪裏看不出他們的態度,再一想大隊長的交代,得嘞,我還不屑跟你們這幫眼睛長在頭頂上的人說話呢。


    迴到大隊部的時候,有些知青的鞋子已經跑掉了一半,整個人好不狼狽,一路從水泥路跑過來,到了河灣大隊看到嶄新的小學、幾個工廠以及清一色的紅磚房以及熱鬧非凡的景象心裏的傲氣不知不覺就消失大半。


    陸家和也隻是勉勵他們幾句,讓人把他們帶到陸家村的知青點。


    這十幾個新來的知青在河灣大隊並沒有掀起什麽浪花,大家都忙著賺錢呢。


    這一忙碌,時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六月份。


    這天,陸川柏收到了京市的來信,這是一封特殊的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早死炮灰,手撕男女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胡並收藏穿成早死炮灰,手撕男女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