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發兵高句麗
大唐:我當藩王三年,嚇壞李世民 作者:卿乃摩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天後,李恪竟然不顧一切的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
當時,李靖和秦瓊他們搞不明白李恪為何把功勞硬是推給他們。
難道就隻是為了留下一部分士兵?
如今看來,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十天前。
中軍大帳內。
此時,大帳中隻有李恪、霍去病、李靖、秦瓊四人。
“李伯伯,秦伯伯,如今東突厥滅國了,送往長安的捷報也快到了。”
“您們是不是該啟程迴長安了?”
李恪摸著鼻子試探地問道。
“不錯,這次我們來出征,陛下也特別交代了一番。”
“若是大勝,準許你一同迴長安城,還有一些有戰功的將軍都一同迴長安聽封!”
李靖麵露喜色的看著李恪。
“李伯伯,您誤會了!”
“小侄的意思是您們迴去就行,就是得給我留三萬士兵。”
李恪一臉不懷好意的看著李靖秦瓊二人。
“你,你又想做什麽?”
“秦伯伯,您看哈,小侄愣是把您定的兩個月滅東突厥,壓縮為五日。”
“這裏麵不光省下了大量的糧草,更重要的是挽救了幾萬將士的生命。”
“小侄三日前就讓軍師起草了文書,這一次的軍功全部是李靖和秦瓊兩位大帥的。”
“和小侄沒有一點關係,小侄就隻是在後麵幫忙打打雜。”
李恪輕描淡寫地就把這樣的驚世戰功拱手讓人了。
“什麽!你糊塗啊!”
“那文書呢?沒有發出去吧?”
李靖雙手緊搓著,希望事情還沒有到那一步。
“抱歉了,李伯伯,相信不出意外的話,那文書此刻已經躺在了父皇的桌案上了。”
【來自李靖的怨氣值+300點!】
【來自秦瓊的怨氣值+200點!】
“唉!”
“霍帥,你們王爺一定是開玩笑的對吧?”
“這一次明明是你立下了首功,老夫和秦兄才是後麵打雜人員!”
李靖以為李恪在誆騙他,這一次把目光看向了在一邊沉默中的霍去病。
“末將霍去病,拜見李帥、秦帥!”
“李帥,你們這場滅突厥的仗打的漂亮!”
“若是有機會,後麵還想多向李帥和秦帥請教。”
霍去病此時把自己的身份放的很低。
仿若李靖和秦瓊二人就是他的授業恩師一樣。
“好啊!你們是在給老夫演雙簧是吧!”
“老夫就想知道為什麽?”
李靖差點要抓狂了。
“李兄,消消氣,相信賢侄弄出這般,一定有他的初衷。”
秦瓊看自己再不出聲,李靖就要暴走了。
“想我李藥師戎馬二十載,大大小小仗經曆過無數,此生光明磊落,上對得起陛下,下對得起百姓。”
“可如今讓老夫背上這個虛榮返迴長安,這讓老夫以後還有何臉麵在為大唐效力啊!”
李靖邊說著,雙眸中似有淚花閃動。
李恪此舉,愣是把一代軍神逼迫到如此境地。
“哎呀呀!李伯伯,您這是何意啊?”
“您活了這麽大年齡,竟然還不如小侄想的開!”
“您看哈,若是沒有小侄橫叉一腳,大唐軍隊在您和秦伯伯的帶領下一定也是大勝。”
“是小侄搶了您和秦伯伯的兵權,您和秦伯伯不僅沒有治小侄的罪,難道還要小侄攬下所以軍功不成?”
“您要知道,長安城裏麵有不少人不想讓小侄好過的,若是我立下的這不世之功,那些人會怎麽想我呢?”
“到時候,父皇一定會很難做!”
“您也不想父皇因為此事整日勞心傷神吧!”
李恪雖然沒有說出他的目的,但是也說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麵。
沒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李恪太年輕了,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僅用五日就滅了東突厥。
那以後他會成長到何地步?
先不說五姓望族的人,就長孫無忌都坐不住。
李靖雖是一名武將,但是他的政治頭腦還是有的。
剛才一直固執不要軍功,隻是心中那道正義的光芒壓製著他。
此時,聽李恪分析著事情的利弊。
若是這些士兵中有人暗中把李恪獨攬兵權的事情捅出去。
被一些小人稍加運作的話,事情就變得不好收場了。
而若軍功是他和秦瓊二人的。
那麽謠言不攻自破。
他們可以說是自己授權讓李恪參與的。
而全程的軍事部署是他李靖和秦瓊來安排的。
這樣就說的通了。
“好,就按你說的辦吧!”
李靖說的是軍功的事情,並沒有說留下三萬大唐士兵。
直到出發的時候,他才知道李恪私自扣下了三萬精兵。
李靖還找他問個緣由。
李恪直接說這三萬精兵就是這次戰爭的損耗。
若是李二後麵發現了,就說是他李恪留下來除了教化那些突厥的俘虜外,幫他培養一些軍事人才的。
因時間緊,李靖隻好就由著李恪的意思辦了。
可就在李靖他們班師迴朝後不久。
李恪隻留下幾千士兵留守漢城。
其他的大唐士兵和漢城的幾支特種部隊,以及被收編的突厥騎兵一起加入到了征討高句麗的大軍中。
李恪難道不怕那些突厥騎兵有人造反嗎?
當然,他還是有點顧慮的。
但是他也征求過霍去病和管仲的意思。
隻有戰爭才能證明對方的絕對忠誠。
這些突厥騎兵被打亂重新組合。
被分配到大唐騎兵中不同方陣中。
若是有一點不好的苗頭,就會被抹殺在搖籃中。
長安城,李二早早就收到了捷報。
自從收到消息後,李二這兩日沒事的時候就上城牆上眺望北方。
有時候,一個人,有時候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人陪著。
李二不僅是在等著凱旋之師迴朝。
更是在等著那小小的身影出現。
他現在心中有不少問題等著去問。
太極宮內。
“太上皇”李淵也收到了邊關密信。
這兩日他高興壞了。
東突厥這個心腹大患,自從隋朝時期就一直威脅中原。
如今竟然在自己的二兒子手中被滅國了。
剩下的西突厥,相信用不了幾年也得步入東突厥的後塵!
往日,長孫皇後過來給他請安,並送上一些吃食。
李淵並沒有和長孫皇宮說上幾句。
今兒個難道多問了些關於李二的事情。
“皇後啊,老二這一年多來辛苦了!”
“如今聽說東突厥被滅國了,吾心甚慰啊!”
李淵說完仰頭把一杯酒水飲下。
“哈哈哈哈......”
“好,好,做的好......”
當時,李靖和秦瓊他們搞不明白李恪為何把功勞硬是推給他們。
難道就隻是為了留下一部分士兵?
如今看來,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十天前。
中軍大帳內。
此時,大帳中隻有李恪、霍去病、李靖、秦瓊四人。
“李伯伯,秦伯伯,如今東突厥滅國了,送往長安的捷報也快到了。”
“您們是不是該啟程迴長安了?”
李恪摸著鼻子試探地問道。
“不錯,這次我們來出征,陛下也特別交代了一番。”
“若是大勝,準許你一同迴長安城,還有一些有戰功的將軍都一同迴長安聽封!”
李靖麵露喜色的看著李恪。
“李伯伯,您誤會了!”
“小侄的意思是您們迴去就行,就是得給我留三萬士兵。”
李恪一臉不懷好意的看著李靖秦瓊二人。
“你,你又想做什麽?”
“秦伯伯,您看哈,小侄愣是把您定的兩個月滅東突厥,壓縮為五日。”
“這裏麵不光省下了大量的糧草,更重要的是挽救了幾萬將士的生命。”
“小侄三日前就讓軍師起草了文書,這一次的軍功全部是李靖和秦瓊兩位大帥的。”
“和小侄沒有一點關係,小侄就隻是在後麵幫忙打打雜。”
李恪輕描淡寫地就把這樣的驚世戰功拱手讓人了。
“什麽!你糊塗啊!”
“那文書呢?沒有發出去吧?”
李靖雙手緊搓著,希望事情還沒有到那一步。
“抱歉了,李伯伯,相信不出意外的話,那文書此刻已經躺在了父皇的桌案上了。”
【來自李靖的怨氣值+300點!】
【來自秦瓊的怨氣值+200點!】
“唉!”
“霍帥,你們王爺一定是開玩笑的對吧?”
“這一次明明是你立下了首功,老夫和秦兄才是後麵打雜人員!”
李靖以為李恪在誆騙他,這一次把目光看向了在一邊沉默中的霍去病。
“末將霍去病,拜見李帥、秦帥!”
“李帥,你們這場滅突厥的仗打的漂亮!”
“若是有機會,後麵還想多向李帥和秦帥請教。”
霍去病此時把自己的身份放的很低。
仿若李靖和秦瓊二人就是他的授業恩師一樣。
“好啊!你們是在給老夫演雙簧是吧!”
“老夫就想知道為什麽?”
李靖差點要抓狂了。
“李兄,消消氣,相信賢侄弄出這般,一定有他的初衷。”
秦瓊看自己再不出聲,李靖就要暴走了。
“想我李藥師戎馬二十載,大大小小仗經曆過無數,此生光明磊落,上對得起陛下,下對得起百姓。”
“可如今讓老夫背上這個虛榮返迴長安,這讓老夫以後還有何臉麵在為大唐效力啊!”
李靖邊說著,雙眸中似有淚花閃動。
李恪此舉,愣是把一代軍神逼迫到如此境地。
“哎呀呀!李伯伯,您這是何意啊?”
“您活了這麽大年齡,竟然還不如小侄想的開!”
“您看哈,若是沒有小侄橫叉一腳,大唐軍隊在您和秦伯伯的帶領下一定也是大勝。”
“是小侄搶了您和秦伯伯的兵權,您和秦伯伯不僅沒有治小侄的罪,難道還要小侄攬下所以軍功不成?”
“您要知道,長安城裏麵有不少人不想讓小侄好過的,若是我立下的這不世之功,那些人會怎麽想我呢?”
“到時候,父皇一定會很難做!”
“您也不想父皇因為此事整日勞心傷神吧!”
李恪雖然沒有說出他的目的,但是也說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麵。
沒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李恪太年輕了,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僅用五日就滅了東突厥。
那以後他會成長到何地步?
先不說五姓望族的人,就長孫無忌都坐不住。
李靖雖是一名武將,但是他的政治頭腦還是有的。
剛才一直固執不要軍功,隻是心中那道正義的光芒壓製著他。
此時,聽李恪分析著事情的利弊。
若是這些士兵中有人暗中把李恪獨攬兵權的事情捅出去。
被一些小人稍加運作的話,事情就變得不好收場了。
而若軍功是他和秦瓊二人的。
那麽謠言不攻自破。
他們可以說是自己授權讓李恪參與的。
而全程的軍事部署是他李靖和秦瓊來安排的。
這樣就說的通了。
“好,就按你說的辦吧!”
李靖說的是軍功的事情,並沒有說留下三萬大唐士兵。
直到出發的時候,他才知道李恪私自扣下了三萬精兵。
李靖還找他問個緣由。
李恪直接說這三萬精兵就是這次戰爭的損耗。
若是李二後麵發現了,就說是他李恪留下來除了教化那些突厥的俘虜外,幫他培養一些軍事人才的。
因時間緊,李靖隻好就由著李恪的意思辦了。
可就在李靖他們班師迴朝後不久。
李恪隻留下幾千士兵留守漢城。
其他的大唐士兵和漢城的幾支特種部隊,以及被收編的突厥騎兵一起加入到了征討高句麗的大軍中。
李恪難道不怕那些突厥騎兵有人造反嗎?
當然,他還是有點顧慮的。
但是他也征求過霍去病和管仲的意思。
隻有戰爭才能證明對方的絕對忠誠。
這些突厥騎兵被打亂重新組合。
被分配到大唐騎兵中不同方陣中。
若是有一點不好的苗頭,就會被抹殺在搖籃中。
長安城,李二早早就收到了捷報。
自從收到消息後,李二這兩日沒事的時候就上城牆上眺望北方。
有時候,一個人,有時候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人陪著。
李二不僅是在等著凱旋之師迴朝。
更是在等著那小小的身影出現。
他現在心中有不少問題等著去問。
太極宮內。
“太上皇”李淵也收到了邊關密信。
這兩日他高興壞了。
東突厥這個心腹大患,自從隋朝時期就一直威脅中原。
如今竟然在自己的二兒子手中被滅國了。
剩下的西突厥,相信用不了幾年也得步入東突厥的後塵!
往日,長孫皇後過來給他請安,並送上一些吃食。
李淵並沒有和長孫皇宮說上幾句。
今兒個難道多問了些關於李二的事情。
“皇後啊,老二這一年多來辛苦了!”
“如今聽說東突厥被滅國了,吾心甚慰啊!”
李淵說完仰頭把一杯酒水飲下。
“哈哈哈哈......”
“好,好,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