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什麽?\"


    本有些沮喪的李恪立馬來了精神。


    【除非係統二次升級,到時候宿主每日挖呀挖獲得的神奇種子中可能會出現治愈係的。】


    “那也隻是可能啊!”


    【不要灰心,姐姐我說的可能是有很大幾率獲得哦!】


    聽到係統這麽說後,李恪的心情頓時好了很多。


    他也不好說後麵能不能再獲得其他曆史上的軍團了。


    就算有,也不知道啥時候能抽到。


    除了在外執行任務的虎豹營士兵外,李恪把其他活的人都收迴了卡牌中。


    這一次他發現,他可以按比例地選擇召迴士兵。


    李恪欣喜不已!


    不是他舍不得糧食,而是他不想再有更大的傷亡了。


    把大部分人收迴,隻留下幾十人用來搞情報,守衛幾個重要地方足夠了。


    若是突厥大軍再次殺來,再招出來也不遲。


    在此之前,李恪命令典韋讓大家集合。


    並在邊城一處山林間埋葬了十幾名戰死的虎豹營士兵。


    李恪致悼詞。


    並在墓碑上題詞“忠勇之士,永垂不朽!”


    全程墓坑都是李恪一人操刀。


    典韋本想帶幾名虎豹營士兵上前幫忙,被李恪拒絕了。


    他今天的任務還沒完成呢!


    正好!


    一邊完成每日挖呀挖,一邊讓眾將士感激涕零。


    其實李恪想說的是!


    “你們有鋤頭,鐵鍬嗎?”


    “靠你們手中的刀槍嗎?”


    “可別! 刀槍好好留著後麵殺敵人吧!”


    “術業有專攻,工具也一樣!”


    在虎豹營眾人的注視下,李恪開挖了。


    隻見他邊挖邊口中念念有詞。


    隻聽!


    “在小小的山林間挖呀挖呀挖!”


    “埋下忠勇之骨,來年打到頡利他姥姥家!”


    “將軍,主公這是何意,難道是在念什麽咒語嗎?”


    一名副將在典韋耳邊小聲嘀咕著。


    典韋立馬遞給他一個安靜的眼神。


    副將隻好悻悻地退迴邊上。


    也不知道為啥,典韋發現李恪自從念了那兩句後。


    手上的挖掘速度堪稱神速啊!


    他一個人的挖掘速度都快趕上幾十人了。


    很快,一個長有十米,寬有三米,深度近兩米的大坑出現在眾人的麵前。


    若不是親眼所見,打死典韋也不相信,一個人竟然有如此神跡。


    放到他典韋身上,同樣的時間,至少得八名典韋同時作業。


    或者他每次用全部的內力外放,對同一個地方持續性的轟炸。


    但最終會給大家呈現一副千瘡百孔的畫麵。


    而不是李恪挖的那麽有棱有角。


    一時間,虎豹營對這位主公再次刷新了認知。


    長安城內。


    就在一眾大臣快要受不了的時候,玄武門總算打開了。


    一眾大臣魚貫而入。


    甘露殿。


    李二坐在龍椅上,俯視下方的一眾大臣。


    他發現今兒個大家都有些不太正常。


    “今兒個,眾位愛卿有沒要事啟奏啊?”


    李二特意把這句話語氣加重了些。


    可讓他感到詫異的是一眾大臣相互間你看著我,我看著你。


    就是沒人主動站出來。


    “既然沒人願意提,那今兒個就讓朕拋磚引玉吧!”


    “朕收到邊關來信,說是漢王到了邊關後,就主動和突厥那邊交上火了。”


    “還不錯,竟然勝利了,三百滅了一千,還行!”


    李二一句還不錯開頭,還行結尾。


    點出了他此刻心情甚好。


    甘露殿,他和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人爭論一番後。


    得出的結論是漢王李恪能夠穩住大局,不會無的放矢。


    前有渭水河畔突厥大敗而逃。


    後有邊城三百滅一千。


    杜如晦斷定頡利不會失去理智大舉進攻大唐邊關。


    他會像之前在長安城那樣,安插一些暗探。


    李恪當時設計明暗兩條路線離開長安城,可惜還是遭遇了突厥殺手。


    事後,李二讓金吾衛暗中調查,發現在長安城中存在一批可疑的人。


    盡管這些人隱藏的很是隱蔽,但是終歸不是大唐人,


    他們突厥人的習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過來的。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不斷有百姓舉報一些可疑的人。


    這一次,金吾衛在西市間的不少巷子裏抓到了突厥的探子。


    加上出去執行暗殺李恪任務的人員。


    和被金吾衛抓捕的人。


    頡利布局在長安城內的暗探基本被一網打盡。


    僅有幾人事先聽到了風聲,及時轉移。


    房謀杜斷。


    杜如晦的判斷,也得到了房玄齡的認可。


    一時間,壓在李二胸口的大石總算能平穩地落地了。


    顯德殿內。


    李二話鋒一轉。


    “好是好,但是突厥那邊會讓漢王這根刺一直卡在他們的咽喉處嗎?”


    “非也!”


    “等時機成熟,突厥定會大舉進攻,北方大局需要有一位神勇果敢之人來輔助漢王。”


    李二這個磚一拋出,頓時轟炸出一片人。


    尉遲恭和程咬金先後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些國公大臣也站出來支持。


    這一次連五姓七望中也站了一批人願意支持李恪。


    李恪不在這邊。


    若是他在的話,一定會說。


    你們一個個嘴上說支持。


    錢錢沒有,東西也不給一樣,這是哪門子支持。


    一個個見風使舵的家夥。


    這一次早朝最大的決策是任命蘇定方為河北道都護,聽命於漢王李恪。


    監管河北道以及周邊邊關軍隊事務。


    簡單的說,就是若是發生大戰爭。


    蘇定方要在第一時間集結周邊的一些守備軍支援前線作戰。


    。。。。。。


    虎豹營王勝平安歸來,並帶來了頡利的親筆書信。


    李恪看了後,把它交給了管仲。


    “先生,您也看下。”


    待管仲看後抬起頭,他笑了。


    “先生為何發笑?”


    “殿下,信中之人所寫,字麵上無不是表現他很生氣,對您很不滿,甚至說他恨不得順著這封信爬過來殺了你。”


    李恪聽了管仲的分析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


    “但是,按在下看來,此人心已經慌了,他是怕了。”


    “由此可以看出,短時間內突厥那邊是不會再對殿下大舉用兵了。”


    “殿下可安心打理城內事務。”


    “先生之言,讓小子茅塞頓開。”


    “那依先生之言,我下一步從哪方麵著手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當藩王三年,嚇壞李世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卿乃摩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卿乃摩羯並收藏大唐:我當藩王三年,嚇壞李世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