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新目標
軍閥少帥開局,爆兵爭霸世界 作者:撲街沒夢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寶安這一次的目標,就是堯係軍閥。
不過在打堯係軍閥之前,還有一個橫在堯係軍閥和張寶安之間的障礙,那就是嶽州。
在吳堯戰爭後,堯係軍閥本來想直接占據嶽州,將嶽州變成自己控製下的第四個州。
誰知道中途出了一個變數,那就是黃泊煥的入嶽。
楚州戰爭中,黃泊煥的兵力損失並不大,在進入嶽州後,跟邱朝法一起,聯合整個嶽州的軍閥,一邊趕走了曹興,同時在另一邊,還將堯係的部隊牢牢的抵擋住。
也是因為如此,堯係想要控製嶽州的計劃破產,隻是占據了距離堯係控製的嶺州邊境的嶽州三府之地。
如今雙方還依舊在這片地區對峙,不時發生小規模的戰鬥。
因為有堯係軍閥這個大敵在,如今的嶽係軍閥也不鬧騰了,也不反邱朝法了,反而聯合邱朝法、黃泊煥一起搞起了反堯戰爭。
說起來,嶽州的軍閥,還真是一個善變的團體。
張寶安選擇進攻堯係,主要還是因為堯係軍閥的實力在七大軍閥中,相對較弱,這主要是由控製的地盤決定的。
三州一府的地盤,雖然比起七大軍閥外的其他軍閥來,還算強大,但是跟如今的張寶安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的是,堯係軍閥不僅距離自己很近,同時還靠海,是發展海軍的好地方。
同時,控製了堯係地盤,向西占領交州、雲州後,就可以進攻寧係,而後入漢川盆地,然後順流而下,再與楚州相聯係,就算統一了整個大宸西南地區。
而向北占領象州、逑州,就到了曹真的吳係地盤,整個大宸最富裕的地方。
所以先打堯州,無疑是非常好的選擇。
不過進攻堯係,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堯州灣內,有瓦盧瓦的軍港和軍事基地。
或許在與撒克遜的衝突後,又要再次跟一個列強起衝突了。
堯係軍閥,占據三州一府,分別是堯州、嶺州、崖州和瓊海府。
其中堯州二十三府,麵積36.5萬平方公裏,人口6200萬。
嶺州二十二府,麵積51.2萬平方公裏,人口5500萬。
崖州26府,麵積34.9萬平方公裏,人口4300萬。
瓊海府麵積6.9萬平方公裏,人口650萬。
三州一府合計129.5萬平方公裏,人口萬。
而部隊方麵,堯係軍閥總共有部隊8個軍24師18旅,以及地方部隊11師16旅,合計兵力近百萬。
同時,堯係還有一百多架戰機,和一支由驅逐艦和炮艇組成的小艦隊。
因為瓊海府是一個島嶼,所以比起艦隊來,反而是運輸的船隻比較多。
軍隊布置方麵,瓊海府有堯係一個獨立師兩個旅的部隊,在對外的宣布中,這支主力部隊是沒有公布的。另外瓊海府還有一個師和一個旅的地方部隊。共計有兵力近6萬人,由瓊海巡檢使張茂指揮。
另外嶽州三府有堯係第二軍共計8萬多人,軍長覃雲。
剩下的七個軍中,一個軍在崖州,那就是第四軍,另外還有五師八旅的地方部隊,總計兵力約25萬人,由崖州都督陳銘俊指揮。
一個軍在嶺州,這個軍番號為第七軍,另有五師七旅的地方部隊,總計兵力23萬人,由嶺州都督馮希耀指揮。
五個軍在堯州,分別是第一軍、第三軍、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八軍,及一個警衛師,總計兵力43萬餘人,直接由曹興指揮。
從兵力部署可以看出,雖然趙真是堯係軍閥的頭領,但是崖州都督陳銘俊和嶺州都督馮希耀也並非毫無反抗之力。
趙真駐守在崖州和嶺州的兩個軍,說是接受兩個州都督的指揮,還不如說是監視兩個都督的。
而堯州,才是趙真的大本營,重兵集結。
針對堯係的兵力部署,張寶安這一次準備動用22個師10個旅總計60餘萬人對堯係發起進攻。
戰役的第一步當然是奪取嶽州,然後在通過嶽州進攻嶺州,然後是崖州,把兵力最集中,也最難打的堯州留到最後。
戰役的第一步,張寶安準備動用8個師兩個旅共計20餘萬人進攻嶽州。
這8師兩旅會被分為兩個軍,其中一個軍從赤江府渡過赤江,直接進攻黃泊煥,因為黃泊煥兵力較多,而且還能得到邱朝法的支持,所以這一路的進攻隊伍有五個師和一個步兵旅,被命令為第一軍。
另外一個軍則授予第二軍番號,部隊為 3師1旅。
第二軍主要進攻的是嶽州的軍閥部隊,他們的戰鬥力較差,所以投入的兵力相對減少。
其中第一軍軍長的位置,張寶安把這個機會給了自己的老部下許誠。
第二軍軍長的位置則給了周肅。
在占領嶽州後,第一軍和第二軍稍事休整,後續入嶽的第三軍、第四軍和第五軍則向嶺州發起進攻。
其中第三軍軍長竇明篤,下轄有5師3旅總計14.5萬人,從嶽州進入嶺州後向嶺州北部進攻,直抵崖州邊境。
第四軍軍長姚承安,下轄有5師2旅總計13萬多人,從嶽州進入嶺州後向嶺州中部發起進攻,戰役目標是占據嶺州州府廣廈府。
第五軍軍長黃躍,下轄有4師3旅總計12萬多人,從嶽州進入嶺州後向嶺州南部發起進攻,直抵交州邊境。
占領嶺州後,後續進攻事宜,視戰場情況變化再做相應布置。
本次戰役由張寶安親點盧成堯指揮。
這是第一場大規模的戰役,盧成堯參謀出身,用兵方麵向來謹慎,十分注重情報的收集,再結合戰場形勢研判局麵,張寶安覺得他是這一次戰役總指揮的不二人選。
在選定部隊,並製定了計劃之後,就開始了部隊的調動和前期的準備工作,這麽多部隊的運動,肯定是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來準備的。
所以戰役的發起計劃,定在119年的2月開始。
附第一到第五軍各部隊番號:
第一軍:軍長許誠(五個步兵師一個步兵旅,總兵力12.5萬人)
304師,師長廖輝。
13師,師長周任俠。
14師,師長顧平。
15師,師長秦偉軒。
16師,師長馬習勳。
5旅,旅長魏侯。
第二軍:軍長周肅(三個步兵師一個步兵旅,總兵力7.8萬人)
128師,師長朱衛
17師,師長錢少康
18師,師長於龍
6旅,旅長彭世安
第三軍:軍長竇明篤(五個步兵師三個步兵旅,合計兵力14.5萬人)
老35師,師長潘喬
19師,師長苗成龍
20師,師長費翔
21師,師長孟固
22師,師長史維君
7旅,旅長倪震
8旅,旅長袁碩
9旅,旅長俞安平
第四軍:軍長姚承安(五個步兵師兩個步兵旅,合計13.5萬人)
23師,師長呂飛
24師,師長謝勻
25師,師長金開運
26師,師長施易
27師,師長葛忠國
10旅,旅長郝岩
11旅,旅長皮飛
第五軍:軍長黃躍(四個步兵師和三個步兵旅,合計兵力12.1萬人)
28師,師長尤可望
29師,師長馮安邦
30師,師長李玉坤
31師,師長陶然
12旅,旅長張青
13旅,旅長鄭伯玉
14旅,旅長韓正
不過在打堯係軍閥之前,還有一個橫在堯係軍閥和張寶安之間的障礙,那就是嶽州。
在吳堯戰爭後,堯係軍閥本來想直接占據嶽州,將嶽州變成自己控製下的第四個州。
誰知道中途出了一個變數,那就是黃泊煥的入嶽。
楚州戰爭中,黃泊煥的兵力損失並不大,在進入嶽州後,跟邱朝法一起,聯合整個嶽州的軍閥,一邊趕走了曹興,同時在另一邊,還將堯係的部隊牢牢的抵擋住。
也是因為如此,堯係想要控製嶽州的計劃破產,隻是占據了距離堯係控製的嶺州邊境的嶽州三府之地。
如今雙方還依舊在這片地區對峙,不時發生小規模的戰鬥。
因為有堯係軍閥這個大敵在,如今的嶽係軍閥也不鬧騰了,也不反邱朝法了,反而聯合邱朝法、黃泊煥一起搞起了反堯戰爭。
說起來,嶽州的軍閥,還真是一個善變的團體。
張寶安選擇進攻堯係,主要還是因為堯係軍閥的實力在七大軍閥中,相對較弱,這主要是由控製的地盤決定的。
三州一府的地盤,雖然比起七大軍閥外的其他軍閥來,還算強大,但是跟如今的張寶安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的是,堯係軍閥不僅距離自己很近,同時還靠海,是發展海軍的好地方。
同時,控製了堯係地盤,向西占領交州、雲州後,就可以進攻寧係,而後入漢川盆地,然後順流而下,再與楚州相聯係,就算統一了整個大宸西南地區。
而向北占領象州、逑州,就到了曹真的吳係地盤,整個大宸最富裕的地方。
所以先打堯州,無疑是非常好的選擇。
不過進攻堯係,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堯州灣內,有瓦盧瓦的軍港和軍事基地。
或許在與撒克遜的衝突後,又要再次跟一個列強起衝突了。
堯係軍閥,占據三州一府,分別是堯州、嶺州、崖州和瓊海府。
其中堯州二十三府,麵積36.5萬平方公裏,人口6200萬。
嶺州二十二府,麵積51.2萬平方公裏,人口5500萬。
崖州26府,麵積34.9萬平方公裏,人口4300萬。
瓊海府麵積6.9萬平方公裏,人口650萬。
三州一府合計129.5萬平方公裏,人口萬。
而部隊方麵,堯係軍閥總共有部隊8個軍24師18旅,以及地方部隊11師16旅,合計兵力近百萬。
同時,堯係還有一百多架戰機,和一支由驅逐艦和炮艇組成的小艦隊。
因為瓊海府是一個島嶼,所以比起艦隊來,反而是運輸的船隻比較多。
軍隊布置方麵,瓊海府有堯係一個獨立師兩個旅的部隊,在對外的宣布中,這支主力部隊是沒有公布的。另外瓊海府還有一個師和一個旅的地方部隊。共計有兵力近6萬人,由瓊海巡檢使張茂指揮。
另外嶽州三府有堯係第二軍共計8萬多人,軍長覃雲。
剩下的七個軍中,一個軍在崖州,那就是第四軍,另外還有五師八旅的地方部隊,總計兵力約25萬人,由崖州都督陳銘俊指揮。
一個軍在嶺州,這個軍番號為第七軍,另有五師七旅的地方部隊,總計兵力23萬人,由嶺州都督馮希耀指揮。
五個軍在堯州,分別是第一軍、第三軍、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八軍,及一個警衛師,總計兵力43萬餘人,直接由曹興指揮。
從兵力部署可以看出,雖然趙真是堯係軍閥的頭領,但是崖州都督陳銘俊和嶺州都督馮希耀也並非毫無反抗之力。
趙真駐守在崖州和嶺州的兩個軍,說是接受兩個州都督的指揮,還不如說是監視兩個都督的。
而堯州,才是趙真的大本營,重兵集結。
針對堯係的兵力部署,張寶安這一次準備動用22個師10個旅總計60餘萬人對堯係發起進攻。
戰役的第一步當然是奪取嶽州,然後在通過嶽州進攻嶺州,然後是崖州,把兵力最集中,也最難打的堯州留到最後。
戰役的第一步,張寶安準備動用8個師兩個旅共計20餘萬人進攻嶽州。
這8師兩旅會被分為兩個軍,其中一個軍從赤江府渡過赤江,直接進攻黃泊煥,因為黃泊煥兵力較多,而且還能得到邱朝法的支持,所以這一路的進攻隊伍有五個師和一個步兵旅,被命令為第一軍。
另外一個軍則授予第二軍番號,部隊為 3師1旅。
第二軍主要進攻的是嶽州的軍閥部隊,他們的戰鬥力較差,所以投入的兵力相對減少。
其中第一軍軍長的位置,張寶安把這個機會給了自己的老部下許誠。
第二軍軍長的位置則給了周肅。
在占領嶽州後,第一軍和第二軍稍事休整,後續入嶽的第三軍、第四軍和第五軍則向嶺州發起進攻。
其中第三軍軍長竇明篤,下轄有5師3旅總計14.5萬人,從嶽州進入嶺州後向嶺州北部進攻,直抵崖州邊境。
第四軍軍長姚承安,下轄有5師2旅總計13萬多人,從嶽州進入嶺州後向嶺州中部發起進攻,戰役目標是占據嶺州州府廣廈府。
第五軍軍長黃躍,下轄有4師3旅總計12萬多人,從嶽州進入嶺州後向嶺州南部發起進攻,直抵交州邊境。
占領嶺州後,後續進攻事宜,視戰場情況變化再做相應布置。
本次戰役由張寶安親點盧成堯指揮。
這是第一場大規模的戰役,盧成堯參謀出身,用兵方麵向來謹慎,十分注重情報的收集,再結合戰場形勢研判局麵,張寶安覺得他是這一次戰役總指揮的不二人選。
在選定部隊,並製定了計劃之後,就開始了部隊的調動和前期的準備工作,這麽多部隊的運動,肯定是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來準備的。
所以戰役的發起計劃,定在119年的2月開始。
附第一到第五軍各部隊番號:
第一軍:軍長許誠(五個步兵師一個步兵旅,總兵力12.5萬人)
304師,師長廖輝。
13師,師長周任俠。
14師,師長顧平。
15師,師長秦偉軒。
16師,師長馬習勳。
5旅,旅長魏侯。
第二軍:軍長周肅(三個步兵師一個步兵旅,總兵力7.8萬人)
128師,師長朱衛
17師,師長錢少康
18師,師長於龍
6旅,旅長彭世安
第三軍:軍長竇明篤(五個步兵師三個步兵旅,合計兵力14.5萬人)
老35師,師長潘喬
19師,師長苗成龍
20師,師長費翔
21師,師長孟固
22師,師長史維君
7旅,旅長倪震
8旅,旅長袁碩
9旅,旅長俞安平
第四軍:軍長姚承安(五個步兵師兩個步兵旅,合計13.5萬人)
23師,師長呂飛
24師,師長謝勻
25師,師長金開運
26師,師長施易
27師,師長葛忠國
10旅,旅長郝岩
11旅,旅長皮飛
第五軍:軍長黃躍(四個步兵師和三個步兵旅,合計兵力12.1萬人)
28師,師長尤可望
29師,師長馮安邦
30師,師長李玉坤
31師,師長陶然
12旅,旅長張青
13旅,旅長鄭伯玉
14旅,旅長韓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