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悠閑自得,卻忽視了天地之威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作者:遙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烏桓人本就缺乏嚴格的軍紀,加之正全力以赴攻打魔法之城柳城。
僅僅被張遼率領的數千騎兵團一衝擊,便陷入了無盡的混亂!
一時之間,將領找不到下屬,士兵也找不到指揮官。
張遼抓住這個時機,與曹純、鮮於輔等人英勇奮戰,將烏桓人擊退,一路敗退!
然而,盡管烏桓人一片混亂,但他們的數量優勢不容忽視。
短暫的優勢很快逆轉。
以騎兵為主力的曹軍在激戰一陣後,也被烏桓人逐漸包圍。
張遼手中的巨劍翻飛,連續斬倒數名敵軍!
他喘息間恢複體力,同時掃視周圍。
茫茫戰場上,除了身邊的曹純、鮮於輔,視線所及皆是烏桓的勇士!
“文遠將軍,情況危急!”
曹純催馬趕到,大聲警告。
張遼不用他提醒也明白這個事實。
他們之前的攻勢順利,隻因利用了烏桓人陣型的混亂。
再給烏桓人些許時間,僅憑曹軍現有的兵力,恐怕會被徹底圍困!
想到這裏,張遼目光投向不遠處飄揚的烏桓王者旗幟。
他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
“請子和將軍為我開路,見證我如何挫敵銳氣,震懾敵人士氣!”
“遵命!”
曹純點頭應允,立即指揮身旁的虎豹騎士向前衝鋒!
蹋頓單於並非愚者,一眼看出曹軍的目標正是他自己。
“快,阻擋他們!”
在他的號令下,周圍的烏桓騎兵蜂擁而上,直撲虎豹騎士!
盡管他們單兵實力遠遜於虎豹騎士,但仗著人多勢眾,硬是抵擋住了虎豹騎士的衝擊!
但這對張遼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咆哮一聲,策馬從曹純和虎豹騎士的後方疾馳而出!
馬匹如幻影掠過,槍矛如同雷霆轟鳴。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烏桓人猝不及防。
待他們迴過神來,張遼已斬殺十餘名烏桓人,直逼踏頓單於僅剩的十幾步之遙!
蹋頓單於麵色大變,驚恐地命令:
“殺了他!”
僅存的十幾名王帳親衛揮舞兵器,一同衝向張遼。
然而,張遼毫無畏懼,坐在馬背上,揮舞長刀,左右橫掃!
那些王帳親衛雖是各部落的精英,但在張遼麵前,猶如螻蟻......
僅僅數息之間,地麵上便平添了十幾個沉寂的魂魄之軀。
張遼乘勢疾馳至泰頓酋長麵前,手中巨劍淩冽地朝泰頓酋長斬去,猶如破開幻境的閃電!
泰頓身為烏桓部落的主宰,卻毫無懼色,麵對挑戰。
瞧見張遼的攻勢,他非但不退,反而握緊彎月刃,滿腔狂怒地迎戰,誓要以生命換取榮耀!
\"錚!\"
雙劍交擊,火花四濺,泰頓才驚覺自己對力量的估量過於輕率。
手臂一陣酥麻,他心中暗自懊悔。
此人勇猛竟至如此地步!
泰頓心中萌生畏懼,動作隨之略顯遲疑。
張遼敏銳捕捉到這一瞬間的破綻,手腕一抖,長劍斜挑,直指泰頓的側肋。
泰頓剛欲抬刀抵擋,張遼猛然提刀,橫掃而過!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泰頓措手不及。
\"哢嚓\"一聲,他的魁梧頭顱便滾落在塵土之中!
張遼用劍尖挑起泰頓的首級,麵向烏桓戰士厲聲宣判:
\"泰頓已隕,爾等還不速速繳械投降?!\"
盡管多數烏桓人不懂漢語,但泰頓酋長的麵孔他們再熟悉不過。
目睹首領身首異處,烏桓陣營瞬間大亂!
對他們而言,酋長遠不止領袖這麽簡單,他是天神在人間的象征。
如今神隻竟被漢人斬落,何談繼續戰鬥?
曹純見到張遼勇猛無畏,一舉斬殺泰頓,興奮之餘,立即命令懂烏桓語的曹軍大聲宣告泰頓的死訊!
高遠屠殺柳城,以烏桓人的頭顱堆砌成血色的豐碑。
他摧毀了他們的祭壇,挖掘了他們的祖先之墓。
烏桓人對高遠既痛恨又恐懼。
今日陷入陷阱,本就惶恐不安,得知泰頓喪生後,鬥誌徹底消散!
曹純、鮮於輔等人抓住時機,奮力廝殺。
烏桓人如群鳥驚飛,陣型瞬間瓦解!
城牆上的高遠望著這一切,不禁搖頭輕笑。
泰頓終究未能逃脫曆史的輪迴,仍然敗於張遼刀下。
...
泰頓酋長隕落,近十萬烏桓人如群龍無首。
高遠指揮曹軍順勢猛烈進攻。
烏桓戰士潰敗,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多數烏桓人四散奔逃,剩下的人選擇了向曹軍投降。
戰鬥始於金色太陽初升,終於夕陽西沉,終告終結。
戰後統計,烏桓傷亡近兩萬人,一萬多人成為俘虜,包括泰頓在內的數十位烏桓貴族皆喪生!
此役堪稱全麵勝利!
夜幕降臨,柳城燈火輝煌。
高遠特命設宴,慰勞全體將士。
\"今日大勝,全憑各位勇士奮勇殺敵!\"
高遠舉杯,豪爽笑道,
\"我先敬大家一杯!\"
說完,他一飲而盡。
眾人也不敢怠慢,紛紛將酒一飲而盡。
放下手中的魔晶酒杯,田豫笑容滿麵地說道,
“軍師過於謙虛了,實則皆因你的策略帷幄,才成就此輝煌戰果!”
“正是如此。若非軍師,我們可能至今仍在迷途之中,無法抵達柳城之巔。”
閻柔附議,眼中閃爍著崇敬的光芒。
眾人皆點頭稱是,看向高遠的目光充滿敬仰。若非高遠尋得田疇,穿越古老魔法之路,直搗柳城,哪來今日的勝利慶典?
談笑聲中,田豫低語問道,
“如今踏頓大巫已隕,不知軍師對烏桓部落有何安排?”
高遠沉思片刻,對周倉吩咐道,
“去,將洛班帶到我麵前。”
周倉領命離去,不久便領著一位烏桓青年重返大廳。
“洛班…見過天朝尊使……”
洛班滿麵懼色,對高遠躬身行禮。他的父親丘力居曾是遼西烏桓的巫王,臨終之際,鑒於洛班年幼,遂指定侄子踏頓繼位。
未曾料到,踏頓英勇智謀兼具,僅數載間便將分散的烏桓部落凝聚為一體。
僅僅被張遼率領的數千騎兵團一衝擊,便陷入了無盡的混亂!
一時之間,將領找不到下屬,士兵也找不到指揮官。
張遼抓住這個時機,與曹純、鮮於輔等人英勇奮戰,將烏桓人擊退,一路敗退!
然而,盡管烏桓人一片混亂,但他們的數量優勢不容忽視。
短暫的優勢很快逆轉。
以騎兵為主力的曹軍在激戰一陣後,也被烏桓人逐漸包圍。
張遼手中的巨劍翻飛,連續斬倒數名敵軍!
他喘息間恢複體力,同時掃視周圍。
茫茫戰場上,除了身邊的曹純、鮮於輔,視線所及皆是烏桓的勇士!
“文遠將軍,情況危急!”
曹純催馬趕到,大聲警告。
張遼不用他提醒也明白這個事實。
他們之前的攻勢順利,隻因利用了烏桓人陣型的混亂。
再給烏桓人些許時間,僅憑曹軍現有的兵力,恐怕會被徹底圍困!
想到這裏,張遼目光投向不遠處飄揚的烏桓王者旗幟。
他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
“請子和將軍為我開路,見證我如何挫敵銳氣,震懾敵人士氣!”
“遵命!”
曹純點頭應允,立即指揮身旁的虎豹騎士向前衝鋒!
蹋頓單於並非愚者,一眼看出曹軍的目標正是他自己。
“快,阻擋他們!”
在他的號令下,周圍的烏桓騎兵蜂擁而上,直撲虎豹騎士!
盡管他們單兵實力遠遜於虎豹騎士,但仗著人多勢眾,硬是抵擋住了虎豹騎士的衝擊!
但這對張遼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咆哮一聲,策馬從曹純和虎豹騎士的後方疾馳而出!
馬匹如幻影掠過,槍矛如同雷霆轟鳴。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烏桓人猝不及防。
待他們迴過神來,張遼已斬殺十餘名烏桓人,直逼踏頓單於僅剩的十幾步之遙!
蹋頓單於麵色大變,驚恐地命令:
“殺了他!”
僅存的十幾名王帳親衛揮舞兵器,一同衝向張遼。
然而,張遼毫無畏懼,坐在馬背上,揮舞長刀,左右橫掃!
那些王帳親衛雖是各部落的精英,但在張遼麵前,猶如螻蟻......
僅僅數息之間,地麵上便平添了十幾個沉寂的魂魄之軀。
張遼乘勢疾馳至泰頓酋長麵前,手中巨劍淩冽地朝泰頓酋長斬去,猶如破開幻境的閃電!
泰頓身為烏桓部落的主宰,卻毫無懼色,麵對挑戰。
瞧見張遼的攻勢,他非但不退,反而握緊彎月刃,滿腔狂怒地迎戰,誓要以生命換取榮耀!
\"錚!\"
雙劍交擊,火花四濺,泰頓才驚覺自己對力量的估量過於輕率。
手臂一陣酥麻,他心中暗自懊悔。
此人勇猛竟至如此地步!
泰頓心中萌生畏懼,動作隨之略顯遲疑。
張遼敏銳捕捉到這一瞬間的破綻,手腕一抖,長劍斜挑,直指泰頓的側肋。
泰頓剛欲抬刀抵擋,張遼猛然提刀,橫掃而過!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泰頓措手不及。
\"哢嚓\"一聲,他的魁梧頭顱便滾落在塵土之中!
張遼用劍尖挑起泰頓的首級,麵向烏桓戰士厲聲宣判:
\"泰頓已隕,爾等還不速速繳械投降?!\"
盡管多數烏桓人不懂漢語,但泰頓酋長的麵孔他們再熟悉不過。
目睹首領身首異處,烏桓陣營瞬間大亂!
對他們而言,酋長遠不止領袖這麽簡單,他是天神在人間的象征。
如今神隻竟被漢人斬落,何談繼續戰鬥?
曹純見到張遼勇猛無畏,一舉斬殺泰頓,興奮之餘,立即命令懂烏桓語的曹軍大聲宣告泰頓的死訊!
高遠屠殺柳城,以烏桓人的頭顱堆砌成血色的豐碑。
他摧毀了他們的祭壇,挖掘了他們的祖先之墓。
烏桓人對高遠既痛恨又恐懼。
今日陷入陷阱,本就惶恐不安,得知泰頓喪生後,鬥誌徹底消散!
曹純、鮮於輔等人抓住時機,奮力廝殺。
烏桓人如群鳥驚飛,陣型瞬間瓦解!
城牆上的高遠望著這一切,不禁搖頭輕笑。
泰頓終究未能逃脫曆史的輪迴,仍然敗於張遼刀下。
...
泰頓酋長隕落,近十萬烏桓人如群龍無首。
高遠指揮曹軍順勢猛烈進攻。
烏桓戰士潰敗,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多數烏桓人四散奔逃,剩下的人選擇了向曹軍投降。
戰鬥始於金色太陽初升,終於夕陽西沉,終告終結。
戰後統計,烏桓傷亡近兩萬人,一萬多人成為俘虜,包括泰頓在內的數十位烏桓貴族皆喪生!
此役堪稱全麵勝利!
夜幕降臨,柳城燈火輝煌。
高遠特命設宴,慰勞全體將士。
\"今日大勝,全憑各位勇士奮勇殺敵!\"
高遠舉杯,豪爽笑道,
\"我先敬大家一杯!\"
說完,他一飲而盡。
眾人也不敢怠慢,紛紛將酒一飲而盡。
放下手中的魔晶酒杯,田豫笑容滿麵地說道,
“軍師過於謙虛了,實則皆因你的策略帷幄,才成就此輝煌戰果!”
“正是如此。若非軍師,我們可能至今仍在迷途之中,無法抵達柳城之巔。”
閻柔附議,眼中閃爍著崇敬的光芒。
眾人皆點頭稱是,看向高遠的目光充滿敬仰。若非高遠尋得田疇,穿越古老魔法之路,直搗柳城,哪來今日的勝利慶典?
談笑聲中,田豫低語問道,
“如今踏頓大巫已隕,不知軍師對烏桓部落有何安排?”
高遠沉思片刻,對周倉吩咐道,
“去,將洛班帶到我麵前。”
周倉領命離去,不久便領著一位烏桓青年重返大廳。
“洛班…見過天朝尊使……”
洛班滿麵懼色,對高遠躬身行禮。他的父親丘力居曾是遼西烏桓的巫王,臨終之際,鑒於洛班年幼,遂指定侄子踏頓繼位。
未曾料到,踏頓英勇智謀兼具,僅數載間便將分散的烏桓部落凝聚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