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血債血償,仇以牙還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作者:遙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遠並未立刻引軍返迴,而是暫時在獷平城外駐紮,慎重安葬城中百姓的遺體。
他剛停留數日,曹丕便從薊縣火急火燎地趕來。
“五官中郎將,我們不是說好要凱旋迴許都嗎,為何在此滯留?”
軍營之中,曹丕略顯不悅地看向高遠。
“烏桓日前洗劫漁陽郡,屠殺獷平城百姓,我們怎能就這樣返迴?”
高遠反問。
“烏桓、鮮卑這些蠻族生性狂野,侵擾我大漢疆界乃是常態,無需掛懷。”
曹丕不以為然地反駁。
此行北征幽州,他急切想迴去接受榮耀。
“世子何意?”
高遠麵色一沉,目光緊緊鎖住曹丕。
曹丕感到一股無形巨壓,唿吸頓時急促起來。
“我……我說錯了嗎?”
在這片神秘大陸上,大魏的子民皆受我等守護,身為朝廷的守護者,我們豈能對此視而不見,辜負tianzi、魏公和萬千子民的期望?!”高遠聲如洪鍾,振聾發聵。
趙雲、鮮於輔、田豫等人紛紛點頭,深感其理,而看向曹丕的眼神中則透著微妙的疑惑。
麵對這樣的斥責,曹丕麵色鐵青,卻不敢反駁,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迴應道:
“五官中郎將所言極是,敢問五官中郎將有何良策應對?”
“我已遣信告知大丞相,計劃近日便向烏桓一族發動征伐。”高遠語氣淡漠地迴應。
曹丕聞言,心中不禁惱怒。如今大軍之中,高遠才是決策者,他若不離開,自己也無法返迴許都之地。
“那便仰仗五官中郎將率軍討伐烏桓,我留在薊縣坐鎮,靜待你勝利歸來的佳音!”
曹丕說完,便帶著司馬懿和甄堯拂袖而去。出了中軍大營,曹丕便忍不住咒罵起來:
“這個高遠,真是把自己當盤菜了!”
“世子切勿動怒,高遠此行恐將遭遇挫敗。”司馬懿微笑著走近,安撫曹丕。
“仲達何以如此斷言?”曹丕驚訝地望向司馬懿。
畢竟不久前,高遠剛大破袁熙與烏桓聯軍,斬敵數萬,順勢收複幽州。
“世子請聽我細細道來。”司馬懿引領曹丕和甄堯來到一處隱蔽之地,見四周無人,方才笑道:
“高遠上次戰勝烏桓,全賴火炮之力,令烏桓措手不及。此番烏桓有備而來,高遠難以再輕易取勝。”
“況且,世子勿忘,烏桓鐵騎來去如風,王庭遠在柳城,路途險阻,後勤供給困難重重。”
“若高遠執意進犯,必然敗績累累!世子剛才與高遠劃清界限,實乃明智之舉。”
“將來高遠戰敗,追究責任時,自然不會牽連到世子身上。”
曹丕聞言,怒意漸消,轉而心生歡喜:“仲達所言,確有道理!高遠敗北之日,他必將後悔未采納我的建議!”
“主要是世子智謀過人!”司馬懿笑答。
......
中軍大營內。
“軍師真要對烏桓一族發起征討嗎?”高柔猶豫片刻,緩緩開口:
“袁熙失勢,淪為流寇,胡人貪婪狂暴,實在不必掛懷。”
“獷平城的慘劇確實令人心痛,然而討伐烏桓之路荊棘叢生。不如命令部下做好準備,以防類似悲劇重演。”
曹真、曹休等將領紛紛點頭,深表讚同。他們對烏桓殺害大魏子民的行為感到憤怒,但認為烏桓隻是疥癬之疾,如同癩蛤蟆般惡心人,而非致命之患。
大軍從許都出發,奔赴幽州,已近半年時光... ...
盡管並非險惡艱辛,但眾多勇士們都渴望早日重返神都許昌。
“賊人隻有一時,哪有永恆的防備?稍有不慎,獷平城的慘劇便會重演!”
“你們忍心目睹那樣的悲劇再次發生嗎?”
“況且,別忘了,烏桓人的這次侵犯是對我們的複仇!”
“我們應當以牙還牙,以血償血,讓烏桓人明白,大漢帝國的尊嚴不容挑釁!”
高遠低沉地宣告,眾人自然無言以對,紛紛行禮表示讚同。
“我等遵從軍師之令!”
……
數日後,曹操的密信抵達,信中僅一句話:
“一切決策,皆由子逸裁決!”
得到曹操的指令,軍中無人再有異議,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
然而出人意料,高遠並未立即行動,反而繼續駐紮在獷平城外。
正值正午時分,常交好的趙雲、甘寧等人聚在一起用餐。
“你們說,軍師在盤算什麽呢?”
甘寧邊吃飯邊抱怨:
“魏公的指示都來了,我們為何還不動身?”
“大哥應有他的深思熟慮。”
趙雲微笑著迴應。
“興霸如此好奇,何不親自找軍師問個究竟?”
馬超慫恿道。
“我……”
甘寧麵露猶豫。
“怎麽,你害怕去嗎?”
馬超使用激將法。
“有何懼哉,我現在就去找他問清楚!”
直率的甘寧果然上當,放下碗筷,徑直走向高遠的營帳。
“軍師,末將甘寧求見!”
隔著營帳的帷幕,甘寧大聲喊道。
“進來吧!”
聽到高遠的聲音,甘寧大步流星地踏入帳內。
帳中隻有高遠和他的密使女顧問郭照二人。
見甘寧進來,高遠瞥了他一眼,
“興霸有何事?”
甘寧收起在馬超麵前的輕浮,微笑道:
“軍師,我們在獷平城已近半月,不是說要對付烏桓,為獷平百姓報仇嗎,為何還不啟程?”
“怎麽聽來,似乎你對我軍令有所不滿?”
高遠似笑非笑道。
“不不不,軍師誤會了!”
甘寧連忙揮手否認,
“隻是末將等得焦急,恨不得立刻與烏桓人決戰,讓他們見識軍師的威力!”
“你這小子,如今馬屁功夫越發了得啊!”
高遠笑著說了一句,接著道,
“放心,有的仗讓你打。隻是此次討伐烏桓,務必謹慎行事!”
他剛停留數日,曹丕便從薊縣火急火燎地趕來。
“五官中郎將,我們不是說好要凱旋迴許都嗎,為何在此滯留?”
軍營之中,曹丕略顯不悅地看向高遠。
“烏桓日前洗劫漁陽郡,屠殺獷平城百姓,我們怎能就這樣返迴?”
高遠反問。
“烏桓、鮮卑這些蠻族生性狂野,侵擾我大漢疆界乃是常態,無需掛懷。”
曹丕不以為然地反駁。
此行北征幽州,他急切想迴去接受榮耀。
“世子何意?”
高遠麵色一沉,目光緊緊鎖住曹丕。
曹丕感到一股無形巨壓,唿吸頓時急促起來。
“我……我說錯了嗎?”
在這片神秘大陸上,大魏的子民皆受我等守護,身為朝廷的守護者,我們豈能對此視而不見,辜負tianzi、魏公和萬千子民的期望?!”高遠聲如洪鍾,振聾發聵。
趙雲、鮮於輔、田豫等人紛紛點頭,深感其理,而看向曹丕的眼神中則透著微妙的疑惑。
麵對這樣的斥責,曹丕麵色鐵青,卻不敢反駁,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迴應道:
“五官中郎將所言極是,敢問五官中郎將有何良策應對?”
“我已遣信告知大丞相,計劃近日便向烏桓一族發動征伐。”高遠語氣淡漠地迴應。
曹丕聞言,心中不禁惱怒。如今大軍之中,高遠才是決策者,他若不離開,自己也無法返迴許都之地。
“那便仰仗五官中郎將率軍討伐烏桓,我留在薊縣坐鎮,靜待你勝利歸來的佳音!”
曹丕說完,便帶著司馬懿和甄堯拂袖而去。出了中軍大營,曹丕便忍不住咒罵起來:
“這個高遠,真是把自己當盤菜了!”
“世子切勿動怒,高遠此行恐將遭遇挫敗。”司馬懿微笑著走近,安撫曹丕。
“仲達何以如此斷言?”曹丕驚訝地望向司馬懿。
畢竟不久前,高遠剛大破袁熙與烏桓聯軍,斬敵數萬,順勢收複幽州。
“世子請聽我細細道來。”司馬懿引領曹丕和甄堯來到一處隱蔽之地,見四周無人,方才笑道:
“高遠上次戰勝烏桓,全賴火炮之力,令烏桓措手不及。此番烏桓有備而來,高遠難以再輕易取勝。”
“況且,世子勿忘,烏桓鐵騎來去如風,王庭遠在柳城,路途險阻,後勤供給困難重重。”
“若高遠執意進犯,必然敗績累累!世子剛才與高遠劃清界限,實乃明智之舉。”
“將來高遠戰敗,追究責任時,自然不會牽連到世子身上。”
曹丕聞言,怒意漸消,轉而心生歡喜:“仲達所言,確有道理!高遠敗北之日,他必將後悔未采納我的建議!”
“主要是世子智謀過人!”司馬懿笑答。
......
中軍大營內。
“軍師真要對烏桓一族發起征討嗎?”高柔猶豫片刻,緩緩開口:
“袁熙失勢,淪為流寇,胡人貪婪狂暴,實在不必掛懷。”
“獷平城的慘劇確實令人心痛,然而討伐烏桓之路荊棘叢生。不如命令部下做好準備,以防類似悲劇重演。”
曹真、曹休等將領紛紛點頭,深表讚同。他們對烏桓殺害大魏子民的行為感到憤怒,但認為烏桓隻是疥癬之疾,如同癩蛤蟆般惡心人,而非致命之患。
大軍從許都出發,奔赴幽州,已近半年時光... ...
盡管並非險惡艱辛,但眾多勇士們都渴望早日重返神都許昌。
“賊人隻有一時,哪有永恆的防備?稍有不慎,獷平城的慘劇便會重演!”
“你們忍心目睹那樣的悲劇再次發生嗎?”
“況且,別忘了,烏桓人的這次侵犯是對我們的複仇!”
“我們應當以牙還牙,以血償血,讓烏桓人明白,大漢帝國的尊嚴不容挑釁!”
高遠低沉地宣告,眾人自然無言以對,紛紛行禮表示讚同。
“我等遵從軍師之令!”
……
數日後,曹操的密信抵達,信中僅一句話:
“一切決策,皆由子逸裁決!”
得到曹操的指令,軍中無人再有異議,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
然而出人意料,高遠並未立即行動,反而繼續駐紮在獷平城外。
正值正午時分,常交好的趙雲、甘寧等人聚在一起用餐。
“你們說,軍師在盤算什麽呢?”
甘寧邊吃飯邊抱怨:
“魏公的指示都來了,我們為何還不動身?”
“大哥應有他的深思熟慮。”
趙雲微笑著迴應。
“興霸如此好奇,何不親自找軍師問個究竟?”
馬超慫恿道。
“我……”
甘寧麵露猶豫。
“怎麽,你害怕去嗎?”
馬超使用激將法。
“有何懼哉,我現在就去找他問清楚!”
直率的甘寧果然上當,放下碗筷,徑直走向高遠的營帳。
“軍師,末將甘寧求見!”
隔著營帳的帷幕,甘寧大聲喊道。
“進來吧!”
聽到高遠的聲音,甘寧大步流星地踏入帳內。
帳中隻有高遠和他的密使女顧問郭照二人。
見甘寧進來,高遠瞥了他一眼,
“興霸有何事?”
甘寧收起在馬超麵前的輕浮,微笑道:
“軍師,我們在獷平城已近半月,不是說要對付烏桓,為獷平百姓報仇嗎,為何還不啟程?”
“怎麽聽來,似乎你對我軍令有所不滿?”
高遠似笑非笑道。
“不不不,軍師誤會了!”
甘寧連忙揮手否認,
“隻是末將等得焦急,恨不得立刻與烏桓人決戰,讓他們見識軍師的威力!”
“你這小子,如今馬屁功夫越發了得啊!”
高遠笑著說了一句,接著道,
“放心,有的仗讓你打。隻是此次討伐烏桓,務必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