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主人的真麵目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作者:遙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紹的舉動讓人疑惑,仿佛他是受荊州邀請的智者,而非尋求庇護之人。他的言行似乎暗示他有權幹預荊州的事務。
你袁紹,曾在冀州的七十萬大軍敗給了曹操,如今竟還在此指點江山,真是勇氣可嘉。
況且,荊州乃劉備與高遠的領地,袁紹卻妄圖喧賓奪主。
“皇叔,還在猶豫什麽呢?”見劉備未動,袁紹又催促道。
劉備淡笑,瞥了一眼高遠,迴應:“袁公,或許您還不清楚,荊州的一切決策皆由高將軍主導,我們唯高將軍馬首是瞻,隻聽從他的命令。”
劉備的話語讓袁紹臉色鐵青,顯然,劉備並無接納他的意思。
“高將軍,難道……”袁紹還想辯駁,卻被高遠打斷。
“袁公,認清自己的地位才是當務之急。”高遠不再客氣。
高遠對袁紹的印象始終不佳,如今的行為更是讓他厭煩至極。
“袁公,這荊州,是由我西涼和皇叔的勇士浴血奮戰奪得,此城的主宰是皇叔。曹操此次針對的是我,一切事務由我負責,正如皇叔所說,這裏隻能有一位領袖,而他們,隻會聽命於我。”
“袁公,切勿忘記,你來這裏是尋求庇護,而非受邀而來。”
“既然選擇留下,便安分度日,不必憂慮其他。否則,請袁公自行離去,我們不需要您這樣的介入者。”
高遠的言辭直白犀利,毫不掩飾,將最尖銳的指責擺在了台麵上。
誠如其所言,荊州如今確是一片動蕩不安的景象...
在遙遠的艾澤利亞大陸,荊州的昔日水軍勢力,如今在異族間掙紮著適應,固然他們依舊忠誠於高遠這位領主的號令,因為在他們心中,高遠是值得誓死追隨的魔法主宰。
緊接著是劉備的陣營,以劉備、趙雲、關羽和張飛為核心的隊伍,接著是自身與臧洪率領的四萬精英戰士。
如今,袁紹的降臨,一時之間讓這片動蕩的荊州土地更加錯綜複雜。此刻,外有曹軍數十萬魔兵圍城,局勢危急。
高遠不容許城內出現任何差池,因此必須穩住局麵。正如他之前所說,荊州的統治者唯有他,高遠。
劉備深知這一點,故而始終保持著適度的距離,他的建議往往溫和而不強求。
然而,袁紹卻欲淩駕於眾人之上,這無疑觸碰了他們的底線。聽到高遠的言辭,袁紹的麵色瞬間陰沉。
他曾以為憑借自己顯赫的世家地位,理應受人敬重。何況他曾經是冀州的魔法帝王,統領廣袤領土和龐大的魔力軍隊。故此,他自認為在此地應獨領風騷。
然而,眼前之人皆對他不屑一顧。首先是劉備,以及他麾下的關羽、張飛和趙雲,他們都是不受束縛的靈魂,怎會接受如此人的指揮?
於是,袁紹的提議注定胎死腹中。加上高遠堅決的態度,遠遠超出袁紹的預料。
盡管袁紹內心憤怒不已,但無可奈何。自被曹操擊敗後,他一直在流亡,如今隻想找個避風港重整旗鼓。
“況且,袁公,現在的冀州,恐怕與您已無多大關聯了吧?”高遠平靜地說。
“高將軍,您的意思是?”袁紹疑惑不解。
“我的意思是,若您有能力,最好是召集力量,重新奪迴冀州。若無法做到,待我西涼鐵騎掃平曹軍,攻克冀州之時,那裏將不再屬於袁公您了。”高遠直言不諱,向袁紹傳達了他的決心。
冀州,高遠誌在必得。若有本事,袁紹現在便可領軍奪迴。否則,當他高遠鏟除曹操,奪得冀州,便不會拱手相讓。
袁紹聞言,幾乎怒不可遏。官渡之戰雖敗於曹操,但他一直自認仍是冀州的合法主宰。然而,高遠的話語讓他感受到了真切的威脅。
即便如此,袁紹畢竟非等閑之輩,最終淡笑道:“好吧,若高將軍真有那份實力,能從曹操手中奪下冀州,我袁紹無話可說。”
其實,眾人皆能感知,袁紹的言辭中隱藏著深意。
他未盡之意是:冀州猶如一塊試煉石,任何擁有力量者皆可征服。
若高遠有能力自曹操掌控中奪取,那麽,我袁紹有朝一日,也能整軍經武,自高遠手中重奪迴來。
當然,此刻的袁紹是來尋求庇護,過於直白無益於他。
故此,餘下的心思他未曾道出,但眾人已然心知肚明。
言至此處,眾人不再多言,空氣中的緊張氣息彌漫開來。
此刻,劉備內心已迅速定下決心,若真至那一刻,他該如何應對。
他思慮分明,假使高遠與袁紹之間爆發衝突,他將毫無保留地站在高遠一側。
無法避免,因為他們是結盟的夥伴,況且他已深刻意識到高遠的強大,因此,無論未來高遠與誰對抗,他都會堅定地支持高遠。
就連袁紹本人也未曾料到,剛剛踏入荊州之地,局勢竟演變至如此境地。
瞬息間,雙方間的戰火氣息熾烈,無人再開口。
而袁紹心中也醞釀著別樣的打算,雖未曾明言,但眾人皆可揣測一二。
他如同曹操一般,覬覦著這片荊楚之地。
一人在城外窺伺,另一人在城內盤算,袁紹的到來使得荊州的態勢變得微妙而複雜。
高遠亦立下決斷,時刻派出使者監視袁紹的一舉一動。
隻要他稍有異動,便會取其性命!
你袁紹,曾在冀州的七十萬大軍敗給了曹操,如今竟還在此指點江山,真是勇氣可嘉。
況且,荊州乃劉備與高遠的領地,袁紹卻妄圖喧賓奪主。
“皇叔,還在猶豫什麽呢?”見劉備未動,袁紹又催促道。
劉備淡笑,瞥了一眼高遠,迴應:“袁公,或許您還不清楚,荊州的一切決策皆由高將軍主導,我們唯高將軍馬首是瞻,隻聽從他的命令。”
劉備的話語讓袁紹臉色鐵青,顯然,劉備並無接納他的意思。
“高將軍,難道……”袁紹還想辯駁,卻被高遠打斷。
“袁公,認清自己的地位才是當務之急。”高遠不再客氣。
高遠對袁紹的印象始終不佳,如今的行為更是讓他厭煩至極。
“袁公,這荊州,是由我西涼和皇叔的勇士浴血奮戰奪得,此城的主宰是皇叔。曹操此次針對的是我,一切事務由我負責,正如皇叔所說,這裏隻能有一位領袖,而他們,隻會聽命於我。”
“袁公,切勿忘記,你來這裏是尋求庇護,而非受邀而來。”
“既然選擇留下,便安分度日,不必憂慮其他。否則,請袁公自行離去,我們不需要您這樣的介入者。”
高遠的言辭直白犀利,毫不掩飾,將最尖銳的指責擺在了台麵上。
誠如其所言,荊州如今確是一片動蕩不安的景象...
在遙遠的艾澤利亞大陸,荊州的昔日水軍勢力,如今在異族間掙紮著適應,固然他們依舊忠誠於高遠這位領主的號令,因為在他們心中,高遠是值得誓死追隨的魔法主宰。
緊接著是劉備的陣營,以劉備、趙雲、關羽和張飛為核心的隊伍,接著是自身與臧洪率領的四萬精英戰士。
如今,袁紹的降臨,一時之間讓這片動蕩的荊州土地更加錯綜複雜。此刻,外有曹軍數十萬魔兵圍城,局勢危急。
高遠不容許城內出現任何差池,因此必須穩住局麵。正如他之前所說,荊州的統治者唯有他,高遠。
劉備深知這一點,故而始終保持著適度的距離,他的建議往往溫和而不強求。
然而,袁紹卻欲淩駕於眾人之上,這無疑觸碰了他們的底線。聽到高遠的言辭,袁紹的麵色瞬間陰沉。
他曾以為憑借自己顯赫的世家地位,理應受人敬重。何況他曾經是冀州的魔法帝王,統領廣袤領土和龐大的魔力軍隊。故此,他自認為在此地應獨領風騷。
然而,眼前之人皆對他不屑一顧。首先是劉備,以及他麾下的關羽、張飛和趙雲,他們都是不受束縛的靈魂,怎會接受如此人的指揮?
於是,袁紹的提議注定胎死腹中。加上高遠堅決的態度,遠遠超出袁紹的預料。
盡管袁紹內心憤怒不已,但無可奈何。自被曹操擊敗後,他一直在流亡,如今隻想找個避風港重整旗鼓。
“況且,袁公,現在的冀州,恐怕與您已無多大關聯了吧?”高遠平靜地說。
“高將軍,您的意思是?”袁紹疑惑不解。
“我的意思是,若您有能力,最好是召集力量,重新奪迴冀州。若無法做到,待我西涼鐵騎掃平曹軍,攻克冀州之時,那裏將不再屬於袁公您了。”高遠直言不諱,向袁紹傳達了他的決心。
冀州,高遠誌在必得。若有本事,袁紹現在便可領軍奪迴。否則,當他高遠鏟除曹操,奪得冀州,便不會拱手相讓。
袁紹聞言,幾乎怒不可遏。官渡之戰雖敗於曹操,但他一直自認仍是冀州的合法主宰。然而,高遠的話語讓他感受到了真切的威脅。
即便如此,袁紹畢竟非等閑之輩,最終淡笑道:“好吧,若高將軍真有那份實力,能從曹操手中奪下冀州,我袁紹無話可說。”
其實,眾人皆能感知,袁紹的言辭中隱藏著深意。
他未盡之意是:冀州猶如一塊試煉石,任何擁有力量者皆可征服。
若高遠有能力自曹操掌控中奪取,那麽,我袁紹有朝一日,也能整軍經武,自高遠手中重奪迴來。
當然,此刻的袁紹是來尋求庇護,過於直白無益於他。
故此,餘下的心思他未曾道出,但眾人已然心知肚明。
言至此處,眾人不再多言,空氣中的緊張氣息彌漫開來。
此刻,劉備內心已迅速定下決心,若真至那一刻,他該如何應對。
他思慮分明,假使高遠與袁紹之間爆發衝突,他將毫無保留地站在高遠一側。
無法避免,因為他們是結盟的夥伴,況且他已深刻意識到高遠的強大,因此,無論未來高遠與誰對抗,他都會堅定地支持高遠。
就連袁紹本人也未曾料到,剛剛踏入荊州之地,局勢竟演變至如此境地。
瞬息間,雙方間的戰火氣息熾烈,無人再開口。
而袁紹心中也醞釀著別樣的打算,雖未曾明言,但眾人皆可揣測一二。
他如同曹操一般,覬覦著這片荊楚之地。
一人在城外窺伺,另一人在城內盤算,袁紹的到來使得荊州的態勢變得微妙而複雜。
高遠亦立下決斷,時刻派出使者監視袁紹的一舉一動。
隻要他稍有異動,便會取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