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不確定謠言真假,很多大臣還是心驚膽戰。畢竟有些大臣私下行為不端,在朝廷結黨營私,隻顧個人利益。他們聽到張飛的口號,害怕自己會成為目標,連忙召集同黨開會。


    還有一些大臣曾與張飛有過節,擔心他會借機報複。謠言越傳越廣,越來越恐怖,大臣們終於坐不住了,紛紛跑去向劉備告發張飛的惡行。


    與此同時,去前線調查的人也陸續迴到劉備身邊,證實張飛確實造反了,甚至差點與陽平關的守軍發生衝突。最後,因為陽平關守軍的堅決抵抗,張飛才被迫離開。


    這些負責偵查的部下之所以這樣判斷,原因在於陽平關以外的地方現在已經實施了軍事管製,完全封閉了。因此,他們無法進入長安城,無法掌握最真實的狀況,隻能通過陽平關這條線索入手。然而,陽平關的百姓已經被李嚴的手下散布的謠言深深影響,深信不疑。


    駐紮在那裏的軍隊雖然不清楚事情的全貌,但他們差點和張飛的部隊發生衝突,所以他們把親身經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報告了。當這些報告完整地擺在劉備麵前時,劉備感到非常震驚,他還是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然而,麵對眼前這些證據,他很難不相信張飛真的發動了叛亂。在這個關鍵時刻,李岩和他的支持者們把握時機,紛紛上書催促劉備盡快做出決定,對抗張飛。劉備無可奈何,隻好召李岩進宮商量對策。


    “現在的情況看起來真的很嚴重,依你之見,我們應該如何平息這場風波呢?”


    “陛下,對於這件事,微臣認為陛下不必過於驚慌。目前張飛的士兵因前些日子的重創,數量已不多。因此,微臣推薦雒城主將李子雄,如果派他帶領陛下的精銳士兵去平叛,不出兩個月,此事就能徹底解決。”


    劉備聽著李岩的建議,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此刻,他開始懷念起高遠還在的時候。畢竟,那時無論發生什麽,劉備都不用太過憂慮。但現在,高遠退隱山林,關羽和趙雲又在江南,除了李子雄,劉備真的找不到其他可用之人。所以他隻能無奈地點點頭,表示同意李岩的計劃。


    第二天清晨,一支壯觀的軍隊在雒城郊外集結,正向陽平關進發,領軍的就是雒城主將李子雄。這支軍隊大約有三十萬人,幾乎包括了劉備身邊所有的守軍。這意味著李子雄帶領軍隊離開後,整個雒城周邊的防務會變得非常脆弱。因此,在李子雄出發前,劉備曾單獨找他談話,交代了任務的重要性和必須取得勝利。


    正當李子雄率大軍準備平定張飛的叛亂時,在河北地區的高遠也得到了一些小道消息。聽到這個消息,他心中暗叫不妙,對周圍的人說了一聲情況不妙,隨後便帶領他們直奔南方,前往東吳地區。


    而李子雄等人迅速抵達陽平關,由於不清楚張飛的具體情況,他打算先加強防禦,再觀察形勢變化...


    而且他其實並不想跟張飛交戰,因為他們以前曾經並肩作戰過,他對張飛的性格很了解,按道理,張飛是不會叛變的。


    他能一步步升到雒城主將的位置,說明他的手段也很高明。


    因此,他隱約覺得這件事有些不對勁,尤其是劉備身邊的紅人李岩,讓他感到可疑。


    此時的長安城。


    張飛正在長安搜集李岩任職期間的種種罪證,他認為李岩是因為他拒絕了李岩侄子的官職請求,所以才故意不運糧草來報複。但現在張飛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想法太天真了,因為在李岩任職的短短不到兩個月裏,貪汙的銀兩居然高達四千萬。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這麽多的錢足以養活一支大軍。


    此外,張飛還發現了許多李岩與朝廷官員以及劉備勢力中多個城市主將的通訊記錄。


    當張飛發現這些信息時,他驚出了一身冷汗,盡管他不懂政治,但這些跡象明顯表明李岩有叛變的意圖。


    於是他立即讓人寫了多封信,命令他們必須親自交給劉備。


    然而這段時間,張飛派出去送信的人很多,卻都沒有任何迴複。


    後來幾次,那些送信的傳令兵甚至原路返迴,告訴張飛,整個川蜀地區已被全麵軍事管控,各城市的交通都被切斷了。


    聽到這些,張飛心中暗叫不妙,他推測李岩已經控製了這些區域,所以他的信無法送達劉備手中。


    然而,讓張飛沒想到的是,李岩不僅封鎖了所有進出口,還誣陷張飛叛變,並集結大軍準備討伐他。


    因為張飛擔心劉備會被李岩的表象所迷惑,所以他決定親自去雒城向劉備報告實情。


    當他帶領一隊親信士兵走到楊平關時,發現城門緊閉,士兵林立,戒備森嚴。


    接著他來到城門下,命令守軍趕快開門,他有緊急事情要向劉備報告。


    此時,負責守城的將領已被李岩換成心腹,看到張飛過來,便出麵阻止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領並收藏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