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與天子同行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作者:遙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今夜,他決定彌補對秦溪蝶的虧欠,彌補這些日子的冷漠疏離。
麵對秦溪蝶,他滿身酒香,正欲開口,卻被她溫柔地輕掩住唇。
秦溪蝶在他耳畔柔聲道:
“你身為楚王,同時也是君上的忠臣,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履行臣子的職責。”
“故你無需道歉,這次你的表現實乃出色,我心中隻有喜悅和驕傲。”
高遠聞言,隻微微一笑,隨即把秦溪蝶擁入床榻。
次日黎明,高遠召集關羽麾下將領至議政廳,共商荊州未來策略。
如今的荊州領土,集他帶來的百萬兵馬,李子雄部的五百萬人馬,加上關羽的軍隊及西北調遣的士兵。
荊州城已擁有千萬雄師,陣容壯觀。
大戰過後的一個月,這些軍隊急需休整,短期內不會發動新戰事。
荊州城剛經曆戰火,匱乏的資源無法支撐大軍日常消耗。
因此,此刻必須對軍隊進行細致調整。
“李子雄將軍。”
高大威猛的將領聞聲應答。
“末將在。”
“你長途跋涉自雒城而來,曆經艱苦戰鬥,現命你部在荊州休息一日,整頓後返迴雒城,確保主公安全。”
“末將領命。”
“關羽將軍。”
“關羽遵命。”
“荊州至關重要,是奪取天下的基石,我想任命你為荊州都督。”
“守護荊州安寧,一旦天下形勢有變,你即可揮軍北上或東進,逐鹿中原。”
“關羽遵命!”
高遠對李子雄和關羽分別下達命令,又安排西北軍隊迴返本土。
處理完畢,他並未立即指派林鏡等四位將領具體任務,因為他預見劉備會因戰事寫信給他。
果然,會議結束後的午後,他收到了劉備的信函。
信中先是讚美,繼而提及他的辛勞,最後劉備希望他迴雒城共商大計。
高遠收到信後,未作拖延。
立即召集林鏡等人,帶著秦溪蝶,啟程返迴雒城。
幾日舟車勞頓後,高遠抵達了雒城。
劉備得知高遠將至,以最高的禮遇迎接這位臣子——親出城三十裏相迎。
高遠見到劉備,立刻下跪行禮。
畢竟無論他取得何等輝煌的戰績,這一切都離不開劉備的鼎力支持。
作為臣屬,能讓劉備親離城郭,躬身迎接,他深知這份禮遇已至極高,故他也無從推辭。
\"軍師,請速速起身!\"
劉備望見高遠,如獲至寶,立即上前關心備至。
\"敢問軍師,在此役中,是否因操心過甚,損傷了身體?\"
\"抑或在混戰之中,不慎受了兵刃之傷?\"
\"若有任何不適,務必告知於朕,切勿隱忍,以免延誤醫治良機。\"
高遠聞言,朗聲笑道。
\"主公勿憂,微臣這段時間一切安好,未曾出現任何狀況。\"
劉備聽罷,懸著的心方才稍稍落下。
\"如此甚佳,甚佳。\"
此時,劉備忽憶起他們尚在距離雒城三十裏的郊外,忙輕拍額頭。
\"哎呀,朕疏忽了,軍師長途跋涉多日,想必身心疲憊,速隨朕一同迴返雒城!\"
高遠聞言,正欲返迴馬車,卻見劉備牽住了他的衣袖,誠摯地說道。
\"軍師立下如此赫赫戰功,怎可仍乘坐馬車呢? 請軍師與朕同行,我們共乘一輦返迴宮中。\"
與天子同輦,這比天子親出三十裏迎接更為尊崇的禮遇。
高遠聽罷,立刻再次跪倒在地。
\"微臣何其有幸,能與主公您並肩入城?\"
劉備並未覺得與高遠同車會影響他的威權,反而認為高遠的豐功偉績理應受此殊榮。
終拗不過劉備的堅決,高遠隻好與劉備同乘天子座駕,返迴皇宮。
沿途,兩旁軍紀嚴明的士兵為他們開道。
不少百姓跪在路邊瞻仰,一是想目睹身為皇帝的劉備風采,二是想一睹被譽為軍事天才的高遠。
迴到宮中,劉備設宴款待百官,表彰高遠,共同歡慶這偉大的勝利。
\"軍師此番立下不朽功勳,實乃神人也!\"
\"此役過後,料想曹操、孫策之輩將暫時收斂,不敢再興風作浪。\"
高遠聽後,莊重地迴應劉備:
\"主公放心,此戰大捷,已打破曹操、孫策三分天下之幻想。\"
\"如今格局,我方獨占鼇頭,曹操次之,孫策最為弱勢。\"
\"眼下態勢已完全掌握在我方手中,待時機成熟,即可揮軍北上或東進,收複他們的領土。\"
劉備聞言,不禁豪情萬丈地大笑起來。
時光荏苒,他依然清晰地記得在高遠出現前,他的日子是如何的困頓。
那時群雄割據,要在亂世中立足,猶如踏足荊棘。
可如今,他已身為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權柄滔天,震懾天下。
更兼現今僅剩三方勢力,而他在這其中獨領風騷。
他心中清楚,對遇見高遠深感慶幸。
麵對秦溪蝶,他滿身酒香,正欲開口,卻被她溫柔地輕掩住唇。
秦溪蝶在他耳畔柔聲道:
“你身為楚王,同時也是君上的忠臣,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履行臣子的職責。”
“故你無需道歉,這次你的表現實乃出色,我心中隻有喜悅和驕傲。”
高遠聞言,隻微微一笑,隨即把秦溪蝶擁入床榻。
次日黎明,高遠召集關羽麾下將領至議政廳,共商荊州未來策略。
如今的荊州領土,集他帶來的百萬兵馬,李子雄部的五百萬人馬,加上關羽的軍隊及西北調遣的士兵。
荊州城已擁有千萬雄師,陣容壯觀。
大戰過後的一個月,這些軍隊急需休整,短期內不會發動新戰事。
荊州城剛經曆戰火,匱乏的資源無法支撐大軍日常消耗。
因此,此刻必須對軍隊進行細致調整。
“李子雄將軍。”
高大威猛的將領聞聲應答。
“末將在。”
“你長途跋涉自雒城而來,曆經艱苦戰鬥,現命你部在荊州休息一日,整頓後返迴雒城,確保主公安全。”
“末將領命。”
“關羽將軍。”
“關羽遵命。”
“荊州至關重要,是奪取天下的基石,我想任命你為荊州都督。”
“守護荊州安寧,一旦天下形勢有變,你即可揮軍北上或東進,逐鹿中原。”
“關羽遵命!”
高遠對李子雄和關羽分別下達命令,又安排西北軍隊迴返本土。
處理完畢,他並未立即指派林鏡等四位將領具體任務,因為他預見劉備會因戰事寫信給他。
果然,會議結束後的午後,他收到了劉備的信函。
信中先是讚美,繼而提及他的辛勞,最後劉備希望他迴雒城共商大計。
高遠收到信後,未作拖延。
立即召集林鏡等人,帶著秦溪蝶,啟程返迴雒城。
幾日舟車勞頓後,高遠抵達了雒城。
劉備得知高遠將至,以最高的禮遇迎接這位臣子——親出城三十裏相迎。
高遠見到劉備,立刻下跪行禮。
畢竟無論他取得何等輝煌的戰績,這一切都離不開劉備的鼎力支持。
作為臣屬,能讓劉備親離城郭,躬身迎接,他深知這份禮遇已至極高,故他也無從推辭。
\"軍師,請速速起身!\"
劉備望見高遠,如獲至寶,立即上前關心備至。
\"敢問軍師,在此役中,是否因操心過甚,損傷了身體?\"
\"抑或在混戰之中,不慎受了兵刃之傷?\"
\"若有任何不適,務必告知於朕,切勿隱忍,以免延誤醫治良機。\"
高遠聞言,朗聲笑道。
\"主公勿憂,微臣這段時間一切安好,未曾出現任何狀況。\"
劉備聽罷,懸著的心方才稍稍落下。
\"如此甚佳,甚佳。\"
此時,劉備忽憶起他們尚在距離雒城三十裏的郊外,忙輕拍額頭。
\"哎呀,朕疏忽了,軍師長途跋涉多日,想必身心疲憊,速隨朕一同迴返雒城!\"
高遠聞言,正欲返迴馬車,卻見劉備牽住了他的衣袖,誠摯地說道。
\"軍師立下如此赫赫戰功,怎可仍乘坐馬車呢? 請軍師與朕同行,我們共乘一輦返迴宮中。\"
與天子同輦,這比天子親出三十裏迎接更為尊崇的禮遇。
高遠聽罷,立刻再次跪倒在地。
\"微臣何其有幸,能與主公您並肩入城?\"
劉備並未覺得與高遠同車會影響他的威權,反而認為高遠的豐功偉績理應受此殊榮。
終拗不過劉備的堅決,高遠隻好與劉備同乘天子座駕,返迴皇宮。
沿途,兩旁軍紀嚴明的士兵為他們開道。
不少百姓跪在路邊瞻仰,一是想目睹身為皇帝的劉備風采,二是想一睹被譽為軍事天才的高遠。
迴到宮中,劉備設宴款待百官,表彰高遠,共同歡慶這偉大的勝利。
\"軍師此番立下不朽功勳,實乃神人也!\"
\"此役過後,料想曹操、孫策之輩將暫時收斂,不敢再興風作浪。\"
高遠聽後,莊重地迴應劉備:
\"主公放心,此戰大捷,已打破曹操、孫策三分天下之幻想。\"
\"如今格局,我方獨占鼇頭,曹操次之,孫策最為弱勢。\"
\"眼下態勢已完全掌握在我方手中,待時機成熟,即可揮軍北上或東進,收複他們的領土。\"
劉備聞言,不禁豪情萬丈地大笑起來。
時光荏苒,他依然清晰地記得在高遠出現前,他的日子是如何的困頓。
那時群雄割據,要在亂世中立足,猶如踏足荊棘。
可如今,他已身為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權柄滔天,震懾天下。
更兼現今僅剩三方勢力,而他在這其中獨領風騷。
他心中清楚,對遇見高遠深感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