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關羽等人即將攻入豫章郡內城,遠處忽然傳來馬蹄聲陣陣。


    \"報,主公,援軍已到!\"


    周瑜狂喜,匆忙奔至孫策麵前。


    孫策剛斬殺一名敵兵,刀上血跡未幹。


    聽到周瑜的消息,孫策嘴角掠過一絲冷笑。


    \"反擊!給我殺!\"


    說完躍下城牆,跨上戰馬,帶領親兵衝出城門。


    城頭的孫曹聯軍目睹援軍的到來,士氣如虹,手中的兵刃揮舞得更為猛烈。


    此刻的豫章城郊。


    程普、黃蓋等老將,正統率江東腹地的兩百萬雄師,猛攻關羽的城池。


    這兩百萬兵馬雖非大軍壓境,卻不同於那群晝夜苦戰、疲憊不堪的百萬之眾。


    他們是新鮮的血液,加上他們在戰場邊緣對關羽形成反包圍,鬥誌高昂。


    孫曹聯軍原本岌岌可危的局麵瞬間逆轉。


    關羽望見戰場後方出現的江東軍隊,頓時皺緊了眉頭。


    豫章郡內的兵力已不足百萬,他握有三百多萬兵馬,本應占據絕對優勢。


    然而這支部隊的出現,使雙方兵力再次平衡。


    敵軍內外夾擊,關羽一時陷入被動。


    他連忙找到林鏡、江風商議對策。


    \"以我二人拙見,關將軍宜先撤退,另謀良策。\"


    關羽見兩位奇才亦建議撤退,便毫不猶豫,下令全軍穩住陣腳,有序撤離。


    豫章城的爭奪戰,就此告一段落。


    或許是雙方都疲憊不堪,雙方都掛起休戰旗,讓士兵得以充分休息。


    休戰後的第五個夜晚,關羽在營帳中,為下一步計劃焦慮。


    忽然,帳外傳來喧鬧。


    他立刻拿起兵器,向外走去。 \"報,關將軍,敵軍突襲!\"


    關羽聞言驚訝,雖暫時無法攻克豫章,但憑現有實力,曹孫聯軍不應主動進攻。


    他怒火中燒,躍上戰馬,領兵迎敵。


    剛出帳,便遭遇孫策部下的甘寧、太史慈二人。


    二人見關羽,毫不畏懼,刀槍並舉,直取關羽。


    關羽何許人也,微眯雙眼,輕撫胡須,緊夾馬腹,與二人交鋒。


    同時,劉備與曹操、孫策的近六百萬大軍也在激戰。


    戰局膠著之際,北麵三裏處炮聲隆隆,又一支軍隊殺出。


    曹操的北方援軍抵達!


    張遼領軍,迅速投入戰鬥,戰場的平衡瞬間傾斜。


    \"糟糕,可能中了敵人的圈套。\"


    關羽心中一凜,無心戀戰,隻好令眾將撤退。


    甘寧、太史慈正與他激鬥,他虛晃一招,調轉馬頭疾馳撤退。


    太史慈見狀,從容不迫,從腰間抽出飛戟,向關羽擲去。


    關羽揮刀擋開兩支飛來的長矛,卻未能避開第三擊,隻得捂著臂膀後撤。


    部下一邊撤退一邊戰鬥,曹操和孫策的軍隊緊追不舍,直到長沙附近才收兵。


    曙光微破,長沙城門下,一隊殘兵敗將正悄無聲息地進城。


    此刻,他們沉默寡言,再無半月前出征時的豪情壯誌。


    待全軍進入長沙,關羽統計了剩餘兵力。


    出發時有三百萬人馬,加上高遠增援的兩百萬,總計五百五十萬大軍。


    如今隻剩三分之一,約一百餘萬。


    這還得歸功於林鏡和江風的沉穩指揮,否則他可能早已命喪黃泉。關羽想到這,背脊發涼,長歎一聲。


    他對這次失敗深感懊悔,因它抹去了江夏大勝的所有成果。


    正在他給高遠和劉備寫信說明情況時,探馬來報。


    \"將軍,曹軍和孫策軍在長沙外休整,無撤退跡象。\"


    \"反而,他們的後方不斷輸送武器糧草。\"


    \"看來,長沙城是他們下一個目標。\"


    聞言,關羽一邊向高遠求援,一邊命令加固城防,時刻備戰。


    他已無路可退,決定與長沙共存亡。


    高遠在江夏,早在關羽信件到達前就預料到戰敗,也深知長沙城危在旦夕。


    這一切都在他計劃之中。戰爭之初,他欲集合所有兵力與敵決戰。


    然而轉念一想,曹操孫策雖在江夏受挫,但他們領土廣闊,人口眾多,仍有大量生力軍。


    這也是他們在與劉備集團的激戰中能幸存的原因。


    若要高遠安穩一段時間,就必須削弱曹操孫策的後方實力,令二人元氣大傷,無力再挑起戰端。


    如此,三國鼎立的局麵中,他這邊將成為最強的一方。


    因此,江夏之戰後,他並未急於攻打豫章郡。


    一是軍隊需休整恢複;二是全力出擊,剛敗陣的曹操、孫策等人不會硬碰硬。


    他們會選擇各自撤迴後方休養,高遠便無法擴大戰果,未來統一天下的道路也將更加艱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領並收藏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