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到達雲南郡的首要任務,是設立一個特別機構——郡主府,作為各郡的總指揮中心。


    若不對蜀漢南疆幾郡精心治理,一旦戰亂來臨,將引發嚴重問題,成為動蕩的源頭。


    高遠決心治理好雲南郡、建寧郡、越雋郡、牂柯郡、永昌郡和興古郡。


    郡主府成立後,他會安置信得過的人在此,牢牢掌控蜀漢南部的每一寸土地。


    在滇池之畔度過了數月,首要之事便是收繳所有武器,禁止蜀漢南境諸郡擁有獨立的軍事力量。此乃首要之舉。


    次之,大力推動經濟繁榮,務求百姓所產糧蔬及各類製品皆能換取豐厚迴報,促進社會農業與經濟的興盛。這一進程,又耗費了高遠數月光陰。


    緊接著,他全力以赴地深耕農耕,發展經濟,於此地駐留了一載。直至新年再度降臨,高遠仍未返迴雒邑。


    甚至劉備主動致信,詢問高遠為何長久未歸,期待他的迴信。在蜀漢的都城——雒邑,宮牆之內。


    \"陛下,楚王的迴信已至。\"


    細雨紛飛的雒邑,劉備接信,細細品讀。信中的意圖隻有一個,奪取荊州。確切地說,荊州並非高遠的終極追求。


    他懷揣夢想,劉備由此理解了高遠為何長居滇池而不返雒邑。


    劉備輕歎,若真能一統九州,這皇位,究竟是自己坐,還是高遠坐?二人或許終有一日會分道揚鑣。


    劉備對高遠的信任曾毫無保留,然而如此誌向堅定之人,一旦九州歸一,恐怕便是他退位讓賢之時。劉備骨子裏,仍是一位王者。


    \"高遠啊高遠,天下之大,隻容一王!你如此行事,我又怎能留你......\"


    劉備凝視著雨中的雒邑,一時語塞。此刻的滇池,春意盎然,而同樣雨蒙蒙的雒邑,使得高遠的計劃不得不暫時擱置。


    在滇池,他需培養六百萬大軍,甚至更多,一千萬之眾。不奪荊州,便無法打破三國鼎立的僵局。


    然而,這是高遠最不願麵對的局麵。三足鼎立,是他計劃中的致命缺陷!直至今日,高遠才領悟曹操當年的象征意義。


    如同藍星曹操在漢中退兵的口號,雞肋,正是對蜀漢現狀的寫照。


    但如今的劉備,已非藍星曆史上的劉備。在三足鼎立中,劉備是最強諸侯,其餘三家因懼怕他而結盟。


    王業不能偏安,握有優勢,高遠決心緊緊抓住。滇池一年後,他偕同達溪蝶、李子雄前往建寧郡,隨後輾轉各郡。


    早年蜀漢對南境各郡極為寬厚,隻要不叛亂,各郡縣便可自行收取部分賦稅。因南境居民多為各少數民族,而非漢人。


    因此,藍星曆史中的蜀漢對南方諸族采取了極為包容的策略,隻要他們不叛亂,認同是蜀漢的一份子,一切都能相安無事。然而,這也滋生了一個嚴峻的問題。當蜀漢遭受魏國侵襲時,劉禪甚至找不到一條安全的退路,逃往南方很可能意味著自投羅網。


    高遠今日麵臨的便是這個挑戰。權力的鑄就在戰火之中,若不使南方的族群徹底臣服,不鏟除反叛的根苗,終將成為動蕩的源頭。弱者無法主宰他人,無法主宰,便會被他人欺壓。


    高遠與諸葛亮、劉禪不同。他決心讓蜀漢南方的郡縣完全歸屬中央,屆時他的政策也將延伸至南方,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這個世界,既黑暗又無情,南方郡縣的問題不解決,高遠恐怕會重蹈劉禪覆轍,危急時刻無處可逃。


    在整頓南方郡縣的秩序和經濟發展之後,高遠終於收獲了他的辛勤果實。五百萬精銳士兵在他的號召下集結。然而,擁有這五百萬雄師,高遠並未急於返迴,他選擇在雲南郡多停留一段時間。


    首先,他進一步鞏固郡府的統治,以雲南郡為主導,各郡縣必須完全服從郡府。郡府成為各郡縣的核心樞紐,收編所有郡縣軍隊,僅保留維持治安所需的兵力。至於與江東邊境的軍事事務,同樣由郡府統管,其地位與蜀漢首都雒城的中樞相當。


    高遠安排軍隊負責各地治安,郡府對軍隊有絕對指揮權。這五百萬軍隊隻聽命於高遠、雒城和郡府中樞。


    在雲南期間,高遠還培養了一位能接替他的人。有他在,高遠相信大局已定。此人叫秦天誠,江慶安排在他離開後,持續供應物資和後勤支持的人。他要讓雲南各郡縣成為奪取荊州的強大後盾!


    在雲南郡待了四年,高遠才返迴雒城。迴城時,他率領八十萬大軍在外駐紮,劉備驚恐不已,若非深知高遠,他可能會誤以為高遠要造反。


    委托秦天誠管理雲南各郡縣,高遠挑選了二十多人輔佐秦天誠,他們來自朱提郡、越雋郡、牂柯郡、建寧郡、永昌郡和雲南郡,都是各地提拔的英才。至此,高遠組建了他的第二支隊伍,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攻打荊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領並收藏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