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空城計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作者:遙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產值與國力並非同一概念。\"
\"劉備占領之地並非最富饒之處。\"
\"荊州、江東及明公你所掌控之地,才是真正的財富中心。\"
\"劉備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僅占貧瘠之地。\"
周瑜向曹操分析。
曹操不禁大笑:\"哈哈,你洞察秋毫。\"
\"確實,劉備勢力雖大,但其所據之地貧瘠不堪。\"
\"與我們三人占據的富饒之地截然不同。\"
周瑜又言:\"此次三股力量匯聚,就是要劉備付出慘重代價,必須是喪失大量領土與資源的敗局。\"
\"這才是我們進軍的真實目的。\"
高遠在長安聽關羽的匯報,嘴角也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
成都的雒城,李子雄統帥七百萬精兵,嚴陣以待。
南部隨時可增援雒城,此地確是安全之地。
隴地更是不必提,高遠所指並非天水,而是上庸、襄陽、建平,與荊州接壤的地帶。
正是荊州北界,與曹操相鄰的區域。
這是高遠認定的雍州之地。
軍事態勢瞬息萬變,由於高遠對上庸郡的格外重視,他始終將這片地域稱為雍州。
實際上,高遠心中的雍州,指的是荊州北部的這片領土。
如今,荊州北部及宜都、武陵二郡,正是高遠口中的雍州所在。
而安定、天水一帶,早已被高遠收入囊中,不再納入此範疇。
原本高遠的布局是從巴東、宜都兩郡出兵,直指荊州腹地。
然而,曹操卻出乎意料地揮師長安,讓高遠一頭霧水。
在長安的府邸內,高遠大致揣摩出了曹操的意圖。
症結在於曹操與劉表、孫策結成的聯盟,三家諸侯共享資源,城池間的商品流通與政策製定如同一國,仿佛曹操已統一江東和荊州,三國實力飛速提升,故而曹操與孫策、劉表認為已有足夠的實力挑戰自己。
問題就在於此。
高遠理解了曹操等人的圖謀,但這讓他險些心痛如絞。
三分天下僅是暫時的過渡,絕非與曹操、劉表、孫策形成鼎足之勢的長遠打算。
見高遠麵色不佳,關羽關切地問:“軍師,你怎麽了?”
高遠苦笑搖頭,此刻他深深體會到了諸葛亮五伐中原時的無奈。
劉備如今的權勢較當年何止強大數倍,不僅掌控整個蜀地,東邊與荊州接壤的上庸、涪陵、巴東、宜都盡在其掌握之中。
即便如此,曹操、孫策、劉表的發展勢頭已令高遠難以輕易撼動。
高遠深深吸了幾口氣,雖現三足鼎立,但劉備無疑是最強大的一方。
曹操緊隨其後,劉表與孫策二人亦同氣連枝。
高遠對關羽說:“關將軍,無需驚恐。”
“我軍現有兵馬約一千三百萬,糧草器械充足。”
“漢中方麵,我亦可調遣援軍,若曹軍來襲,我們以逸待勞,從容應對。”
關羽迴應道:“好,一切聽從軍師安排。”
“軍師有何指示,隨時告知我即可。”
高遠點頭應允:“沒問題,指揮權交給我。”
“周瑜等人智計超群,關將軍您戰功赫赫。”
“但在謀略上,與郭嘉、周瑜相比仍有差距,由我總攬全局,或許能扭轉乾坤。”
......
十五日後,曹操大軍攻克虎牢關。
早先因輕視,曹操對劉備的不屑天下皆知。
然而此番周瑜攜三國豪傑領兵,虎牢關僅僅支撐了十五日便告失守。
曹軍勢如破竹,直逼長安。
長安城頭,高遠正悠然撫琴,對麵則是曹操的浩蕩百萬雄師。
沒錯,高遠獨自在城牆上演奏,城門竟大敞四開。這一舉動,令曹操的百萬大軍也不敢輕易進犯。
“將軍,主公命我們率領兩百萬大軍攻克長安。”
“此刻正是良機呀!”
夏侯淵聞言,卻搖頭道:“不,沒那麽輕鬆。”
“你看高遠在城牆上演奏,別忘了,他手上尚握有近千萬兵馬!”
“如果我們輕率進攻,萬一中了埋伏,如何是好?”
“難道你忘了上次主公那四百萬軍隊的結局了嗎?”
夏侯淵的話讓副將無言以對,但不得不承認,確實存在這種可能。
劉備陣營中最知名的人物,非高遠莫屬。
自劉備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起,他就一直追隨劉備。
破關斬將,直至劉備建立如今的基業,高遠可謂功不可沒。
此刻這位聞名遐邇的人物,在城牆上彈琴,琴音入夏侯淵耳,仿佛預示著長安城內暗藏殺機。
“撤退。”夏侯淵下達了決定性的指令。
副將聞言,深感詫異,還有這樣的戰術嗎?
征戰十載,副將首次遇到無法解決的困境。
不甘心就此撤離,又不願落入陷阱,但他終究隻是副將,服從了夏侯淵的命令,領軍撤退。
於是,整整兩百萬兵馬在高遠琴音的幹擾下,選擇了集體撤退。
返迴曹營,曹操聽了夏侯淵的敘述,並未責備他。
周瑜對夏侯淵說:“將軍您的直覺是正確的。”
高遠在虎牢關附近埋伏了四百萬軍隊,一旦您下令進攻,他便會封鎖虎牢關的退路。
那時就是甕中捉鱉,想逃也沒機會了。
副將聞言,背脊一陣寒意。
真正被嚇到,居然布置了四百萬軍隊?
\"劉備占領之地並非最富饒之處。\"
\"荊州、江東及明公你所掌控之地,才是真正的財富中心。\"
\"劉備看似聲勢浩大,實則僅占貧瘠之地。\"
周瑜向曹操分析。
曹操不禁大笑:\"哈哈,你洞察秋毫。\"
\"確實,劉備勢力雖大,但其所據之地貧瘠不堪。\"
\"與我們三人占據的富饒之地截然不同。\"
周瑜又言:\"此次三股力量匯聚,就是要劉備付出慘重代價,必須是喪失大量領土與資源的敗局。\"
\"這才是我們進軍的真實目的。\"
高遠在長安聽關羽的匯報,嘴角也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
成都的雒城,李子雄統帥七百萬精兵,嚴陣以待。
南部隨時可增援雒城,此地確是安全之地。
隴地更是不必提,高遠所指並非天水,而是上庸、襄陽、建平,與荊州接壤的地帶。
正是荊州北界,與曹操相鄰的區域。
這是高遠認定的雍州之地。
軍事態勢瞬息萬變,由於高遠對上庸郡的格外重視,他始終將這片地域稱為雍州。
實際上,高遠心中的雍州,指的是荊州北部的這片領土。
如今,荊州北部及宜都、武陵二郡,正是高遠口中的雍州所在。
而安定、天水一帶,早已被高遠收入囊中,不再納入此範疇。
原本高遠的布局是從巴東、宜都兩郡出兵,直指荊州腹地。
然而,曹操卻出乎意料地揮師長安,讓高遠一頭霧水。
在長安的府邸內,高遠大致揣摩出了曹操的意圖。
症結在於曹操與劉表、孫策結成的聯盟,三家諸侯共享資源,城池間的商品流通與政策製定如同一國,仿佛曹操已統一江東和荊州,三國實力飛速提升,故而曹操與孫策、劉表認為已有足夠的實力挑戰自己。
問題就在於此。
高遠理解了曹操等人的圖謀,但這讓他險些心痛如絞。
三分天下僅是暫時的過渡,絕非與曹操、劉表、孫策形成鼎足之勢的長遠打算。
見高遠麵色不佳,關羽關切地問:“軍師,你怎麽了?”
高遠苦笑搖頭,此刻他深深體會到了諸葛亮五伐中原時的無奈。
劉備如今的權勢較當年何止強大數倍,不僅掌控整個蜀地,東邊與荊州接壤的上庸、涪陵、巴東、宜都盡在其掌握之中。
即便如此,曹操、孫策、劉表的發展勢頭已令高遠難以輕易撼動。
高遠深深吸了幾口氣,雖現三足鼎立,但劉備無疑是最強大的一方。
曹操緊隨其後,劉表與孫策二人亦同氣連枝。
高遠對關羽說:“關將軍,無需驚恐。”
“我軍現有兵馬約一千三百萬,糧草器械充足。”
“漢中方麵,我亦可調遣援軍,若曹軍來襲,我們以逸待勞,從容應對。”
關羽迴應道:“好,一切聽從軍師安排。”
“軍師有何指示,隨時告知我即可。”
高遠點頭應允:“沒問題,指揮權交給我。”
“周瑜等人智計超群,關將軍您戰功赫赫。”
“但在謀略上,與郭嘉、周瑜相比仍有差距,由我總攬全局,或許能扭轉乾坤。”
......
十五日後,曹操大軍攻克虎牢關。
早先因輕視,曹操對劉備的不屑天下皆知。
然而此番周瑜攜三國豪傑領兵,虎牢關僅僅支撐了十五日便告失守。
曹軍勢如破竹,直逼長安。
長安城頭,高遠正悠然撫琴,對麵則是曹操的浩蕩百萬雄師。
沒錯,高遠獨自在城牆上演奏,城門竟大敞四開。這一舉動,令曹操的百萬大軍也不敢輕易進犯。
“將軍,主公命我們率領兩百萬大軍攻克長安。”
“此刻正是良機呀!”
夏侯淵聞言,卻搖頭道:“不,沒那麽輕鬆。”
“你看高遠在城牆上演奏,別忘了,他手上尚握有近千萬兵馬!”
“如果我們輕率進攻,萬一中了埋伏,如何是好?”
“難道你忘了上次主公那四百萬軍隊的結局了嗎?”
夏侯淵的話讓副將無言以對,但不得不承認,確實存在這種可能。
劉備陣營中最知名的人物,非高遠莫屬。
自劉備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起,他就一直追隨劉備。
破關斬將,直至劉備建立如今的基業,高遠可謂功不可沒。
此刻這位聞名遐邇的人物,在城牆上彈琴,琴音入夏侯淵耳,仿佛預示著長安城內暗藏殺機。
“撤退。”夏侯淵下達了決定性的指令。
副將聞言,深感詫異,還有這樣的戰術嗎?
征戰十載,副將首次遇到無法解決的困境。
不甘心就此撤離,又不願落入陷阱,但他終究隻是副將,服從了夏侯淵的命令,領軍撤退。
於是,整整兩百萬兵馬在高遠琴音的幹擾下,選擇了集體撤退。
返迴曹營,曹操聽了夏侯淵的敘述,並未責備他。
周瑜對夏侯淵說:“將軍您的直覺是正確的。”
高遠在虎牢關附近埋伏了四百萬軍隊,一旦您下令進攻,他便會封鎖虎牢關的退路。
那時就是甕中捉鱉,想逃也沒機會了。
副將聞言,背脊一陣寒意。
真正被嚇到,居然布置了四百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