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非依賴整個聯盟之力?若非十八路諸侯同心協力,劉備又算哪根蔥?


    高遠含笑言道:“吾身微不足道,金銀、糧草、兵器才是關鍵。袁盟主,您意下如何?”


    高遠暗自慶幸,曆史上的袁紹被描繪成無能之輩,但從今日的交鋒看來,


    袁紹實則智勇雙全,方才幾乎讓他轉移視線,使將領與諸侯們的注意力集中於己身。


    若讓袁紹得逞,不但無法獲取物資,恐怕還會遭人指責。


    袁紹聞言,略一怔愣,旋即笑道:


    “怎能不給,曹將軍、孫將軍,還有劉皇叔,皆為大漢江山竭力,故此必須供給!”


    袁紹的態度瞬間轉變,高遠雖不明其因,但他明白,此刻必須臉皮厚些。


    畢竟,唯有取得錢財、兵器和糧草,其他麵子之事,他並不在意。


    五人重麵子,而他偏偏不看重,賺錢之事,無需羞愧。


    畢竟,唯有強者才珍視顏麵和尊嚴,弱者往往無需掛懷這些表麵功夫。


    因為那是弱者的負擔,對他們而言,毫無必要。


    “如此甚好,速速裝車,我需立刻返迴水壩!”


    高遠不再多言,隻要今日能帶走糧草、金錢和兵器,便已足夠。


    畢竟,此行的主要目標便是糧草和金錢,其他瑣事不必過於計較,實在太費神。


    “好,我即刻命公路將軍為您籌備!”


    袁紹瞥了一眼袁術。


    袁術此刻心中極不痛快,本欲針對劉備、曹操、孫堅,此刻卻要乖乖獻上糧草。


    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袁紹並不介懷,畢竟幕後操縱者並非他,而是打著袁術旗號的人。


    因此,袁紹巧妙地將自己撇清了關係。


    所有的責任,袁紹一人默默承擔,心中難免有些懊惱。


    自家兄長未免太過,說好共同對抗曹操、劉備、孫堅,


    結果卻因一名謀士而被擺布,最終隻能拱手送出糧草、兵器和金錢,真是頗具諷刺。


    “多謝盟主,我先告退,稍事休息,靜待盟主的饋贈。”


    高遠行禮退下,任務已完成,接下來還有另一件要事。


    公孫瓚,沒錯,此人至關重要。


    \"兄長,為何你如此確信他們會將糧草與金銀拱手相讓?畢竟袁紹素有奸猾之名,信譽更是無從談起。\"


    趙雲心中疑惑,畢竟袁紹的名聲如雷貫耳,因家族權勢顯赫而為人所知。


    袁紹被尊稱為袁公,四代位列三公,這便是他人前的榮耀。然而,他行事的兩麵性讓人惋惜,表麵上的友善背後,往往藏著難以揣測的心思。


    你永遠無法洞悉他的真實意圖,更別提他擅長算計,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利益,他也會斤斤計較。


    因此,盡管許多人對袁紹不滿,卻仍需俯首帖耳地迎合他,畢竟他的實力擺在那兒,不容小覷。


    \"嗬嗬,子龍,袁紹雖是小人,卻智謀過人,尤其愛惜顏麵,這就是他的軟肋。\"


    每個人都有弱點,關鍵在於如何利用。今日,正是抓住他好麵子的心理,才能順利獲取物資。若非如此,袁紹絕不會輕易讓步,畢竟他精於計算,對利益的劃分極為清晰。


    在利益麵前,無論是誰都會變得精明且吝嗇,因為他們明白,寸步不讓才是關鍵,因為利益至關重要。


    然而,袁紹此刻別無選擇,若不答應,他將麵臨各方質疑,那時諸侯們又會如何看待他?此刻,袁紹最關心的便是諸侯們的看法,唯有他們的支持和青睞,他才能步步高升。


    高遠不由得想到袁術,未得諸侯認可,便急切稱帝,結果帝位猶如曇花一現,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他與袁紹雖出身不同,但實力與條件相差無幾。


    兄弟倆就像兩個異類,各自握有炸彈,甚至一個是王炸,最終卻未能如願,這不是他們的愚蠢,而是麵對曆史的抉擇,無人能做得更好。袁紹的確聰明,但他敗於曹操,隻能說明曹操更為狡猾,更為強大。


    因此,對曹操必須有所警惕,他絕非等閑之輩。這家夥如果真想稱帝,幾乎唾手可得,但因顧忌名譽,最終放棄了帝王之位。像他們這樣的角色,每一個決定都影響深遠。


    他的支持者無法理解為何他不稱王,登基為帝在當前局勢下已無可厚非。


    可以說,這樣做並無任何負麵影響,然而曹操卻因拒絕登基而被人議論。


    他渴望成為漢室忠臣,雖心懷霸業,但野心深藏不露。


    “兄長,我們不是該稍作休整,然後盡快帶著糧草兵器和金銀返迴嗎?”


    趙雲深知在此地久留並非良策,畢竟袁紹等人本就心存惡意。


    因此,盡快脫離這個紛爭之地才是上策,以免再遭他們暗中算計,此刻果斷離開最為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領並收藏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