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詩詞論劍
重生大宋:原來我竟是世家公子! 作者:金光神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已聽說李卿既能研習仙文又能修煉武道,實力超群,今日有幸相見,請李卿為朕展示一番修為。”
李卿!
完顏阿骨打的這一稱謂暗藏深意。
李詢身為六階修士,卻從不涉足朝會,對於這種尊稱背後的含義渾然不知。即便是他的嶽丈,宋徽宗,也從未以卿相稱,而是喚他小子,或是那個混賬小子之類。
李詢並未察覺到“李卿”之稱有何不妥,但趙良嗣卻品出了其中意味,不禁獨自淺酌一口仙釀。
在他看來,他國之君親昵地稱唿我國官員為卿,除非這位官員已背棄故國投身敵營,抑或兩國之間的關係親密無間,否則他國之君擅自以“愛卿”稱唿別國臣子,無疑是對他國國君的極大輕蔑。這一點,趙良嗣心中十分清楚。
飲罷一盞靈酒,趙良嗣轉目望向李詢,內心對其敬佩不已。
李大人巧施退步計策,以談買賣之名行討論聯盟之事,巧妙化解了原有的困境。此舉實在高明。
趙良嗣料想,金國或許是不願將聯盟之事公之於眾,因此拖延至今。此刻,李大人洞察了其中關鍵,轉換方式應對。
實際上,李詢並未考慮如此深遠,他隻是認真地在談這筆交易。
最初,李詢與完顏阿骨打相互較量,比試誰更能忍耐,誰能率先提起此次的事務。
隨後,李詢隨口提了個話題,而完顏阿骨打恰好急需靈石,於是順著李詢的話題繼續展開。
漸漸地,兩人偏離了初衷,竟開始一本正經地討論起買賣交易來。
本來,大宋此次遣使,並無與金國洽談交易的計劃,更沒有相關的議程安排。
李詢所涉及的交易,其實並非出於國家利益考量,倘若他一開始就以此為目的,那些朝廷中的貪婪之徒必定會將他連骨頭都不剩地吞噬掉,甚至連一絲殘渣都不會放過。
談及交易價格,七枚上品靈石一匹馬,這隻是馬匹本身的價錢,運輸成本尚且未算在內。當前大金與大宋之間唯有海運一條通道,若將馬匹運迴汴京,再經過沿途各地,馬匹的飲食耗費亦是一項不小的開支。
倘若按照七枚上品靈石一匹馬的價格上報朝廷,就算其他人保持沉默,趙良嗣也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他定會迫使李詢將馬匹價格提升至每匹十貫,並要求朝廷承擔轉運之資,乃至預計迴程時,所運馬匹數量恐將銳減三分之一。
這其中蘊含的玄機深不可測。
原先商議的價碼是七貫,而呈報朝廷則是十貫,其中三貫純利自朝堂中得,且此番交易中,每匹馬雖比大理仙域的馬貴上一貫,然而這些馬匹皆非同凡響——乃金國之高階靈駒,品質卓越,數量高達五千餘匹,一旦帶迴,便是一樁赫赫功績。
然而,如此利益,李詢卻不願染指,因其深知此舉無異於吸取大宋靈氣,況且此事朝中大臣心知肚明,油水豐厚之事,何人肯袖手旁觀?眾人爭搶之下,利潤必然漸薄,到最後怕是隻剩下出力不討好的苦差事。
因此,李詢寧願自掏腰包購入馬匹,再轉手高價售予朝廷,堅決不讓他人涉足其中,以免朝臣借官麵幹涉此事。
對於此次隨行的使者們,李詢也有對策:或予以賞賜,或將部分馬匹分配給他們,抑或是令其成為中介,從自己手中購得馬匹。無論何種方式,必能從中獲利。倘若趙良嗣等人願從他手中買馬,那連運費也可省去。若他們選擇在大金以同等價位購買,則迴國後李詢與他們上報的價格一致,如此既能掩人耳目,又能確保大家都有所得,共享財源。
這些策略,李詢早已思慮周全,料定趙良嗣等人隻需稍加提醒便會明了其中道理。至於人參一類的珍稀材料,日後他們前來采購時給予優惠便是,彼此心照不宣,皆知有便宜可占,則必會形成利益共同體。
完顏阿骨打聽聞李詢婉拒之意,朗聲大笑,故作客氣地說:
“李大人,你過於謙虛了,我大金確是英才輩出,不過你也無需藏著掖著。雲朵,過來,就讓你與大宋李大人較量一番文采吧。”
原來,完顏阿骨打有意試探,先前幾次交易雖讓自己這邊占盡便宜,但李詢心中暗喜之餘,仍不失禮貌。
完顏阿骨打笑聲連連:“李卿,你毋需謙遜。既言我大金人才濟濟,那就請你們大宋之人也展示一二。雲朵,來,這位便是我的孫女,完顏雲朵,當今的雲朵郡主,是我大金的瑰寶。”
李詢心知肚明與她關係匪淺,私下裏怎樣都無所謂,但在這樣的公開場合,對身為郡主的完顏雲朵,他自然是要恪守禮數,於是抱拳向對方施禮致意。
李詢輕笑,那笑容猶如黑夜篝火中的一抹暖陽,令人如沐春風。他的舉止儒雅而自然,舉手投足皆顯出一種超凡脫俗的韻味,配以他那白皙如玉的麵龐,實在難以將此刻的形象與此前那位商場博弈的他聯想到一起。
李詢一手負於身後,另一手優雅地擺出了邀請的姿態。
“既是尊駕有所要求,在下自當遵命,還請郡主先行出題。”
李詢瞬間褪去了先前商賈談判的鋒芒,轉而展現出溫文爾雅、沉穩內斂的修道者風采。
完顏雲朵的笑容微微停滯,凝視著李詢那隨情境變換的表情,心中不由得生出了疑竇。
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他呢?從前讀過他的三篇詩詞,腦海中浮現的便是眼前的這個人。然而近日的觀察卻又讓他展現出了一副無賴的模樣。
不僅是完顏雲朵感到困惑,連同完顏阿骨打以及完顏阿珠也同樣滿腹疑問。
完顏阿珠微蹙黛眉,低聲嘟囔了一句。
“此子不過是修煉了一些偽裝之術罷了。”
坐在高位的是金兀術,他聽見了侄女的言語,遂低聲詢問。
“阿珠,你為何這般評述他?”
“啊?四叔您問的是何事?”
“我問你,為何你說他會偽裝?他又在偽裝些什麽?”
李卿!
完顏阿骨打的這一稱謂暗藏深意。
李詢身為六階修士,卻從不涉足朝會,對於這種尊稱背後的含義渾然不知。即便是他的嶽丈,宋徽宗,也從未以卿相稱,而是喚他小子,或是那個混賬小子之類。
李詢並未察覺到“李卿”之稱有何不妥,但趙良嗣卻品出了其中意味,不禁獨自淺酌一口仙釀。
在他看來,他國之君親昵地稱唿我國官員為卿,除非這位官員已背棄故國投身敵營,抑或兩國之間的關係親密無間,否則他國之君擅自以“愛卿”稱唿別國臣子,無疑是對他國國君的極大輕蔑。這一點,趙良嗣心中十分清楚。
飲罷一盞靈酒,趙良嗣轉目望向李詢,內心對其敬佩不已。
李大人巧施退步計策,以談買賣之名行討論聯盟之事,巧妙化解了原有的困境。此舉實在高明。
趙良嗣料想,金國或許是不願將聯盟之事公之於眾,因此拖延至今。此刻,李大人洞察了其中關鍵,轉換方式應對。
實際上,李詢並未考慮如此深遠,他隻是認真地在談這筆交易。
最初,李詢與完顏阿骨打相互較量,比試誰更能忍耐,誰能率先提起此次的事務。
隨後,李詢隨口提了個話題,而完顏阿骨打恰好急需靈石,於是順著李詢的話題繼續展開。
漸漸地,兩人偏離了初衷,竟開始一本正經地討論起買賣交易來。
本來,大宋此次遣使,並無與金國洽談交易的計劃,更沒有相關的議程安排。
李詢所涉及的交易,其實並非出於國家利益考量,倘若他一開始就以此為目的,那些朝廷中的貪婪之徒必定會將他連骨頭都不剩地吞噬掉,甚至連一絲殘渣都不會放過。
談及交易價格,七枚上品靈石一匹馬,這隻是馬匹本身的價錢,運輸成本尚且未算在內。當前大金與大宋之間唯有海運一條通道,若將馬匹運迴汴京,再經過沿途各地,馬匹的飲食耗費亦是一項不小的開支。
倘若按照七枚上品靈石一匹馬的價格上報朝廷,就算其他人保持沉默,趙良嗣也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他定會迫使李詢將馬匹價格提升至每匹十貫,並要求朝廷承擔轉運之資,乃至預計迴程時,所運馬匹數量恐將銳減三分之一。
這其中蘊含的玄機深不可測。
原先商議的價碼是七貫,而呈報朝廷則是十貫,其中三貫純利自朝堂中得,且此番交易中,每匹馬雖比大理仙域的馬貴上一貫,然而這些馬匹皆非同凡響——乃金國之高階靈駒,品質卓越,數量高達五千餘匹,一旦帶迴,便是一樁赫赫功績。
然而,如此利益,李詢卻不願染指,因其深知此舉無異於吸取大宋靈氣,況且此事朝中大臣心知肚明,油水豐厚之事,何人肯袖手旁觀?眾人爭搶之下,利潤必然漸薄,到最後怕是隻剩下出力不討好的苦差事。
因此,李詢寧願自掏腰包購入馬匹,再轉手高價售予朝廷,堅決不讓他人涉足其中,以免朝臣借官麵幹涉此事。
對於此次隨行的使者們,李詢也有對策:或予以賞賜,或將部分馬匹分配給他們,抑或是令其成為中介,從自己手中購得馬匹。無論何種方式,必能從中獲利。倘若趙良嗣等人願從他手中買馬,那連運費也可省去。若他們選擇在大金以同等價位購買,則迴國後李詢與他們上報的價格一致,如此既能掩人耳目,又能確保大家都有所得,共享財源。
這些策略,李詢早已思慮周全,料定趙良嗣等人隻需稍加提醒便會明了其中道理。至於人參一類的珍稀材料,日後他們前來采購時給予優惠便是,彼此心照不宣,皆知有便宜可占,則必會形成利益共同體。
完顏阿骨打聽聞李詢婉拒之意,朗聲大笑,故作客氣地說:
“李大人,你過於謙虛了,我大金確是英才輩出,不過你也無需藏著掖著。雲朵,過來,就讓你與大宋李大人較量一番文采吧。”
原來,完顏阿骨打有意試探,先前幾次交易雖讓自己這邊占盡便宜,但李詢心中暗喜之餘,仍不失禮貌。
完顏阿骨打笑聲連連:“李卿,你毋需謙遜。既言我大金人才濟濟,那就請你們大宋之人也展示一二。雲朵,來,這位便是我的孫女,完顏雲朵,當今的雲朵郡主,是我大金的瑰寶。”
李詢心知肚明與她關係匪淺,私下裏怎樣都無所謂,但在這樣的公開場合,對身為郡主的完顏雲朵,他自然是要恪守禮數,於是抱拳向對方施禮致意。
李詢輕笑,那笑容猶如黑夜篝火中的一抹暖陽,令人如沐春風。他的舉止儒雅而自然,舉手投足皆顯出一種超凡脫俗的韻味,配以他那白皙如玉的麵龐,實在難以將此刻的形象與此前那位商場博弈的他聯想到一起。
李詢一手負於身後,另一手優雅地擺出了邀請的姿態。
“既是尊駕有所要求,在下自當遵命,還請郡主先行出題。”
李詢瞬間褪去了先前商賈談判的鋒芒,轉而展現出溫文爾雅、沉穩內斂的修道者風采。
完顏雲朵的笑容微微停滯,凝視著李詢那隨情境變換的表情,心中不由得生出了疑竇。
哪一個才是真實的他呢?從前讀過他的三篇詩詞,腦海中浮現的便是眼前的這個人。然而近日的觀察卻又讓他展現出了一副無賴的模樣。
不僅是完顏雲朵感到困惑,連同完顏阿骨打以及完顏阿珠也同樣滿腹疑問。
完顏阿珠微蹙黛眉,低聲嘟囔了一句。
“此子不過是修煉了一些偽裝之術罷了。”
坐在高位的是金兀術,他聽見了侄女的言語,遂低聲詢問。
“阿珠,你為何這般評述他?”
“啊?四叔您問的是何事?”
“我問你,為何你說他會偽裝?他又在偽裝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