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華清宮裏那盛水果的就是一個得道高僧的頭蓋骨,放糕點的是靈長類動物的頭骨。


    其他的,像老虎的腿骨,象牙、犀牛製品等,華清宮裏一眼望去到處都是。


    有時候她的首飾都是那些打造成的,今天頭上的一個簪子是用玳瑁殼做的。


    新得來的象牙筷子,也拿到宴會上使用了。


    慧貴妃轉動著筷子,“這是四皇子前幾天遠赴叢林,曆經艱辛兇險獵殺了一頭大象後,取其牙親手製作成筷子,送給臣妾的,臣妾近日胃口不好,他希望臣妾用此筷子多進補一些。”


    “如今孩子大了,更孝順,卻在臣妾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臣妾一日三餐用著這雙筷子,便如同四皇子陪臣妾用膳。”


    “軍師”卻突然在楚輕盈腦子裏爆笑,“【皇上,三阿哥又長高了。”】


    楚輕盈不懂笑點在哪裏,應著,“是吧,可能四皇子也就隻有孝順這個優點了,我對四皇子了解不多,皇帝的這幾個兒子,除了太子,其他的不說蠢,但也不是絕頂聰明的那種。”


    至於三皇子,她有女主光環,有同樣帶光環的男主相助,兩人聯手,所以才會奪嫡成功的。


    其他嬪妃都紛紛附和著四皇子真是有孝心。


    官員們也裝作沒聽懂慧貴妃在諷刺皇後的太子:別說孝心了,他就是拖累母後、估計還找母後要奶吃的傻子!


    “四弟確實很有孝心,不像五弟的母妃,整天都逼著他讀書,把他人都讀呆了。”三皇子身側是四皇子,他隔著中間的四皇子,勾了勾五皇子的肩。


    “五弟你學學四弟,哄得蘭娘娘開心了,她興許就不逼你上進了。”


    五皇子的確是個書呆子,對於三皇子的調侃,他反應都慢了幾拍,特別真誠,“啊,我是沒有四哥的本領,不然就算母妃喜歡天上的星星,我都給她摘下來。”


    皇帝對嬪妃們很大方,且尊重她們的喜好,偶爾還會投其所好賞賜給她們一些東西,所以他剛剛並沒有把慧貴妃和皇後的交鋒放在心上。


    此刻三皇子這話,讓他皺眉看了四皇子一眼,“有孝心固然很好,但你作為皇子,更應該把心思放在政務和為百姓做事上。”


    這是斥責四皇子不成大器,光想著討好母妃,小家子氣的意思。


    三皇子經常被皇帝罵遊手好閑,但被慧貴妃寄予厚望的四皇子,是受不了這話的。


    四皇子連忙從位置上起來,眼角餘光瞪了三皇子一眼,麵上惶恐,“是,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皇帝自然不會為了這件小事罰四皇子,還是在太子大喜的日子,正準備就此掀過去。


    傅寒辭站出來,稟報道:“皇上,微臣奉命查太子的迎親隊伍被衝撞一案,剛剛得到消息,萬牲園裏某隻大象突然暴斃了……”


    慧貴妃聽了這話一時並沒有反應過來,畢竟太子被衝撞一事,不是她安排的。


    就算傅寒辭的言外之意是大象的暴斃關係到案子,那跟她也沒有關係。


    可能是傅寒辭要幫她對付哪個皇子?


    然而那一刻,皇帝和官員們的目光,一時間全都匯集到了慧貴妃身上,盯著她手裏的象牙筷子。


    慧貴妃手一抖,太子被衝撞該不會是四皇子自作主張做的吧?


    而她的這雙象牙筷子,好巧不巧就是四皇子從那隻暴斃的大象嘴裏,取出來的?


    太子迎親被衝撞,本就不吉利,何況太子差點受傷,隊伍裏的三個人現在還生死未卜,此刻萬牲園裏的某隻大象更是暴斃了。


    這分明是衝著太子來的謀害!


    皇帝原本想把這件事暫壓著,等大婚過後再算,在傅寒辭說完話後,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查,現在就給朕查清楚!”


    官員們戰戰兢兢,喊著皇上息怒。


    宮宴還在繼續,卻整個大殿內死寂無聲,落針可聞。


    楚輕盈心知肚明,這是三皇子和慧貴妃鬥起來了。


    太子被衝撞一事應該是四皇子的手筆,而大象的暴斃,卻是三皇子做的。


    傅寒辭裝作不知跟四皇子有關,在“秉公處理”,配合三皇子。


    果然不出所料,當場傳來的象奴都稱四皇子前兩天去喂養了大象,“四皇子走後我們就發現那隻大象沒了牙,本來那隻大象是太子迎親隊伍中的一隻,沒了牙,我們隻好瞞著,換了另外一隻,趕緊搶救那隻大象,可誰知……”


    皇帝擺了擺手,讓內侍拖幾個象奴下去,殺了。


    這麽短的時間,三皇子甚至找人假冒了運黃豆的那批人。


    幾人供出幕後主使是四皇子,然後咬開嘴裏的毒,當場自盡。


    在場的女子們都嚇了一跳,四皇子已經“撲通”跪了下去,確實是他安排運黃豆隊伍衝撞了太子。


    即便真正的那幾個運黃豆的人沒被抓到,大象的暴斃跟他無關,但在三皇子的操作下,他也成了最大嫌疑人,怕是會被關押問審。


    四皇子的腦子轉的特別快,果斷認錯,“父皇,兒臣錯了!”


    “母妃原本的那雙筷子破損了,很多天都沒有好好吃飯了,為了能讓母妃的胃口好起來,兒臣去喂養大象時支開了人,然後取了大象的牙。”


    “兒臣沒有想殺大象,那隻大象突然暴斃是兒臣的錯,兒臣願意受罰!”


    在大象這件事上,他被陷害了。


    他根本沒有去過喂養場,沒有取那隻大象的牙,他送給母妃的象牙筷子,的確是自己在叢林裏獵殺的。


    他隻是想讓母妃歡心,他總不能說母妃因為被降位禁足而鬱鬱寡歡吧?


    那不是在質疑責怪父皇嗎?


    他認下莫須有的殺大象的罪名,卻不能承認是自己安排運黃豆的隊伍衝撞了太子。


    因為前者隻是輕罰,後者,他和母妃都完了。


    大象的死跟他無關,他為什麽不辯解?


    那是因為他隻有認了其中一件事,才能平息父皇要當場伏屍百裏的怒火,給母妃救他的時間。


    他獵殺了大象,母妃在宮宴上使用象牙筷子,就算大象暴斃跟他沒有關係,但他和母妃的這兩個行為,跟太子原本用來迎親的大象暴斃趕在了一起。


    要是父皇的怒火不能當場熄了,依他父皇這暴戾的性情,光是這點就夠他吃一壺的了。


    所以他隻能選擇“坦白從寬”。


    慧貴妃離席和四皇子一起跪在地上,“皇上,太子迎親被衝撞一事疑點重重,證人服毒自盡,死無對證,很明顯幕後元兇就是衝著朗兒來的,臣妾懇請皇上不要這麽快定案,著人徹查下去,還朗兒一個清白!”


    她可以確認大象的暴斃跟兒子無關,但太子被衝撞一事定然是兒子自作主張安排的。


    她得爭取一個繼續查此案的機會,然後讓傅寒辭推一個替死鬼出來,把四皇子從謀害太子一案中摘出來。


    有幾個官員也紛紛離席替四皇子求情,辯解,“皇上,四皇子取象牙,致使大象暴斃,固然有錯,但請念在平日他對慧貴妃和皇上你一片孝心的份上,饒過他這一迴。”


    “是啊,皇上,這幾人死得蹊蹺,太子被衝撞一案疑點重重,像是衝著四皇子來的,臣也請皇上徹查下去。”


    皇帝的怒火如四皇子所料,消散了一些,聽臣子們提起四皇子的孝心,便想到在自己身邊的四個兒子中,太子癡傻,因為他不好玩,所以見到他也不熱情。


    三皇子遊手好閑,整天往宮外跑,沒對他盡過孝心。


    五皇子就是個書呆子,一天到晚手不離卷,隻知道讀書。


    唯有四皇子,平日沒少來他麵前盡孝心,去年專門到極寒之地不顧性命獵了一隻熊,熊皮做成大氅送給他。


    四皇子還在傷勢未愈的情況下,自己動手縫大氅,十根手指頭紮的都是傷口。


    這孩子是小家子氣了點,但心眼是不壞的。


    孝順的孩子能壞到哪兒去呢。


    “皇上消消氣。”皇帝身側的淑妃,柔婉地勸著。


    皇後在心裏冷笑,看到皇帝望向淑妃的臉時,皇帝的神色溫和了許多。


    皇帝要強行寵幸了自己的兒媳婦,是因為楚輕璿長得像她,如今寵淑妃,也是因為淑妃像她。


    可她並沒有死啊,她就在皇帝麵前,皇帝為什麽找替身?


    與其說皇帝深情,倒不如說皇帝喜歡的不過是少女時期的她,是這種類型罷了。


    這種類型的女人那麽多啊,以後他得納多少這種類型的女人入宮?


    他配不上“深情”二字。


    皇後離席來到皇帝麵前,福了福身,“臣妾也請皇上明察。”


    她當然不想幫四皇子。


    但就算她不為四皇子求情,四皇子這次也逃過了死罪。


    那不如她按死四皇子跟大象的暴斃有關這件事,免得連這點皇上都揭過去不罰四皇子了。


    她以前是剛烈的性子,太子被謀害,無論如何都會要一個結果。


    但現在,她才知道結果如何,全看皇帝的心偏向哪兒啊。


    皇帝連忙伸手去拉皇後,淩厲的目光掃向地上服毒自盡的幾人,掠過三皇子,沉思片刻後道:“都起來吧,太子的迎親隊伍被衝撞一事,繼續查下去,務必找到真正的元兇。”


    四皇子在心裏鬆了一口氣,隻要爭取到了時間,母妃就能替他洗脫了嫌疑。


    其他人都起來了,皇帝在想怎麽罰四皇子導致大象暴斃的過錯。


    四皇子在地上磕了一個頭,開口道:“父皇,兒臣知宮中大象的貴重,原本是想去外麵獵一隻大象的。”


    “但鎮國公對兒臣說盡管殺宮裏的大象,殺完了大不了他去攻打下東南邊的國家,將他們的大象都搶過來,這普天之下就沒有他拿不來的東西。”


    “兒臣相信鎮國公的實力,萬分敬仰其魄力和萬丈豪情,便聽了他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懷著孕穿越迴去,她當場改嫁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L千百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L千百度並收藏懷著孕穿越迴去,她當場改嫁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