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生命之秋,不朽之旅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周山,永恆籠罩在雲霧之中,遠離塵世的喧囂,但這並不代表這裏沒有歡笑與哀愁。
公羊千循登上不周山巔,首次涉足這片神秘之地。年歲已高的他,聲如洪鍾,但高聳入雲的山巒確實令他耗費了不少氣力。
山上孤獨依舊,一座道觀升騰著淡雅的青煙,奇異的是,其中傳出的卻是佛教頌歌,與這裏的氣息格格不入。
他恭敬地敲響道觀的門扉,朗聲道:
“敢問仙家,我是道門公羊千循,特來拜會墨林道長。”
屋裏歌聲漸息,卻無人應答。
“吱呀——”
門悄然開啟,走出一位英俊的年輕僧人。
僧人已成長為一位風度翩翩的禪宗大師,見到公羊千循,神情波瀾不驚。這些年,不周山來往過不少訪客,都是為墨林而來,他早已司空見慣。
“道長好,不知您此行有何貴幹?墨林道長如今已無法言語,恐怕無法為您指點迷津了。”僧人平靜地說道。
公羊千循深深一鞠躬:“實情是,我曾與墨林道長共渡難關,多年來心中一直愧疚,希望能再見他一麵。近聞他病重,我焦慮萬分。不久前,我覓得一劑妙方,此行便是要帶他醫治。”
僧人聞言默然,沉思片刻後輕輕搖頭:“佛陀言,世事皆有因緣,墨林道長今日之境,亦是其因果。多年來,無數名醫奇士試過辦法,卻都未能如願。我勸道友,莫執著於此,過度的執著隻會給墨林道長帶來更深的痛苦。讓他安然接受解脫,或許對他來說,才是最好的歸宿。”
公羊千循聞言並未動搖,他懇求道:“大師,請您助我一臂之力,我雖非佛門中人,但也身在世間之外,尚未徹底斷絕凡塵之情。我所找的良方並非世間常見,或能延長墨林道長的壽命。更何況,我此次來訪,隻是想再見故友一麵,還請大師成全我的一番心意。”
僧侶見到他的執著,立刻不再阻止,以法印指引著通往道觀背後的路徑:“沿著這條路前行,約莫兩百步後,你會遇見一道峭壁,他便坐在那裏靜觀雲海。但我必須先告訴你,如今他已如同行屍走肉,無法言談,幾乎感覺不到外界,他在我為他送終的時刻透露,不願被困於幽暗的居所等待終結,希望我能讓他在那裏欣賞天際的變幻。因此,我每天都會去照料他,提供水分與草藥汁液,隻是那裏因為他的生活需求,氣味可能不佳,你需要做好準備。”
說完,他雙手合十,深深行了一禮,然後輕聲合上了木柵門。
公羊千循聞言心中悵然,又在門前鞠躬致意,隨後疾步走向道觀之後。
果然,他沿途中嗅到了淡淡的異味,但公羊千循毫不在意,他此刻更關心墨林的安危。畢竟,十餘年的時光過去,他對這位道士的掛念從未消減。
懸崖邊緣,果然靜靜地坐著一個人。
一襲破損的青色道袍,下擺處留有缺口,顯然是為了僧侶方便為他處理生理需求而設。現在的墨林多了幾分沉穩,曾經的少年稚氣與青年銳氣已悄然褪去,同公羊千循一樣,成為了一位將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雙鬢與下巴覆滿了胡須,隱隱透出一絲仙俠的氣質,卻也讓人心生悲涼。
“道長,我來遲了,我來看望你了。”公羊千循不顧墨林身上的汙穢,徑直坐到他身旁,凝視著他的眉眼。
墨林的麵龐布滿了歲月的痕跡,或許是長久以來風吹日曬所致。皮膚上有些幹裂,目光深邃卻半開半闔。
看著他這幅模樣,公羊千循心頭微痛,他找來清水為他淨臉,又仔細擦拭了他的身體,然後再次坐下,對他訴說著。
“周道長,世間的滄桑變化太快,我們都老去了。”
“周道長,這些年發生了許多事,你也許還不知曉。我不知道你是否能聽見,但你的唿吸仍在,這表明你還存有生命的氣息。我會慢慢告訴你,你就靜靜地聆聽。我相信你一定也想知道後來的故事,隻是現在你無力再去追尋。”
公羊千循歎了口氣,繼續道:
“這些年裏,十九國度的野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你當年的預言成真,世間並無真正的和平與統一,隻有無盡的欲望與紛爭。如今我看清了,即使那些老牌的野心家離去,新生的野心家也會崛起。這個世界依舊未變,因為人心難測,它始終在變,卻不是向著美好的方向。”
\"你的織錦將領確實是一位睿智的天皇,這些年他的治國之策福祉於國度,堪稱賢明的主宰。若非寧遠的勤勉執政,這片奇幻大陸恐怕早已動蕩不安。然而,我深知這一切僅是暫時的寧靜,下一次三界會盟必將重臨,下一次舉世對抗北境獸族的壯舉仍會再現,這些都是時間的宿命。那時,無論是霸主還是豪傑,他們在宏大舞台上的演繹,與我們已無關聯了。\"
\"對了,寧遠有了個兒子,名叫李思道。看得出他對你的思念深重,對他的皇後也是關愛有加。不過,我還得告訴你,途中聽聞寧遠獨赴琅琊山,在三萬英靈勇士的墓前自盡,將王位傳給了李思道,他終究做出了抉擇。\"
提及此事,墨林的身體仿佛迴應般微微震顫!
但這僅是微弱的波動,如今的他,隻是一個無感覺的活屍。
公羊千循凝視他的眼眸,確信墨林眼中閃爍的溫柔並非風中的迷離淚光,而是情感的真實流露!
\"太好了,道長,你果然還能感知到!\"
公羊千循一時激動不已,但隨即恢複平靜。畢竟,無論是寧遠的逝去,還是墨林的現狀,都不是讓人欣喜之事。
\"道長,我不會對寧遠的離世多加評述,隻是覺得,你們都是善良之人,為何善良的人總要承受這般短暫且艱辛的生命?我修道多年,始終未悟真諦,也許就是對世間諸多痛苦離別無法釋懷。當然,我也未能參透,我沒有你的智慧,幸而我不妄自揣測,隻專注於修煉我的道術與劍技。\"
說到這裏,公羊千循也略顯迷茫。
\"然而,有一天我突然困惑,我現在所學又有何用?當初你告訴我,無論陣法還是道術,皆無濟世之能,不能撼動天地,不能拯救蒼生,隻能自我修行,無法如蓮花般渡化眾生。那時在黃粱一夢客棧,我還反駁你,現在想來,你說得或許沒錯,連自身都無法拯救,如何去解救這世間?\"
\"可這個世界依舊如故,似乎已無可救藥。\"
公羊千循從腰間取出一隻小巧的酒葫蘆,揭開塞子輕嚐一口,又喂進墨林唇邊讓他品嚐:\"這些年在山上,有僧侶照料,你一定懷念酒香了。今天我們就盡情暢飲,畢竟人生本就苦樂參半,就連排憂解愁也要帶著微醺,你說是不是呢?\"
一番輕鬆的玩笑過後,公羊千循的情緒稍緩,但眉頭依舊緊鎖,目光投向遙遠的天際...
\"賢者,寧遠的逝去將引發眾多紛爭,十九國度必定不會放過這番變局。如今,李思道尚且年幼,他與穆念安這對孤兒寡母在王城中猶如飄零的落葉。我預見,西梁王國很快會再度陷入危機,即使有北戎州的寒霜王庇護,也無法抵擋這浩渺天地的動蕩。司馬賢者的年歲已高,雖公開聲明支持李思道,但我仍感不安,這寧靜似乎預示著風暴的來臨。\"
\"誠然,我漸漸理解寧遠的心境。他從不曾渴望那王座,因此對皇位並無眷戀。他無法令所有人都滿意,唯有償還心中最沉重的債。然而至今,我尚未提及今日造訪的目的,實則,我來找你,既是道歉,也是償債。\"
言畢,公羊千循起身,對墨林行了三鞠躬。
\"周賢者,當年西梁城戰事迫近,司馬師叔執意離去,我無力阻止,隻得隨他遠行,但並非我本願。隨後的旅程中,我深感懊悔,漸離的噩耗更讓我痛不欲生。你了解,我和漸離是道術的知音,這份愧疚一直伴隨至今。即便明知我當時留下也無法逆轉戰局,但我選擇逃避,無論是出於私利還是其他,我都做了重要的抉擇。\"
\"因此,我希望得到寬恕,也請你諒解我。\"
說完,他慢慢坐下,握緊墨林的手腕,以真元探測其經脈秘境。
許久,他輕輕唿出一口渾氣,神色複雜,憂慮更深。
\"賢者,看來那位僧侶所言非虛。你曾有過武學的奇遇,後來卻將自己的精元真氣全部超脫於身,體內已無絲毫留存,生命之火亦難以延續。這些年,你依賴天地間的珍稀靈物維係,寧遠也遍尋名醫為你醫治,但這畢竟非長久之計。如今寧遠不在,你也成為活死人,我不忍見你受此折磨。\"
\"那麽,你有何打算?\"僧侶的聲音從身後響起,公羊千循迴首,發現不知不覺已來到崖邊。
公羊千循起身直麵僧侶:\"我想帶他離開,做最後的努力救治。\"
僧侶聞言麵色凝重:\"他如今這般虛弱,為何還要讓他承受更多折騰?\"
公羊千循神色堅定:\"不論你怎麽說,今天我都要帶他走。你應該明白,你無法阻止我,一劍之下,我便可取你性命!\"
僧侶對此淡然:\"出家人早將生死看淡,你要我的命隨時可取。隻是我覺得周賢者一生坎坷,臨終之際不應再遭受如此殘酷。\"
在遙遠的埃斯特利亞大陸,公羊千循的臉上閃過一絲寬慰,他從僧侶的話語中察覺到對方對墨林的深切關懷。於是,他的話語也變得柔和:“尊者,我與道門的長者在神秘的無垠之洋找到幾位掌握古老秘法的異界賢者,他們或許能施展迴春之術拯救周道長。哪怕隻有一線生機,也好過讓他在此受苦。”
僧侶聽到“無垠之洋”時,眼神閃爍著迴憶:“那片不屬於十九王國的東方浩渺大洋?在我幼時,也曾隨師遍遊大陸,的確涉足過那片未知之地。既然你如此堅定,我便不再阻止。隻是憂慮路途遙遠,恐怕墨林道長未能抵達,生命之光就會熄滅。”
公羊千循見僧人態度轉變,不禁喜形於色:“請您放心,我會一路悉心照料,畢竟我對周道長有所虧欠,定會盡心侍奉。我已經帶著道門內的聖愈草藥,途中用水化開供他服用。山下備有精良的馬車,雖有顛簸,不至於風餐露宿,條件遠勝於此地。”
僧侶聞言輕歎:“罷了,無論前路如何,你今日前來也許就是命運的安排。若我阻撓,便是阻擋了他的機緣,願你們一路平安,阿門。”
說完,僧侶誦念了一聲經文,隨後默默離去。
公羊千循背上墨林,小心翼翼地下山。他毫不嫌棄墨林身上的汙穢,默默地辛勞,直至抵達山下的馬車旁。
接著,他們啟程,開始前往無垠之洋的漫長旅程。
一個月後,馬車駛入了宏偉的王都——山河郡。在東城門外,公羊千循遇到了一位白發蒼蒼的道士——司馬種道。
此刻的司馬種道老態龍鍾,手持金色杖飾,身披華美的墨綠道袍,那是墨林深惡痛絕的顏色,但司馬種道依然喜愛如初。他一生如此,即便年邁,依然保持著這份獨特的執著。
他擋住了馬車,顯然早已與公羊千循約好。公羊千循下馬行禮,掀開車簾。
司馬種道步履蹣跚地走近,眼神不再犀利。他凝視著車簾,用昏黃的老眼仔細查看。道士靜靜地坐在車內,閉目養神,公羊千循照顧得無微不至。然而,司馬種道看到了他的現狀,不禁歎了口氣,滿心惆悵。
“司馬師叔,讓我扶您吧。”公羊千循欲上前,卻被司馬種道輕輕推拒。
“我還未到那個境地,今天我是來看這位年輕人的。”
司馬種道注視著墨林,神情複雜:“十二年了,周道長,別來無恙啊。”
公羊千循默默站在一旁:“我已經把一切都告訴道長了,請您保重身體,切勿激動。”
伊思馬爾德對此充耳不聞:“周道長,這些年老夫的確虧欠於你,但如今我們皆被光陰的洪流所摒棄。近年來,無數新興的魔法師超越了我們,他們更為強大,手段更為狠絕。老夫也不再在魔法都市阿爾巴特羅供職,如今隻是一個垂暮之年的廢棄法師。”
說到這裏,他略帶哀傷地指向昆陽千尋:“你或許還未知曉,這昆陽小子本是阿爾巴特羅的王儲,國王曾寄予厚望,希望他接掌王位。但他偏偏執著於修煉神秘之道,不願涉足政壇。起初,老夫也為這事懊惱,後來目睹我們的境遇,才明白並無意義,於是便任由他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墨林並未出聲,依舊保持著那種靜默如死的狀態。
伊思馬爾德也不再多言,此刻他風燭殘年,雙目模糊,確實無法久站。
昆陽千尋放下馬車的帷幕,伊思馬爾德望向他,又叮囑了幾句:“離開阿爾巴特羅後,便是右江州,那裏最南端的弗拉赫特侯爵府,有個港口名為諾斯渡。你到那裏尋找遠征將軍的紀念碑,那裏可租到前往幽海的航船。務必挑選一艘可靠的,畢竟你父親的財富無人能及。”
昆陽千尋連連點頭:“師叔勿憂,一切我都牢記在心。一旦登船穿越無渡江,兩個月後便能沿著水路抵達南方的無盡海域。那裏是南靜的領土,我將在那裏讓周道長稍作休息,隨後直接引領他前往幽海,找尋傳說中的仙境島嶼。”
“嗯,但願那些道門長老遺留的航海圖是真實的,也期待這位年輕人有足夠的幸運來度過此劫。我一直相信他能再次複蘇,至少不會如此憋屈地逝去。他與寧遠不同,想當年,這年輕人一襲青袍,獨步天下,何人見了不心生敬畏?整個世界都無法挫敗他,因此我覺得這一次他依然能化險為夷。”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那就借您吉言了。”昆陽千尋鞠躬致意。
“不多說了,啟程吧,若你歸來的快,或許還能趕上為我收集骨灰。”伊思馬爾德說完,神色落寞,揮手獨自離去。
昆陽千尋望著他遠去的背影,一時心中空落落的。
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他們二人,雖然身處這個時代,卻又似乎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
他眨眨眼,牽起馬繩離開了東城門。
“道長,我們無法迴去了,但我會給你一個嶄新的未來。”
公羊千循登上不周山巔,首次涉足這片神秘之地。年歲已高的他,聲如洪鍾,但高聳入雲的山巒確實令他耗費了不少氣力。
山上孤獨依舊,一座道觀升騰著淡雅的青煙,奇異的是,其中傳出的卻是佛教頌歌,與這裏的氣息格格不入。
他恭敬地敲響道觀的門扉,朗聲道:
“敢問仙家,我是道門公羊千循,特來拜會墨林道長。”
屋裏歌聲漸息,卻無人應答。
“吱呀——”
門悄然開啟,走出一位英俊的年輕僧人。
僧人已成長為一位風度翩翩的禪宗大師,見到公羊千循,神情波瀾不驚。這些年,不周山來往過不少訪客,都是為墨林而來,他早已司空見慣。
“道長好,不知您此行有何貴幹?墨林道長如今已無法言語,恐怕無法為您指點迷津了。”僧人平靜地說道。
公羊千循深深一鞠躬:“實情是,我曾與墨林道長共渡難關,多年來心中一直愧疚,希望能再見他一麵。近聞他病重,我焦慮萬分。不久前,我覓得一劑妙方,此行便是要帶他醫治。”
僧人聞言默然,沉思片刻後輕輕搖頭:“佛陀言,世事皆有因緣,墨林道長今日之境,亦是其因果。多年來,無數名醫奇士試過辦法,卻都未能如願。我勸道友,莫執著於此,過度的執著隻會給墨林道長帶來更深的痛苦。讓他安然接受解脫,或許對他來說,才是最好的歸宿。”
公羊千循聞言並未動搖,他懇求道:“大師,請您助我一臂之力,我雖非佛門中人,但也身在世間之外,尚未徹底斷絕凡塵之情。我所找的良方並非世間常見,或能延長墨林道長的壽命。更何況,我此次來訪,隻是想再見故友一麵,還請大師成全我的一番心意。”
僧侶見到他的執著,立刻不再阻止,以法印指引著通往道觀背後的路徑:“沿著這條路前行,約莫兩百步後,你會遇見一道峭壁,他便坐在那裏靜觀雲海。但我必須先告訴你,如今他已如同行屍走肉,無法言談,幾乎感覺不到外界,他在我為他送終的時刻透露,不願被困於幽暗的居所等待終結,希望我能讓他在那裏欣賞天際的變幻。因此,我每天都會去照料他,提供水分與草藥汁液,隻是那裏因為他的生活需求,氣味可能不佳,你需要做好準備。”
說完,他雙手合十,深深行了一禮,然後輕聲合上了木柵門。
公羊千循聞言心中悵然,又在門前鞠躬致意,隨後疾步走向道觀之後。
果然,他沿途中嗅到了淡淡的異味,但公羊千循毫不在意,他此刻更關心墨林的安危。畢竟,十餘年的時光過去,他對這位道士的掛念從未消減。
懸崖邊緣,果然靜靜地坐著一個人。
一襲破損的青色道袍,下擺處留有缺口,顯然是為了僧侶方便為他處理生理需求而設。現在的墨林多了幾分沉穩,曾經的少年稚氣與青年銳氣已悄然褪去,同公羊千循一樣,成為了一位將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雙鬢與下巴覆滿了胡須,隱隱透出一絲仙俠的氣質,卻也讓人心生悲涼。
“道長,我來遲了,我來看望你了。”公羊千循不顧墨林身上的汙穢,徑直坐到他身旁,凝視著他的眉眼。
墨林的麵龐布滿了歲月的痕跡,或許是長久以來風吹日曬所致。皮膚上有些幹裂,目光深邃卻半開半闔。
看著他這幅模樣,公羊千循心頭微痛,他找來清水為他淨臉,又仔細擦拭了他的身體,然後再次坐下,對他訴說著。
“周道長,世間的滄桑變化太快,我們都老去了。”
“周道長,這些年發生了許多事,你也許還不知曉。我不知道你是否能聽見,但你的唿吸仍在,這表明你還存有生命的氣息。我會慢慢告訴你,你就靜靜地聆聽。我相信你一定也想知道後來的故事,隻是現在你無力再去追尋。”
公羊千循歎了口氣,繼續道:
“這些年裏,十九國度的野心又開始蠢蠢欲動,你當年的預言成真,世間並無真正的和平與統一,隻有無盡的欲望與紛爭。如今我看清了,即使那些老牌的野心家離去,新生的野心家也會崛起。這個世界依舊未變,因為人心難測,它始終在變,卻不是向著美好的方向。”
\"你的織錦將領確實是一位睿智的天皇,這些年他的治國之策福祉於國度,堪稱賢明的主宰。若非寧遠的勤勉執政,這片奇幻大陸恐怕早已動蕩不安。然而,我深知這一切僅是暫時的寧靜,下一次三界會盟必將重臨,下一次舉世對抗北境獸族的壯舉仍會再現,這些都是時間的宿命。那時,無論是霸主還是豪傑,他們在宏大舞台上的演繹,與我們已無關聯了。\"
\"對了,寧遠有了個兒子,名叫李思道。看得出他對你的思念深重,對他的皇後也是關愛有加。不過,我還得告訴你,途中聽聞寧遠獨赴琅琊山,在三萬英靈勇士的墓前自盡,將王位傳給了李思道,他終究做出了抉擇。\"
提及此事,墨林的身體仿佛迴應般微微震顫!
但這僅是微弱的波動,如今的他,隻是一個無感覺的活屍。
公羊千循凝視他的眼眸,確信墨林眼中閃爍的溫柔並非風中的迷離淚光,而是情感的真實流露!
\"太好了,道長,你果然還能感知到!\"
公羊千循一時激動不已,但隨即恢複平靜。畢竟,無論是寧遠的逝去,還是墨林的現狀,都不是讓人欣喜之事。
\"道長,我不會對寧遠的離世多加評述,隻是覺得,你們都是善良之人,為何善良的人總要承受這般短暫且艱辛的生命?我修道多年,始終未悟真諦,也許就是對世間諸多痛苦離別無法釋懷。當然,我也未能參透,我沒有你的智慧,幸而我不妄自揣測,隻專注於修煉我的道術與劍技。\"
說到這裏,公羊千循也略顯迷茫。
\"然而,有一天我突然困惑,我現在所學又有何用?當初你告訴我,無論陣法還是道術,皆無濟世之能,不能撼動天地,不能拯救蒼生,隻能自我修行,無法如蓮花般渡化眾生。那時在黃粱一夢客棧,我還反駁你,現在想來,你說得或許沒錯,連自身都無法拯救,如何去解救這世間?\"
\"可這個世界依舊如故,似乎已無可救藥。\"
公羊千循從腰間取出一隻小巧的酒葫蘆,揭開塞子輕嚐一口,又喂進墨林唇邊讓他品嚐:\"這些年在山上,有僧侶照料,你一定懷念酒香了。今天我們就盡情暢飲,畢竟人生本就苦樂參半,就連排憂解愁也要帶著微醺,你說是不是呢?\"
一番輕鬆的玩笑過後,公羊千循的情緒稍緩,但眉頭依舊緊鎖,目光投向遙遠的天際...
\"賢者,寧遠的逝去將引發眾多紛爭,十九國度必定不會放過這番變局。如今,李思道尚且年幼,他與穆念安這對孤兒寡母在王城中猶如飄零的落葉。我預見,西梁王國很快會再度陷入危機,即使有北戎州的寒霜王庇護,也無法抵擋這浩渺天地的動蕩。司馬賢者的年歲已高,雖公開聲明支持李思道,但我仍感不安,這寧靜似乎預示著風暴的來臨。\"
\"誠然,我漸漸理解寧遠的心境。他從不曾渴望那王座,因此對皇位並無眷戀。他無法令所有人都滿意,唯有償還心中最沉重的債。然而至今,我尚未提及今日造訪的目的,實則,我來找你,既是道歉,也是償債。\"
言畢,公羊千循起身,對墨林行了三鞠躬。
\"周賢者,當年西梁城戰事迫近,司馬師叔執意離去,我無力阻止,隻得隨他遠行,但並非我本願。隨後的旅程中,我深感懊悔,漸離的噩耗更讓我痛不欲生。你了解,我和漸離是道術的知音,這份愧疚一直伴隨至今。即便明知我當時留下也無法逆轉戰局,但我選擇逃避,無論是出於私利還是其他,我都做了重要的抉擇。\"
\"因此,我希望得到寬恕,也請你諒解我。\"
說完,他慢慢坐下,握緊墨林的手腕,以真元探測其經脈秘境。
許久,他輕輕唿出一口渾氣,神色複雜,憂慮更深。
\"賢者,看來那位僧侶所言非虛。你曾有過武學的奇遇,後來卻將自己的精元真氣全部超脫於身,體內已無絲毫留存,生命之火亦難以延續。這些年,你依賴天地間的珍稀靈物維係,寧遠也遍尋名醫為你醫治,但這畢竟非長久之計。如今寧遠不在,你也成為活死人,我不忍見你受此折磨。\"
\"那麽,你有何打算?\"僧侶的聲音從身後響起,公羊千循迴首,發現不知不覺已來到崖邊。
公羊千循起身直麵僧侶:\"我想帶他離開,做最後的努力救治。\"
僧侶聞言麵色凝重:\"他如今這般虛弱,為何還要讓他承受更多折騰?\"
公羊千循神色堅定:\"不論你怎麽說,今天我都要帶他走。你應該明白,你無法阻止我,一劍之下,我便可取你性命!\"
僧侶對此淡然:\"出家人早將生死看淡,你要我的命隨時可取。隻是我覺得周賢者一生坎坷,臨終之際不應再遭受如此殘酷。\"
在遙遠的埃斯特利亞大陸,公羊千循的臉上閃過一絲寬慰,他從僧侶的話語中察覺到對方對墨林的深切關懷。於是,他的話語也變得柔和:“尊者,我與道門的長者在神秘的無垠之洋找到幾位掌握古老秘法的異界賢者,他們或許能施展迴春之術拯救周道長。哪怕隻有一線生機,也好過讓他在此受苦。”
僧侶聽到“無垠之洋”時,眼神閃爍著迴憶:“那片不屬於十九王國的東方浩渺大洋?在我幼時,也曾隨師遍遊大陸,的確涉足過那片未知之地。既然你如此堅定,我便不再阻止。隻是憂慮路途遙遠,恐怕墨林道長未能抵達,生命之光就會熄滅。”
公羊千循見僧人態度轉變,不禁喜形於色:“請您放心,我會一路悉心照料,畢竟我對周道長有所虧欠,定會盡心侍奉。我已經帶著道門內的聖愈草藥,途中用水化開供他服用。山下備有精良的馬車,雖有顛簸,不至於風餐露宿,條件遠勝於此地。”
僧侶聞言輕歎:“罷了,無論前路如何,你今日前來也許就是命運的安排。若我阻撓,便是阻擋了他的機緣,願你們一路平安,阿門。”
說完,僧侶誦念了一聲經文,隨後默默離去。
公羊千循背上墨林,小心翼翼地下山。他毫不嫌棄墨林身上的汙穢,默默地辛勞,直至抵達山下的馬車旁。
接著,他們啟程,開始前往無垠之洋的漫長旅程。
一個月後,馬車駛入了宏偉的王都——山河郡。在東城門外,公羊千循遇到了一位白發蒼蒼的道士——司馬種道。
此刻的司馬種道老態龍鍾,手持金色杖飾,身披華美的墨綠道袍,那是墨林深惡痛絕的顏色,但司馬種道依然喜愛如初。他一生如此,即便年邁,依然保持著這份獨特的執著。
他擋住了馬車,顯然早已與公羊千循約好。公羊千循下馬行禮,掀開車簾。
司馬種道步履蹣跚地走近,眼神不再犀利。他凝視著車簾,用昏黃的老眼仔細查看。道士靜靜地坐在車內,閉目養神,公羊千循照顧得無微不至。然而,司馬種道看到了他的現狀,不禁歎了口氣,滿心惆悵。
“司馬師叔,讓我扶您吧。”公羊千循欲上前,卻被司馬種道輕輕推拒。
“我還未到那個境地,今天我是來看這位年輕人的。”
司馬種道注視著墨林,神情複雜:“十二年了,周道長,別來無恙啊。”
公羊千循默默站在一旁:“我已經把一切都告訴道長了,請您保重身體,切勿激動。”
伊思馬爾德對此充耳不聞:“周道長,這些年老夫的確虧欠於你,但如今我們皆被光陰的洪流所摒棄。近年來,無數新興的魔法師超越了我們,他們更為強大,手段更為狠絕。老夫也不再在魔法都市阿爾巴特羅供職,如今隻是一個垂暮之年的廢棄法師。”
說到這裏,他略帶哀傷地指向昆陽千尋:“你或許還未知曉,這昆陽小子本是阿爾巴特羅的王儲,國王曾寄予厚望,希望他接掌王位。但他偏偏執著於修煉神秘之道,不願涉足政壇。起初,老夫也為這事懊惱,後來目睹我們的境遇,才明白並無意義,於是便任由他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墨林並未出聲,依舊保持著那種靜默如死的狀態。
伊思馬爾德也不再多言,此刻他風燭殘年,雙目模糊,確實無法久站。
昆陽千尋放下馬車的帷幕,伊思馬爾德望向他,又叮囑了幾句:“離開阿爾巴特羅後,便是右江州,那裏最南端的弗拉赫特侯爵府,有個港口名為諾斯渡。你到那裏尋找遠征將軍的紀念碑,那裏可租到前往幽海的航船。務必挑選一艘可靠的,畢竟你父親的財富無人能及。”
昆陽千尋連連點頭:“師叔勿憂,一切我都牢記在心。一旦登船穿越無渡江,兩個月後便能沿著水路抵達南方的無盡海域。那裏是南靜的領土,我將在那裏讓周道長稍作休息,隨後直接引領他前往幽海,找尋傳說中的仙境島嶼。”
“嗯,但願那些道門長老遺留的航海圖是真實的,也期待這位年輕人有足夠的幸運來度過此劫。我一直相信他能再次複蘇,至少不會如此憋屈地逝去。他與寧遠不同,想當年,這年輕人一襲青袍,獨步天下,何人見了不心生敬畏?整個世界都無法挫敗他,因此我覺得這一次他依然能化險為夷。”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那就借您吉言了。”昆陽千尋鞠躬致意。
“不多說了,啟程吧,若你歸來的快,或許還能趕上為我收集骨灰。”伊思馬爾德說完,神色落寞,揮手獨自離去。
昆陽千尋望著他遠去的背影,一時心中空落落的。
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他們二人,雖然身處這個時代,卻又似乎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
他眨眨眼,牽起馬繩離開了東城門。
“道長,我們無法迴去了,但我會給你一個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