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雲夢四時護蒼生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實則很多時候,成全他人的修為與善意,亦可視為一種自身的修行與善良。李婧司內心默默感悟,卻難掩心頭的澀然。
“誠然,我所付之情,終歸化作一次次對他人的負累。身為被辜負之人,反複自我修煉,獨自承載這份寂寥。”
墨林微微感慨,神情略顯惆悵。
天空之上,又飄起了綿綿不斷的仙雨。
片刻之後,李婧司打破了沉默:“你對他人的關愛與付出,成為了我對未來的憧憬與寄托。如今雖然看似兩手空空,然而有所期盼,便得來幸福之感。是你讓我明白,在這修真世界中,確有一類修士,他們可以因他人一瞬的念頭,便毅然決然地舍身忘我,即便那一念之中並未包含他們的絲毫身影。”
她迴首輕柔地取下鬥篷上的避塵珠,覆於墨林頭頂,其眼眸深處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溫潤深情。
墨林默默注視著她,緩緩道:“世間眾生,往往執著於一瞬念頭,但實際上,此念並非至關重要。然而靈瑜的那一念卻至關重要,無數修者正因為這存在於心中的念頭,才尋得了繼續前行的信念與理由。”
話畢,墨林不禁輕聲歎息:“或許這就是彼此牽絆的修道路程吧。”
“那麽,你現在又打算如何修行呢?”李婧司眼中帶著一絲緊張,試圖探尋對方的心思。
兩人之間的對話充滿了揣摩與試探,卻又默契地未曾觸碰那道無形的修真界線。
“很簡單。”
青袍修士緊了緊手中馬韁,令隊伍的步伐放緩下來。
“心中秉持明燈,眼中照見廣闊天地,腳踏崎嶇大道,前方便是我將要書寫的修真史詩。”
“真好。” 李婧司略帶失落地低聲自語。
“這也正是我在赴橈唐尋找你的途中領悟到的道理,我也應以自身為目標修行,同時也要為了那些值得我守護的人而繼續前進。” 墨林忽然貼近李婧司耳邊低語,使得她不由得一陣輕微酥麻。
“何解?” 李婧司的氣息有些急促。
“無妨。”
墨林稍作停頓,隨後說道:“我認為你便是我的明燈,我的廣袤海域,我要繼續行走的道路,同時也是我即將書寫的生命篇章。”
至此,兩人不再言語,唯有眼神中流淌著淡淡的溫情脈脈。
此時,仙雨細密無聲。
此刻,時光荏苒,溫潤如玉。
墨林與李婧司奔赴南戎州需耗時半月之久,再加上離開陵陽的日子,前後竟已有一個半月有餘。
而這過去的三十多日裏,三大要塞間的激戰也已全麵拉開序幕。
洪峰峽與南淮麓僅僅是初現鋒芒,但在西陵關,五萬修士大軍已持續苦戰將近三個月。
西陵關外,烽火連天,遍地鮮血。
鄴王屹立於城頭遠眺,卻望不到盡頭的希望,也看不見勝利的曙光。
“殿下,兩位老將軍的遺體已送迴陵陽皇城安葬了。”
梅久郎的聲音低沉沙啞,臉龐布滿了塵土和血汙。
他凝視著目光堅毅的鄴王,雖仍舊威武雄壯,但從他憔悴的臉色以及顫抖的手掌,可以看出局勢已然危急至極。
這位昔日的猛將如今已然是強弩之末,但他仍在頑強堅守。
就在前一天,周白笙與馬淩甫兩位老將軍先後戰死沙場。
消息已經傳到了太子涼那裏,隻是此刻靈瑜正身處東陳州前線,尚未得知這個噩耗。
\"裘真人狀況如何?\"
鄴王迴首望向身邊的梅久郎,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梅久郎聽聞此言,眼中泛起悲戚之色:“裘真人恐怕難以保住修煉的右臂了,然而他卻言值此犧牲,能夠換取佘穆山莊滿莊生靈得以存活,此乃值得之舉。”
就在兩日前,裘真人揮舞長刀斬殺了佘穆莊的坐騎,卻不料被佘穆莊乘機反攻,硬生生剁去了持刀的整條手臂。令人驚奇的是,裘真人竟毅然拿起那握刀的斷臂,以其狂湧不止的元血作為掩護,阻擋佘穆莊的視線,緊接著他單手持斷臂刀,揮刀直劈,瞬間將佘穆莊分為兩半!
一代宗師佘穆莊就此隕落塵寰,目睹此事者無不黯然神傷。
而裘真人那一刀,猶如開天辟地,震撼人心,使得如狼似虎瘋狂衝鋒的金甲雷騎被迫收斂攻勢,也讓鄴王麾下的修士軍隊得到了片刻的喘息之機。
佘穆莊一生忠心耿耿,為西梁疆域鞠躬盡瘁,更是西梁軍魂的重要代表。自一年前與寧遠一戰耗盡修為後,他便深知自己確實已步入暮年。
然而他和裘真人一樣,並不服老,正如周白笙與馬淩甫一般,對他們而言,與其歸隱山林頤養天年,倒不如戰死沙場,身裹戰甲,流盡最後一滴血為國家捐軀更為壯烈!
此刻無論是公孫大藏與佘穆莊的隕落,抑或是周白笙與馬淩甫的殉道,都給雙方修士隊伍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這四位將領均為各自陣營的常年領軍統帥,彼此都需要一段時間來祭奠那些英勇犧牲的英魂。
當然,濮東郡的修士大軍同樣心中有數,眼前的哀悼過後,敵人必定會發起更為殘酷激烈的複仇之戰!
鄴王開口道:“裘真人已無法再戰前線,我清楚他定不會接受退居二線的安排,你在他的膳食中暗施手段,無論如何也要設法讓他離開西陵關,撤往後方。”
“正是弟子所慮,定當遵命行事!”梅久郎眉頭緊鎖,深感悲痛地拱手應答。
“我弟的情況現在如何?”鄴王目光投向遠處連綿不斷的敵軍大營。
“殿下已與寧遠將軍取得聯絡,魁門修士的加入確實力挽狂瀾。但是東陳州的墨銀遁甲修士軍依然技高一籌,即便江湖人士勇猛無畏,對陣正規的精銳騎兵部隊終究略遜一籌。刀門李擎蒼率領度厄迦南修士與太京州張陸領軍的劍胄王騎進行了兩次激戰,雖各有損失,但由於執行了嚴密的保密措施,至今未收到詳細的戰況報告。”
梅久郎言語間透露出憤怒的情緒。
察覺到梅久郎仍在對兵力調配不公之事耿耿於懷,鄴王揮手示意不必多言:“我們的靈石儲備還剩下多少?是否足以支撐?”
“尚且充足。”梅久郎的迴答讓鄴王感到意外。
看到梅久郎麵帶悲傷卻又強忍淚水的表情,鄴王立刻明白了其中之意:“我們如今還有多少修士及士兵可用?”
梅久郎強咽下口中的淚水與口水,悲憤地道:“步兵、騎兵、弓箭手全部加在一起,總數不足四千人!”
從五萬修士與士兵的數量,驟降至不足四千人——這就是堅守對抗西梁二十萬修士大軍,守護重鎮要隘的慘痛代價!
鄴王趙胤迴首凝視天際,目光落在遙遠的仙山之上:“道友離去之際曾叮囑於我,務必在此地固守至少三個月。如今算來,時限已然滿足,我們也應當履行接下來的重任了。”
隨後,他轉向梅久郎問道:“梅將軍,你可畏懼生死?”
梅久郎眼中閃爍著堅定之色:“將軍何出此言,末將踏入此地便已決定,絕不活著離開戰場!”
“很好,既然如此,我已完成道友所托付之事。現在我要書寫一道傳訊玉符,傳達給那位道友。你速去整頓軍隊,切勿坐等城池淪陷,吾趙胤也絕非貪生怕死者。我們要戰死沙場,而不是窩囊地等待死亡的來臨!”
聞令,梅久郎領命而去,遠遠傳來他悲壯的誓言。
趙胤麵無懼色,自儲物袋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靈墨、仙紙與硯台,毫不猶豫地咬破指尖,將鮮紅的精血混入墨汁之中。
緊接著,他提筆揮毫,撰寫起傳訊玉符的內容:
至親道兄,見符如晤。
西陵關已堅守逾三月,城內兵員食糧耗盡,周白笙、馬淩甫兩位將軍壯誌未酬,英勇捐軀,其遺體已遣返京都。裘老將軍斷臂斬殺佘老太君,目前僅剩不足四千弟子殊死抵抗。
我趙胤向來視死如歸,男子漢生於亂世當披甲持戈,建功立業,即便是飲血茹毛亦要有鐵骨錚錚的豪情壯誌。此刻,我決心率領殘部,吟唱雲夢秘境的戰歌,慷慨赴死,以振我國威,彰顯北戎男兒雖死猶生,永鎮邊疆,護佑我國疆域千年昌盛!
書寫至此,趙胤略作停頓,又添了幾句肺腑之言:賢弟,多年來我與你爭奪皇位傳承,望你切勿責怨。實話實說,皇位之爭乃人之常情,你我兄弟欲求,賀華黎、溫侯俊等人亦是如此,更別提那些覬覦北戎之地的列國了。
因此,我趙胤亦有所圖,並無不妥之處,也無需羞愧。雖然不知為何大道長僅留予我五萬兵馬,但我深信周道長胸襟坦蕩。我承認文治優於武功,能長久興邦,但我不認為你能成為比我更為勝任的北戎國公。
此刻,我即將踏上扞衛西陵關的不歸之路,祈願你能讀到此符並保全自身。馬革裹屍的榮耀之事非你所能承受,你亦無權去玷汙,事實上,我想你也不會願意去做。
因我趙胤對這片土地的熱愛,無人能及。
願北戎之地不在你手中衰敗,北戎男兒的鮮血不能白白流淌,父王的遺骸請妥善安葬,對於我的王妃,請務必給予足夠的撫恤照顧。
鄴王趙胤。
寫下最後一個字,胸中仿佛釋放出了千般感慨。
趙胤眉宇間的鬱結悄然消散,仰望蒼穹低聲道:“父王,賀華黎已隕落,溫侯俊逃竄,再無人與我趙家爭奪天下。而今我也將隨您而去,這一迴,我與弟弟不再爭鬥,我選擇了放棄,希望您不要再責怪我。”
昔日勇冠三軍的猛士不禁落下熱淚,落地破碎成八瓣,透射出堅韌剛毅的光芒。
半個時辰後,西陵關整裝待發,吊橋落下,城門徐徐開啟。
趙胤手持方天畫戟,跨騎北戎神駿,帶領不到四千騎卒兵丁,毅然衝出城門,直奔敵陣而去……
麵對敵方陣營,猶如仙府洞天般的營地震動崩塌,頃刻間,西嶺修士大軍成倍湧來,欲要一舉圍剿。金鱗甲胄的雷霆鐵騎依舊氣勢磅礴,盡管損失過半,卻仍有近三萬修為不凡的騎士堅守陣地。
穆青候麵罩寒霜,駕馭靈獸踏陣而出:“我早料定趙胤不會選擇避戰退縮!”
趙胤聞此挑釁,卻不予理會,反倒是向身邊的弟子與修士高聲問道:“各位是否仍銘記我們的故土之情?”
“永生難忘!”
“永生難忘!”
“永生難忘!”
“唱起雲夢四季仙曲,讓後方的親族感受到我們的勇毅之心!”
趙胤手中握持仙兵大戟,策馬高唿,對麵的金甲雷霆鐵騎欲要衝鋒應戰,卻被穆青候舉起令牌示意止步:“讓他們先唱完,即便是敗軍之將,也有其尊嚴。”
接著,一股宏大而神秘的吟誦之聲猶如山脈海洋般洶湧澎湃而來:
春臨嚴冬,杏花冷峻,北疆少女獨顯嬌媚;
祭祀蒼穹,佳釀奉上,王府駿馬不覺孤寂;
夏日涼風,淋濕古木,太學院內雛燕歸巢;
金榜題名,白玉樓前,十年苦讀墨香猶在;
秋葉紛飛,戰火更迭,藏酒窖中迎來新皇;
壯誌豪情,慷慨陳詞,青陽穀中濟困扶弱;
冬雪覆霜,戍邊辛勞,眺望遠方群狼咆哮;
長江未渡,胸襟廣闊,吾輩男兒皆有節操!
這首《雲夢四季仙曲》乃北戎州每一位修士皆能吟詠的不朽篇章,春夏秋冬,情感深深,詩意盎然。
趙胤率領部下修士高聲詠唱,諸將士泣不成聲,歌聲千裏傳開,震散空中稀疏的浮雲,連西梁修士大軍也被勾起了濃鬱的思鄉之情。
目睹此景,穆青候心中亦不禁泛起一絲淒楚,但他還是給予了北戎州修士們最後的尊嚴。待《雲夢四季仙曲》唱畢,他才徐徐落下令牌。
這一刻,仿佛是飲罷壯行仙酒、即將英勇赴死的戰場英魂,又如同洪水滔天之際,唱出最後一支挽歌的哀痛民眾,金鱗甲胄的雷霆鐵騎如同金色與黑色的洪流瞬間席卷了關隘之下數千修士,連唿喝拚殺之聲都被西梁修士馬蹄聲如雷霆般滾滾淹沒!
這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單方麵屠殺,沒有華麗的招式,沒有複雜的戰術,隻是簡單粗暴的人數優勢碾壓。趙胤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消減了數萬西梁黑甲修士,但這剩下的三萬金甲雷霆鐵騎卻是他始終無法抹去的可怕噩夢。
趙胤眼睜睜地看著周圍的兄弟在慘遭屠戮,看到絕望的修士悲憤嘶吼,看到梅久郎身中四處刀傷卻仍然屹立不倒,看到自己的濮東郡修士大軍就這樣被無情地吞噬幹淨。
他聽不見聲音,看不見血光殺戮,大腦一片空白,身體漸漸沉重。身邊的將士相繼倒下,他勉力提起手中的方天畫戟,與他們一同進行著無意義的衝鋒。直到身邊再無一個同袍,直到方天畫戟斷成了兩截,直到他切實感受到了自己孤獨無助的存在。
不知過了多久,他確確實實地成為了戰場上唯一幸存之人。
一人,一關!
穆青候以勝利者姿態放聲狂笑,金甲雷霆鐵騎將其緊緊包圍,而趙胤則在這肆虐的嘲笑聲中,宛如一隻孤立無援的小醜。
\"你終未能抵擋住天命的流轉。\" 穆青玄候輕輕一歎, \"其實,我也未曾真正勝過你,我沒有預料到兩位西梁仙兵之魂會在這一役中消逝於此,這筆因果,我必定會向那位道宗尋求清算!\"
\"你無法戰勝道宗大人,也無法贏得這片天地真心的歸屬,因你隻是篡奪王權之人,而非真正的長臨仙王!\" 趙胤緊握虎牙,與他對峙。
穆青玄候聽罷勃然大怒,正欲發作之際卻驀然愣住——趙胤已自刎身亡。
這位曾馳騁疆場,曆經十載春秋,蕩平諸國的青年統帥;那位親手鑄就濮東郡二十萬精兵,誓守家國安寧的北戎仙州儲君,最終還是為了守護封土耗盡了生命之源。
西梁仙曆一百六十三載,北戎道紀鴻靈十四載,四月二十日。
北戎仙州鎮守西陵仙關的五萬雄師全數隕落,而西梁則以悲壯的代價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穆青玄候心中泛起一絲空洞之感。他不願接受公孫將軍離他而去的事實,同樣也不願承認自幼尊為戰神的佘老仙姑竟然真的隕落消失。如今連他引以為傲的金甲雷霆騎兵也折損近兩萬,此番損失可謂慘烈而又悲壯。
正在此時,西陵仙關內燃起了衝天大火。
一名手持火把的兵士登上城樓,發出淒厲的大笑後,隨之躍身投入烈焰之中。
\"陛下,敵軍自焚兵器庫與糧倉。\"
\"陛下,我們奪得的是一座空蕩蕩的關隘。\"
將領們紛紛稟告,穆青玄候眼中盡是迷茫。他低聲下令進軍,大軍威武浩蕩地朝向關隘吊橋挺進。
然而他並未察覺,在遙不可及的東方,一隻青鸞仙禽悄然注視著這一切,隨後疾速離去。
青鸞並未飛得太遠,最後停落在一隻蒼勁有力且布滿墨綠紋飾的手臂上。那手臂上穿著一件極為珍貴的道袍。
“誠然,我所付之情,終歸化作一次次對他人的負累。身為被辜負之人,反複自我修煉,獨自承載這份寂寥。”
墨林微微感慨,神情略顯惆悵。
天空之上,又飄起了綿綿不斷的仙雨。
片刻之後,李婧司打破了沉默:“你對他人的關愛與付出,成為了我對未來的憧憬與寄托。如今雖然看似兩手空空,然而有所期盼,便得來幸福之感。是你讓我明白,在這修真世界中,確有一類修士,他們可以因他人一瞬的念頭,便毅然決然地舍身忘我,即便那一念之中並未包含他們的絲毫身影。”
她迴首輕柔地取下鬥篷上的避塵珠,覆於墨林頭頂,其眼眸深處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溫潤深情。
墨林默默注視著她,緩緩道:“世間眾生,往往執著於一瞬念頭,但實際上,此念並非至關重要。然而靈瑜的那一念卻至關重要,無數修者正因為這存在於心中的念頭,才尋得了繼續前行的信念與理由。”
話畢,墨林不禁輕聲歎息:“或許這就是彼此牽絆的修道路程吧。”
“那麽,你現在又打算如何修行呢?”李婧司眼中帶著一絲緊張,試圖探尋對方的心思。
兩人之間的對話充滿了揣摩與試探,卻又默契地未曾觸碰那道無形的修真界線。
“很簡單。”
青袍修士緊了緊手中馬韁,令隊伍的步伐放緩下來。
“心中秉持明燈,眼中照見廣闊天地,腳踏崎嶇大道,前方便是我將要書寫的修真史詩。”
“真好。” 李婧司略帶失落地低聲自語。
“這也正是我在赴橈唐尋找你的途中領悟到的道理,我也應以自身為目標修行,同時也要為了那些值得我守護的人而繼續前進。” 墨林忽然貼近李婧司耳邊低語,使得她不由得一陣輕微酥麻。
“何解?” 李婧司的氣息有些急促。
“無妨。”
墨林稍作停頓,隨後說道:“我認為你便是我的明燈,我的廣袤海域,我要繼續行走的道路,同時也是我即將書寫的生命篇章。”
至此,兩人不再言語,唯有眼神中流淌著淡淡的溫情脈脈。
此時,仙雨細密無聲。
此刻,時光荏苒,溫潤如玉。
墨林與李婧司奔赴南戎州需耗時半月之久,再加上離開陵陽的日子,前後竟已有一個半月有餘。
而這過去的三十多日裏,三大要塞間的激戰也已全麵拉開序幕。
洪峰峽與南淮麓僅僅是初現鋒芒,但在西陵關,五萬修士大軍已持續苦戰將近三個月。
西陵關外,烽火連天,遍地鮮血。
鄴王屹立於城頭遠眺,卻望不到盡頭的希望,也看不見勝利的曙光。
“殿下,兩位老將軍的遺體已送迴陵陽皇城安葬了。”
梅久郎的聲音低沉沙啞,臉龐布滿了塵土和血汙。
他凝視著目光堅毅的鄴王,雖仍舊威武雄壯,但從他憔悴的臉色以及顫抖的手掌,可以看出局勢已然危急至極。
這位昔日的猛將如今已然是強弩之末,但他仍在頑強堅守。
就在前一天,周白笙與馬淩甫兩位老將軍先後戰死沙場。
消息已經傳到了太子涼那裏,隻是此刻靈瑜正身處東陳州前線,尚未得知這個噩耗。
\"裘真人狀況如何?\"
鄴王迴首望向身邊的梅久郎,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梅久郎聽聞此言,眼中泛起悲戚之色:“裘真人恐怕難以保住修煉的右臂了,然而他卻言值此犧牲,能夠換取佘穆山莊滿莊生靈得以存活,此乃值得之舉。”
就在兩日前,裘真人揮舞長刀斬殺了佘穆莊的坐騎,卻不料被佘穆莊乘機反攻,硬生生剁去了持刀的整條手臂。令人驚奇的是,裘真人竟毅然拿起那握刀的斷臂,以其狂湧不止的元血作為掩護,阻擋佘穆莊的視線,緊接著他單手持斷臂刀,揮刀直劈,瞬間將佘穆莊分為兩半!
一代宗師佘穆莊就此隕落塵寰,目睹此事者無不黯然神傷。
而裘真人那一刀,猶如開天辟地,震撼人心,使得如狼似虎瘋狂衝鋒的金甲雷騎被迫收斂攻勢,也讓鄴王麾下的修士軍隊得到了片刻的喘息之機。
佘穆莊一生忠心耿耿,為西梁疆域鞠躬盡瘁,更是西梁軍魂的重要代表。自一年前與寧遠一戰耗盡修為後,他便深知自己確實已步入暮年。
然而他和裘真人一樣,並不服老,正如周白笙與馬淩甫一般,對他們而言,與其歸隱山林頤養天年,倒不如戰死沙場,身裹戰甲,流盡最後一滴血為國家捐軀更為壯烈!
此刻無論是公孫大藏與佘穆莊的隕落,抑或是周白笙與馬淩甫的殉道,都給雙方修士隊伍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這四位將領均為各自陣營的常年領軍統帥,彼此都需要一段時間來祭奠那些英勇犧牲的英魂。
當然,濮東郡的修士大軍同樣心中有數,眼前的哀悼過後,敵人必定會發起更為殘酷激烈的複仇之戰!
鄴王開口道:“裘真人已無法再戰前線,我清楚他定不會接受退居二線的安排,你在他的膳食中暗施手段,無論如何也要設法讓他離開西陵關,撤往後方。”
“正是弟子所慮,定當遵命行事!”梅久郎眉頭緊鎖,深感悲痛地拱手應答。
“我弟的情況現在如何?”鄴王目光投向遠處連綿不斷的敵軍大營。
“殿下已與寧遠將軍取得聯絡,魁門修士的加入確實力挽狂瀾。但是東陳州的墨銀遁甲修士軍依然技高一籌,即便江湖人士勇猛無畏,對陣正規的精銳騎兵部隊終究略遜一籌。刀門李擎蒼率領度厄迦南修士與太京州張陸領軍的劍胄王騎進行了兩次激戰,雖各有損失,但由於執行了嚴密的保密措施,至今未收到詳細的戰況報告。”
梅久郎言語間透露出憤怒的情緒。
察覺到梅久郎仍在對兵力調配不公之事耿耿於懷,鄴王揮手示意不必多言:“我們的靈石儲備還剩下多少?是否足以支撐?”
“尚且充足。”梅久郎的迴答讓鄴王感到意外。
看到梅久郎麵帶悲傷卻又強忍淚水的表情,鄴王立刻明白了其中之意:“我們如今還有多少修士及士兵可用?”
梅久郎強咽下口中的淚水與口水,悲憤地道:“步兵、騎兵、弓箭手全部加在一起,總數不足四千人!”
從五萬修士與士兵的數量,驟降至不足四千人——這就是堅守對抗西梁二十萬修士大軍,守護重鎮要隘的慘痛代價!
鄴王趙胤迴首凝視天際,目光落在遙遠的仙山之上:“道友離去之際曾叮囑於我,務必在此地固守至少三個月。如今算來,時限已然滿足,我們也應當履行接下來的重任了。”
隨後,他轉向梅久郎問道:“梅將軍,你可畏懼生死?”
梅久郎眼中閃爍著堅定之色:“將軍何出此言,末將踏入此地便已決定,絕不活著離開戰場!”
“很好,既然如此,我已完成道友所托付之事。現在我要書寫一道傳訊玉符,傳達給那位道友。你速去整頓軍隊,切勿坐等城池淪陷,吾趙胤也絕非貪生怕死者。我們要戰死沙場,而不是窩囊地等待死亡的來臨!”
聞令,梅久郎領命而去,遠遠傳來他悲壯的誓言。
趙胤麵無懼色,自儲物袋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靈墨、仙紙與硯台,毫不猶豫地咬破指尖,將鮮紅的精血混入墨汁之中。
緊接著,他提筆揮毫,撰寫起傳訊玉符的內容:
至親道兄,見符如晤。
西陵關已堅守逾三月,城內兵員食糧耗盡,周白笙、馬淩甫兩位將軍壯誌未酬,英勇捐軀,其遺體已遣返京都。裘老將軍斷臂斬殺佘老太君,目前僅剩不足四千弟子殊死抵抗。
我趙胤向來視死如歸,男子漢生於亂世當披甲持戈,建功立業,即便是飲血茹毛亦要有鐵骨錚錚的豪情壯誌。此刻,我決心率領殘部,吟唱雲夢秘境的戰歌,慷慨赴死,以振我國威,彰顯北戎男兒雖死猶生,永鎮邊疆,護佑我國疆域千年昌盛!
書寫至此,趙胤略作停頓,又添了幾句肺腑之言:賢弟,多年來我與你爭奪皇位傳承,望你切勿責怨。實話實說,皇位之爭乃人之常情,你我兄弟欲求,賀華黎、溫侯俊等人亦是如此,更別提那些覬覦北戎之地的列國了。
因此,我趙胤亦有所圖,並無不妥之處,也無需羞愧。雖然不知為何大道長僅留予我五萬兵馬,但我深信周道長胸襟坦蕩。我承認文治優於武功,能長久興邦,但我不認為你能成為比我更為勝任的北戎國公。
此刻,我即將踏上扞衛西陵關的不歸之路,祈願你能讀到此符並保全自身。馬革裹屍的榮耀之事非你所能承受,你亦無權去玷汙,事實上,我想你也不會願意去做。
因我趙胤對這片土地的熱愛,無人能及。
願北戎之地不在你手中衰敗,北戎男兒的鮮血不能白白流淌,父王的遺骸請妥善安葬,對於我的王妃,請務必給予足夠的撫恤照顧。
鄴王趙胤。
寫下最後一個字,胸中仿佛釋放出了千般感慨。
趙胤眉宇間的鬱結悄然消散,仰望蒼穹低聲道:“父王,賀華黎已隕落,溫侯俊逃竄,再無人與我趙家爭奪天下。而今我也將隨您而去,這一迴,我與弟弟不再爭鬥,我選擇了放棄,希望您不要再責怪我。”
昔日勇冠三軍的猛士不禁落下熱淚,落地破碎成八瓣,透射出堅韌剛毅的光芒。
半個時辰後,西陵關整裝待發,吊橋落下,城門徐徐開啟。
趙胤手持方天畫戟,跨騎北戎神駿,帶領不到四千騎卒兵丁,毅然衝出城門,直奔敵陣而去……
麵對敵方陣營,猶如仙府洞天般的營地震動崩塌,頃刻間,西嶺修士大軍成倍湧來,欲要一舉圍剿。金鱗甲胄的雷霆鐵騎依舊氣勢磅礴,盡管損失過半,卻仍有近三萬修為不凡的騎士堅守陣地。
穆青候麵罩寒霜,駕馭靈獸踏陣而出:“我早料定趙胤不會選擇避戰退縮!”
趙胤聞此挑釁,卻不予理會,反倒是向身邊的弟子與修士高聲問道:“各位是否仍銘記我們的故土之情?”
“永生難忘!”
“永生難忘!”
“永生難忘!”
“唱起雲夢四季仙曲,讓後方的親族感受到我們的勇毅之心!”
趙胤手中握持仙兵大戟,策馬高唿,對麵的金甲雷霆鐵騎欲要衝鋒應戰,卻被穆青候舉起令牌示意止步:“讓他們先唱完,即便是敗軍之將,也有其尊嚴。”
接著,一股宏大而神秘的吟誦之聲猶如山脈海洋般洶湧澎湃而來:
春臨嚴冬,杏花冷峻,北疆少女獨顯嬌媚;
祭祀蒼穹,佳釀奉上,王府駿馬不覺孤寂;
夏日涼風,淋濕古木,太學院內雛燕歸巢;
金榜題名,白玉樓前,十年苦讀墨香猶在;
秋葉紛飛,戰火更迭,藏酒窖中迎來新皇;
壯誌豪情,慷慨陳詞,青陽穀中濟困扶弱;
冬雪覆霜,戍邊辛勞,眺望遠方群狼咆哮;
長江未渡,胸襟廣闊,吾輩男兒皆有節操!
這首《雲夢四季仙曲》乃北戎州每一位修士皆能吟詠的不朽篇章,春夏秋冬,情感深深,詩意盎然。
趙胤率領部下修士高聲詠唱,諸將士泣不成聲,歌聲千裏傳開,震散空中稀疏的浮雲,連西梁修士大軍也被勾起了濃鬱的思鄉之情。
目睹此景,穆青候心中亦不禁泛起一絲淒楚,但他還是給予了北戎州修士們最後的尊嚴。待《雲夢四季仙曲》唱畢,他才徐徐落下令牌。
這一刻,仿佛是飲罷壯行仙酒、即將英勇赴死的戰場英魂,又如同洪水滔天之際,唱出最後一支挽歌的哀痛民眾,金鱗甲胄的雷霆鐵騎如同金色與黑色的洪流瞬間席卷了關隘之下數千修士,連唿喝拚殺之聲都被西梁修士馬蹄聲如雷霆般滾滾淹沒!
這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單方麵屠殺,沒有華麗的招式,沒有複雜的戰術,隻是簡單粗暴的人數優勢碾壓。趙胤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消減了數萬西梁黑甲修士,但這剩下的三萬金甲雷霆鐵騎卻是他始終無法抹去的可怕噩夢。
趙胤眼睜睜地看著周圍的兄弟在慘遭屠戮,看到絕望的修士悲憤嘶吼,看到梅久郎身中四處刀傷卻仍然屹立不倒,看到自己的濮東郡修士大軍就這樣被無情地吞噬幹淨。
他聽不見聲音,看不見血光殺戮,大腦一片空白,身體漸漸沉重。身邊的將士相繼倒下,他勉力提起手中的方天畫戟,與他們一同進行著無意義的衝鋒。直到身邊再無一個同袍,直到方天畫戟斷成了兩截,直到他切實感受到了自己孤獨無助的存在。
不知過了多久,他確確實實地成為了戰場上唯一幸存之人。
一人,一關!
穆青候以勝利者姿態放聲狂笑,金甲雷霆鐵騎將其緊緊包圍,而趙胤則在這肆虐的嘲笑聲中,宛如一隻孤立無援的小醜。
\"你終未能抵擋住天命的流轉。\" 穆青玄候輕輕一歎, \"其實,我也未曾真正勝過你,我沒有預料到兩位西梁仙兵之魂會在這一役中消逝於此,這筆因果,我必定會向那位道宗尋求清算!\"
\"你無法戰勝道宗大人,也無法贏得這片天地真心的歸屬,因你隻是篡奪王權之人,而非真正的長臨仙王!\" 趙胤緊握虎牙,與他對峙。
穆青玄候聽罷勃然大怒,正欲發作之際卻驀然愣住——趙胤已自刎身亡。
這位曾馳騁疆場,曆經十載春秋,蕩平諸國的青年統帥;那位親手鑄就濮東郡二十萬精兵,誓守家國安寧的北戎仙州儲君,最終還是為了守護封土耗盡了生命之源。
西梁仙曆一百六十三載,北戎道紀鴻靈十四載,四月二十日。
北戎仙州鎮守西陵仙關的五萬雄師全數隕落,而西梁則以悲壯的代價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穆青玄候心中泛起一絲空洞之感。他不願接受公孫將軍離他而去的事實,同樣也不願承認自幼尊為戰神的佘老仙姑竟然真的隕落消失。如今連他引以為傲的金甲雷霆騎兵也折損近兩萬,此番損失可謂慘烈而又悲壯。
正在此時,西陵仙關內燃起了衝天大火。
一名手持火把的兵士登上城樓,發出淒厲的大笑後,隨之躍身投入烈焰之中。
\"陛下,敵軍自焚兵器庫與糧倉。\"
\"陛下,我們奪得的是一座空蕩蕩的關隘。\"
將領們紛紛稟告,穆青玄候眼中盡是迷茫。他低聲下令進軍,大軍威武浩蕩地朝向關隘吊橋挺進。
然而他並未察覺,在遙不可及的東方,一隻青鸞仙禽悄然注視著這一切,隨後疾速離去。
青鸞並未飛得太遠,最後停落在一隻蒼勁有力且布滿墨綠紋飾的手臂上。那手臂上穿著一件極為珍貴的道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