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亂世之中,修真兒女顯英豪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修真界動蕩,風雨欲摧天下格局。
魁星門。
高聳入雲的議事寶殿之內,匯聚著各大支脈的首腦,一位戴著赤紅朱雀法相麵罩的門主端坐於上方,威嚴無比。
寧遠以修真者的禮節,在殿前深深叩拜魁星門的大禮,拜畢後他沉默地起身,全身遍布修煉曆練留下的痕跡,臉龐更是布滿了藤蔓法器抽打過的疤痕,幸好都已經結痂,近來的日子並未遭受更多折磨。
\"寧遠。\" 高台之上,那人淡然開口,嗓音略帶滄桑卻又深沉有力。
\"門主,在下在此。\" 寧遠恭謹迴應。
\"你在一個月內六度攀登九幽靈峰,曆經三千重天梯的磨礪,受萬人唾棄之苦。魁星門至今無人能在五百重天梯之上存活,而你卻展現出非凡毅力。如此看來,三萬魁星軍的過失,也可由你一力承擔。\" 門主的聲音如同古井無波,身穿朱紅色的法袍,整個人散發出詭異且神聖的氣息。
\"這些都是弟子應當承受的,魁星門將士們的血,皆是因為弟子的決策所致,弟子甘願萬死謝罪。\" 提及魁星軍,寧遠眼中再次泛起了淚光。
門主輕輕搖頭:\"你不過是北戎州權力鬥爭中的一顆棋子,也不能全怪你。既然你已經決定如此堅決,那我就答應最後幫你一次,派遣軍隊相助。\"
此話一出,寧遠愣住片刻,隨後滿臉欣喜再次叩首致謝。
然而,議事寶殿瞬間沸騰起來,各方堂主紛紛諫言,看向寧遠的目光充滿了憤恨與嫉妒。
\"門主,萬萬不可啊!北戎州對我們無情無義,我們沒有必要為了他們赴湯蹈火!\"
\"弟子讚同,此舉猶如踏入渾水,實在不宜!\"
\"門主,魁星門雖然避世多年,積累了深厚的底蘊,但是與東陳州、太京州交戰仍然太過危險,此事還請門主再三考慮!\"
如此種種議論紛繁,持續了將近一個品茗的工夫。
待眾人的抱怨聲漸弱,門主方才悠悠開口:\"各位同門,無論北戎州對我們如何,魁星門終究是北戎州的十大宗門之一。如今高層自有其考量,各堂口隻需遵令行事即可。若有異議者,此刻便可退出魁星門,今夜迴去整頓清點,明日隨寧遠將軍一同揮師北上!\"
這就是魁星門現任門主,沒有人見過他的廬山真麵目,也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但無人敢於質疑他坐在門主之位的份量與權威。當年魁星門三萬弟子慘敗,門派心灰意冷,被北戎州放逐歸隱,正是這位神秘的門主引領門下弟子,在困境中堅韌生存至今。寧遠也曾聽聞種種傳說,當年那位老門主親自扶持他登上這個位置,自他戴上那張朱雀法相麵罩,穩穩坐下之後,這個門主的位置便再未發生動搖……
近百年間,諸多謀權之徒覬覦魁閣主座,企圖染指,然而均遭到閣主那狠辣果斷的鎮壓手段。論修為,魁閣主堪稱魁閣內無人能及,甚至有人將其與當年的張太白真人和李岸然大宗師相提並論。論智謀手腕,閣主深不可測,對於斬草除根之事執行得幹脆利索。
因此,這位威震四海、恩威並重且深具神秘色彩的魁閣主的一句話,無人膽敢違逆。他一句話落下,原本避世修煉的魁閣便毅然投身入各宗門爭奪的漩渦之中。閣主話畢即起身離去,台下弟子皆神色蒼白地領命分散而去。他們能夠成為各堂口領袖,正是因為對閣主心意揣摩得精準無比。在這魁閣之中,無人愚蠢到再試圖勸諫或固執己見,因為在這裏,魁閣主便是天道所授的主宰。
此時,寧遠心境豁然開朗,仿佛身上的傷痛也減輕了許多。
他起身疾步走向殿外,突然一陣破空之聲響起,迴頭望去已可見李尊吾蓄須的身影臨近。
“弟子拜見師父。” 寧遠恭敬地行禮。
“一同前行吧。” 李尊吾麵沉如水地道。
行走途中,兩人並未急促前行。
“此次目標已然達成,下一步有何計劃?”李尊吾率先開口詢問。
“前往洪峰峽,一切行動遵從大公子涼的調度指示。” 寧遠答道,李尊吾聽聞此言微愣,隨後說道:“看來是小八的消息傳來了。”
寧遠含笑應聲道:“沒錯,就是八步趕蟬師兄傳來的消息。”
李尊吾臉上顯露出複雜的神情:“實話說,我也無法判斷閣主此舉是否正確,但作為弟子我不該隨意揣度閣主的意圖。你們兄弟二人這一舉動,再次讓魁閣暴露在世人麵前,隻願魁閣不會因此而斷了傳承。”
言畢,李尊吾揮揮手,身形瞬間消失在原地,下一刻已出現在遠處屋簷之上,如鬼魅般不見了蹤影。
寧遠看著這驚人輕功,眼中滿是豔羨之情。想當年李尊吾將自己的武技悉數傳授給八步趕蟬,然而後者卻留下一手輕功秘技未教給寧遠,這也成了寧遠至今仍耿耿於懷的一大憾事。不過,既然他是衝鋒陷陣的將領,也不會有機會在戰場上逃跑,他的宿命始終是一往無前。
不出兩天時間,魁閣整頓完畢,寧遠也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了魁閣的深厚底蘊與強大實力。
十八個國家堂口紛紛前來集結,四大支脈分舵盡數匯聚宗門之內。總計共有三萬六千五百七十二名弟子,馬匹輜重以及魁閣獨有的暗器法寶多得難以計數。每一位弟子都在江湖上有赫赫威名,雖然尚未真正經曆過大規模的兵馬交戰,但他們在江湖間的爭鬥生涯早已曆經多年。
這讓寧遠既驚訝又震撼。要知道,這隻是個立足於江湖的修真門派,並非背後有著國家財庫支持的諸侯勢力。如今,魁閣弟子兵分三路挺進,一路由李尊吾親自領軍,一路由魁閣右護法楊鋒率部,最後一路由寧遠親自主帥,擔任前鋒開路。
這支龐大的隊伍氣勢磅礴地推進,一舉擺脫了以往避世修行的形象。沿途遇見逃難的百姓無不驚愕矚目,畢竟很少有人見識過這個鮮少在江湖露麵的門派,更別提認出他們所持的朱雀令旗了。
魁星門。
高聳入雲的議事寶殿之內,匯聚著各大支脈的首腦,一位戴著赤紅朱雀法相麵罩的門主端坐於上方,威嚴無比。
寧遠以修真者的禮節,在殿前深深叩拜魁星門的大禮,拜畢後他沉默地起身,全身遍布修煉曆練留下的痕跡,臉龐更是布滿了藤蔓法器抽打過的疤痕,幸好都已經結痂,近來的日子並未遭受更多折磨。
\"寧遠。\" 高台之上,那人淡然開口,嗓音略帶滄桑卻又深沉有力。
\"門主,在下在此。\" 寧遠恭謹迴應。
\"你在一個月內六度攀登九幽靈峰,曆經三千重天梯的磨礪,受萬人唾棄之苦。魁星門至今無人能在五百重天梯之上存活,而你卻展現出非凡毅力。如此看來,三萬魁星軍的過失,也可由你一力承擔。\" 門主的聲音如同古井無波,身穿朱紅色的法袍,整個人散發出詭異且神聖的氣息。
\"這些都是弟子應當承受的,魁星門將士們的血,皆是因為弟子的決策所致,弟子甘願萬死謝罪。\" 提及魁星軍,寧遠眼中再次泛起了淚光。
門主輕輕搖頭:\"你不過是北戎州權力鬥爭中的一顆棋子,也不能全怪你。既然你已經決定如此堅決,那我就答應最後幫你一次,派遣軍隊相助。\"
此話一出,寧遠愣住片刻,隨後滿臉欣喜再次叩首致謝。
然而,議事寶殿瞬間沸騰起來,各方堂主紛紛諫言,看向寧遠的目光充滿了憤恨與嫉妒。
\"門主,萬萬不可啊!北戎州對我們無情無義,我們沒有必要為了他們赴湯蹈火!\"
\"弟子讚同,此舉猶如踏入渾水,實在不宜!\"
\"門主,魁星門雖然避世多年,積累了深厚的底蘊,但是與東陳州、太京州交戰仍然太過危險,此事還請門主再三考慮!\"
如此種種議論紛繁,持續了將近一個品茗的工夫。
待眾人的抱怨聲漸弱,門主方才悠悠開口:\"各位同門,無論北戎州對我們如何,魁星門終究是北戎州的十大宗門之一。如今高層自有其考量,各堂口隻需遵令行事即可。若有異議者,此刻便可退出魁星門,今夜迴去整頓清點,明日隨寧遠將軍一同揮師北上!\"
這就是魁星門現任門主,沒有人見過他的廬山真麵目,也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但無人敢於質疑他坐在門主之位的份量與權威。當年魁星門三萬弟子慘敗,門派心灰意冷,被北戎州放逐歸隱,正是這位神秘的門主引領門下弟子,在困境中堅韌生存至今。寧遠也曾聽聞種種傳說,當年那位老門主親自扶持他登上這個位置,自他戴上那張朱雀法相麵罩,穩穩坐下之後,這個門主的位置便再未發生動搖……
近百年間,諸多謀權之徒覬覦魁閣主座,企圖染指,然而均遭到閣主那狠辣果斷的鎮壓手段。論修為,魁閣主堪稱魁閣內無人能及,甚至有人將其與當年的張太白真人和李岸然大宗師相提並論。論智謀手腕,閣主深不可測,對於斬草除根之事執行得幹脆利索。
因此,這位威震四海、恩威並重且深具神秘色彩的魁閣主的一句話,無人膽敢違逆。他一句話落下,原本避世修煉的魁閣便毅然投身入各宗門爭奪的漩渦之中。閣主話畢即起身離去,台下弟子皆神色蒼白地領命分散而去。他們能夠成為各堂口領袖,正是因為對閣主心意揣摩得精準無比。在這魁閣之中,無人愚蠢到再試圖勸諫或固執己見,因為在這裏,魁閣主便是天道所授的主宰。
此時,寧遠心境豁然開朗,仿佛身上的傷痛也減輕了許多。
他起身疾步走向殿外,突然一陣破空之聲響起,迴頭望去已可見李尊吾蓄須的身影臨近。
“弟子拜見師父。” 寧遠恭敬地行禮。
“一同前行吧。” 李尊吾麵沉如水地道。
行走途中,兩人並未急促前行。
“此次目標已然達成,下一步有何計劃?”李尊吾率先開口詢問。
“前往洪峰峽,一切行動遵從大公子涼的調度指示。” 寧遠答道,李尊吾聽聞此言微愣,隨後說道:“看來是小八的消息傳來了。”
寧遠含笑應聲道:“沒錯,就是八步趕蟬師兄傳來的消息。”
李尊吾臉上顯露出複雜的神情:“實話說,我也無法判斷閣主此舉是否正確,但作為弟子我不該隨意揣度閣主的意圖。你們兄弟二人這一舉動,再次讓魁閣暴露在世人麵前,隻願魁閣不會因此而斷了傳承。”
言畢,李尊吾揮揮手,身形瞬間消失在原地,下一刻已出現在遠處屋簷之上,如鬼魅般不見了蹤影。
寧遠看著這驚人輕功,眼中滿是豔羨之情。想當年李尊吾將自己的武技悉數傳授給八步趕蟬,然而後者卻留下一手輕功秘技未教給寧遠,這也成了寧遠至今仍耿耿於懷的一大憾事。不過,既然他是衝鋒陷陣的將領,也不會有機會在戰場上逃跑,他的宿命始終是一往無前。
不出兩天時間,魁閣整頓完畢,寧遠也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了魁閣的深厚底蘊與強大實力。
十八個國家堂口紛紛前來集結,四大支脈分舵盡數匯聚宗門之內。總計共有三萬六千五百七十二名弟子,馬匹輜重以及魁閣獨有的暗器法寶多得難以計數。每一位弟子都在江湖上有赫赫威名,雖然尚未真正經曆過大規模的兵馬交戰,但他們在江湖間的爭鬥生涯早已曆經多年。
這讓寧遠既驚訝又震撼。要知道,這隻是個立足於江湖的修真門派,並非背後有著國家財庫支持的諸侯勢力。如今,魁閣弟子兵分三路挺進,一路由李尊吾親自領軍,一路由魁閣右護法楊鋒率部,最後一路由寧遠親自主帥,擔任前鋒開路。
這支龐大的隊伍氣勢磅礴地推進,一舉擺脫了以往避世修行的形象。沿途遇見逃難的百姓無不驚愕矚目,畢竟很少有人見識過這個鮮少在江湖露麵的門派,更別提認出他們所持的朱雀令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