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深宮故地老屍身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誰讓你去打了,這次我們直接進去,世間的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道理,這次我要和他們講道理。”墨林看著寧遠身上的傷口,眼中也有些許感動。
然而寧遠還是有些憂慮:“北戎國的士兵,從不講道理。”
“從不講,並不意味著以後也不會講,人都會變的。”墨林笑著勸慰他。
“有些人不會變。”寧遠突然反駁。
“從不會,不代表以後不會。”
墨林看了看寧遠,發現他的眼圈有點紅:“是不是又想起了你那位還沒過門的娘子?”寧遠看到自己的心思被看穿,連忙整理了一下表情。墨林蹲下來,撿起一根冷杏樹的枝條。
“將軍別不高興,我好久沒給你寫詩了,今天就來一首吧。”
聽到這話,寧遠的憂愁漸漸消退。他看著道士在地上揮毫潑墨,就像當初在金墉城外見到的那樣,頓時淚眼模糊,思緒萬千。看著地上的詩句,他又充滿了惆悵感慨。
詩寫道:
人生在世,猶如遠行的過客。
一切皆有因緣,孤葉飄落在冰河。
寧遠看著這首詩,越看越喜歡,完全忘記了自己身上的傷痛。墨林見他這樣癡迷,抿嘴笑了笑,沒說什麽,抖抖袖子繼續往前走。寧遠依依不舍,一步三迴頭地看著那首詩,又哭又笑,像是有點瘋狂。
墨林說:“將軍是個重感情的人,癡心妄想,悲傷自然而然就會來。其實,生活平淡些,世俗些,反而會更自在些。”
寧遠迴應:“道長的詩句句刺心,難以掩飾。但我一想到遠在蒼梧的娘子,還有三萬魁門的兄弟,就還是無法釋懷。”
“這很自然,因為你活得真實,真實就意味著痛苦。因為眾生皆苦,雖然我看似無牽無掛,其實也有我的痛苦。修道之人也無法真正解脫,太多的牽掛難以割舍。比如我想要娶塵世間最美的姑娘,就像你這位保護我的將軍,將軍要記住,人活著可以逍遙自在,但無法真正做到四大皆空。”
“為什麽呢?”寧遠問。
“因為所有逍遙自在的人,心中都藏著不願麵對的事。逍遙自在是一迴事,真正放下又是另一迴事。我可以無憂無慮地逍遙,卻無法輕鬆地放下過去。”
道士說著,顯得有些傷感。寧遠輕輕撫摸他的肩膀,墨林揮手示意,指向長樂仙宮,然後徑直向前走去。
兩人來到宮門外,禁軍守衛仍然嚴密把守。雖然平時沒什麽大作用,但看起來還是挺養眼的。畢竟在這個時代,外表的美好比實用性更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寧遠說明來意,但禁軍依然不為所動。墨林正要開口,仙宮裏走出一個人,正是從三千琉璃大道歸來的賀華黎。
老太監此刻顯得十分頹喪,神情比以前憔悴許多。他看到墨林的到來並沒有什麽反應,反而拉過身邊的隨從示意,然後雙腿無力地蹲坐在宮門前的台階上,一臉失落。
隨從走到墨林麵前,竟然拿出一串鑰匙解開了束縛寧遠多日的鎖鏈!
寧遠見狀欣喜若狂,連連向賀華黎道謝,但賀華黎似乎沒聽見,依舊坐在那裏仰望天空發呆。
寧遠低聲問墨林:“他怎麽了?”
“情緒低落是正常的,每個人每個月都會有那麽幾天,沒什麽好奇怪的。”
寧遠知道他在開玩笑,也就不再追問,勉強站起來,和現場的禁軍大眼瞪小眼。
墨林清了清喉嚨,問道:“賀公公,我能上來嗎?”賀華黎瞥了他一眼,輕輕揮手,禁軍便讓出一條路。墨林抖了抖手腕,鎮定地走到賀華黎身邊,兩人並排坐下,彼此都沒怎麽正眼看對方,眼神都顯得空洞。
天空有些陰沉,偶爾飄過幾片雲彩。
“一天不見,賀公公怎麽這麽消沉呢?”
“一天不見,道長為什麽渾身是血?”
兩人互相試探,但賀華黎顯得心不在焉。墨林看了看他的臉,然後苦笑著搖頭:“看起來昨晚,不隻是我們遇到了怪事。”
“周道長,其實我真的很想替先王守住北戎國這片土地。”老太監說著,眼角又泛起了淚花,雖然沒有悲天憫人的哀傷,但也充滿了歲月的痕跡。
“後來你發現,北戎國這片土地並不像表麵上那麽簡單,對吧。”墨林默默地迴應。
賀華黎歎了口氣:“我原本以為掌握了禁軍的兵權,就能查明帝後死亡的真相,揭露邪惡,讓紫宸國公得以安息,但如今陵陽動蕩不安,這個案子已經無法繼續調查了。這兩天我會好好安葬紫宸國公,不論道長做過什麽,我也沒心思追究了。就讓你離開這裏,別再踏足陵陽,迴到你應該去的地方吧。”
“有什麽動亂?”墨林沒有看他,聽到他主動提起,便接過了話題。
“探馬來報,穆家二公子很快會有行動,陵陽的局勢很危險,僅靠宮廷禁軍已經難以支撐。”老太監滿臉疲憊,失去了往日的精神。
“北戎真正的軍事權力還在鄴王手中,為什麽不和他商量出兵抵抗呢?要知道,禁軍雖多,但與幾十萬北戎大軍相比還是微不足道的。”
墨林說的是實話,也不擔心賀華黎會生氣,畢竟如果西梁真的來犯,那就不再是內部爭鬥的時候了。老太監也明白這個道理,但他仍然搖頭,口中喃喃否定。
“沒那麽容易的,道長你不知道西梁如何進軍,也不知道鄴王有什麽打算。濮東郡囤積的重兵糧草也不能輕易增援,涉及各方勢力,道長不必操心,還是保重自己,迴到你的道觀吧。”
墨林說:“我自己都不知道該去哪裏,賀公公又怎麽能給我指路呢?”賀華黎問:“道長,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賀華黎的老眼泛黃,第一次轉向他。
墨林迴答:“既然我接手了這個案子,就必須查到底。我答應了那個傻子,要幫他洗脫罪名的。”
“周道長,現在的陵陽不容許你任性妄為!”
老太監皺起眉頭,語氣變得嚴厲:“現在的陵陽城,寒杏樹莫名其妙地暴動,司馬國師拋棄了大道登仙閣,遠離了這裏。案子越查,牽扯的人越多,死亡和傷痛的牽絆就越深!”
他使勁坐直身體,手指直指道士的鼻子:“驊安李的屍體在白玉樓失蹤,百裏太後的遺體無緣無故被偷,還有那個神秘的刺客出現在鈺璟宮,就連你這個四處流浪的道士都讓人懷疑。昨晚那個穿羽衣的怪人出現在皇宮,我可是一整晚都沒睡好,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你來這兒查案,我這條命算不了什麽,但紫宸國公不能再有任何閃失了!”
墨林懶洋洋地半睜著眼睛,對這話毫不在意:“公公是怕我把麻煩引到紫宸國公身上,讓他身體受損嗎?”
道士神色平靜,老太監說完這些似乎有些疲倦,又像蟲子一樣彎著腰:“現在的陵陽城亂七八糟的,真的不適合查案了。”
墨林並不在意:“公公,我問你,你真的想知道這一切是誰策劃的嗎?”
賀華黎聽到這話,眼睛微微眯起,內心似乎在掙紮。墨林不急不躁,靜靜地在一旁看著他,從眉毛到嘴唇,像是在欣賞一幅畫,細致入微,讓賀華黎有些驚訝。
墨林接著說:“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理由。如果你想了解真相,就讓我繼續調查。反正陵陽城風雨欲來,敵人還沒露麵我就已經受了重傷。我們能活多久都是未知數,何不放手一搏?與其荒謬地對抗那些邪魔外道,不如明白地去麵對死亡!”
賀華黎似乎有所觸動,張開嘴,卻又不知道說什麽好。
墨林繼續講:“你有你的骨氣,皇家有皇家的規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所以不論今天紫宸國公的遺體是否保得住,明天北戎國是否崩潰,都不是你該操心的事。但凡能憂慮天下的,必定先要明白自己。如果不能明白自己,卻又掛念天下,隻能被天下所拖累!”
賀華黎聽了更加震驚!
墨林沒有停下來:“每個人都想留下好名聲,但公公你兩鬢已斑白,現在北戎國的人們不再在乎什麽道德公正。我們追求的,隻是不讓自己失望而已。但這也沒錯,畢竟人活著總要有意義。現在陵陽城需要你來掌控大局,不必為了那一點點名譽,耽誤了國家命運的大事!”
這一番話讓賀華黎愣了很久。墨林笑著補充:“如果你還信任我一次,就把這裏交給我吧!”
賀華黎慢慢站起來,靜立了一會兒,眺望著遠處的三千琉璃大道,沒有說話。
然後,他丟下墨林離開,聲音顯得更加蒼老:“我不知道北戎國會發生什麽,也不清楚道長是什麽樣的人,但我進宮以來學到一件事:能在逆境中堅持自我信念的人,值得把生命托付給他!”
墨林知道他的話起了作用,立刻拱手表示感謝,嘴角輕輕地說:“公公過獎了,您的命,我可不敢要。”
然而寧遠還是有些憂慮:“北戎國的士兵,從不講道理。”
“從不講,並不意味著以後也不會講,人都會變的。”墨林笑著勸慰他。
“有些人不會變。”寧遠突然反駁。
“從不會,不代表以後不會。”
墨林看了看寧遠,發現他的眼圈有點紅:“是不是又想起了你那位還沒過門的娘子?”寧遠看到自己的心思被看穿,連忙整理了一下表情。墨林蹲下來,撿起一根冷杏樹的枝條。
“將軍別不高興,我好久沒給你寫詩了,今天就來一首吧。”
聽到這話,寧遠的憂愁漸漸消退。他看著道士在地上揮毫潑墨,就像當初在金墉城外見到的那樣,頓時淚眼模糊,思緒萬千。看著地上的詩句,他又充滿了惆悵感慨。
詩寫道:
人生在世,猶如遠行的過客。
一切皆有因緣,孤葉飄落在冰河。
寧遠看著這首詩,越看越喜歡,完全忘記了自己身上的傷痛。墨林見他這樣癡迷,抿嘴笑了笑,沒說什麽,抖抖袖子繼續往前走。寧遠依依不舍,一步三迴頭地看著那首詩,又哭又笑,像是有點瘋狂。
墨林說:“將軍是個重感情的人,癡心妄想,悲傷自然而然就會來。其實,生活平淡些,世俗些,反而會更自在些。”
寧遠迴應:“道長的詩句句刺心,難以掩飾。但我一想到遠在蒼梧的娘子,還有三萬魁門的兄弟,就還是無法釋懷。”
“這很自然,因為你活得真實,真實就意味著痛苦。因為眾生皆苦,雖然我看似無牽無掛,其實也有我的痛苦。修道之人也無法真正解脫,太多的牽掛難以割舍。比如我想要娶塵世間最美的姑娘,就像你這位保護我的將軍,將軍要記住,人活著可以逍遙自在,但無法真正做到四大皆空。”
“為什麽呢?”寧遠問。
“因為所有逍遙自在的人,心中都藏著不願麵對的事。逍遙自在是一迴事,真正放下又是另一迴事。我可以無憂無慮地逍遙,卻無法輕鬆地放下過去。”
道士說著,顯得有些傷感。寧遠輕輕撫摸他的肩膀,墨林揮手示意,指向長樂仙宮,然後徑直向前走去。
兩人來到宮門外,禁軍守衛仍然嚴密把守。雖然平時沒什麽大作用,但看起來還是挺養眼的。畢竟在這個時代,外表的美好比實用性更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寧遠說明來意,但禁軍依然不為所動。墨林正要開口,仙宮裏走出一個人,正是從三千琉璃大道歸來的賀華黎。
老太監此刻顯得十分頹喪,神情比以前憔悴許多。他看到墨林的到來並沒有什麽反應,反而拉過身邊的隨從示意,然後雙腿無力地蹲坐在宮門前的台階上,一臉失落。
隨從走到墨林麵前,竟然拿出一串鑰匙解開了束縛寧遠多日的鎖鏈!
寧遠見狀欣喜若狂,連連向賀華黎道謝,但賀華黎似乎沒聽見,依舊坐在那裏仰望天空發呆。
寧遠低聲問墨林:“他怎麽了?”
“情緒低落是正常的,每個人每個月都會有那麽幾天,沒什麽好奇怪的。”
寧遠知道他在開玩笑,也就不再追問,勉強站起來,和現場的禁軍大眼瞪小眼。
墨林清了清喉嚨,問道:“賀公公,我能上來嗎?”賀華黎瞥了他一眼,輕輕揮手,禁軍便讓出一條路。墨林抖了抖手腕,鎮定地走到賀華黎身邊,兩人並排坐下,彼此都沒怎麽正眼看對方,眼神都顯得空洞。
天空有些陰沉,偶爾飄過幾片雲彩。
“一天不見,賀公公怎麽這麽消沉呢?”
“一天不見,道長為什麽渾身是血?”
兩人互相試探,但賀華黎顯得心不在焉。墨林看了看他的臉,然後苦笑著搖頭:“看起來昨晚,不隻是我們遇到了怪事。”
“周道長,其實我真的很想替先王守住北戎國這片土地。”老太監說著,眼角又泛起了淚花,雖然沒有悲天憫人的哀傷,但也充滿了歲月的痕跡。
“後來你發現,北戎國這片土地並不像表麵上那麽簡單,對吧。”墨林默默地迴應。
賀華黎歎了口氣:“我原本以為掌握了禁軍的兵權,就能查明帝後死亡的真相,揭露邪惡,讓紫宸國公得以安息,但如今陵陽動蕩不安,這個案子已經無法繼續調查了。這兩天我會好好安葬紫宸國公,不論道長做過什麽,我也沒心思追究了。就讓你離開這裏,別再踏足陵陽,迴到你應該去的地方吧。”
“有什麽動亂?”墨林沒有看他,聽到他主動提起,便接過了話題。
“探馬來報,穆家二公子很快會有行動,陵陽的局勢很危險,僅靠宮廷禁軍已經難以支撐。”老太監滿臉疲憊,失去了往日的精神。
“北戎真正的軍事權力還在鄴王手中,為什麽不和他商量出兵抵抗呢?要知道,禁軍雖多,但與幾十萬北戎大軍相比還是微不足道的。”
墨林說的是實話,也不擔心賀華黎會生氣,畢竟如果西梁真的來犯,那就不再是內部爭鬥的時候了。老太監也明白這個道理,但他仍然搖頭,口中喃喃否定。
“沒那麽容易的,道長你不知道西梁如何進軍,也不知道鄴王有什麽打算。濮東郡囤積的重兵糧草也不能輕易增援,涉及各方勢力,道長不必操心,還是保重自己,迴到你的道觀吧。”
墨林說:“我自己都不知道該去哪裏,賀公公又怎麽能給我指路呢?”賀華黎問:“道長,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賀華黎的老眼泛黃,第一次轉向他。
墨林迴答:“既然我接手了這個案子,就必須查到底。我答應了那個傻子,要幫他洗脫罪名的。”
“周道長,現在的陵陽不容許你任性妄為!”
老太監皺起眉頭,語氣變得嚴厲:“現在的陵陽城,寒杏樹莫名其妙地暴動,司馬國師拋棄了大道登仙閣,遠離了這裏。案子越查,牽扯的人越多,死亡和傷痛的牽絆就越深!”
他使勁坐直身體,手指直指道士的鼻子:“驊安李的屍體在白玉樓失蹤,百裏太後的遺體無緣無故被偷,還有那個神秘的刺客出現在鈺璟宮,就連你這個四處流浪的道士都讓人懷疑。昨晚那個穿羽衣的怪人出現在皇宮,我可是一整晚都沒睡好,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你來這兒查案,我這條命算不了什麽,但紫宸國公不能再有任何閃失了!”
墨林懶洋洋地半睜著眼睛,對這話毫不在意:“公公是怕我把麻煩引到紫宸國公身上,讓他身體受損嗎?”
道士神色平靜,老太監說完這些似乎有些疲倦,又像蟲子一樣彎著腰:“現在的陵陽城亂七八糟的,真的不適合查案了。”
墨林並不在意:“公公,我問你,你真的想知道這一切是誰策劃的嗎?”
賀華黎聽到這話,眼睛微微眯起,內心似乎在掙紮。墨林不急不躁,靜靜地在一旁看著他,從眉毛到嘴唇,像是在欣賞一幅畫,細致入微,讓賀華黎有些驚訝。
墨林接著說:“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理由。如果你想了解真相,就讓我繼續調查。反正陵陽城風雨欲來,敵人還沒露麵我就已經受了重傷。我們能活多久都是未知數,何不放手一搏?與其荒謬地對抗那些邪魔外道,不如明白地去麵對死亡!”
賀華黎似乎有所觸動,張開嘴,卻又不知道說什麽好。
墨林繼續講:“你有你的骨氣,皇家有皇家的規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所以不論今天紫宸國公的遺體是否保得住,明天北戎國是否崩潰,都不是你該操心的事。但凡能憂慮天下的,必定先要明白自己。如果不能明白自己,卻又掛念天下,隻能被天下所拖累!”
賀華黎聽了更加震驚!
墨林沒有停下來:“每個人都想留下好名聲,但公公你兩鬢已斑白,現在北戎國的人們不再在乎什麽道德公正。我們追求的,隻是不讓自己失望而已。但這也沒錯,畢竟人活著總要有意義。現在陵陽城需要你來掌控大局,不必為了那一點點名譽,耽誤了國家命運的大事!”
這一番話讓賀華黎愣了很久。墨林笑著補充:“如果你還信任我一次,就把這裏交給我吧!”
賀華黎慢慢站起來,靜立了一會兒,眺望著遠處的三千琉璃大道,沒有說話。
然後,他丟下墨林離開,聲音顯得更加蒼老:“我不知道北戎國會發生什麽,也不清楚道長是什麽樣的人,但我進宮以來學到一件事:能在逆境中堅持自我信念的人,值得把生命托付給他!”
墨林知道他的話起了作用,立刻拱手表示感謝,嘴角輕輕地說:“公公過獎了,您的命,我可不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