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稀奇人物怪異城
道途孤城:少年將軍與北戎之謎 作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墨林顯然對寧遠的話一頭霧水,立刻好奇地追問。
“什麽是服部兵乙?”
“他們是城中的執法者,守護和平,懲惡揚善。”
“懂了,像是保安。”
“不,你的理解有誤,他們還負責城市管理,每個人都武藝超群。”
“懂了,像是城管。”
“不,你還是沒明白,他們還監管風月場所,管理歌女藝人。”
“懂了,像是勞保。”
“不,你還是誤解了,他們還服務於民眾,全年無休。”
“懂了,像是店員。”
寧遠無奈,一把將墨林拉到一旁,墨林順勢拉過老馬,三人一同站在屋簷下避雨。
墨林看著對麵街巷的碧綠琉璃瓦,嘴角浮現出一絲微笑:“這些簷下的風鈴,真是悅耳。”
服部兵乙從他們身邊走過,微微側身向寧遠點頭致意。寧遠心中憂慮,敷衍地迴了個禮。一個服部兵乙邁步離開,另一個卻拉住了他,走向墨林,低頭打量。
墨林也直視著他,目光坦誠無比。
服部兵乙通紅的臉上隻露出一雙冰冷的眼睛,手中的鐮刀緩緩舉起,對準了墨林!
墨林依然真誠:“你好,我一直在想,你是保安、城管、勞保還是店員?”
服部兵乙的動作滯澀,仿佛未聽見墨林的話。鐮刀越過墨林的頭頂,墨林從容不迫,從背後抽出桃木劍輕輕抵住:“如果你不迴答,我就給你取個全稱,就叫保鏢吧。”
寧遠在一旁偷偷竊笑,用紅纓槍輕輕挑開鐮刀:“他是我請來做法事的道士,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服部兵乙聽了沒有迴應,似乎寧遠的話讓他有所觸動,隨即收迴鐮刀,和同伴默然離去。
黃沙再次彌漫街道,空曠無人,兩側門窗縫隙裏的窺視之眼也漸漸消失。
“他們為什麽不說一句話?”墨林的好奇心再次被點燃,完全不顧剛才的插曲。
“他們不會說話,你也不要問我,自從他們出現以來就是這樣,我也不知道原因。”將軍撇撇嘴,墨林輕輕發出一聲詫異,轉過身來再次仔細打量了服部兵乙一番:“那他們是人嗎?”
“以前是,現在不清楚。但他們沒做過壞事,我喜歡寧靜,這樣也不錯。以前在陵陽京都,會說話的人多,做事的人少。所以我並不討厭他們,當然,也談不上喜歡。”寧遠解釋道。
墨林淡然一笑:“《古彌丘紀要》有雲,世態炎涼,人情薄如紙,偽善者有之,狡詐者亦有其人。這恐怕就是世道的寫照吧。”
寧遠輕輕頷首:“我雖不通文墨,但聽你這麽一說,深感其理。我帶你去一處所在,先安頓下來,再痛飲一番,飽餐一頓。今日好好休憩,明日再啟程離城不遲。”
“按你的說法,這城中仍有營業的店鋪?瘟疫肆虐至此,竟還有人敢上門消費?”墨林邊走邊掃視四周。
寧遠嘴角含笑,一手拎著酒壺,邊走邊說:“確有其處,隻要有生命存在,買賣就不會消失。我們這樣的旅人,如服部兵乙,依舊會奔波來往,一切皆為生計。不論何處,總有些不安分的魂靈,酒盡路長,還需快步前行。”
不久,兩人來到一座破敗的酒館前,名為燭陰樓,裏麵坐滿了默默用餐的服部兵乙,氣氛壓抑。
他們在二樓靠窗的位置坐下,墨林輕輕揮動寬大的衣袖,環顧四周的荒涼景象:“這城已成孤島。”
寧遠沉默片刻:“金墉城是北戎國的領地,因太子被貶,這裏成了棄兒。城是他的,軍隊自然也無心守護。”
他話音剛落,目光便凝固在城門的方向,良久未動。那位繡花將軍在此地埋藏了多少無言的愁緒,無人知曉。
墨林舉杯邀他共飲:“那你為何不離開?”寧遠苦笑著碰杯,言語中透著無奈:“談何容易,心中無定向,走得再遠也隻是迷茫。”
“何不去找太子?”墨林淡笑,寧遠卻搖頭苦笑:“我也想,隻是太子被囚在京都的哪個角落,茫茫世間,何處尋找?”
墨林聽了,不以為然:“我師父葛行間行蹤不明,我還是離開了山林。”
寧遠:“這也是我想問的,你為何如此固執?”
“我信賴我的跛足老馬。”
寧遠對此並不認同。他出身軍伍,從小征戰沙場,習慣於遵守規則。不論是驤蘭軍部還是魁門,他都是嚴格執行命令的佼佼者。
而墨林則是閑雲野鶴,從人跡罕至的山嶺來到人間。不周山本無規則,墨林自然也不需遵循任何約束。
久而久之,恪守規則的人越發刻板,隨性的人則更加逍遙自在。
因此,寧遠對墨林的話提出異議:“如此重大之事,竟交給牲畜決定,是否過於輕率?”
墨林明白他的不解,淺酌一口酒:“有時,牲畜比人更懂得生活的真諦。”
出人意料的是,寧遠似乎對這番話有所觸動。兩人燙酒對飲,一飲而盡。
寧遠的目光長久地停留在墨林身上,心中藏著疑問,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恕我直言,你這位道士朋友,為何竟也懂得品嚐杯中之物?”
確實,北戎國以道教立國,嚴格遵循教規,道士們從不沾酒。不過墨林並非北戎之人,但就算放眼天下,寧遠也沒聽說過有道士敢違背戒律,飲酒食肉,所以他如此發問並不出奇。
“道典中有禁止道士飲酒的規定嗎?”道士一臉無辜,而寧遠對此無法迴應:“我非文人,隻懂刀劍,不懂書香。”
“那麽,我身穿這道袍,是否對你有所束縛?”墨林手指自己的青色道袍,寧遠搖頭:“並無。”
墨林接著說:“正是這個道理,我雲遊四海,飲酒賦詩,修道求仙,眷戀人間,皆由我心。我欲放縱歌唱便歌唱,若要成家立業,便割袍斷義,何需他人評判我的生活方式?”
寧遠聽後心生喜悅,仿佛有所領悟,又豪飲兩碗。
這道士雖不守常規,卻正中寧遠的下懷。在京都的日子,他從未見過如此不拘小節之人。因此,墨林的舉止讓他感到自在。
此刻,服部兵乙用完餐,安靜起身。他們再次遮住口鼻,如同一團團鮮紅的粽子,扛起鐮刀列隊,緩步出門。
墨林倚在欄杆上,歸去來兮在其頭頂安睡,下方湧動的紅衣人群在土黃城牆的映襯下格外醒目。
“兮,比起這些人,到底是誰真正清醒呢?”
歸去來兮依然沉睡,睫毛閃爍,憨態可掬。
寧遠已有微醉,敞開胸懷,胸毛隨風飄動。
“奇異的城市,獨特的居民,的確耐人尋味。將軍,你是否好奇,那些送葬者為何歡笑,以及這一切奇異背後的真相?”
他的話語出自真心,自幼在道觀研讀道藏,不周山上的謎題已無一能難倒他。
凡是他想知曉的答案,都不再是問題。因此,眼前這個讓他困惑的謎團,他也渴望解開它。
然而,寧遠並未在意,此刻的他全無將軍的嚴謹,反而顯得放縱不羈。
墨林將一切看在眼裏,卻沒有主動揭露,隻說:“不用一個月,蠟人病就會席卷全城,所有人難逃一死,何必費此周折?”
墨林轉身,將白貓擁入懷中輕輕撫摸:“在我看來,事情或許並非如此簡單。天色已晚,明日我帶你一探究竟。”
寧遠輕笑,醉眼中帶著一絲放縱:“明明是我的領土,你卻如老友般熟稔。話說迴來,一個道士,居然通曉偵查?”
“世間萬物皆是紅塵中的一粒塵埃,區分你我太過自私。至於查案,我隻是出於好奇。”
寧遠搖搖晃晃地站起:“好吧,今晚你就住對麵吧。”
墨林輕哦一聲,目光投向對麵,那裏矗立著一家客棧,古老的建築仿佛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它巍峨聳立,於城中獨樹一幟,門前懸著一塊橫木,四個蒼勁的大字赫然在目:曉行夜宿。
“這家客棧究竟有多少層?”
寧遠迴答:“共計一百零八層,不過你隻需在二樓安頓,如今世道動蕩,無人問津。”墨林淡笑道:“這樣倒也方便,否則起居確實不便。”
“你可以入住,但要遵循它的規定。”
繡花將軍說完,指向那塊橫木:“白日出門,不得夜歸;夜晚歇息,不可晨離,曉出夜宿,不可違背。”
“什麽是服部兵乙?”
“他們是城中的執法者,守護和平,懲惡揚善。”
“懂了,像是保安。”
“不,你的理解有誤,他們還負責城市管理,每個人都武藝超群。”
“懂了,像是城管。”
“不,你還是沒明白,他們還監管風月場所,管理歌女藝人。”
“懂了,像是勞保。”
“不,你還是誤解了,他們還服務於民眾,全年無休。”
“懂了,像是店員。”
寧遠無奈,一把將墨林拉到一旁,墨林順勢拉過老馬,三人一同站在屋簷下避雨。
墨林看著對麵街巷的碧綠琉璃瓦,嘴角浮現出一絲微笑:“這些簷下的風鈴,真是悅耳。”
服部兵乙從他們身邊走過,微微側身向寧遠點頭致意。寧遠心中憂慮,敷衍地迴了個禮。一個服部兵乙邁步離開,另一個卻拉住了他,走向墨林,低頭打量。
墨林也直視著他,目光坦誠無比。
服部兵乙通紅的臉上隻露出一雙冰冷的眼睛,手中的鐮刀緩緩舉起,對準了墨林!
墨林依然真誠:“你好,我一直在想,你是保安、城管、勞保還是店員?”
服部兵乙的動作滯澀,仿佛未聽見墨林的話。鐮刀越過墨林的頭頂,墨林從容不迫,從背後抽出桃木劍輕輕抵住:“如果你不迴答,我就給你取個全稱,就叫保鏢吧。”
寧遠在一旁偷偷竊笑,用紅纓槍輕輕挑開鐮刀:“他是我請來做法事的道士,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服部兵乙聽了沒有迴應,似乎寧遠的話讓他有所觸動,隨即收迴鐮刀,和同伴默然離去。
黃沙再次彌漫街道,空曠無人,兩側門窗縫隙裏的窺視之眼也漸漸消失。
“他們為什麽不說一句話?”墨林的好奇心再次被點燃,完全不顧剛才的插曲。
“他們不會說話,你也不要問我,自從他們出現以來就是這樣,我也不知道原因。”將軍撇撇嘴,墨林輕輕發出一聲詫異,轉過身來再次仔細打量了服部兵乙一番:“那他們是人嗎?”
“以前是,現在不清楚。但他們沒做過壞事,我喜歡寧靜,這樣也不錯。以前在陵陽京都,會說話的人多,做事的人少。所以我並不討厭他們,當然,也談不上喜歡。”寧遠解釋道。
墨林淡然一笑:“《古彌丘紀要》有雲,世態炎涼,人情薄如紙,偽善者有之,狡詐者亦有其人。這恐怕就是世道的寫照吧。”
寧遠輕輕頷首:“我雖不通文墨,但聽你這麽一說,深感其理。我帶你去一處所在,先安頓下來,再痛飲一番,飽餐一頓。今日好好休憩,明日再啟程離城不遲。”
“按你的說法,這城中仍有營業的店鋪?瘟疫肆虐至此,竟還有人敢上門消費?”墨林邊走邊掃視四周。
寧遠嘴角含笑,一手拎著酒壺,邊走邊說:“確有其處,隻要有生命存在,買賣就不會消失。我們這樣的旅人,如服部兵乙,依舊會奔波來往,一切皆為生計。不論何處,總有些不安分的魂靈,酒盡路長,還需快步前行。”
不久,兩人來到一座破敗的酒館前,名為燭陰樓,裏麵坐滿了默默用餐的服部兵乙,氣氛壓抑。
他們在二樓靠窗的位置坐下,墨林輕輕揮動寬大的衣袖,環顧四周的荒涼景象:“這城已成孤島。”
寧遠沉默片刻:“金墉城是北戎國的領地,因太子被貶,這裏成了棄兒。城是他的,軍隊自然也無心守護。”
他話音剛落,目光便凝固在城門的方向,良久未動。那位繡花將軍在此地埋藏了多少無言的愁緒,無人知曉。
墨林舉杯邀他共飲:“那你為何不離開?”寧遠苦笑著碰杯,言語中透著無奈:“談何容易,心中無定向,走得再遠也隻是迷茫。”
“何不去找太子?”墨林淡笑,寧遠卻搖頭苦笑:“我也想,隻是太子被囚在京都的哪個角落,茫茫世間,何處尋找?”
墨林聽了,不以為然:“我師父葛行間行蹤不明,我還是離開了山林。”
寧遠:“這也是我想問的,你為何如此固執?”
“我信賴我的跛足老馬。”
寧遠對此並不認同。他出身軍伍,從小征戰沙場,習慣於遵守規則。不論是驤蘭軍部還是魁門,他都是嚴格執行命令的佼佼者。
而墨林則是閑雲野鶴,從人跡罕至的山嶺來到人間。不周山本無規則,墨林自然也不需遵循任何約束。
久而久之,恪守規則的人越發刻板,隨性的人則更加逍遙自在。
因此,寧遠對墨林的話提出異議:“如此重大之事,竟交給牲畜決定,是否過於輕率?”
墨林明白他的不解,淺酌一口酒:“有時,牲畜比人更懂得生活的真諦。”
出人意料的是,寧遠似乎對這番話有所觸動。兩人燙酒對飲,一飲而盡。
寧遠的目光長久地停留在墨林身上,心中藏著疑問,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恕我直言,你這位道士朋友,為何竟也懂得品嚐杯中之物?”
確實,北戎國以道教立國,嚴格遵循教規,道士們從不沾酒。不過墨林並非北戎之人,但就算放眼天下,寧遠也沒聽說過有道士敢違背戒律,飲酒食肉,所以他如此發問並不出奇。
“道典中有禁止道士飲酒的規定嗎?”道士一臉無辜,而寧遠對此無法迴應:“我非文人,隻懂刀劍,不懂書香。”
“那麽,我身穿這道袍,是否對你有所束縛?”墨林手指自己的青色道袍,寧遠搖頭:“並無。”
墨林接著說:“正是這個道理,我雲遊四海,飲酒賦詩,修道求仙,眷戀人間,皆由我心。我欲放縱歌唱便歌唱,若要成家立業,便割袍斷義,何需他人評判我的生活方式?”
寧遠聽後心生喜悅,仿佛有所領悟,又豪飲兩碗。
這道士雖不守常規,卻正中寧遠的下懷。在京都的日子,他從未見過如此不拘小節之人。因此,墨林的舉止讓他感到自在。
此刻,服部兵乙用完餐,安靜起身。他們再次遮住口鼻,如同一團團鮮紅的粽子,扛起鐮刀列隊,緩步出門。
墨林倚在欄杆上,歸去來兮在其頭頂安睡,下方湧動的紅衣人群在土黃城牆的映襯下格外醒目。
“兮,比起這些人,到底是誰真正清醒呢?”
歸去來兮依然沉睡,睫毛閃爍,憨態可掬。
寧遠已有微醉,敞開胸懷,胸毛隨風飄動。
“奇異的城市,獨特的居民,的確耐人尋味。將軍,你是否好奇,那些送葬者為何歡笑,以及這一切奇異背後的真相?”
他的話語出自真心,自幼在道觀研讀道藏,不周山上的謎題已無一能難倒他。
凡是他想知曉的答案,都不再是問題。因此,眼前這個讓他困惑的謎團,他也渴望解開它。
然而,寧遠並未在意,此刻的他全無將軍的嚴謹,反而顯得放縱不羈。
墨林將一切看在眼裏,卻沒有主動揭露,隻說:“不用一個月,蠟人病就會席卷全城,所有人難逃一死,何必費此周折?”
墨林轉身,將白貓擁入懷中輕輕撫摸:“在我看來,事情或許並非如此簡單。天色已晚,明日我帶你一探究竟。”
寧遠輕笑,醉眼中帶著一絲放縱:“明明是我的領土,你卻如老友般熟稔。話說迴來,一個道士,居然通曉偵查?”
“世間萬物皆是紅塵中的一粒塵埃,區分你我太過自私。至於查案,我隻是出於好奇。”
寧遠搖搖晃晃地站起:“好吧,今晚你就住對麵吧。”
墨林輕哦一聲,目光投向對麵,那裏矗立著一家客棧,古老的建築仿佛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它巍峨聳立,於城中獨樹一幟,門前懸著一塊橫木,四個蒼勁的大字赫然在目:曉行夜宿。
“這家客棧究竟有多少層?”
寧遠迴答:“共計一百零八層,不過你隻需在二樓安頓,如今世道動蕩,無人問津。”墨林淡笑道:“這樣倒也方便,否則起居確實不便。”
“你可以入住,但要遵循它的規定。”
繡花將軍說完,指向那塊橫木:“白日出門,不得夜歸;夜晚歇息,不可晨離,曉出夜宿,不可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