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玉陽子
穿越射雕:歐陽刻的奇幻人生 作者:寧書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去打架的機會就多了。
歐陽刻不跟途經的山門幫派武林人士交涉,卻也未曾刻意避著主幹道前行,隻是通過沿途打聽,有時會抄點近道。
但戰亂年代,再荒僻的城池集鎮,也會時常遇到軍伍隊列。
有周景文助拳,小股金兵自然迎上去打散了,黃金白銀珠寶搶了不少。
真遭遇大部隊,萬馬奔騰浩浩蕩蕩,離得極遠便知,則繞路避開。
還有就是小股宋兵,攜帶文書的,成建製被打散的,那也遇到過多次。
宋兵很有意思,領隊的長官仿佛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看到他們馬匹神駿,每次一照麵,就喝叱著要收歸充公。
還有些看到兩女美貌,驟變火眼金睛,指認歐陽刻一夥盜匪強搶民女,言之鑿鑿,必須要給民婦申冤。
歐陽刻能慣著他們嗎?
那必須收拾卑服的!
如此進入河北張家口地帶,馬匹變成了四十頭,打劫軍兵獲益良多。
無他,唯手熟耳。
白駝山名望如日中天!
張家口是郭靖黃蓉驚豔邂逅的城池,歐陽刻既入中土,自是首趨之選。
中州城池屬於南北通衢的要塞,前日落了一場春雪,點綴在樹栽草野間玲瓏剔透,城裏甚是繁華。
他們找了家規模宏大的客棧,馬匹安置喂食,輜重搬入客房,鬧哄哄搞了半個多時辰沒結束。
一位道士登門拜訪,指名求見白駝山莊少莊主歐陽克。
歐陽刻正在客房,與周景文對坐飲茶,這便迎上前去。
道人灰袍白履,中等身量,四十餘歲年紀,長眉星目,既衣飾整潔又儀表不凡。
跟小說中描述稍加印證,歐陽刻問道:“道長可是玉陽子王真人?”
道人微見訝色,拱手道:“貧道王處一,真人二字愧不敢當,歐陽兄這一路行來,屠戮金兵造福百姓,闖下了偌大的名頭,為我輩所難及。”
“哦。”歐陽刻也拱了拱手,想著要不要謙辭幾句,又覺得客套話繞下去沒完沒了,直言問道:“道長此來有何事見教?”
他心說,你我兩派可是素有仇隙!
王處一微笑道:“見教就萬萬不敢,貧道以為,我輩習武之人俠義胸懷,於外族入侵之機,救民於水火自是義不容辭,歐陽兄這一行,沿途百姓也是齊相稱頌的。”
“但今上朝堂雖奸臣當道,潰萎不堪,文書送達事關軍機,事關居地百姓賑災銀錢撥付,歐陽兄切不該……一概打殺!未免矯枉過正……此事幹係重大,貧道雖是出家人,終忝為大宋子民,現下不拘成禮,交淺言深,萬望歐陽兄海涵。”
“但我不是大宋子民!”歐陽刻皺眉,隨之舒展,好整以暇地問道:“依道長之見,那些官爺搶我馬匹,搶我銀兩,搶我家丁女眷,我就非得乖乖交付不可?”
又見王處一卓立於門側,連忙指了指桌前方凳,“道長請用茶。”
幸好有個茶壺杯盤,不用叫喊店裏夥計另行沏茶,歐陽刻揭開一隻瓷杯,倒上了茶水。
王處一告罪後坦然坐下,啜了一口茶水,問道:“歐陽兄漢人麵貌,難道……令叔歐陽鋒前輩亦非漢人?那麽這位仁兄……”
“我們……阿伯,我是哪個民族的?”歐陽刻側頭問向周景文。
“莊主是漢人,你父親自也是漢人,但是克兒,由你出生那天算起,你就是突厥族了。”周景文解釋道:“你自幼皈依薩滿,你的母親正是突厥族出身。”
突厥到了後世,那就是個語係的泛指,都不能算一個民族!
歐陽刻有點鬱悶,攤了攤手,意思是道長你看,我不是漢人吧。
“既為外族……”王處一驀地裏一頓,琢磨著這麽說得翻臉了,轉而溫聲道:“歐陽兄終是宋人出身,對我地百姓不無眷愛,令人欽讚。”
“是,但凡見到不平事,小弟確乎按捺不下性子。”
歐陽刻毫不謙虛,又加了一句:“不管哪個民族吧,要欺上門來,我也不是挨打不還手的人。”
“還望歐陽兄對宋人軍兵網開一麵。”王處一長身而起,拱手一揖到地,“貧道不才,甚願替黎民百姓叩謝白駝山大恩。”
看他狀態似已打算告辭,但這話說得歐陽刻心頭火起。
“令仙師重陽伯父當年拉隊伍抗擊外侮,一心拯救黎民於水火,雖事未逮,卻也不若道長這般大言不慚,小弟就想問了,你們出家人暮鼓晨鍾,超然物外,何曾當真體念過黎民疾苦?”
周景文見王處一臉色沉下來,連忙打個圓場,“行俠仗義,截獲財貨,刺殺金人武官,在下遠在西域也素有耳聞,全真教義俠之名是當之無愧的。”
王處一神色稍和,歐陽刻一番話又令他臉上糾結起來。
“大宋朝廷一心求和,苟安於江南,正經事不幹,除了欺壓百姓就是向金人俯首稱臣,中原內外關山萬裏,武林人士枉稱俠義,憑借有為之身,自個兒窩裏鬥不亦樂乎,你們是巴巴盼著救世主從天而降吧?”
歐陽刻越說語聲越憤慨,忽然發覺毫無必要,入戲深了……
他可沒打算拯救南宋朝廷。
家天下世襲君主製,意味著即便宋朝活過來了,收複失地了,天下還是姓趙的。
寧宗趙擴史評不差,也勉強稱得上勤政愛民,但頭腦簡單行事幼稚,還信奉道教,大興土木建道觀……
原來如此。
合著你們全真教正是既得利益群體!
王重陽這死鬼!
這步棋走的,那叫一個穩當。
“救世主”是個現代詞匯,王處一就字麵意思略加推敲,果斷悟了,譏道:“那麽救世主何在?還請歐陽兄指點。”
“存乎於心吧,正義,道義,俠義,仗義,能救幾個算幾個了,道長妄想武人救國救民,那還是別作夢了。”
歐陽刻揶揄道:“便如那落魄之家,都被人趕上門來抄家滅族了,心裏麵還想著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怨仇家,隻怨哪座廟裏的菩薩沒拜到,救世主是穩坐心田的。”
“說得好!”
一聲低喝,從左側數間外客房裏傳出。
那個嗓音低沉沙啞,卻聲震屋宇。
歐陽刻琢磨著該不會是黃藥師吧?
王處一側身啟門,站到門外高聲道:“何方高人?還請現身一見。”
歐陽刻不跟途經的山門幫派武林人士交涉,卻也未曾刻意避著主幹道前行,隻是通過沿途打聽,有時會抄點近道。
但戰亂年代,再荒僻的城池集鎮,也會時常遇到軍伍隊列。
有周景文助拳,小股金兵自然迎上去打散了,黃金白銀珠寶搶了不少。
真遭遇大部隊,萬馬奔騰浩浩蕩蕩,離得極遠便知,則繞路避開。
還有就是小股宋兵,攜帶文書的,成建製被打散的,那也遇到過多次。
宋兵很有意思,領隊的長官仿佛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看到他們馬匹神駿,每次一照麵,就喝叱著要收歸充公。
還有些看到兩女美貌,驟變火眼金睛,指認歐陽刻一夥盜匪強搶民女,言之鑿鑿,必須要給民婦申冤。
歐陽刻能慣著他們嗎?
那必須收拾卑服的!
如此進入河北張家口地帶,馬匹變成了四十頭,打劫軍兵獲益良多。
無他,唯手熟耳。
白駝山名望如日中天!
張家口是郭靖黃蓉驚豔邂逅的城池,歐陽刻既入中土,自是首趨之選。
中州城池屬於南北通衢的要塞,前日落了一場春雪,點綴在樹栽草野間玲瓏剔透,城裏甚是繁華。
他們找了家規模宏大的客棧,馬匹安置喂食,輜重搬入客房,鬧哄哄搞了半個多時辰沒結束。
一位道士登門拜訪,指名求見白駝山莊少莊主歐陽克。
歐陽刻正在客房,與周景文對坐飲茶,這便迎上前去。
道人灰袍白履,中等身量,四十餘歲年紀,長眉星目,既衣飾整潔又儀表不凡。
跟小說中描述稍加印證,歐陽刻問道:“道長可是玉陽子王真人?”
道人微見訝色,拱手道:“貧道王處一,真人二字愧不敢當,歐陽兄這一路行來,屠戮金兵造福百姓,闖下了偌大的名頭,為我輩所難及。”
“哦。”歐陽刻也拱了拱手,想著要不要謙辭幾句,又覺得客套話繞下去沒完沒了,直言問道:“道長此來有何事見教?”
他心說,你我兩派可是素有仇隙!
王處一微笑道:“見教就萬萬不敢,貧道以為,我輩習武之人俠義胸懷,於外族入侵之機,救民於水火自是義不容辭,歐陽兄這一行,沿途百姓也是齊相稱頌的。”
“但今上朝堂雖奸臣當道,潰萎不堪,文書送達事關軍機,事關居地百姓賑災銀錢撥付,歐陽兄切不該……一概打殺!未免矯枉過正……此事幹係重大,貧道雖是出家人,終忝為大宋子民,現下不拘成禮,交淺言深,萬望歐陽兄海涵。”
“但我不是大宋子民!”歐陽刻皺眉,隨之舒展,好整以暇地問道:“依道長之見,那些官爺搶我馬匹,搶我銀兩,搶我家丁女眷,我就非得乖乖交付不可?”
又見王處一卓立於門側,連忙指了指桌前方凳,“道長請用茶。”
幸好有個茶壺杯盤,不用叫喊店裏夥計另行沏茶,歐陽刻揭開一隻瓷杯,倒上了茶水。
王處一告罪後坦然坐下,啜了一口茶水,問道:“歐陽兄漢人麵貌,難道……令叔歐陽鋒前輩亦非漢人?那麽這位仁兄……”
“我們……阿伯,我是哪個民族的?”歐陽刻側頭問向周景文。
“莊主是漢人,你父親自也是漢人,但是克兒,由你出生那天算起,你就是突厥族了。”周景文解釋道:“你自幼皈依薩滿,你的母親正是突厥族出身。”
突厥到了後世,那就是個語係的泛指,都不能算一個民族!
歐陽刻有點鬱悶,攤了攤手,意思是道長你看,我不是漢人吧。
“既為外族……”王處一驀地裏一頓,琢磨著這麽說得翻臉了,轉而溫聲道:“歐陽兄終是宋人出身,對我地百姓不無眷愛,令人欽讚。”
“是,但凡見到不平事,小弟確乎按捺不下性子。”
歐陽刻毫不謙虛,又加了一句:“不管哪個民族吧,要欺上門來,我也不是挨打不還手的人。”
“還望歐陽兄對宋人軍兵網開一麵。”王處一長身而起,拱手一揖到地,“貧道不才,甚願替黎民百姓叩謝白駝山大恩。”
看他狀態似已打算告辭,但這話說得歐陽刻心頭火起。
“令仙師重陽伯父當年拉隊伍抗擊外侮,一心拯救黎民於水火,雖事未逮,卻也不若道長這般大言不慚,小弟就想問了,你們出家人暮鼓晨鍾,超然物外,何曾當真體念過黎民疾苦?”
周景文見王處一臉色沉下來,連忙打個圓場,“行俠仗義,截獲財貨,刺殺金人武官,在下遠在西域也素有耳聞,全真教義俠之名是當之無愧的。”
王處一神色稍和,歐陽刻一番話又令他臉上糾結起來。
“大宋朝廷一心求和,苟安於江南,正經事不幹,除了欺壓百姓就是向金人俯首稱臣,中原內外關山萬裏,武林人士枉稱俠義,憑借有為之身,自個兒窩裏鬥不亦樂乎,你們是巴巴盼著救世主從天而降吧?”
歐陽刻越說語聲越憤慨,忽然發覺毫無必要,入戲深了……
他可沒打算拯救南宋朝廷。
家天下世襲君主製,意味著即便宋朝活過來了,收複失地了,天下還是姓趙的。
寧宗趙擴史評不差,也勉強稱得上勤政愛民,但頭腦簡單行事幼稚,還信奉道教,大興土木建道觀……
原來如此。
合著你們全真教正是既得利益群體!
王重陽這死鬼!
這步棋走的,那叫一個穩當。
“救世主”是個現代詞匯,王處一就字麵意思略加推敲,果斷悟了,譏道:“那麽救世主何在?還請歐陽兄指點。”
“存乎於心吧,正義,道義,俠義,仗義,能救幾個算幾個了,道長妄想武人救國救民,那還是別作夢了。”
歐陽刻揶揄道:“便如那落魄之家,都被人趕上門來抄家滅族了,心裏麵還想著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怨仇家,隻怨哪座廟裏的菩薩沒拜到,救世主是穩坐心田的。”
“說得好!”
一聲低喝,從左側數間外客房裏傳出。
那個嗓音低沉沙啞,卻聲震屋宇。
歐陽刻琢磨著該不會是黃藥師吧?
王處一側身啟門,站到門外高聲道:“何方高人?還請現身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