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哥們醒醒,這是小說,你拿它當正史?
穿越射雕:歐陽刻的奇幻人生 作者:寧書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搭手測知,周景文證實了自己的猜想。
這個視若己出的侄兒,白駝山少主歐陽克,內力修煉到當前境界,在自己的小心調教下,其形態已迥異於一般武人。
他的內力源流,具有跟外物親和的功效。
其實歐陽刻更詫異。
周景文內力渾厚還在其次,以五旬過半之齡,竟保持著三十餘歲的容貌。
叔父歐陽鋒比他小不了幾歲,雖功力深湛駐顏有術,但怎麽看也比周景文大了十多歲。
此人於武道修煉一途,很可能淩駕歐陽鋒之上!
“內力外放,隔山打牛稍嫌誇張,但隔著一扇門打人,還是有把握的。”
行程中,歐陽刻各種問題信口而發,周景文無不給以詳解。
這個伯伯對自己眷愛有加,歐陽刻也記起了小時候許多事。
“那要是隔著三五米……我是說一丈厚的石門,也能傷到人嗎?”歐陽刻又問。
周景文道:“有一個遞轉的過程,首先,你需要跟敵人發生手腳或兵刃接觸,接著要破解敵人的內力運轉……這個說來話長,你到了境界,自然就會明了。”
歐陽刻“哦”了一聲,有心想問歐陽烈之死,包括其妻齊氏之死,是否有周景文協助或主刀,話到嘴邊咽迴去了。
齊氏是親娘,歐陽烈是親伯,歐陽鋒這個生父,至今以歐陽克親叔的名義示人。
就算周景文跟歐陽鋒狼狽為奸,全程參與謀劃,當麵問出來,他也不會承認的,歐陽鋒更不會承認。
而歐陽鋒長年在外打拚,將周景文這樣的絕頂高手丟在山莊裏,很可能已存忌憚之心。
山脈下有一座自家的馬場,豢養了數萬匹駿馬。
歐陽刻挑揀了四名身高體健的護衛,各騎模樣良好的駿馬,又精選二十匹健馬,馱伏輜重糧草不一而足,往新疆方向行去。
按照劇情時間線,此時王重陽已死去多年。
但有林朝英這個孽緣,活死人墓裏那麵石壁上篆刻的九陰真經,可不會長腿,斷定沒跑。
那是令這個世界頂級高手念茲在茲的頂級武學!
拓印下來帶迴山莊,叔父一定很高興。
叔父其實是父親,自然是歐陽刻在這個世界唯一信任的人。
就歐陽刻這種環境地位,名符其實的高富帥,實無須野蠻生長。
他的起點就已是別人的終點。
隻須按步就班,別自己作死,送上強敵的刀口上,他終有一日繼承山莊,成為一代梟雄。
如今鳩占鵲巢,思覺附體歐陽克,他是很願意坐享其成的。
奈何山莊瑣務繁冗,遠非他設想中那般愜意。
要想活得光鮮一點,首先需要活得積極一點。
他還想對曆史作出億點點改變。
數年後歐陽鋒會率隊奔赴中原,搶奪九陰真經,爭那個不知所謂的天下第一寶座,結果被黃蓉這個丫頭片子略施小計,整成了武瘋子!
歐陽克這個大冤種,迷戀黃蓉還不夠,居然又盯上了穆念慈。
被奸賊完顏康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殺得那叫一個利索。
而原著裏這數年曆程,都沒有周景文什麽事。
周景文在原著中不曾出現過,但在歐陽刻的生活裏、記憶中,又事實存在。
他一定會被歐陽鋒滅口的!
歐陽刻覺得很可惜,這個伯伯對自己傾囊相授,愛護有加。
在途非止一日,抵達新疆時隻見一派荒蕪,荒漠景象看不到邊際,人跡罕見。
西遼曾定都於此,兩年前被強勢崛起的金人撲滅,族裔流散。
金人已率部族入主中原,南宋朝廷內憂外患,偏安江南杭州一隅之地,此時謂為臨安府,舉國民不聊生。
如此邊區數萬平方公裏成了無人區,跟中東多民族多國度融為一體,國境線都不存在。
好在有護衛識途,打馬徑穿沙塵,務求天黑前找到綠洲紮營。
沿途又高價買了兩頭駱駝,拖帶輜重節省馬力,行程不免更加緩慢。
六天後進入盆地,總算能看到點鄉民炊煙了,距離最近的城池迪化仍有數百裏。
歐陽刻地理知識不咋樣,宅在租屋裏幾乎沒出過城,對這種古代的地名更就一頭霧水。
總算打聽了個大差不差,迪化可能是後世的新疆省會烏魯木齊。
“克兒,我始終不解,你執意去往終南山所為何來?”周景文重申疑慮,“全真教跟我白駝山素有嫌隙,我們犯不上去碰那個晦氣。”
“晦氣……哈哈!我們是去取經的嘛。”歐陽刻笑道:“跟他們不著麵就最好,到了中土地方上換上漢人服飾,那些臭道士也不認識我們,以禮相待罷了。”
周景文搖頭不語。
“終南山有小路吧?就是說避開全真觀的正門上山。”
“有,很多條小路。”
歐陽刻忽然問道:“阿伯聽說過九陰真經嗎?”
“嗯,二十年前華山論劍,爭的就是這東西吧。”
周景文不以為意,語聲淡淡的,貌似對傳說中的頂級武學毫不熱衷。
“我叔叔當年沒爭到。”歐陽刻強調了一句。
“秘籍功法身外物,不爭也罷。”
“阿伯既以為外物不足取,又何必苦練武功?”
“武功又稱武術,武為體,術為用,實則盡落下乘,武之蘊力於內,發乎於外,方為上乘的內功心法。”
“內功方為習武之本?”
“對,體之不存毛將焉附?內力功法千差萬別,隻消適於自身,又何須外求?”周景文眉頭微蹙,又道:“我跟你叔父近年頗有分歧,其自主見之差,亦在於此。”
周景文的說法,類似於《天龍八部》裏枯榮大師對師侄們的當頭棒喝,精於一門遠勝貪多務得。
“小侄見識不夠,還是深信技多不壓身。”
“嗯。”
意見不同,卻無須爭執,周景文這點涵養是有的,於是不再多說。
歐陽鋒這樣的大高手、城府頗深的中老年人都按捺不住對秘技的貪婪之念,歐陽克才三十歲,更無謂多費唇舌。
少莊主歐陽克的言下之意是終南山上能找到九陰真經,也不知道他從哪兒聽來的謠言,周景文隻能緊隨其後,護衛他不涉險境。
於迪化變賣了駱駝,收拾行李輕裝上陣,短短三日便徑穿西北腹地,抵達樊川腳下,也即終南山腳下。
一行六人早已換上不起眼的漢人服飾,但二十多匹馬浩浩蕩蕩,難免引人觸目。
秦嶺山下小鎮裏車水馬龍,人流湍急,挑肩販子把兩邊街道占得水泄不通。
歐陽刻向路人打聽,上山的路徑得到了數十條,有些路人甚至不知終南山所在,更沒人聽說過“活死人墓”。
“這秦嶺山脈,老漢是爬得熟了的,自幼便服侍那群道士挑水砍柴……對對對,是叫全真教!”
老農六十來歲,看體格很是壯健,道旁席地架著獨輪車,上麵炭爐燒得正旺,現場烘熏紅糖蒸糕。
歐陽刻上前買了幾塊蒸糕,就勢攀談起來。
“那麽終南山……重陽宮的後山,是不是有一座墳墓?”歐陽刻遲疑著問道:“可能位置幽閉點兒的,隱秘點兒……”
“墳墓那斷定不止一座,這麽些年,就老漢所知,五六十年間,要說羽化的道長,那就多了去了,墳墓少說上千座不止了,墳墓堆裏種花除草,前些年老漢還在那裏幹活……”
“都在後山?”歐陽刻打斷道:“那些墳墓都在重陽宮的後山門?”
老農搖頭,“重陽宮後山無門,宮中幾扇月洞門,側門是有的。”又道:“若後山有門戶,對著一大片墳墓,小哥你倒惦量一番,那可晦氣得緊。”
周景文和四名護衛於旁聽著,一個個滿臉訝異。
歐陽刻比訝異還要訝異,忽然想起一事,登時恍悟。
這個視若己出的侄兒,白駝山少主歐陽克,內力修煉到當前境界,在自己的小心調教下,其形態已迥異於一般武人。
他的內力源流,具有跟外物親和的功效。
其實歐陽刻更詫異。
周景文內力渾厚還在其次,以五旬過半之齡,竟保持著三十餘歲的容貌。
叔父歐陽鋒比他小不了幾歲,雖功力深湛駐顏有術,但怎麽看也比周景文大了十多歲。
此人於武道修煉一途,很可能淩駕歐陽鋒之上!
“內力外放,隔山打牛稍嫌誇張,但隔著一扇門打人,還是有把握的。”
行程中,歐陽刻各種問題信口而發,周景文無不給以詳解。
這個伯伯對自己眷愛有加,歐陽刻也記起了小時候許多事。
“那要是隔著三五米……我是說一丈厚的石門,也能傷到人嗎?”歐陽刻又問。
周景文道:“有一個遞轉的過程,首先,你需要跟敵人發生手腳或兵刃接觸,接著要破解敵人的內力運轉……這個說來話長,你到了境界,自然就會明了。”
歐陽刻“哦”了一聲,有心想問歐陽烈之死,包括其妻齊氏之死,是否有周景文協助或主刀,話到嘴邊咽迴去了。
齊氏是親娘,歐陽烈是親伯,歐陽鋒這個生父,至今以歐陽克親叔的名義示人。
就算周景文跟歐陽鋒狼狽為奸,全程參與謀劃,當麵問出來,他也不會承認的,歐陽鋒更不會承認。
而歐陽鋒長年在外打拚,將周景文這樣的絕頂高手丟在山莊裏,很可能已存忌憚之心。
山脈下有一座自家的馬場,豢養了數萬匹駿馬。
歐陽刻挑揀了四名身高體健的護衛,各騎模樣良好的駿馬,又精選二十匹健馬,馱伏輜重糧草不一而足,往新疆方向行去。
按照劇情時間線,此時王重陽已死去多年。
但有林朝英這個孽緣,活死人墓裏那麵石壁上篆刻的九陰真經,可不會長腿,斷定沒跑。
那是令這個世界頂級高手念茲在茲的頂級武學!
拓印下來帶迴山莊,叔父一定很高興。
叔父其實是父親,自然是歐陽刻在這個世界唯一信任的人。
就歐陽刻這種環境地位,名符其實的高富帥,實無須野蠻生長。
他的起點就已是別人的終點。
隻須按步就班,別自己作死,送上強敵的刀口上,他終有一日繼承山莊,成為一代梟雄。
如今鳩占鵲巢,思覺附體歐陽克,他是很願意坐享其成的。
奈何山莊瑣務繁冗,遠非他設想中那般愜意。
要想活得光鮮一點,首先需要活得積極一點。
他還想對曆史作出億點點改變。
數年後歐陽鋒會率隊奔赴中原,搶奪九陰真經,爭那個不知所謂的天下第一寶座,結果被黃蓉這個丫頭片子略施小計,整成了武瘋子!
歐陽克這個大冤種,迷戀黃蓉還不夠,居然又盯上了穆念慈。
被奸賊完顏康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殺得那叫一個利索。
而原著裏這數年曆程,都沒有周景文什麽事。
周景文在原著中不曾出現過,但在歐陽刻的生活裏、記憶中,又事實存在。
他一定會被歐陽鋒滅口的!
歐陽刻覺得很可惜,這個伯伯對自己傾囊相授,愛護有加。
在途非止一日,抵達新疆時隻見一派荒蕪,荒漠景象看不到邊際,人跡罕見。
西遼曾定都於此,兩年前被強勢崛起的金人撲滅,族裔流散。
金人已率部族入主中原,南宋朝廷內憂外患,偏安江南杭州一隅之地,此時謂為臨安府,舉國民不聊生。
如此邊區數萬平方公裏成了無人區,跟中東多民族多國度融為一體,國境線都不存在。
好在有護衛識途,打馬徑穿沙塵,務求天黑前找到綠洲紮營。
沿途又高價買了兩頭駱駝,拖帶輜重節省馬力,行程不免更加緩慢。
六天後進入盆地,總算能看到點鄉民炊煙了,距離最近的城池迪化仍有數百裏。
歐陽刻地理知識不咋樣,宅在租屋裏幾乎沒出過城,對這種古代的地名更就一頭霧水。
總算打聽了個大差不差,迪化可能是後世的新疆省會烏魯木齊。
“克兒,我始終不解,你執意去往終南山所為何來?”周景文重申疑慮,“全真教跟我白駝山素有嫌隙,我們犯不上去碰那個晦氣。”
“晦氣……哈哈!我們是去取經的嘛。”歐陽刻笑道:“跟他們不著麵就最好,到了中土地方上換上漢人服飾,那些臭道士也不認識我們,以禮相待罷了。”
周景文搖頭不語。
“終南山有小路吧?就是說避開全真觀的正門上山。”
“有,很多條小路。”
歐陽刻忽然問道:“阿伯聽說過九陰真經嗎?”
“嗯,二十年前華山論劍,爭的就是這東西吧。”
周景文不以為意,語聲淡淡的,貌似對傳說中的頂級武學毫不熱衷。
“我叔叔當年沒爭到。”歐陽刻強調了一句。
“秘籍功法身外物,不爭也罷。”
“阿伯既以為外物不足取,又何必苦練武功?”
“武功又稱武術,武為體,術為用,實則盡落下乘,武之蘊力於內,發乎於外,方為上乘的內功心法。”
“內功方為習武之本?”
“對,體之不存毛將焉附?內力功法千差萬別,隻消適於自身,又何須外求?”周景文眉頭微蹙,又道:“我跟你叔父近年頗有分歧,其自主見之差,亦在於此。”
周景文的說法,類似於《天龍八部》裏枯榮大師對師侄們的當頭棒喝,精於一門遠勝貪多務得。
“小侄見識不夠,還是深信技多不壓身。”
“嗯。”
意見不同,卻無須爭執,周景文這點涵養是有的,於是不再多說。
歐陽鋒這樣的大高手、城府頗深的中老年人都按捺不住對秘技的貪婪之念,歐陽克才三十歲,更無謂多費唇舌。
少莊主歐陽克的言下之意是終南山上能找到九陰真經,也不知道他從哪兒聽來的謠言,周景文隻能緊隨其後,護衛他不涉險境。
於迪化變賣了駱駝,收拾行李輕裝上陣,短短三日便徑穿西北腹地,抵達樊川腳下,也即終南山腳下。
一行六人早已換上不起眼的漢人服飾,但二十多匹馬浩浩蕩蕩,難免引人觸目。
秦嶺山下小鎮裏車水馬龍,人流湍急,挑肩販子把兩邊街道占得水泄不通。
歐陽刻向路人打聽,上山的路徑得到了數十條,有些路人甚至不知終南山所在,更沒人聽說過“活死人墓”。
“這秦嶺山脈,老漢是爬得熟了的,自幼便服侍那群道士挑水砍柴……對對對,是叫全真教!”
老農六十來歲,看體格很是壯健,道旁席地架著獨輪車,上麵炭爐燒得正旺,現場烘熏紅糖蒸糕。
歐陽刻上前買了幾塊蒸糕,就勢攀談起來。
“那麽終南山……重陽宮的後山,是不是有一座墳墓?”歐陽刻遲疑著問道:“可能位置幽閉點兒的,隱秘點兒……”
“墳墓那斷定不止一座,這麽些年,就老漢所知,五六十年間,要說羽化的道長,那就多了去了,墳墓少說上千座不止了,墳墓堆裏種花除草,前些年老漢還在那裏幹活……”
“都在後山?”歐陽刻打斷道:“那些墳墓都在重陽宮的後山門?”
老農搖頭,“重陽宮後山無門,宮中幾扇月洞門,側門是有的。”又道:“若後山有門戶,對著一大片墳墓,小哥你倒惦量一番,那可晦氣得緊。”
周景文和四名護衛於旁聽著,一個個滿臉訝異。
歐陽刻比訝異還要訝異,忽然想起一事,登時恍悟。